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结合作者多年工作经验,并根据施工工艺和相关理论,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了土钉墙在地下室工程支护中的应用。
关键词:土钉墙;地下室;基坑支护;
某工程地下室一层并相互贯通,地下室轴线范围约为70.1m×93.6m,地上三幢主楼为17-19层,总建筑面积约为4万m2。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为5.9m(相对现自然地面),电梯井处开挖深度为7.55m(图1)。
一、基坑周边环境状况
本工程基坑四周均有围墙,围墙外有楼房、道路和管线。基坑东侧上口距离现有围墙约为10m,其他三面基坑上口距离现有围墙约为2.0m,在基坑支护及地下室施工期间对四周的环境必须予以保护,防止因塌方和施工不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地形地貌:建筑物拟建场地的地势平坦,地形整体呈四周高中间低,西北部较东南部高,高差约为0.5m。
根据地质勘探报告,该场地的主要土层自上而下:第一层土为人工回填土,土质为不均匀可塑至软塑,平均厚度为1.5m,重度为18kN/m3 ,粘聚力为15kPa;第二层土为粘土,平均厚度为1.8m,重度为19.2kN/m3,粘聚力为40kPa ;第三层土为粘土,平均厚度为1.1m,重度为19.3kN/m3,粘聚力为55kPa;第四层土为粉质粘土,平均厚度为0.9m,重度为19.4kN/m3,粘聚力为48kPa;第五层土为粉土,平均厚度为3.55m,重度为19.1kN/m3,粘聚力为36kPa。基坑底部处在粉质粘土夹粉土层中,该层在不降水情况下,为相对软弱土层,易流动,对基坑稳定性非常不利。
根据工程地质勘探资料和施工经验,本工程地下室基坑底已经进人粉质粘土夹粉土层,该土层含微承压水,应采取降水措施。
三、支护方案设计
根据建筑物拟建场地周围环境状况、区域地质条件,本着经济合理的原则选择支护方案。本工程基坑分成A、B两个不同的支护区域,依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1999 )的计算方法,结合施工经验确定合理施工参数,并经计算机进行分项验算,本工程地下室支护结构采用土钉墙支护。A区为基坑南侧、西侧及北侧区域;B区为基坑东侧区域。A区(图2,图3):
1.坡面按1:0.5放坡,并采用土钉墙支护,沿坡面自上而下共设置5排土钉,呈梅花形布置。
第一排至第四排:Ф18mm钢筋土钉,长度l=4.5m,土钉横向间距均为1.0m,第一排土钉纵向间距为1.3m,其余土钉纵向间距均为1.0m,土钉入射角度为100~150。
第五排:Ф40mm钢管土钉,长度l=6.0m,土钉横向间距为1.0m,纵向间距为1.1m,入射角度为100~150。
2.面层
土钉施工完毕,在修整的坡面上,先铺设1张镀锌铁丝网,再铺设Ф6@300mmx300mm双向钢筋网,钢筋网上设两道Ф12mm加强筋,钢筋网和加强筋均与土钉露头焊牢。
再向坡面高压喷射细石混凝土面层,厚度为80mm。面层水泥采用P•O32.5级,砂为中粗砂,细石粒径小于或等于10mm,面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3.面层泄水措施
喷射混凝土面层前,按坡面每10m2设置一根泄水管,泄水管管口下倾,以便排除面层与土体接触面间积水,遇土坡面渗水严重处应增设泄水管。泄水管可采用Ф40mm以上塑料管制成,长度为400~500mm,管端伸出混凝土面层外。
B区(图4,图5):
1.坡面采用两级放坡,一、二级放坡之间为1.5m宽放坡平台;一级放坡比例为1:0.6,放坡高度为3.0m,坡面采用钢筋网加混凝土保护面层;其余为二级放坡,放坡比例为1:0.3,并采用土钉墙支护,沿坡面自上而下共设置3排土钉,呈梅花形布置。
第一排:Ф18mm钢筋土钉,长度l=4.5m, 土钉横向间距均为1.0m,纵向间距为1.2m ,入射角度为100~150。
第二、三排Ф18mm钢筋土钉,长度1=4.5m,土钉横向间距均为1.0m,纵向间距为1.2m,入射角度为100~150。
2.面层与土层间泄水措施同A区。
四、基坑排水、降水方法
沿基坑四周设置环形排水明沟,明沟离坡脚宽度不小于500mm,并设一定数量的集水井,以排除明水。
五、施工工艺流程
土钉墙支护工艺流程:
基坑开挖上下口放线→机械挖土、人工修平边坡→土钉施工→镀锌铁丝网、钢筋网铺设→安置泄水管、喷射混凝土面层→面层养护→基坑监测。
六、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1.土钉墙支护
(1)土钉施工的质量允许偏差应符合以下规定:
1)土钉定位允许偏差不超过±100mm ,如遇特殊情况需调整土钉位置时,应进行局部加钉补强;
2)土钉倾角允许偏差不超过±5%;
3)土钉击人长度允许偏差不超过±30mm,如打不进可在其旁边增打土钉。
(2)泄水孔采用长0.4~0.5m、直径Ф40mm以上的塑料管制成,管壁上半圆钻适量透水孔,埋设时外管口略向下倾斜,并伸出喷射混凝土面。
(3)钢筋网与土钉交接处与土钉露头焊牢。
(4)喷射混凝土面层
1)在喷射混凝土面层前,必须先清除表面虚土,然后分段进行喷射作业。
2)为保证混凝土厚度达到均匀的设计值,可在边壁上定距离设置厚度标志;土钉墙面层厚度允许偏差为±10mm。
3)喷射距离宜保持在1.0m左右,喷头应垂直于壁面,喷射路线从每段的底部逐渐向上进行,并喷至覆盖基坑顶面1.0m处。
4)面層喷射混凝土终凝后2h即开始养护,可采用喷水、覆盖浇水等方法,养护时间一般为3~7 d。如果喷射混凝土后下雨,应采取措施覆盖保护(包括未喷的开挖面)。
2.土方施工
土方开挖分层:土方开挖应分层分段施工,每段开挖长度不大于30m,每层开挖深度不大于2.5m,下层土方开挖至距坑底设计标高15cm处停止,最后15cm厚土层采用人工开挖并请核验地基。
七、基坑监测
在基坑开挖及地下室施工期间,应做好施工监测工作。
1.观测点布置
沿基坑周围支护坡面顶共设置10个位移和沉降观测点。
2.观测要求
(1)采用精密测量仪器,并由专职测量人员测量。
(2)土方开挖前,对沉降观测点测读初始高程,在土方开挖时,每天测读一次测点沉降量与位移量,遇有特殊情况应加密观测频率。
(3)基坑监测报警值为:水平位移大于2mm/d,位移总量大于0.5%,挖深或最大变形大于100mm,沉降速率大于2mm/d,建筑物差异沉降值大于1/1000。
(4)每天派专人对坑壁、坑边、坑底进行巡视,观察有无裂缝、漏水、漏砂点等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置。
3.监测情况
基坑边坡无明显变形、位移现象,周边建筑物安全、稳定,基坑支护是成功的。土钉墙支护体系施工快捷方便,工期短,噪声小,安全可靠,造价也较低,可供借鉴。
关键词:土钉墙;地下室;基坑支护;
某工程地下室一层并相互贯通,地下室轴线范围约为70.1m×93.6m,地上三幢主楼为17-19层,总建筑面积约为4万m2。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为5.9m(相对现自然地面),电梯井处开挖深度为7.55m(图1)。
一、基坑周边环境状况
本工程基坑四周均有围墙,围墙外有楼房、道路和管线。基坑东侧上口距离现有围墙约为10m,其他三面基坑上口距离现有围墙约为2.0m,在基坑支护及地下室施工期间对四周的环境必须予以保护,防止因塌方和施工不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地形地貌:建筑物拟建场地的地势平坦,地形整体呈四周高中间低,西北部较东南部高,高差约为0.5m。
根据地质勘探报告,该场地的主要土层自上而下:第一层土为人工回填土,土质为不均匀可塑至软塑,平均厚度为1.5m,重度为18kN/m3 ,粘聚力为15kPa;第二层土为粘土,平均厚度为1.8m,重度为19.2kN/m3,粘聚力为40kPa ;第三层土为粘土,平均厚度为1.1m,重度为19.3kN/m3,粘聚力为55kPa;第四层土为粉质粘土,平均厚度为0.9m,重度为19.4kN/m3,粘聚力为48kPa;第五层土为粉土,平均厚度为3.55m,重度为19.1kN/m3,粘聚力为36kPa。基坑底部处在粉质粘土夹粉土层中,该层在不降水情况下,为相对软弱土层,易流动,对基坑稳定性非常不利。
根据工程地质勘探资料和施工经验,本工程地下室基坑底已经进人粉质粘土夹粉土层,该土层含微承压水,应采取降水措施。
三、支护方案设计
根据建筑物拟建场地周围环境状况、区域地质条件,本着经济合理的原则选择支护方案。本工程基坑分成A、B两个不同的支护区域,依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1999 )的计算方法,结合施工经验确定合理施工参数,并经计算机进行分项验算,本工程地下室支护结构采用土钉墙支护。A区为基坑南侧、西侧及北侧区域;B区为基坑东侧区域。A区(图2,图3):
1.坡面按1:0.5放坡,并采用土钉墙支护,沿坡面自上而下共设置5排土钉,呈梅花形布置。
第一排至第四排:Ф18mm钢筋土钉,长度l=4.5m,土钉横向间距均为1.0m,第一排土钉纵向间距为1.3m,其余土钉纵向间距均为1.0m,土钉入射角度为100~150。
第五排:Ф40mm钢管土钉,长度l=6.0m,土钉横向间距为1.0m,纵向间距为1.1m,入射角度为100~150。
2.面层
土钉施工完毕,在修整的坡面上,先铺设1张镀锌铁丝网,再铺设Ф6@300mmx300mm双向钢筋网,钢筋网上设两道Ф12mm加强筋,钢筋网和加强筋均与土钉露头焊牢。
再向坡面高压喷射细石混凝土面层,厚度为80mm。面层水泥采用P•O32.5级,砂为中粗砂,细石粒径小于或等于10mm,面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3.面层泄水措施
喷射混凝土面层前,按坡面每10m2设置一根泄水管,泄水管管口下倾,以便排除面层与土体接触面间积水,遇土坡面渗水严重处应增设泄水管。泄水管可采用Ф40mm以上塑料管制成,长度为400~500mm,管端伸出混凝土面层外。
B区(图4,图5):
1.坡面采用两级放坡,一、二级放坡之间为1.5m宽放坡平台;一级放坡比例为1:0.6,放坡高度为3.0m,坡面采用钢筋网加混凝土保护面层;其余为二级放坡,放坡比例为1:0.3,并采用土钉墙支护,沿坡面自上而下共设置3排土钉,呈梅花形布置。
第一排:Ф18mm钢筋土钉,长度l=4.5m, 土钉横向间距均为1.0m,纵向间距为1.2m ,入射角度为100~150。
第二、三排Ф18mm钢筋土钉,长度1=4.5m,土钉横向间距均为1.0m,纵向间距为1.2m,入射角度为100~150。
2.面层与土层间泄水措施同A区。
四、基坑排水、降水方法
沿基坑四周设置环形排水明沟,明沟离坡脚宽度不小于500mm,并设一定数量的集水井,以排除明水。
五、施工工艺流程
土钉墙支护工艺流程:
基坑开挖上下口放线→机械挖土、人工修平边坡→土钉施工→镀锌铁丝网、钢筋网铺设→安置泄水管、喷射混凝土面层→面层养护→基坑监测。
六、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1.土钉墙支护
(1)土钉施工的质量允许偏差应符合以下规定:
1)土钉定位允许偏差不超过±100mm ,如遇特殊情况需调整土钉位置时,应进行局部加钉补强;
2)土钉倾角允许偏差不超过±5%;
3)土钉击人长度允许偏差不超过±30mm,如打不进可在其旁边增打土钉。
(2)泄水孔采用长0.4~0.5m、直径Ф40mm以上的塑料管制成,管壁上半圆钻适量透水孔,埋设时外管口略向下倾斜,并伸出喷射混凝土面。
(3)钢筋网与土钉交接处与土钉露头焊牢。
(4)喷射混凝土面层
1)在喷射混凝土面层前,必须先清除表面虚土,然后分段进行喷射作业。
2)为保证混凝土厚度达到均匀的设计值,可在边壁上定距离设置厚度标志;土钉墙面层厚度允许偏差为±10mm。
3)喷射距离宜保持在1.0m左右,喷头应垂直于壁面,喷射路线从每段的底部逐渐向上进行,并喷至覆盖基坑顶面1.0m处。
4)面層喷射混凝土终凝后2h即开始养护,可采用喷水、覆盖浇水等方法,养护时间一般为3~7 d。如果喷射混凝土后下雨,应采取措施覆盖保护(包括未喷的开挖面)。
2.土方施工
土方开挖分层:土方开挖应分层分段施工,每段开挖长度不大于30m,每层开挖深度不大于2.5m,下层土方开挖至距坑底设计标高15cm处停止,最后15cm厚土层采用人工开挖并请核验地基。
七、基坑监测
在基坑开挖及地下室施工期间,应做好施工监测工作。
1.观测点布置
沿基坑周围支护坡面顶共设置10个位移和沉降观测点。
2.观测要求
(1)采用精密测量仪器,并由专职测量人员测量。
(2)土方开挖前,对沉降观测点测读初始高程,在土方开挖时,每天测读一次测点沉降量与位移量,遇有特殊情况应加密观测频率。
(3)基坑监测报警值为:水平位移大于2mm/d,位移总量大于0.5%,挖深或最大变形大于100mm,沉降速率大于2mm/d,建筑物差异沉降值大于1/1000。
(4)每天派专人对坑壁、坑边、坑底进行巡视,观察有无裂缝、漏水、漏砂点等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置。
3.监测情况
基坑边坡无明显变形、位移现象,周边建筑物安全、稳定,基坑支护是成功的。土钉墙支护体系施工快捷方便,工期短,噪声小,安全可靠,造价也较低,可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