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环境保护是一个越来越引起世人关注和重视的主题。我国把保护环境列为一项基本国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摆在同等地位。眼看着当前地球环境日益恶劣,环境资源日益减少,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如何从小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在组织日常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已成为当前教學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环境保护;幼儿教育;开展途径
我园把开展环境教育,开展生态体验式的课程纳入发展目标之中。在近两年的教学中,我园教师积极探索,积累经验,总结提高,环境教育成效显著。那么,究竟该如何开展环境教育呢?
一、创设与教育要求相一致的良好环境,萌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美好的环境造就美好的心灵,教育阵地中除了需要优美的自然环境外,创设与教育要求相一致的环境也是一种不可低估的教育资源。如幼儿的活动室,在那里幼儿同教师一起利用废旧物品创造不同的玩具、挂件来美化环境。这样不但创设了环境,也使幼儿懂得了变废为宝的道理。走廊里的墙壁,我们称之为“自由墙”,笔者常会引导幼儿围绕主题进行环境创设。秋天来了,我们以“秋娃娃”为主题,首先在墙上画好背景,然后用废旧牛皮纸做树干,用报纸折树叶再涂上颜色,用牙膏盒做运果实的汽车。“自由墙”可根据不同的主题随时更换,这样既能让幼儿感受美的环境,又能激发幼儿对美的喜爱,让幼儿萌发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在一日生活中渗透环境教育,培养幼儿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人的行为是一种不断重复和强化、由不自觉转化为自觉行为的过程,这一过程无时无刻不与环境发生着联系。时时处处都蕴涵着环境教育的契机——走廊里的一张废纸拾起来放进垃圾桶,小树断了帮它绑接上……这些都可以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笔者还根据幼儿一日生活的内容,提出了具体的行为要求:学会正确用餐,不掉饭粒,不挑食;不大声喧哗,学会说话轻、走路轻、做事轻;不浪费水,学会节约用水,随手关水;主动入厕不随处大小便等。天长日久,这些要求由外力的作用逐渐内化成幼儿的自觉行为,培养了幼儿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三、在各领域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让幼儿懂得自觉地保护环境
在各领域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其内容更为系统全面,是知、情、意、行各层次的渗透,是不同年龄、不同教材、不同教法有机而灵活的渗透。如语言领域中的情景表演“小蝌蚪找妈妈”,改变故事的结尾,小蝌蚪没有找到妈妈,它的妈妈哪里去了呢?通过讨论,让幼儿对捕食青蛙的行为产生憎恶,培养其爱护小动物、抵制滥捕滥杀动物的情感。在科学领域中,笔者找来一盘沙土,请幼儿想办法把他们“吹”起来,然后到自然角里,试试能不能把小植物旁的土吹起来。幼儿在实验、观察、讨论过程中,对树木与风沙的关系形成了直观、感性的认识,知道了沙尘暴的形成与森林树木被破坏有着直接的关系,从而懂得了应该爱护树木,保护环境。在以上这些活动中,幼儿所感知、获取的知识是深刻的,所体验萌发的情感是热烈、真诚的。他们会从中转变、生成一系列自发、自主的环境探索活动。
四、在主题活动与节日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形成正确的环境道德观念
在主题活动“我爱家乡”中,笔者向大班幼儿介绍了哈尔滨城市建设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的变化过程,让他们知道地铁的开通,各种休闲广场、公园的兴建。国庆节期间,组织幼儿参观国旗飘扬、花团紧簇、热闹繁华、宽敞洁净的街道,激发了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民族自豪感。3月12日植树节,开展了“我与小树交朋友”的爱树活动,组织幼儿参观农科院,感受绿色植物给环境带来的好处,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保护大自然的环境意识。此外,笔者还定期组织幼儿以“争做环保娃娃”为主题的知识竞赛,巩固幼儿的环保知识,使幼儿形成正确的环境道德观念。
五、家园共育,帮助幼儿将贴近于生活的环保知识转化为自身行为
家庭是幼儿主要的生活场所,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环保教育只有在幼儿园与家庭共同配合下才能达到“50+50=100”的效果。我园利用家园联系册、家长宣传栏向家长宣传环境教育知识,每年举办一次“环保时装秀”活动,家长和幼儿共同展示自己利用废旧材料亲手制作的服装。各种丰富的环保活动逐渐转变了家长的教育观念,使家长成为环境教育的参与者。
总之,环境教育应该让幼儿在感受中积累体验,在体验中萌发情感,在情感萌发中逐步升华为一种理性认识:每件小事都与环境相关,爱护环境要从“小”做起。从认识到行为,再从行为到认识,这样形成的环保理念是坚实的,必然能产生分化出更丰富、更深刻的环保思想和行为。
参考文献:
[1]稚子时代文化工作室.幼儿环保教育[M].呼和浩特: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1.
[2]管培红,王益红.幼儿环境素质教育[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环境保护;幼儿教育;开展途径
我园把开展环境教育,开展生态体验式的课程纳入发展目标之中。在近两年的教学中,我园教师积极探索,积累经验,总结提高,环境教育成效显著。那么,究竟该如何开展环境教育呢?
一、创设与教育要求相一致的良好环境,萌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美好的环境造就美好的心灵,教育阵地中除了需要优美的自然环境外,创设与教育要求相一致的环境也是一种不可低估的教育资源。如幼儿的活动室,在那里幼儿同教师一起利用废旧物品创造不同的玩具、挂件来美化环境。这样不但创设了环境,也使幼儿懂得了变废为宝的道理。走廊里的墙壁,我们称之为“自由墙”,笔者常会引导幼儿围绕主题进行环境创设。秋天来了,我们以“秋娃娃”为主题,首先在墙上画好背景,然后用废旧牛皮纸做树干,用报纸折树叶再涂上颜色,用牙膏盒做运果实的汽车。“自由墙”可根据不同的主题随时更换,这样既能让幼儿感受美的环境,又能激发幼儿对美的喜爱,让幼儿萌发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在一日生活中渗透环境教育,培养幼儿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人的行为是一种不断重复和强化、由不自觉转化为自觉行为的过程,这一过程无时无刻不与环境发生着联系。时时处处都蕴涵着环境教育的契机——走廊里的一张废纸拾起来放进垃圾桶,小树断了帮它绑接上……这些都可以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笔者还根据幼儿一日生活的内容,提出了具体的行为要求:学会正确用餐,不掉饭粒,不挑食;不大声喧哗,学会说话轻、走路轻、做事轻;不浪费水,学会节约用水,随手关水;主动入厕不随处大小便等。天长日久,这些要求由外力的作用逐渐内化成幼儿的自觉行为,培养了幼儿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三、在各领域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让幼儿懂得自觉地保护环境
在各领域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其内容更为系统全面,是知、情、意、行各层次的渗透,是不同年龄、不同教材、不同教法有机而灵活的渗透。如语言领域中的情景表演“小蝌蚪找妈妈”,改变故事的结尾,小蝌蚪没有找到妈妈,它的妈妈哪里去了呢?通过讨论,让幼儿对捕食青蛙的行为产生憎恶,培养其爱护小动物、抵制滥捕滥杀动物的情感。在科学领域中,笔者找来一盘沙土,请幼儿想办法把他们“吹”起来,然后到自然角里,试试能不能把小植物旁的土吹起来。幼儿在实验、观察、讨论过程中,对树木与风沙的关系形成了直观、感性的认识,知道了沙尘暴的形成与森林树木被破坏有着直接的关系,从而懂得了应该爱护树木,保护环境。在以上这些活动中,幼儿所感知、获取的知识是深刻的,所体验萌发的情感是热烈、真诚的。他们会从中转变、生成一系列自发、自主的环境探索活动。
四、在主题活动与节日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形成正确的环境道德观念
在主题活动“我爱家乡”中,笔者向大班幼儿介绍了哈尔滨城市建设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的变化过程,让他们知道地铁的开通,各种休闲广场、公园的兴建。国庆节期间,组织幼儿参观国旗飘扬、花团紧簇、热闹繁华、宽敞洁净的街道,激发了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民族自豪感。3月12日植树节,开展了“我与小树交朋友”的爱树活动,组织幼儿参观农科院,感受绿色植物给环境带来的好处,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保护大自然的环境意识。此外,笔者还定期组织幼儿以“争做环保娃娃”为主题的知识竞赛,巩固幼儿的环保知识,使幼儿形成正确的环境道德观念。
五、家园共育,帮助幼儿将贴近于生活的环保知识转化为自身行为
家庭是幼儿主要的生活场所,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环保教育只有在幼儿园与家庭共同配合下才能达到“50+50=100”的效果。我园利用家园联系册、家长宣传栏向家长宣传环境教育知识,每年举办一次“环保时装秀”活动,家长和幼儿共同展示自己利用废旧材料亲手制作的服装。各种丰富的环保活动逐渐转变了家长的教育观念,使家长成为环境教育的参与者。
总之,环境教育应该让幼儿在感受中积累体验,在体验中萌发情感,在情感萌发中逐步升华为一种理性认识:每件小事都与环境相关,爱护环境要从“小”做起。从认识到行为,再从行为到认识,这样形成的环保理念是坚实的,必然能产生分化出更丰富、更深刻的环保思想和行为。
参考文献:
[1]稚子时代文化工作室.幼儿环保教育[M].呼和浩特: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1.
[2]管培红,王益红.幼儿环境素质教育[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