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究变温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了解竹类植物种子在不同温度处理下的萌发特性,以及幼苗1~5片叶展叶时的生长发育规律,为竹类植物实生苗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方法]采集广西桂林市灵川县大境乡的毛竹种子,在实验室培养箱中育苗,设定7个变温处理[24 h内设置2个不同的昼夜温度(时长为12 h/12 h)组合]:29℃/15℃(T1),28℃/16℃(T2),27C/17℃(T3),26℃/18℃(T4),25℃/19℃(T5),24℃/20
【机 构】
: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竹类研究所,江苏 南京210037;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江苏 南京210037;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竹类研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变温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了解竹类植物种子在不同温度处理下的萌发特性,以及幼苗1~5片叶展叶时的生长发育规律,为竹类植物实生苗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方法]采集广西桂林市灵川县大境乡的毛竹种子,在实验室培养箱中育苗,设定7个变温处理[24 h内设置2个不同的昼夜温度(时长为12 h/12 h)组合]:29℃/15℃(T1),28℃/16℃(T2),27C/17℃(T3),26℃/18℃(T4),25℃/19℃(T5),24℃/20℃(T6),23℃/21℃(T7)和1个恒温处理22℃/22℃(T8).每隔12h详细观测每个变温处理下每粒种子萌发时间、1~5片真叶展叶时间和叶下高,并测量叶片面积、地上部和地下部鲜(干)质量、根系形态、叶表面微形态、气孔长度和气孔密度.[结果]①在不同变温处理下,毛竹种子的萌发率均在50%以上;结合毛竹种子萌发的发芽势,发现T4—T7的种子发芽势高于30%;从T1-T8,毛竹种子的平均萌发时间逐渐缩短.②不同变温处理下的毛竹幼苗从第1片叶到第5片叶展叶时间逐渐延长;T6-T8处理下幼苗展叶时间和展叶数量都相对集中;同一培养处理下的毛竹幼苗从第1片叶至第5片叶的叶下高和展叶面积逐渐增加,温差越大毛竹幼苗叶下高越高;第3片叶后叶片的发育速率趋于稳定;温差越大,毛竹幼苗生物量也越大;根系在T3 —T6处理下发育更好.③随着温差减小,毛竹叶片下表皮乳突和表皮毛数量逐渐变多,同一处理下的第1片叶到第5片叶,下表皮的乳突和表皮毛数量也逐渐变多;从T1-T8,毛竹幼苗叶下表皮气孔呈列排布,气孔表观形态虽无显著性差异,但气孔长度和气孔密度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气孔密度最高值主要集中在T5.[结论]26℃/18℃(T4),25℃/19℃(T5),24℃/20℃(T6)变温处理更利于促进毛竹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提高,综合幼苗的叶下高、叶片面积、发育速率、生物量、根系和气孔密度等各项指标,这3个组合变温处理更适宜幼苗总体生长发育.
其他文献
为深入了解我国杜梨生存现状,做好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工作,调查组于2020年9月至11月,前往北方4省区12个县、区,调查杜梨单株26株(其中18株为古树),收集种质资源25份。调查发现杜梨树龄大都百年以上,最大为700 a;各单株间性状差异显著,树高为2.5—20 m,胸围为9—353 cm;26株单株中17株长势旺盛,占所调查总数的65.4%,8株长势一般,占30.8%,1株死亡占3.8%。该文调查了杜梨种质资源类型,为其良种繁育提供了原始材料,推动了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进程,有利于创制杜梨新品种。
试验分别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改良结晶紫半定量染色法和普通PCR方法对分离自健康牦牛的大肠杆菌进行耐药性、生物被膜能力及Ⅰ类整合子检测.结果 表明:分离菌株对利福平、氟苯尼考和头孢噻呋的耐药率较高,对多西环素和庆大霉素次之,对氟喹诺酮类恩诺沙星和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在30%以上.96.84%的菌株有不同的生物被膜表型,只有3.16%的菌株无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且大多数菌株表现出弱的生物被膜表型,占菌株总数的57.52%.30.82%的菌株携带Ⅰ类整合酶基因intI1.
为了解2016~2019年陕西关中地区畜间布鲁氏菌病的发病特征及流行态势,对陕西关中地区的9个区县的牛、羊血清共17513份样本进行了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结果 表明,2016~2019年布鲁氏菌病的发生逐年下降,呈季节性,多发于春夏高热季节.感染率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关中北部和西部,疫情属输入型疫病,分布范围分散,呈扩大趋势.
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养殖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 Howell)前肠、中肠和后肠微生物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黑斑蛙肠道核心菌群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属(Bacteroide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支原菌属(Myco-plasma)和叶杆菌属(Phyllobacterium)是优势菌属.肠道中存在不动杆菌属(Ac
[目的]研究无患子皂苷和黄酮在不同器官中的含量及其在叶中的积累动态,并对彼此间相关关系进行探讨,可为无患子的综合高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无患子为材料,分别用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检测其花、果、枝、根等器官及8个时期叶片的总皂苷和总黄酮含量.[结果]总皂苷和总黄酮在不同器官中的分布存在差异,各器官中的总皂苷质量分数(0.98% ~ 13.26%)均显著高于总黄酮质量分数(0.31% ~ 1.74%);果皮中的总皂苷含量最高(13.26%),其次为花(5.68%~6.21%)和叶(4.11%,8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亚低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脑组织miRNA-204及其靶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联合亚低温对CIRI的保护机制.方法:将60只Sprague-Dawley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亚低温组和针刺联合亚低温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和假手术组外,其余4组大鼠均制备CIRI模型.造模成功后,空白组常规饲养72 h,不做任何处理;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常规饲养72 h,术后只捆绑,不予其他处理;针刺组常规饲养72 h,捆绑后予以针刺大椎、百会和水沟;亚低温组
目的:观察不同灸法中穴位、施灸壮数与施灸时间对皮肤表里温度的影响,为临床灸量标准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将42只大耳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即直接灸1壮组、直接灸2壮组、直接灸3壮组、隔药饼灸1壮组、隔药饼灸2壮组和隔药饼灸3壮组,每组7只.各组均取神阙、肾俞和足三里,但施灸方法、施灸壮数及施灸时间不同.各组均隔日施灸1次,共灸5次.治疗过程中用热电偶探针和温度记录仪记录穴位皮肤实时温度以及相关时间节点温度,以观察艾灸穴位皮肤表里温度差异的实时变化,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隔药饼灸在表面最高温度为(49.
[目的]通过组合机载激光雷达(airborne laser scanning,ALS)数据和Sentinel-2A数据提取特征变量,探讨估算天然次生林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AGB)最佳的变量组合方式和估算方法.[方法]以2015年ALS数据、2016年Sentinel-2A数据和黑龙江帽儿山林场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固定样地数据为数据源,通过ALS数据提取高度特征变量(all the LiDAR variables,记为AL),Sentinel-2A数据提取若干植被指数变量(all
导航路径规划是农业机械自动导航的关键技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耕种管收自动导航生产作业过程中.本文分别从全局路径规划和局部路径规划两个角度阐述分析了农业机械导航路径规划研究现状和进展.全局路径规划着重阐述了全覆盖路径规划和全局点到点路径规划,并归纳总结了在精准作业、农业运输和农机跨地块调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具体应用.局部路径规划重点阐述了避障路径规划和局部跟踪路径规划,由于农业作业环境的复杂性和时空变异性,局部路径规划研究的重点是算法的实时性、高效性、鲁棒性和安全性.最后指出导航路径规划技术未来的研究重点为
[目的]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是桉树的重要经济性状,挖掘其候选功能基因可为桉树遗传改良提供参考.[方法]以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和细叶桉(Eucalyptus tereticornis)F1全同胞子代试验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其8年生树高、胸径和木材基本密度,开展表型遗传分析.筛选极端表型个体,利用测序分型(GBS)开发SNP标记进行关联分析.挖掘与树高、胸径和木材基本密度关联的SNP位点,并进行候选基因初步定位.[结果]尾细桉F1子代树高、胸径与木材基本密度间的表型变异系数为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