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筛查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420(605眼)的筛查结果。结果 受检的398例(605眼)患儿中,发生ROP者105例(138眼)。其中Ⅰ期89眼,Ⅱ期25眼,Ⅲ期22眼,Ⅳ、Ⅴ期各1眼,以轻度ROP居多,需治疗的严重病例15眼,其中阈值病变2眼。发生ROP的患儿中,单胎者91例,双胎者7例。结论 对早产儿、低体重儿、有吸氧史的高危儿进行眼底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可最大限度避免儿童盲的发生。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未成熟或低体重出生婴儿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该病不仅是小儿失明的主要病因,且伴较高的弱视、近视和斜视等的发生率。对早产儿、低体重儿、有吸氧史的高危儿进行眼底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最大限度避免儿童盲的发生。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2月至2009年10月在本院儿童眼科门诊筛查的早产儿共420例(605眼);其中男280例,女140例;胎龄(25~39)周;出生体质量(850~3450)g;单胎388例,双胎16例;顺产235例,剖宫产180例,试管婴儿5例;窒息史:有窒息史65例,其中出生即窒息35例,出生后1 h内窒息20例,出生后1~24 h窒息312例,出生1 d后窒息3例,其他患儿无窒息史;出生后呼吸机高浓度给氧80例,其中上呼吸机1~24 h者有22例,25~48 h 38例,49~72 h 12例,超过72 h 8例。面罩或鼻塞低流量给氧75例,其中1~3 d者30例,4~7 d25例,7~30 d15例,超过30 d5例;其中有21例使用呼吸机后继续给予低流量氧,其余患儿未给氧。
1.2 检查方法
1.2.1 散瞳 初诊和<3月的婴儿使用0.5%阿托品眼膏散瞳,1次/d,连续3 d,根据检查前30 min瞳孔直径的大小加用美多丽滴眼液散瞳1次,注意压迫泪囊区,观察全身情况;>3个月婴儿检查前30 min点美多丽滴眼液散瞳,1次/5 min,1滴/次,共3次,注意压迫泪囊区,观察全身情况。
1.2.2 检查设备 直接检眼镜,双目间接检眼镜及20 D镜头检查患儿眼底情况,依据情况使用巩膜压迫器。检查前禁食禁饮2 h,检查结束后给予磺胺醋酰钠滴眼液点眼2 d共4次以防感染。
1.3 ROP的检查结果依据国际分类
1.3.1 病变分区 病变的部位分为3个区:1区是以视盘为中心,视盘直径到黄斑中心小凹为半径画圆;2区是以视盘为中心,视盘到鼻侧锯齿缘为半径画圆的1区以外的环形区域,鼻侧到锯齿缘,颞侧大约在赤道部;2区以外剩余的部位为3区。
1.3.2 病变严重程度分为5期 1期在颞侧周边有血管区与无血管区之间出现分界线;2期分界线隆起呈嵴样改变;3期嵴上发生视网膜血管扩张增生,伴随纤维组织增生;4期开始颞侧出现纤维血管增生,黄斑区血管弓被牵引,走行变直,血管之间角度变小,以后在增生部位发生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先起于周边,逐渐向后极部发展,黄斑在位为4a期,黄斑脱离为4b期;5期视网膜发生全脱离,病变晚期前房变浅,继发青光眼和角膜变性,最终导致黑朦。按ROP国际分类法记录检查结果。如视网膜血管未发育至锯齿缘或有Ⅰ期ROP者每2周复查,Ⅱ期ROP者每1周复查,Ⅲ期或者阈值前病变Ⅱ型者每2~3 d复查,直到病变退行。达到阈值前病变Ⅰ型或阈值病变者,尽快治疗。
2 结果
2.1 ROP的发病率 受检的398例(605眼)患儿中,发生ROP者105例(138眼)。其中Ⅰ期89眼,Ⅱ期25眼,Ⅲ期22眼,Ⅳ、Ⅴ期各1眼,以轻度ROP居多,需治疗的严重病例15眼,其中阈值病变2眼。发生ROP的患儿中,单胎者91例,双胎者7例。
2.2 眼部并发症 视网膜出血62例,色素紊乱15例,玻璃体早期混浊12例,白内障8例,视乳头发育不良4例,视网膜皱褶2例,玻璃体残留动脉2例。
2.3 ROP的转归 105例ROP患儿中,92例ROP自行退行;5例病变连续观察3个月无进展,未进行特殊处理。8例严重病变需要进一步手术治疗。
3 讨论
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ely,ROP)原称晶体后纤维增生症。ROP的病因是早产儿视网膜的血管尚未长到锯齿缘,正在发育的血管对高浓度氧极为敏感,极易损伤不成熟的视网膜血管内皮,在无血管区发生缺血性视网膜病变,进一步导致新生血管形成并伴有纤维化,以致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晚期可并发斜视、弱视、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视网膜变性等,可导致包括终生失明在内的多种严重并发症。本组观察表明ROP预防和筛查是较治疗更应引起关注的问题,提示在工作中应加大宣传教育,提高家长重视,避免延误病情。ROP和孕周、出生体重、胎数及吸氧方式有关,出生越早、体重越低、多胎及需要机械辅助呼吸者发生率越高。早产儿其他眼部并发症,以视网膜出血为主,多数短期内吸收。患儿检查过程中出现视网膜活动性出血,应考虑与早产儿血管发育不成熟,检查时严重哭闹有关。建议在检查前1 h给患儿适当哺喂,必要时镇静后检查。另外早产儿因其各器官组织发育不成熟,机能不健全,检查中容易出现呼吸暂停、出血、呛咳致吸入性肺炎等问题,因此检查前应详细了解患儿有无先心病、疝气等情况,并预先采取防范措施,检查要轻、快,同时密切观察患儿反应,一旦出现异常应即刻停止检查,及时抢救。总之,对早产儿、低体重儿、有吸氧史的高危儿进行眼底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可最大限度避免儿童盲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尹虹,黎晓新,李慧玲,等.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中华眼科杂志,2005,41:295-299.
[2] 韦美荣,韩梅,陈继昌,等.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转归的临床观察.广西医学,2006,28:1726-1727.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未成熟或低体重出生婴儿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该病不仅是小儿失明的主要病因,且伴较高的弱视、近视和斜视等的发生率。对早产儿、低体重儿、有吸氧史的高危儿进行眼底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最大限度避免儿童盲的发生。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2月至2009年10月在本院儿童眼科门诊筛查的早产儿共420例(605眼);其中男280例,女140例;胎龄(25~39)周;出生体质量(850~3450)g;单胎388例,双胎16例;顺产235例,剖宫产180例,试管婴儿5例;窒息史:有窒息史65例,其中出生即窒息35例,出生后1 h内窒息20例,出生后1~24 h窒息312例,出生1 d后窒息3例,其他患儿无窒息史;出生后呼吸机高浓度给氧80例,其中上呼吸机1~24 h者有22例,25~48 h 38例,49~72 h 12例,超过72 h 8例。面罩或鼻塞低流量给氧75例,其中1~3 d者30例,4~7 d25例,7~30 d15例,超过30 d5例;其中有21例使用呼吸机后继续给予低流量氧,其余患儿未给氧。
1.2 检查方法
1.2.1 散瞳 初诊和<3月的婴儿使用0.5%阿托品眼膏散瞳,1次/d,连续3 d,根据检查前30 min瞳孔直径的大小加用美多丽滴眼液散瞳1次,注意压迫泪囊区,观察全身情况;>3个月婴儿检查前30 min点美多丽滴眼液散瞳,1次/5 min,1滴/次,共3次,注意压迫泪囊区,观察全身情况。
1.2.2 检查设备 直接检眼镜,双目间接检眼镜及20 D镜头检查患儿眼底情况,依据情况使用巩膜压迫器。检查前禁食禁饮2 h,检查结束后给予磺胺醋酰钠滴眼液点眼2 d共4次以防感染。
1.3 ROP的检查结果依据国际分类
1.3.1 病变分区 病变的部位分为3个区:1区是以视盘为中心,视盘直径到黄斑中心小凹为半径画圆;2区是以视盘为中心,视盘到鼻侧锯齿缘为半径画圆的1区以外的环形区域,鼻侧到锯齿缘,颞侧大约在赤道部;2区以外剩余的部位为3区。
1.3.2 病变严重程度分为5期 1期在颞侧周边有血管区与无血管区之间出现分界线;2期分界线隆起呈嵴样改变;3期嵴上发生视网膜血管扩张增生,伴随纤维组织增生;4期开始颞侧出现纤维血管增生,黄斑区血管弓被牵引,走行变直,血管之间角度变小,以后在增生部位发生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先起于周边,逐渐向后极部发展,黄斑在位为4a期,黄斑脱离为4b期;5期视网膜发生全脱离,病变晚期前房变浅,继发青光眼和角膜变性,最终导致黑朦。按ROP国际分类法记录检查结果。如视网膜血管未发育至锯齿缘或有Ⅰ期ROP者每2周复查,Ⅱ期ROP者每1周复查,Ⅲ期或者阈值前病变Ⅱ型者每2~3 d复查,直到病变退行。达到阈值前病变Ⅰ型或阈值病变者,尽快治疗。
2 结果
2.1 ROP的发病率 受检的398例(605眼)患儿中,发生ROP者105例(138眼)。其中Ⅰ期89眼,Ⅱ期25眼,Ⅲ期22眼,Ⅳ、Ⅴ期各1眼,以轻度ROP居多,需治疗的严重病例15眼,其中阈值病变2眼。发生ROP的患儿中,单胎者91例,双胎者7例。
2.2 眼部并发症 视网膜出血62例,色素紊乱15例,玻璃体早期混浊12例,白内障8例,视乳头发育不良4例,视网膜皱褶2例,玻璃体残留动脉2例。
2.3 ROP的转归 105例ROP患儿中,92例ROP自行退行;5例病变连续观察3个月无进展,未进行特殊处理。8例严重病变需要进一步手术治疗。
3 讨论
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ely,ROP)原称晶体后纤维增生症。ROP的病因是早产儿视网膜的血管尚未长到锯齿缘,正在发育的血管对高浓度氧极为敏感,极易损伤不成熟的视网膜血管内皮,在无血管区发生缺血性视网膜病变,进一步导致新生血管形成并伴有纤维化,以致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晚期可并发斜视、弱视、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视网膜变性等,可导致包括终生失明在内的多种严重并发症。本组观察表明ROP预防和筛查是较治疗更应引起关注的问题,提示在工作中应加大宣传教育,提高家长重视,避免延误病情。ROP和孕周、出生体重、胎数及吸氧方式有关,出生越早、体重越低、多胎及需要机械辅助呼吸者发生率越高。早产儿其他眼部并发症,以视网膜出血为主,多数短期内吸收。患儿检查过程中出现视网膜活动性出血,应考虑与早产儿血管发育不成熟,检查时严重哭闹有关。建议在检查前1 h给患儿适当哺喂,必要时镇静后检查。另外早产儿因其各器官组织发育不成熟,机能不健全,检查中容易出现呼吸暂停、出血、呛咳致吸入性肺炎等问题,因此检查前应详细了解患儿有无先心病、疝气等情况,并预先采取防范措施,检查要轻、快,同时密切观察患儿反应,一旦出现异常应即刻停止检查,及时抢救。总之,对早产儿、低体重儿、有吸氧史的高危儿进行眼底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可最大限度避免儿童盲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尹虹,黎晓新,李慧玲,等.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中华眼科杂志,2005,41:295-299.
[2] 韦美荣,韩梅,陈继昌,等.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转归的临床观察.广西医学,2006,28:1726-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