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认识行为疗法、理情疗法及资料分析法,对大一女生的暴食症及人际关系进行心理咨询。咨询共分为七个阶段,其中咨询重点在于记录饮食日记分析暴食前后的心理、发展新方法应对压力情况、用合理的情绪和认知取代不合理情绪及认知。
关键词:暴食症;人际关系;认知行为疗法
中图分类号:R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2-2485(2009)09-061-018
一、暴食症概述
暴食症被认为是饮食障碍的一种。饮食障碍是指以反常的摄食行为和情绪障碍为特征,伴发显著的体重改变和/或生理功能紊乱的一组综合征[1],最常见于青少年女性。暴食症最典型的行为就是反复发作的暴食,患者失去了对进食行为的控制而在短时间内进食大量的食物。暴食过后,又通过使用“清除术”来抵消可能的体重增加。已有研究表明,暴食症最可能出现在青春期发育的两个最重要的时期:青春期进入阶段和青春后期向成年早期的过渡阶段,而尤以后者即我们俗称的“年轻成人”中的女性为多见(占此年龄段女性的1%-3%)。
除神经生物学因素以及社会学因素之外,个体的心理因素也是形成暴食症的重要原因。患者表现出一定的异常人格特征,如低自尊、低自我评价、外控、高神经质水平、抑郁、焦虑、冲动、完美主义倾向、体内刺激知觉障碍等[2][3]。它与女性在家庭与社会的压力面前用进食作为调节与控制的一种替代有关,是一种错误的应对压力的方法。此外还与患者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方式即认知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如对体形与成功的关系,及对自己的不满等。
二、个案基本情况概述
小桐,女,19岁,福建籍,某校大一新生。外形姣好,家境优越。学习上进,有目标,成绩优秀。思维意识清晰,知行意统一,无精神病倾向。第一次咨询主诉问题有三,其一:来自沿海富足城市,不习惯目前所在城市环境和所在大学的新校区,觉得荒凉压抑,时刻想离开。其二:人际关系差,人际交往压力大。家人特别是母亲希望自己结交“高素质的人”,自己也认同母亲的观点,因此逐渐轻视周围的同学,不想与大家交往。以往的好朋友现在形同陌路。深感孤独,加之环境不适,于是更想离开当前环境。其三,出现暴食行为。在无人的时候大量进食,直到胃部难以承受。严重负罪感、沮丧感伴随无法自控的感觉,一次次出现在暴食之后。为了不增加体重,使用泻药催吐。该过程持续时间为4个月,近日感到暴食频率上升,身体和心理皆难以承受。此过程一直秘密进行,“如果别人知道了,一定会觉得我怎么会这样,一定会觉得我很丑陋,会很厌恶我的……”。
三、心理咨询过程报告
(一)来访者基本情况分析:
来访者上述情况持续时间长达四个月,主观感受非常痛苦,难以缓解,并且已经较严重地影响到学习生活人际,因此为严重心理问题。来访者本人的人口学资料符合暴食症易发人群特征。当前表现为大学新生环境适应不良,人际关系适应不良,暴食症症状。前两者中以人际适应不良为主,而暴食症又很可能与适应不良有关。以往研究中就有研究者认为暴食症是压力情况下个体的不良应对方式导致的。因此要缓解其暴食症状,就需先缓解其适应不良现状。而所有的适应不良中,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对人的心理健康影响最重要。
(二)咨询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制定咨询目标为:
1. 协助来访者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概念,掌握良好人际交往技巧,获得较好的人际关系,进而适应环境。
2. 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暴食症及其与自我的关系,改善其自我意识,提高自尊,获得新的压力应对方法。
3. 降低暴食行为的发生频率直至消除此行为。
这三个目标的实施并不是先后顺序,而是同时进行。在不同阶段,侧重点不一。
(三)咨询方法
认知行为疗法、理情疗法、资料分析法。
(四)咨询过程:
1. 阶段一:了解基本情况,建立良好咨询关系。
在本阶段,咨询师告知桐桐双方在咨询中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倾听、同感等与其建立可信的咨询关系。了解桐桐基本情况,特别是人际关系与暴食行为两方面。与其达成心理咨询的目标、步骤,树立治疗的信心。
2. 阶段二:分析已存在的错误人际交往认知,树立正确人际交往观念;形成对暴食症的基本了解,缓解暴食症患者常有的内疚感、罪恶感。
暴食症一般与患者面临的压力及不良的压力应对方式有重要联系。本案来访者的人际关系与其暴食行为的发生有比较密切的关联,因此咨询要首先解决来访者的重要压力源之一即不良人际关系。
桐桐在人际交往中存在错误的认识,即将周围的人看作不如自己,一心想交往“更有层次”的人,因此在行为上表现为冷漠、疏远等。造成的后果自然是不受欢迎、没有朋友。被排斥感、孤独感时常充斥内心,加之其个性敏感、好面子、特别在乎别人看待自己的眼光等,因此生活得非常痛苦。咨询过程中,咨询师通过认识疗法帮助来访者找出自己的错误认知过程和观念,要求其换位思考他人的感受,并帮助她建立新的合理观念和认知,学习不同人际情景下自己应持有的观念和行为。最后布置未来一周的家庭作业,要求来访者和别人交往时头脑中时刻存有新建立的概念,平等亲切地对待接触的人,学习表扬别人,为朋友付出。
在暴食症治疗方面,由于来访者对自己的暴食行为有强烈的内疚感和羞耻感,咨询的第一步即在于使其了解暴食症。咨询师向桐桐讲解正常人一天的热量消耗、对应的食物数量等(目的在于避免误把正常食量当暴食),暴食症的发生人群、发生原因、行为症状、患者的一般心理、治疗预后等知识,来访者听的过程中时而茅塞顿开,时而深表赞同,当得知并非只有自己有羞耻感和内疚感时,她轻松了不少。整个过程中,咨询师旨在达成两个目的,其一是缓解来访者的不良心理感受,其二是树立来访者的治疗信心,特别是对自己的信心。
由于暴食症是一种比较顽固的行为模式,患者通常对自己的自制力缺乏信心,暴食行为一旦卷土重来,来访者的完美主义特性就容易对治疗失去信心。因此,我们咨询的初步目标是降低暴食行为发生频率、减小暴食后的自罪感等。
3. 阶段三:学习优秀的人际交往榜样,实施新的人际交往策略;记录每日饮食习惯,特别关注暴食发生前的环境心境等情况。
到这个阶段,来访者已经意识到自己存在很多影响人际关系的观念如轻视他人、自我中心等,在行为上开始了反思和改变。并报告自己的人际关系开始改善,关心他人也换来了他人关心自己,与室友相处融洽了。但对于某些具体的人际交往情景,仍存在迷惑。咨询师要求来访者树立一个值得她佩服的人际交往的榜样,遇到人际冲突之时就想想自己的榜样会怎么样处理。
在之后的咨询中,暴食症将作为咨询重心,人际关系咨询其次。咨询师要求桐桐开始记录每天的饮食,包括时间、饮食内容,并列出暴食前发生的事情以及暴食前后的心情。这个记录将一直持续到咨询结束。
4. 阶段四:以新的认知思维看待压力情景,发展多方面的应对策略,摒弃完美主义,学习接纳不完美的自我。进一步缓解自罪心理及内疚感。
本阶段的具体咨询中,咨询师引导桐桐一起分析其饮食记录,第一次周记录有三次暴食,食量明显高于正常人的一餐饮食所需。发生的情况均为独自一人,以甜食为主(有科学研究表明,人在真正饥饿状态下爱吃咸味食品或乳制品,在悲伤和焦虑状态下则偏爱甜食)。其中一次事发前感觉到孤独,另外一次是进入一个陌生环境,焦虑等待一个朋友,感到无事可做于是大量进食,再有一次是在教学楼上自习,很想专心学习以便期末考试保持全班第一名的成绩,却无论如何不能专注,然后买回大量零食边吃边学习。咨询师协助桐桐分析,为什么在这些情况下自己会产生暴食行为。并引导桐桐分析,当体会到孤独、焦虑、学习压力等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其他的有效并有益的应对方法,如离开当前环境、和朋友共处,自我暗示加强自制力,转而做其他有兴趣的事情来转移注意力等。
在之后的几次咨询中,咨询师和桐桐坚持做这样的思维练习,当桐桐报告自己的进步时,咨询师大力表扬,并将进步归功于桐桐自身的聪明、自制等,加强了她改变的信心。随着咨询的加深,桐桐每次来咨询室的心情越来越好,对自己的评价也越来越高,从第一次咨询中觉得自己“好丑”,到四次咨询后觉得自己“挺好的,挺受欢迎的”,其自尊提高不少。
咨询中,为了提高桐桐的自尊程度,还进行了“认识自己、悦纳自我”的训练;为了缓解完美主义倾向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咨询师从最开始就要求桐桐形成对自我的宽容,当暴食行为发生时,要不断自我暗示“我生病了,现在正在治疗中,在痊愈之前有这些症状是正常的,我相信自己一定会越来越好!”。这种暗示能减轻桐桐暴食后的内疚、自罪等情绪。
5. 阶段五:发展新的兴趣爱好,拓宽人际交往圈,转移注意丰富生活。用合理情绪及认知替代暴食前后的不合理情绪。
不少研究认为,为了降低暴食行为发生的频率,咨询师可以帮助暴食症患者找到应对压力的更多更有效的途径,或协助其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增强自制力。因此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鼓励桐桐发展新的友谊,她与之前一个有隔阂的朋友也冰释前嫌,同时还发展出了和朋友结伴游泳、学习滑双排轮等新的爱好。这样一来,桐桐的生活变得丰富多了。
在之前的咨询中,咨询师使用的认知行为疗法主要是桐桐这个个体,对自身情况的认知以及行为上的改变,着眼点在于自我感受,属于直接经验,是一个深刻的自我分析过程。在本阶段,咨询师再次使用认知行为疗法,不同的是,此次着眼点是资料中间接经验的获得。咨询师向桐桐提供一份关于暴食症患者的文献,其内容包括暴食后的不良情绪、对自我的消极看法、对应的积极看法,增强自控力免于暴食的行为方法等。咨询师要求桐桐勾画出自己曾经出现过的消极看法,并要求桐桐每次出现这些消极看法时不断复述对应的积极看法。还要求桐桐在已有的降低暴食的行为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在这次咨询之后,桐桐对自己情况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自控能力提升,每周的暴食行为接近于零。
6. 阶段六:巩固咨询成果,树立自信,协助来访者脱离咨询过程实现独立自控。
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和桐桐建立了非常好的咨询关系,她对咨询师的信任度很高。这种情况在咨询过程中是非常有利的,但同时要结束咨询关系也需要技巧。此外,咨询师在咨询中期发现桐桐对自己的进步虽然很是惊喜,但是她倾向于认为这是咨询师的功劳,对咨询师产生了依耐。因此在咨询的中后期,每当桐桐取得进步时,咨询师都引导其归因为自己的努力。在咨询的后期,咨询师向桐桐说明了当前情况,并建议将每周一次的咨询,改为每两周一次。
7. 阶段七:回顾咨询过程,肯定来访者的自我成长,建立积极发展心境,结束咨询过程。
在最后一次咨询中,桐桐向咨询师报告了自己两周以来的人际、饮食状况,与第一次到咨询室相比,变化很大。桐桐真诚地向咨询师表示了感谢,并对现在的生活表现出满意。咨询师和桐桐一起回顾了咨询以来的经过,对桐桐改变自己的勇气和能力大加赞扬。对于未来生活可能存在的困难做了一个预期,并告知桐桐,只有自己才能帮助自己。
四、总结
暴食症患者的心情常常非常复杂和消极,正常人也许难以理解,认为他们形体上并没有多大变化,不过是吃了很多东西。事实上暴食症患者的内心体验却是非常痛苦的,他们担心被别人发现、担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对自己不堪一击的自控力表现出极大的失望,他们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只知道吃,是“令人恶心的吃食机器”。所以对暴食症患者的咨询,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共情他们的内心感受;二是树立治疗信心,告知有很多暴食症患者治疗效果良好;三是避免一开始就把咨询目标确定为消除暴食行为,而应该把目标确定为降低暴食行为的发生频率;四是针对不同的患者,帮助其分析暴食发生情境的共同特点,发展新的应对这些情境的方法。五是帮助暴食症患者发展新的兴趣爱好,找到快乐,阻止衰败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发展和繁荣。
参考文献:
[1]郝伟.精神病学(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陈清刚.进食障碍与社会心理因素[M].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1):1053-1054.
[3]牛娟,张红静,杜鹃.大学生进食障碍症状的相关心理因素[N].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1):23-26.
关键词:暴食症;人际关系;认知行为疗法
中图分类号:R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2-2485(2009)09-061-018
一、暴食症概述
暴食症被认为是饮食障碍的一种。饮食障碍是指以反常的摄食行为和情绪障碍为特征,伴发显著的体重改变和/或生理功能紊乱的一组综合征[1],最常见于青少年女性。暴食症最典型的行为就是反复发作的暴食,患者失去了对进食行为的控制而在短时间内进食大量的食物。暴食过后,又通过使用“清除术”来抵消可能的体重增加。已有研究表明,暴食症最可能出现在青春期发育的两个最重要的时期:青春期进入阶段和青春后期向成年早期的过渡阶段,而尤以后者即我们俗称的“年轻成人”中的女性为多见(占此年龄段女性的1%-3%)。
除神经生物学因素以及社会学因素之外,个体的心理因素也是形成暴食症的重要原因。患者表现出一定的异常人格特征,如低自尊、低自我评价、外控、高神经质水平、抑郁、焦虑、冲动、完美主义倾向、体内刺激知觉障碍等[2][3]。它与女性在家庭与社会的压力面前用进食作为调节与控制的一种替代有关,是一种错误的应对压力的方法。此外还与患者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方式即认知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如对体形与成功的关系,及对自己的不满等。
二、个案基本情况概述
小桐,女,19岁,福建籍,某校大一新生。外形姣好,家境优越。学习上进,有目标,成绩优秀。思维意识清晰,知行意统一,无精神病倾向。第一次咨询主诉问题有三,其一:来自沿海富足城市,不习惯目前所在城市环境和所在大学的新校区,觉得荒凉压抑,时刻想离开。其二:人际关系差,人际交往压力大。家人特别是母亲希望自己结交“高素质的人”,自己也认同母亲的观点,因此逐渐轻视周围的同学,不想与大家交往。以往的好朋友现在形同陌路。深感孤独,加之环境不适,于是更想离开当前环境。其三,出现暴食行为。在无人的时候大量进食,直到胃部难以承受。严重负罪感、沮丧感伴随无法自控的感觉,一次次出现在暴食之后。为了不增加体重,使用泻药催吐。该过程持续时间为4个月,近日感到暴食频率上升,身体和心理皆难以承受。此过程一直秘密进行,“如果别人知道了,一定会觉得我怎么会这样,一定会觉得我很丑陋,会很厌恶我的……”。
三、心理咨询过程报告
(一)来访者基本情况分析:
来访者上述情况持续时间长达四个月,主观感受非常痛苦,难以缓解,并且已经较严重地影响到学习生活人际,因此为严重心理问题。来访者本人的人口学资料符合暴食症易发人群特征。当前表现为大学新生环境适应不良,人际关系适应不良,暴食症症状。前两者中以人际适应不良为主,而暴食症又很可能与适应不良有关。以往研究中就有研究者认为暴食症是压力情况下个体的不良应对方式导致的。因此要缓解其暴食症状,就需先缓解其适应不良现状。而所有的适应不良中,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对人的心理健康影响最重要。
(二)咨询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制定咨询目标为:
1. 协助来访者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概念,掌握良好人际交往技巧,获得较好的人际关系,进而适应环境。
2. 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暴食症及其与自我的关系,改善其自我意识,提高自尊,获得新的压力应对方法。
3. 降低暴食行为的发生频率直至消除此行为。
这三个目标的实施并不是先后顺序,而是同时进行。在不同阶段,侧重点不一。
(三)咨询方法
认知行为疗法、理情疗法、资料分析法。
(四)咨询过程:
1. 阶段一:了解基本情况,建立良好咨询关系。
在本阶段,咨询师告知桐桐双方在咨询中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倾听、同感等与其建立可信的咨询关系。了解桐桐基本情况,特别是人际关系与暴食行为两方面。与其达成心理咨询的目标、步骤,树立治疗的信心。
2. 阶段二:分析已存在的错误人际交往认知,树立正确人际交往观念;形成对暴食症的基本了解,缓解暴食症患者常有的内疚感、罪恶感。
暴食症一般与患者面临的压力及不良的压力应对方式有重要联系。本案来访者的人际关系与其暴食行为的发生有比较密切的关联,因此咨询要首先解决来访者的重要压力源之一即不良人际关系。
桐桐在人际交往中存在错误的认识,即将周围的人看作不如自己,一心想交往“更有层次”的人,因此在行为上表现为冷漠、疏远等。造成的后果自然是不受欢迎、没有朋友。被排斥感、孤独感时常充斥内心,加之其个性敏感、好面子、特别在乎别人看待自己的眼光等,因此生活得非常痛苦。咨询过程中,咨询师通过认识疗法帮助来访者找出自己的错误认知过程和观念,要求其换位思考他人的感受,并帮助她建立新的合理观念和认知,学习不同人际情景下自己应持有的观念和行为。最后布置未来一周的家庭作业,要求来访者和别人交往时头脑中时刻存有新建立的概念,平等亲切地对待接触的人,学习表扬别人,为朋友付出。
在暴食症治疗方面,由于来访者对自己的暴食行为有强烈的内疚感和羞耻感,咨询的第一步即在于使其了解暴食症。咨询师向桐桐讲解正常人一天的热量消耗、对应的食物数量等(目的在于避免误把正常食量当暴食),暴食症的发生人群、发生原因、行为症状、患者的一般心理、治疗预后等知识,来访者听的过程中时而茅塞顿开,时而深表赞同,当得知并非只有自己有羞耻感和内疚感时,她轻松了不少。整个过程中,咨询师旨在达成两个目的,其一是缓解来访者的不良心理感受,其二是树立来访者的治疗信心,特别是对自己的信心。
由于暴食症是一种比较顽固的行为模式,患者通常对自己的自制力缺乏信心,暴食行为一旦卷土重来,来访者的完美主义特性就容易对治疗失去信心。因此,我们咨询的初步目标是降低暴食行为发生频率、减小暴食后的自罪感等。
3. 阶段三:学习优秀的人际交往榜样,实施新的人际交往策略;记录每日饮食习惯,特别关注暴食发生前的环境心境等情况。
到这个阶段,来访者已经意识到自己存在很多影响人际关系的观念如轻视他人、自我中心等,在行为上开始了反思和改变。并报告自己的人际关系开始改善,关心他人也换来了他人关心自己,与室友相处融洽了。但对于某些具体的人际交往情景,仍存在迷惑。咨询师要求来访者树立一个值得她佩服的人际交往的榜样,遇到人际冲突之时就想想自己的榜样会怎么样处理。
在之后的咨询中,暴食症将作为咨询重心,人际关系咨询其次。咨询师要求桐桐开始记录每天的饮食,包括时间、饮食内容,并列出暴食前发生的事情以及暴食前后的心情。这个记录将一直持续到咨询结束。
4. 阶段四:以新的认知思维看待压力情景,发展多方面的应对策略,摒弃完美主义,学习接纳不完美的自我。进一步缓解自罪心理及内疚感。
本阶段的具体咨询中,咨询师引导桐桐一起分析其饮食记录,第一次周记录有三次暴食,食量明显高于正常人的一餐饮食所需。发生的情况均为独自一人,以甜食为主(有科学研究表明,人在真正饥饿状态下爱吃咸味食品或乳制品,在悲伤和焦虑状态下则偏爱甜食)。其中一次事发前感觉到孤独,另外一次是进入一个陌生环境,焦虑等待一个朋友,感到无事可做于是大量进食,再有一次是在教学楼上自习,很想专心学习以便期末考试保持全班第一名的成绩,却无论如何不能专注,然后买回大量零食边吃边学习。咨询师协助桐桐分析,为什么在这些情况下自己会产生暴食行为。并引导桐桐分析,当体会到孤独、焦虑、学习压力等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其他的有效并有益的应对方法,如离开当前环境、和朋友共处,自我暗示加强自制力,转而做其他有兴趣的事情来转移注意力等。
在之后的几次咨询中,咨询师和桐桐坚持做这样的思维练习,当桐桐报告自己的进步时,咨询师大力表扬,并将进步归功于桐桐自身的聪明、自制等,加强了她改变的信心。随着咨询的加深,桐桐每次来咨询室的心情越来越好,对自己的评价也越来越高,从第一次咨询中觉得自己“好丑”,到四次咨询后觉得自己“挺好的,挺受欢迎的”,其自尊提高不少。
咨询中,为了提高桐桐的自尊程度,还进行了“认识自己、悦纳自我”的训练;为了缓解完美主义倾向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咨询师从最开始就要求桐桐形成对自我的宽容,当暴食行为发生时,要不断自我暗示“我生病了,现在正在治疗中,在痊愈之前有这些症状是正常的,我相信自己一定会越来越好!”。这种暗示能减轻桐桐暴食后的内疚、自罪等情绪。
5. 阶段五:发展新的兴趣爱好,拓宽人际交往圈,转移注意丰富生活。用合理情绪及认知替代暴食前后的不合理情绪。
不少研究认为,为了降低暴食行为发生的频率,咨询师可以帮助暴食症患者找到应对压力的更多更有效的途径,或协助其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增强自制力。因此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鼓励桐桐发展新的友谊,她与之前一个有隔阂的朋友也冰释前嫌,同时还发展出了和朋友结伴游泳、学习滑双排轮等新的爱好。这样一来,桐桐的生活变得丰富多了。
在之前的咨询中,咨询师使用的认知行为疗法主要是桐桐这个个体,对自身情况的认知以及行为上的改变,着眼点在于自我感受,属于直接经验,是一个深刻的自我分析过程。在本阶段,咨询师再次使用认知行为疗法,不同的是,此次着眼点是资料中间接经验的获得。咨询师向桐桐提供一份关于暴食症患者的文献,其内容包括暴食后的不良情绪、对自我的消极看法、对应的积极看法,增强自控力免于暴食的行为方法等。咨询师要求桐桐勾画出自己曾经出现过的消极看法,并要求桐桐每次出现这些消极看法时不断复述对应的积极看法。还要求桐桐在已有的降低暴食的行为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在这次咨询之后,桐桐对自己情况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自控能力提升,每周的暴食行为接近于零。
6. 阶段六:巩固咨询成果,树立自信,协助来访者脱离咨询过程实现独立自控。
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和桐桐建立了非常好的咨询关系,她对咨询师的信任度很高。这种情况在咨询过程中是非常有利的,但同时要结束咨询关系也需要技巧。此外,咨询师在咨询中期发现桐桐对自己的进步虽然很是惊喜,但是她倾向于认为这是咨询师的功劳,对咨询师产生了依耐。因此在咨询的中后期,每当桐桐取得进步时,咨询师都引导其归因为自己的努力。在咨询的后期,咨询师向桐桐说明了当前情况,并建议将每周一次的咨询,改为每两周一次。
7. 阶段七:回顾咨询过程,肯定来访者的自我成长,建立积极发展心境,结束咨询过程。
在最后一次咨询中,桐桐向咨询师报告了自己两周以来的人际、饮食状况,与第一次到咨询室相比,变化很大。桐桐真诚地向咨询师表示了感谢,并对现在的生活表现出满意。咨询师和桐桐一起回顾了咨询以来的经过,对桐桐改变自己的勇气和能力大加赞扬。对于未来生活可能存在的困难做了一个预期,并告知桐桐,只有自己才能帮助自己。
四、总结
暴食症患者的心情常常非常复杂和消极,正常人也许难以理解,认为他们形体上并没有多大变化,不过是吃了很多东西。事实上暴食症患者的内心体验却是非常痛苦的,他们担心被别人发现、担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对自己不堪一击的自控力表现出极大的失望,他们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只知道吃,是“令人恶心的吃食机器”。所以对暴食症患者的咨询,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共情他们的内心感受;二是树立治疗信心,告知有很多暴食症患者治疗效果良好;三是避免一开始就把咨询目标确定为消除暴食行为,而应该把目标确定为降低暴食行为的发生频率;四是针对不同的患者,帮助其分析暴食发生情境的共同特点,发展新的应对这些情境的方法。五是帮助暴食症患者发展新的兴趣爱好,找到快乐,阻止衰败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发展和繁荣。
参考文献:
[1]郝伟.精神病学(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陈清刚.进食障碍与社会心理因素[M].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1):1053-1054.
[3]牛娟,张红静,杜鹃.大学生进食障碍症状的相关心理因素[N].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1):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