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承担了文化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双重任务,新形势下加快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势在必行。反思以往思想品德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很难激起小学生的参与热情。面对这一实际情况,笔者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开展了一系列的创新教学方式,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非常理想,本文将就此做详细论述。
關键词:小学教育;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
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它在培育学生良好道德修养与综合素质方面发挥无可取代的作用。新形势下思想品德教师要积极转变教育理念,结合现代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创新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保障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推动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精心准备,保障教学效果
想要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提前做好精心准备。首先,了解教材。立足教学内容,拓展生活化内容,寻找生活案例的契合点;其次,了解学生。任何有效的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开展,包括学习能力、性格爱好、情感体验等等,制定学生感兴趣的个性化教学方案,例如通过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案例分析法等等,摆脱过去枯燥的课堂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例如“关心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教师要结合相关内容提前备课,依据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认知能力,导入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关爱老人、尊重老人的现实意义。为了加深印象,给学生布置课后实践作业:回家后帮爷爷奶奶洗脚,跟爷爷奶奶分享学校里发生的有趣的事。由此增加学生的亲情感,提升思想道德水平。
二、贴近生活,丰富教学内容
思想品德教育的最大特色就是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活灵活现的教育内容带给学生深刻的影响。所以在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并实现知识内化,我们要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运用思想品德知识解释生活化现象,解决生活化问题,以此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塑造良好思想品德,实现学以致用的根本目的。例如当代社会的热点话题“遇到老人摔倒,该不该扶起来?”围绕这个问题将学生分成正方“该扶起来”和反方“不该扶起来”两组,各组根据自己的想法展开热烈的讨论。在生活化情境中探讨社会问题,大家的思如泉涌,积极运用学过的知识提炼观点,并且在分析与讨论过程中对这一社会问题有了不一样的看法,进一步完善自身的思想与人格,同时也培养了小学生助人为乐的积极态度,在拓展教学内容的同时,也提高教学实效性。
三、课堂互动,激活探究热情
我们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发现,有趣的思想品德课堂对小学生充满了吸引力,而调动他们的探究学习热情,这对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互动交流话题,让学生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深化思想品德观点,锻炼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例如在教学中将学生分成几个合作小组,围绕问题展开互动讨论“大家平时生活中喜欢帮助他人吗?你们都做过哪些好人好事?请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这个与小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激起了他们的探究兴趣,大家在热烈的讨论中,认识到团结友爱的重要意义,体验了人们之间要互帮互助,学会善待他人。小组讨论结束后,各组派一名代表陈述观点,教师与其他同学一起评价,在此过程中学生也就获得了思想品德知识,并且激活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无形中提升了思想品德修养,这样的教学成果一举多得。
四、活动实践,提升能力素质
正所谓“教无定法,重在得法”,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与形式不应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教育改革的推进、教育内容的创新以及学生的发展情况而灵活变通。尤其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相对于知识教育,我们更要注重能力培养,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走在新课改的前列,通过开展丰富的活动实践,提高教学有效性,让思想品德教育深入学生的内心深处。例如学习《美丽的生命》时,为了让学生真实地体验“生命力”,完成课堂教学之后,还要拓展课后学习任务,让学生感受身边的生命,如观察动植物,与动植物交流,记录它们的成长等等,在近距离接触小生命的过程中,形成保护动植物、热爱生命的良好品质。在此基础上,还要让学生进一步思考生命的价值,认识到“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那么我们应该做哪一种人?我们该如何创造人生价值?这就是留给学生的深刻思考。
总之,全新教育形势对思想品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要实现“教书育人”的根本目标,班主任必须以身作则,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以良好的道德素养感染学生、带动学生,成为他们的好榜样。除此以外,结合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教师要不断开拓新的教学方案,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思想品德知识的同时,还能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并且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迁移,学会做人的道理,这才是思想品德教育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 韩庆雄.关于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生活化研究[J].语文课内外,2018,(34):290.
[2] 王志贵.关于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思考[J].读与写,2018,15(30):33.
關键词:小学教育;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
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它在培育学生良好道德修养与综合素质方面发挥无可取代的作用。新形势下思想品德教师要积极转变教育理念,结合现代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创新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保障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推动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精心准备,保障教学效果
想要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提前做好精心准备。首先,了解教材。立足教学内容,拓展生活化内容,寻找生活案例的契合点;其次,了解学生。任何有效的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开展,包括学习能力、性格爱好、情感体验等等,制定学生感兴趣的个性化教学方案,例如通过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案例分析法等等,摆脱过去枯燥的课堂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例如“关心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教师要结合相关内容提前备课,依据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认知能力,导入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关爱老人、尊重老人的现实意义。为了加深印象,给学生布置课后实践作业:回家后帮爷爷奶奶洗脚,跟爷爷奶奶分享学校里发生的有趣的事。由此增加学生的亲情感,提升思想道德水平。
二、贴近生活,丰富教学内容
思想品德教育的最大特色就是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活灵活现的教育内容带给学生深刻的影响。所以在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并实现知识内化,我们要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运用思想品德知识解释生活化现象,解决生活化问题,以此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塑造良好思想品德,实现学以致用的根本目的。例如当代社会的热点话题“遇到老人摔倒,该不该扶起来?”围绕这个问题将学生分成正方“该扶起来”和反方“不该扶起来”两组,各组根据自己的想法展开热烈的讨论。在生活化情境中探讨社会问题,大家的思如泉涌,积极运用学过的知识提炼观点,并且在分析与讨论过程中对这一社会问题有了不一样的看法,进一步完善自身的思想与人格,同时也培养了小学生助人为乐的积极态度,在拓展教学内容的同时,也提高教学实效性。
三、课堂互动,激活探究热情
我们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发现,有趣的思想品德课堂对小学生充满了吸引力,而调动他们的探究学习热情,这对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互动交流话题,让学生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深化思想品德观点,锻炼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例如在教学中将学生分成几个合作小组,围绕问题展开互动讨论“大家平时生活中喜欢帮助他人吗?你们都做过哪些好人好事?请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这个与小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激起了他们的探究兴趣,大家在热烈的讨论中,认识到团结友爱的重要意义,体验了人们之间要互帮互助,学会善待他人。小组讨论结束后,各组派一名代表陈述观点,教师与其他同学一起评价,在此过程中学生也就获得了思想品德知识,并且激活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无形中提升了思想品德修养,这样的教学成果一举多得。
四、活动实践,提升能力素质
正所谓“教无定法,重在得法”,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与形式不应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教育改革的推进、教育内容的创新以及学生的发展情况而灵活变通。尤其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相对于知识教育,我们更要注重能力培养,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走在新课改的前列,通过开展丰富的活动实践,提高教学有效性,让思想品德教育深入学生的内心深处。例如学习《美丽的生命》时,为了让学生真实地体验“生命力”,完成课堂教学之后,还要拓展课后学习任务,让学生感受身边的生命,如观察动植物,与动植物交流,记录它们的成长等等,在近距离接触小生命的过程中,形成保护动植物、热爱生命的良好品质。在此基础上,还要让学生进一步思考生命的价值,认识到“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那么我们应该做哪一种人?我们该如何创造人生价值?这就是留给学生的深刻思考。
总之,全新教育形势对思想品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要实现“教书育人”的根本目标,班主任必须以身作则,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以良好的道德素养感染学生、带动学生,成为他们的好榜样。除此以外,结合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教师要不断开拓新的教学方案,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思想品德知识的同时,还能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并且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迁移,学会做人的道理,这才是思想品德教育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 韩庆雄.关于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生活化研究[J].语文课内外,2018,(34):290.
[2] 王志贵.关于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思考[J].读与写,2018,15(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