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出真知

来源 :基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19871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并不断发展,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对教学过程中的减轻学生负担有着越来越高的呼声,如何选择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成为当前教育界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共同目标。类比法在初中物理的应用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类比法;初中物理;应用
  类比法在现代教学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现代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合理利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减轻学生负担有很好效果。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其进行合理应用,使教学有更好效果,使学生得到真正减负。
  一.类比法中体现的心理学基础
  教育与心理学这两者之间是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的。一方面来说,心理学是进行教育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另一方面来说,在促进教育学发展上,教育也是重要的一种动力来源。
  类比推理简称类比,它所指的就是两个事物对象在某一些属性或者是关系上有一些类似的情况从而推断其在另外一些关系或者是属性上也存在类似情况。它的基本模式可以这样来进行表示:对象A所具有的属性是a1、b1、c1,对象B所具有的属性是a2、b2,并且a1、b1与a2、b2是相似的,那么就可以推断对象B可能也具有c2属性,并且其与c1是相似的。所以从这种模式中能够看出,要对类比进行应用,要能够具备三个基本要素:第一,要有相关对象能够用类比方法对其进行进一步认识,也就是上述模式中的对象B,叫做本象;第二,要有能够进行类比的对象,也就是上述模式中的对象A,叫做类象;第三,本象和类象之间在某些地方是相似的。
  根据认知心理学原理以及构建主义理论,对一个新知识进行学习时,特别是知识比较抽象,并且没有相关的生活体验背景时,学习者经常会不由自主地在已有知识以及学习经历中找寻一些表象上有联系的事物,使它们之间能够有沟通产生。类比是新旧知识能够建立起联系的纽带,它能够促使旧知识向新知识的方向迁移。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一般比较擅长形象思维,但是抽象思维能力一般都比较差,在对理论知识进行学习时,他们都感觉物理理论太过抽象,对于它的核心含义没有办法进行把握,在理解及掌握上比较困难。利用类比法能够将陌生的事物与熟悉的事物进行对比,能够以旧知识带动新知识,启发学生的思路,能够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转变到抽象思维,在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上十分有效,还能够使学生发展智力,使其学习负担减轻,使物理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二.类比法在教学活动中的实际应用
  1.利用模型进行类比,将抽象事物转化成具体事物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会有一些比较抽象陌生的物理概念,学生没有意义构建基础,这时教师要讲解一些过去学过的知识来作铺垫,并且要根据新旧之间的相互联系来对学生进行适当点拨,让学生进行思考,并且激活其思维。若能够利用熟悉而又比较形象的事物来进行类比,就能够产生很好的效果。
  比如说在学习电压知识时,在物理教材中,将日常生活中能够见到的水路模型和电路模型进行对比,从而将电压概念引入。在进行实际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对教材中提供出的水路模型进行观察,对水流形成原因进行分析,也即是之所以形成水流是因为有水压,将其作为分析“电流形成是因为有电压”的基础,然后再类比分析两幅图形,将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找出来,从而理解水压形成水流,而电荷能够进行定向移动是因为有电压存在。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理解电压是电流能够形成的原因,而电压是由电源来提供的。这样一来,就能够使得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对类比思维以及想象力的培养也是十分有利的。
  2.利用等效类比将陌生的转化成熟悉的
  对于物理学习过程中的有些知识,学生虽然能够有一定理解和体会,但是这些知识的存在有很强的独立性,学生虽然能够学会,但是并不能进行很好的运用。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如果将它们和以前学过的比较熟悉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就能够将这些陌生的知识转化成比较熟悉的知识,使得未知知识和已知知识之间达到一种融合状态,从而使得良性知识结构得以形成。
  比如在学习分子运动这一章的内容时,对于“分子之间的引力与斥力”是相互同时存在的这一理论,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制作一个模型,来演示分子之间所存在的引力与斥力。可以用两个小球来类比两个分子,利用橡皮筋和轻弹簧将两个小球连接在一起,来类比分子间所存在的引力与斥力。若这两个小球上没有外力作用,轻弹簧斥力与橡皮筋拉力是相等的,两个小球就保持在平衡状态,这种状态就类比成分子不受外力作用时,分子间引力等于斥力,当对两个小球进行压缩时,轻弹簧的斥力就会比橡皮筋引力大,这种情况就比作是当分子之间的距离缩小时,分子间斥力就大于引力。
  3.运用数学来进行类比将模糊的转化成清晰的
  数学语言所具有的特点就是定量性并且表达比较准确。在物理知识中,很多物理量的物理意义都要利用一些数学式来将其反映出来,来表现出其特定内涵意义,这样能够使其物理意义变得比较明了。
  比如在学习比热容这一章的内容时,对比热容是这样进行定义的c=Q/(m△t)。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用之前所所学习过的速度v=s/t以及电阻R=U/I等来进行类比,让学生明白这些物理量都是利用比值法来进行定义的,并且它们的比值与分子、分母大小是没有关系的,这就能够使学生掌握住物理量所共同具备的一个特点,即是利用比值法来对有关物理量来进行定义,但是和其中所涉及物理量没有关系。当学生明白这一点的时候,再学习比热容就会比较容易了。
  结语:
  类比法在现代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并且在现代教学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作为教师,要对类比法有一个科学了解,明白其对教学活动的重大意义,并且要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对其合理应用,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
  参考文献:
  [1] 梁素香.灵活运用类比法解决物理疑难问题[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
  [2] 刘胜雄.浅谈类比法在初中物理电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3(2)
  [3] 唐少春.巧用“类比法”轻松理解物理概念[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1)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在义务教育过程中,农村学校的学生向城区学校流动的现象很明显,其症结在于城区学校的教育资源优于农村,城区学校的教育质量高于农村。解决学生流失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教育克服自身的种种弊端,也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参与,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综合治理。  [关键词]:义务教育;农村初中;生源流失;对策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推广,我国整体的教育事业已经有很大程度的改善。而从教育部每
期刊
塞北仲秋,云淡天高,雁归枫红。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我们来到五大连池市太平乡中学,采访了英语教师、全省“师德工作先进个人”孙萍老师的事迹。她志存高远,酷爱教育,身兼四职,长期奋战在教育第一线上。她不计得失,无怨无悔,以其感人的奉献精神和工作业绩,博得了人们的赞扬。  她短健的身材,清秀而斯文的面容,冷眼看去,如此形象的女老师何尝能承担起一身“四职”的重任?然而,就是她,从教30年当了26年的班主任
期刊
[摘 要]:新课改的目标中提出: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这些目标的达成需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确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旨在对如何激发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做简单阐释。  [关键词]:物理;兴趣;激发  一、问题的提出  一直以来,高中学生都觉得物理是最难学的一门学科,特别是初中升上高中后,学习物理所表现出来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有没有观赏性?有。语文课堂教学要不要观赏性?要。语文课堂教学能不能片面追求观赏性?不能。当不少课堂教学变成“师生作秀”,不少讲台变成“舞台”的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课题:如何看待语文课堂教学的观赏性。  追求观赏性本无可厚非。但是,语文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不仅需要轰轰烈烈的表演,更需要扎扎实实的训练。和观赏性相比,实用性更能反映语文课堂教学的本真,更能达成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因此,我
期刊
在小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对后进生的教育是一项艰难而又重要的工作,在这个工作中,家校合作教育犹为重要。多年来,在对后进生的教育问题上,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家长,在思想上都有相互矛盾的误区,以至于常常出现相互埋怨、不理解和难以沟通等现象。本人就教师与学生家长沟通的艺术,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客气”相邀,“和气”相送。  但凡后进生家长,都不愿意听到自己孩子学习成绩差,不愿意听到别人议论自己孩子的
期刊
美术课堂教学本身是艺术教学,而艺术教学就更需要讲究教学的艺术性,以体现艺术的美、教学的美。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如果教师能细心寻求,深入钻研,精心设计,使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感受到美的环境,插上美的翅膀,实现美的创造,那么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将是必然的结果。下面我将谈谈我的一些浅见。  一、巧设情境之美  课堂情境是对学生的一种刺激模式。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倡导教育要遵循生命的规律,启迪学生的精神世界,唤醒生命意义,使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以及鲜明的个性,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因此,要把生命教育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生命的美好。本文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对小学思品中的生命教育进行研究,即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在“思想品德课中,向学生渗透生命问题”的意识以及在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化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综合布线技术课程正逐渐成为职业院校电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就该课程的精品课程建设要求与思路作一阐述,供开展该项工作的老师作一参考。  [关键词]:综合布线 工作任务 课程目标与内容  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计算机通信技术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其目标是训练学生运用综合布线国家规范、标准,进行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施工、测试验收的能力。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包括计算机网
期刊
[摘 要]:参与式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求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笔者从对参与式教学的概述着手,分析了参与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依依不舍,探讨了在初中数学中渗透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方法,目的是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模式;初中;数学;渗透;主体;素质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活
期刊
[摘 要]:“有效课堂”可以简易地理解为“减负”“增效”。“减负”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减轻教师教学负担,“增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在教改大潮中,“有效教学”已逐步走近每个教师的内心深处,并且已由理论学习提升到课堂实践。记得余文森老师写的《课堂教学》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对于学生,如果学生投入的学习,活泼、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生命的满足,那学生对你的课就产生了期待,就达到了课堂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