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没有较为深厚的文化积淀,没有对周围事物的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便没有作文在内容与形式方面的表述和创新。笔者以作文教学实践中的探索与实验,致力于写作教学的优化,希以此抛砖引玉。
关键词:探究与发现;练习与循序;创新与激情
任教职业中学多年,但凡批阅一年级学生的作文,同事们都有这样的强烈感受:这些刚结束初中学习时代,十七六岁的青春少年写出的文章大都不敢恭维:要么内容大致雷同,枯燥单调;要么语言干涩,缺乏色彩,全无青春气息;少有几篇语言流畅的,所叙事情、所引话语又司空见惯,老得掉牙、寥有新意。
分析这些现象,原因众多,但以下两点却是共识:这些学生的写作“内存”普遍明显不足,难以充分“输出”;尤其是缺乏对周围事物的敏感与关注,缺乏对现实人生的回味与思索,更难以写出有思想内涵和时代气息的新颖华章。一句话,没有较为深厚的文化积淀,没有对周围事物的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便没有作文在内容与形式方面的表述和创新。“内存”不厚,何言“输出”。因此,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成了职业中学语文老师费尽心力研究探索的一项课题。笔者以作文教学实践中的探索与实验,致力于写作教学的优化,希以此抛砖引玉。
一、探究与发现——生活之“厚实”
自主探究和发现永远比被动接受快乐。“人具有学习的天然倾向,但他常常只对能有益于个人行为的知识才感兴趣”。因此,当学生从心里感到写作是“表达内心想法、影响个人行为”的必要技能时,他的写作兴趣就能慢慢生成。历来的文学家、文论家和语文教育家,对写作的本质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而且得出形异而实同的结论,即“双重转化论”。真可谓英雄所见略同,晋代的陆机在《文赋》中说:“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揭示了写作的本质是“物—意—文”的双重转化。而叶圣陶先生对写作本质的阐述则更为具体透彻:“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叶老的这段话,道出了写作的精髓:写作的根源就是置身于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说起。
那么,生活的探究与发现从何而来?这里指出,学生的生活包括“直接生活和间接生活”两个方面。间接生活体验来自读物和媒介,各种“真实健康、激励感人”的阅读与视听内容,就是相当丰富的间接生活体验。但这样的间接了解生活并不一定能深入认识生活,只有让学生细细品味直接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而且了解丰富的生活材料中之“精蕴”,才能成为写作的材料。特别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必须学会把“充实而深美的积蓄化为充实而深美的文字”的本领。作文教学的终结,就是培养这种本领,即语言表达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须努力将写作能力的重要性深植于学生的意识中。职中学生也有着许多美好的愿望、浪漫的遐想,有独立意识,对外部事物有着个性的探索和批判。这些孩子对生活的激情可以用大海来形容,如果生活的激情能成为他们作文的源头活水,那么写作的快乐就是显而易见的。同时语文老师要善于挖掘出文本中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性之美、生活之美、自然之美,辅以课堂上娴熟自如、优美动听的语言讲课,进一步点燃学生内心的激情。他们将不断体验和领略着“一个人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自然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厚实着写作的生活基础。
二、练习与循序——方法之“厚实”
作文教学实践证明:缺乏必要的写作知识,是作文能力发展的重大障碍。而根据教育心理学的认知规律,学生的接受知识、发展能力的培养必然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故有计划地加强文字基础训练,由易到难地进行写作技能训练,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首先是进行句式仿写,能较好地训练学生组织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当仿写句式能比较轻松地完成时,就提高为要求句子能尽量展现文采。例句:“你会因喜爱北国的皑皑白雪而对南国的椰林海风不屑一顾吗?”我们就可以仿写出这样的句式:“你会因沉迷于江南的小桥流水、青瓦白墙而否定西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美吗?你会因钟情流行音乐而厌烦“沉闷乏味”的古典音乐吗?……”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其中“文”即指“文采”,这句话强调的就是“文采”之于文章内容的重要性。象这样引用、化用或古典或现代诗词佳作于文章中,就给人以厚重的诗香氛围,自然构筑起了文章的华美殿堂。实践证明:这种句式的仿写形式,既能激发学生对诗词美句的喜欢,又可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进而直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其次是通过以点到面的途径引发联想。许多患了作文“贫血症”的职中学生,阅读面窄、阅读能力差,写起文章来自然就难以打开思路。对此,我们可先选一个可以广泛联想的词语,比如:“夏天”、“大海”等,要求学生根据这个字或词,限时快速展开联想,并写出含有此词语的短语、句子(包括诗句、熟语)等,之后可以逐步增加难度。
再次,丰富内容,连句扩充成文段。我曾给学生出过“导弹、分数、漩涡”这三个毫不相关的词语,让学生或抒情、或叙事、或阐理,写一段小作文。起初我也没抱多大期望,只是当作一次训练。没想到,经过前两个阶段的练习之后,学生的写作能力已大有进步。有一位同学根据自己的体会写下了这么一段话:“不理想的成绩就像一颗导弹,轻而易举地把我用努力的汗水建立的自信摧毁,失落的情愫不停地缠绕心房,似乎任何一个大红的分数都可以把我推进多愁善感的漩涡,让我不能自拔,曾几次涌到眼角的泪水都被倔强地逼回去,害怕眼泪的崩溃会变成精神的崩溃。”这段文字中,学生将自己取得不理想成绩的心情,十分贴切地表达出来了。还有很多同学也写出了比较出色的文段,这真让笔者倍感兴奋和幸福,深深感到只要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留心、感悟,学生自然不会再感到无话可说了,而是心随感来,笔随心走。
这三步作文训练法,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针对性地攻克学生写作的畏难心理。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鼓励、引导学生主动想写、逐步会写。
三、 创新与激情——思维之“厚实”
一篇有新意的文章,犹如冰冷冬日披上厚厚棉衣、吹来暖风阵阵,让人无比惬意。因此,《新课标》就强调:“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遇到有惰性或者是缺少创新精神的学生,教师在鼓励其多读好书,多留心生活的同时,还需要在写作技巧上加以指导。 第一,变化思维,求异创新。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对已有一定评论的社会事件、自然现象作发散思维,开拓新思路,获得新发现。比如:笔者在上完《虞美人》一课后,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如何看待李煜其人?有学生从李煜词人身份出发,认为,李煜文采斐然,是古今少有的杰出人物;有学生从李煜的帝王身份出发,认为李煜是只知风花雪月,不知民间疾苦的昏君;但也有学生“求异”出帝王命是他最大的悲哀,然而不成帝王,没有经历那么多人生与命运的大起大落,没有那么丰富的内心感悟,那么他的诗词,尤其是后期的诗词恐怕难以成就,这两者纠缠相生。学生在随笔中将这观点“亮相”并进行了一定的阐述,这自然令人耳目一新,也抓住了隐藏在材料内部本质的东西。
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就是要善于创设民主化的思维场,以催生出具有一定深度的创见或初具思维穿透力的观点。
第二,感知生活,放飞想象。心理学认为“全部的创造性都离不开想象,想象是一种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思维方式。”试想没有古人“飞天”的梦想,就不会有今天载人飞船的升空。作文教学中,要改革命题形式,创设想象空间,摆脱定势思维。只要激励学生多动头脑、善于思考,把概念与形象、具体与抽象、现在与未来、科学与幻想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学生自然能在已有的表象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象来。爱迪生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学生的想象一旦调动起来,写作思路拓展了,“看”得更远、更深了,就能使平凡的事物神采飞扬,使普通的形象富有灵气。这种释放的思想反过来又给学生带来更积极的创造力。
第三,把握结构,秀出波澜。林纾在《春觉斋论文》中也说:“为文不知用旋绕之笔,则文势不曲。”《李觉出身传评语》中说:“文似看山不喜平。”的确,平静的湖面固然能给人以美感,而水面的荡漾,荷花的摇曳,沉鱼的浮沉则会给人更多的联想和感受。要使文章能“味足”、有新意,就应摒弃平铺直叙的结构,学会兴波澜起回转。可以运用抑扬、巧设伏笔、设置悬念、设计巧合、铺陈误会、着力突转等方法,教学中选择学生作文中的出色语段进行范例剖析、点评,实践效果自然显现。
生活是丰富而多彩的,年轻的心,最容易被打动。美好的生活应该有美好的文章。著名语文教学专家魏书生说得好:“学生写作须循序渐进,采用积沙成塔、日积月累的办法,只要‘持之以恒、不出一月、六百来字、信手拈来’。”让我们的学生在逐步成功的尝试中积累信心,在快乐的时光中乐于写作,进行精神旅行,享受精神快乐吧!
关键词:探究与发现;练习与循序;创新与激情
任教职业中学多年,但凡批阅一年级学生的作文,同事们都有这样的强烈感受:这些刚结束初中学习时代,十七六岁的青春少年写出的文章大都不敢恭维:要么内容大致雷同,枯燥单调;要么语言干涩,缺乏色彩,全无青春气息;少有几篇语言流畅的,所叙事情、所引话语又司空见惯,老得掉牙、寥有新意。
分析这些现象,原因众多,但以下两点却是共识:这些学生的写作“内存”普遍明显不足,难以充分“输出”;尤其是缺乏对周围事物的敏感与关注,缺乏对现实人生的回味与思索,更难以写出有思想内涵和时代气息的新颖华章。一句话,没有较为深厚的文化积淀,没有对周围事物的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便没有作文在内容与形式方面的表述和创新。“内存”不厚,何言“输出”。因此,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成了职业中学语文老师费尽心力研究探索的一项课题。笔者以作文教学实践中的探索与实验,致力于写作教学的优化,希以此抛砖引玉。
一、探究与发现——生活之“厚实”
自主探究和发现永远比被动接受快乐。“人具有学习的天然倾向,但他常常只对能有益于个人行为的知识才感兴趣”。因此,当学生从心里感到写作是“表达内心想法、影响个人行为”的必要技能时,他的写作兴趣就能慢慢生成。历来的文学家、文论家和语文教育家,对写作的本质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而且得出形异而实同的结论,即“双重转化论”。真可谓英雄所见略同,晋代的陆机在《文赋》中说:“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揭示了写作的本质是“物—意—文”的双重转化。而叶圣陶先生对写作本质的阐述则更为具体透彻:“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叶老的这段话,道出了写作的精髓:写作的根源就是置身于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说起。
那么,生活的探究与发现从何而来?这里指出,学生的生活包括“直接生活和间接生活”两个方面。间接生活体验来自读物和媒介,各种“真实健康、激励感人”的阅读与视听内容,就是相当丰富的间接生活体验。但这样的间接了解生活并不一定能深入认识生活,只有让学生细细品味直接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而且了解丰富的生活材料中之“精蕴”,才能成为写作的材料。特别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必须学会把“充实而深美的积蓄化为充实而深美的文字”的本领。作文教学的终结,就是培养这种本领,即语言表达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须努力将写作能力的重要性深植于学生的意识中。职中学生也有着许多美好的愿望、浪漫的遐想,有独立意识,对外部事物有着个性的探索和批判。这些孩子对生活的激情可以用大海来形容,如果生活的激情能成为他们作文的源头活水,那么写作的快乐就是显而易见的。同时语文老师要善于挖掘出文本中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性之美、生活之美、自然之美,辅以课堂上娴熟自如、优美动听的语言讲课,进一步点燃学生内心的激情。他们将不断体验和领略着“一个人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自然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厚实着写作的生活基础。
二、练习与循序——方法之“厚实”
作文教学实践证明:缺乏必要的写作知识,是作文能力发展的重大障碍。而根据教育心理学的认知规律,学生的接受知识、发展能力的培养必然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故有计划地加强文字基础训练,由易到难地进行写作技能训练,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首先是进行句式仿写,能较好地训练学生组织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当仿写句式能比较轻松地完成时,就提高为要求句子能尽量展现文采。例句:“你会因喜爱北国的皑皑白雪而对南国的椰林海风不屑一顾吗?”我们就可以仿写出这样的句式:“你会因沉迷于江南的小桥流水、青瓦白墙而否定西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美吗?你会因钟情流行音乐而厌烦“沉闷乏味”的古典音乐吗?……”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其中“文”即指“文采”,这句话强调的就是“文采”之于文章内容的重要性。象这样引用、化用或古典或现代诗词佳作于文章中,就给人以厚重的诗香氛围,自然构筑起了文章的华美殿堂。实践证明:这种句式的仿写形式,既能激发学生对诗词美句的喜欢,又可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进而直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其次是通过以点到面的途径引发联想。许多患了作文“贫血症”的职中学生,阅读面窄、阅读能力差,写起文章来自然就难以打开思路。对此,我们可先选一个可以广泛联想的词语,比如:“夏天”、“大海”等,要求学生根据这个字或词,限时快速展开联想,并写出含有此词语的短语、句子(包括诗句、熟语)等,之后可以逐步增加难度。
再次,丰富内容,连句扩充成文段。我曾给学生出过“导弹、分数、漩涡”这三个毫不相关的词语,让学生或抒情、或叙事、或阐理,写一段小作文。起初我也没抱多大期望,只是当作一次训练。没想到,经过前两个阶段的练习之后,学生的写作能力已大有进步。有一位同学根据自己的体会写下了这么一段话:“不理想的成绩就像一颗导弹,轻而易举地把我用努力的汗水建立的自信摧毁,失落的情愫不停地缠绕心房,似乎任何一个大红的分数都可以把我推进多愁善感的漩涡,让我不能自拔,曾几次涌到眼角的泪水都被倔强地逼回去,害怕眼泪的崩溃会变成精神的崩溃。”这段文字中,学生将自己取得不理想成绩的心情,十分贴切地表达出来了。还有很多同学也写出了比较出色的文段,这真让笔者倍感兴奋和幸福,深深感到只要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留心、感悟,学生自然不会再感到无话可说了,而是心随感来,笔随心走。
这三步作文训练法,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针对性地攻克学生写作的畏难心理。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鼓励、引导学生主动想写、逐步会写。
三、 创新与激情——思维之“厚实”
一篇有新意的文章,犹如冰冷冬日披上厚厚棉衣、吹来暖风阵阵,让人无比惬意。因此,《新课标》就强调:“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遇到有惰性或者是缺少创新精神的学生,教师在鼓励其多读好书,多留心生活的同时,还需要在写作技巧上加以指导。 第一,变化思维,求异创新。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对已有一定评论的社会事件、自然现象作发散思维,开拓新思路,获得新发现。比如:笔者在上完《虞美人》一课后,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如何看待李煜其人?有学生从李煜词人身份出发,认为,李煜文采斐然,是古今少有的杰出人物;有学生从李煜的帝王身份出发,认为李煜是只知风花雪月,不知民间疾苦的昏君;但也有学生“求异”出帝王命是他最大的悲哀,然而不成帝王,没有经历那么多人生与命运的大起大落,没有那么丰富的内心感悟,那么他的诗词,尤其是后期的诗词恐怕难以成就,这两者纠缠相生。学生在随笔中将这观点“亮相”并进行了一定的阐述,这自然令人耳目一新,也抓住了隐藏在材料内部本质的东西。
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就是要善于创设民主化的思维场,以催生出具有一定深度的创见或初具思维穿透力的观点。
第二,感知生活,放飞想象。心理学认为“全部的创造性都离不开想象,想象是一种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思维方式。”试想没有古人“飞天”的梦想,就不会有今天载人飞船的升空。作文教学中,要改革命题形式,创设想象空间,摆脱定势思维。只要激励学生多动头脑、善于思考,把概念与形象、具体与抽象、现在与未来、科学与幻想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学生自然能在已有的表象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象来。爱迪生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学生的想象一旦调动起来,写作思路拓展了,“看”得更远、更深了,就能使平凡的事物神采飞扬,使普通的形象富有灵气。这种释放的思想反过来又给学生带来更积极的创造力。
第三,把握结构,秀出波澜。林纾在《春觉斋论文》中也说:“为文不知用旋绕之笔,则文势不曲。”《李觉出身传评语》中说:“文似看山不喜平。”的确,平静的湖面固然能给人以美感,而水面的荡漾,荷花的摇曳,沉鱼的浮沉则会给人更多的联想和感受。要使文章能“味足”、有新意,就应摒弃平铺直叙的结构,学会兴波澜起回转。可以运用抑扬、巧设伏笔、设置悬念、设计巧合、铺陈误会、着力突转等方法,教学中选择学生作文中的出色语段进行范例剖析、点评,实践效果自然显现。
生活是丰富而多彩的,年轻的心,最容易被打动。美好的生活应该有美好的文章。著名语文教学专家魏书生说得好:“学生写作须循序渐进,采用积沙成塔、日积月累的办法,只要‘持之以恒、不出一月、六百来字、信手拈来’。”让我们的学生在逐步成功的尝试中积累信心,在快乐的时光中乐于写作,进行精神旅行,享受精神快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