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缘起】
《中国的文化与自然遗产》是浙美版第11册第17课内容,属于欣赏·评述课。一接到宁波市送教活动的任务后,静下心对此课进行深入的研究之中……打开教材,玲琅满目的图片和文字介绍,让我突感教学知识的繁多:世界遗产的概念和标志,世界遗产的分类赏析、世界遗产的价值……但属于我的教学时间却只有短短的40分钟,想要面面俱到那是不可能的,怎样才能让这些有限的时间,发挥最大的效能呢?无头绪,无方向,抓耳挠腮之际又想起我们团队备课的第一步:解读教材。继续“啃”教材,教材中的文字通读几遍后,又认真分析每一个作品,理解教材筛选这些作品的目的,从图像中识读出许多未知的信息……
信息一:整体看,从教材的图片获悉本课教学的顺序:标志→定义→分类。
信息二:局部看,世界遗产分类摆放,而且具有侧重点。文化遗产的版面占了整个教材的三分之二,另外三分之一是自然遗产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
信息三:细节看,文化遗产的图片分类放置,从文化遗产的三大类:建筑类、文物类、遗址类,从进行选择的图片中可以看出文化遗产建筑类的重要性,而且图片非常典型,具有代表性,从皇宫建筑到特色的园林建筑,再到朴实淡雅的民居建筑。
从图像识读中,我找准了本课的目标、教学的重难点,也明晰了本课的教学过程,同时也找到本课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用图像识读来评述。
【实践】
一、初步感受
1.说一说
(出示视频)如此美丽之地是什么地方?
圆明园,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
当时的圆明园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但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将圆明园烧毁。那侵略者不仅抢夺了那珍贵的历史文物,而且毫不留情地把它化成灰烬……
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如果圆明园依旧存在,你会怎么做呢?
如果圆明园依旧存在,它也会拥有这个标志!
这个是世界遗产标志,寓意全球对人类的共同遗产进行保护。
2.认一认
这个标志在中国一共只有48个。但这个标志不久后就会出现在我们的宁波它山堰。宁波的千年它山堰申遗成功!
世界遗产是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組织委托有关专家对各个国家提名的遗产遗址进行实地考察后所评定的。狭义的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那我们宁波的千年它山堰又属于哪一类的世界遗产呢?为什么能评上世界遗产呢?
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进入中国的文化与自然遗产。
【设计意图】通过圆明园破坏前后的对比欣赏,让学生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孩子的民族使命感,此环节同时也顺利地引出了世界遗产的标志和含义。
二、实践探究
(一)文化遗产分类
1.连一连
世界文化遗产至今有33多处,老师选了几个,谁来连一连。
你们很厉害,是怎么看出来的?
它们都有自己独特之处。(教师简单介绍)
西递村:属于徽派古民居建筑,白墙黑瓦,独具特色。
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在中国的雕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甘肃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里面的壁画富丽多彩,多为佛经故事,泥质彩塑形式丰富多彩,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四川都江堰: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龙门石窟: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规模宏大,造型精致。
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藏民传统的优秀建筑艺术,被称为“佛的胜地”。
2.分一分
来一个难度大一点的连一连。
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给他们分类的时候是有一定标准的:
文物类: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可以归为文物类
建筑群: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可以归为建筑群
遗址: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可以归为遗址类
刚才我们欣赏到的文物类,建筑群类,遗址类的遗产,他们都属于世界遗产中的——文化遗产。
【设计意图】游戏是欣赏·评述的“增味剂”,本环节在“连一连”两关游戏中,让学生了解世界遗产中的——文化遗产,并了解其分类。
(二)自然遗产分类
文化遗产凝聚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汗水,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让人惊叹。(出示视频)这些自然遗产是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神奇之作,它们是地质运动产生的自然面貌,它们是濒危动植物的栖息之地,它们更是独特奇妙的自然现象。它们是如此的神奇,如此美妙,如此的多姿多彩,因此它们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给你印象最深是哪个地方?你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欣赏去初步领略独特的自然遗产,并说说感受。
(三)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图片欣赏)除了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还有一类遗产,它是文化与自然的双重遗产,在中国有总共有五处,分别是泰山、黄山、庐山国家公园、峨眉山——乐山风景区、福建武夷山。
【设计意图】此环节用图片欣赏的形式去了解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四)知识回顾
抢答题游戏,出示图片让学生选择。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承上启下重要的部分,既是对上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同时也自然地引入本课地重点赏析。
(五)欣赏探究
1.评一评
故宫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精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结构之一。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件,世界遗产申报需要9个步骤,历经一年半的时间,最终只有符合要求的部分遗产才能入选。 1987.12的北京故宫是怎样申遗产成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故宫的价值)
历史:是中国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家宫殿,是无与伦比的建筑杰作。
艺术: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中很多文物是绝无仅有的无价国宝。
科学:宫内建筑结构设计合理,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排列,左右对称,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整个紫禁城。
由此我们也可以了解能否列入文化遗产,主要从历史、艺术或科学的角度来看其价值。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了解北京故宫的艺术价值,每两组的学习内容一样,在小组汇报中,学生又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
2.赏一赏
除了皇家建筑以外,我们平民百姓的建筑也很有特色。
(欣赏徽派建筑)你觉得故宫和西递村这两个建筑群给你哪些不同的感受?
故宫气势宏伟,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但安徽西递村是那份朴素淡雅,有白墙黑瓦、有飞檐翘角,更有着那份古朴和凝重,在2000年也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而自然遗产则是从科学和自然美来看其遗产的价值。
教师总结:世界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我们要共同的爱护它,保护它。
【设计意图】故宫建筑规模宏大,而此环节特意选择古朴的徽派价值,对比欣赏,共同寻找其艺术价值,学生欣赏文化遗产的方法。、
三、学会评述
我们宁波的它山堰是如何申遗成功的?它有哪些遗产价值?回去后,请同学们上网去了解一下,并完成这份作业!
【设计意图】此环节布置一份课文作业,是对本课欣赏的一次检验,要求学生独立去找资料、完成评述。
四、情感提升
让我们铭记圆明园的毁灭他告诉我们只有国家强大,才不被欺负,高大坚固的长城就是意志、勇氣和力量的标志,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力量。希望大家能拥有这份意志在今后的生活中做世界遗产的保护者、宣传者。
【设计意图】与课的导入相呼应,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并引发学生关注、保护世界遗产的意识。
【反思】
一次次的试教,一次次的修改,课也随之丰盈起来。看着孩子们热情地参与欣赏中,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我知道孩子们已经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版块清晰。整体课以面到点的教学方式,面——大体了解世界遗产的含义及其分类,引导学生分辨世界遗产;点——重点引导欣赏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学会欣赏方法,并始终保护世界遗产为情感贯穿。
图像识读。美术是以视觉形象为载体的艺术类型,它以强烈鲜明的造型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享受,本课也特别注重图像识读性。教学前,根据教学的需要筛选符合学生欣赏的作品来充实学生的视觉欣赏的广度,教学中,采用图片对比欣赏、视频等不同方法引领孩子不同角度的观察,并由此进行分析和提炼,加大欣赏的深度。
方法多样。为了让激发学生对这些珍贵遗产的情感,本课的每一个环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比欣赏引出世界遗产;游戏“连一连”中了解中国的文化遗产;采用视频去感受中国的自然遗产;图片欣赏去获取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抢答的形式巩固知识;小组合作的形式去探究文化遗产建筑类的艺术价值。多样的教学方法,始终从学生角度出发,引导学生热情地进入学习之中。
世界遗产是人类进步的闪光足迹,如何更好激发学生对这些珍贵遗产的情感还需进一步的探索。
何福军点评: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层次分明,教学内容丰富,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诸多元素开阔了学生眼界。在显线设置上运用多样的策略化繁为简引导学生主动欣赏,在隐线设置上则触动学生内心情感,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感受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独特魅力。
内容丰富,情感提升——扎实。教师读透教材,从教材识读中获取教学的信息,并进行有效的整合。这堂课,既有对世界遗产的介绍,又有对中国的世界遗产分类分析,还引导学生去探究中国的文化遗产建筑类的艺术价值。这些丰富的内容,从整体到局部,很好地把握教材的要求。教师通过玩游戏,小组合作等课堂活动丰富学生的欣赏,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是一节实实在在的有分量的课。
环节相扣,梯级推进——高效。本课的教学难度层层推进,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考虑周全”,每一教学环节都有方方面面的铺垫。如教学的导入以圆明园的破坏前后对比欣赏,来激起孩子们的爱国的情怀,而教学的最后也以圆明园毁灭的启示来结束,不仅仅是教学设计上的前后呼应,更是以高大坚固的长城来点燃孩子们的意志,去争做世界遗产的保护者,令教学目标得以提升,学生情感得以升华。
统观整课教学,师生间教学相长,情真意切。注重教学的过程性目标,在预设与生成中关注到了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与策略,帮助孩子去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去赏析其艺术魅力,整堂课教学效果理想,实现了高效课堂。
《中国的文化与自然遗产》是浙美版第11册第17课内容,属于欣赏·评述课。一接到宁波市送教活动的任务后,静下心对此课进行深入的研究之中……打开教材,玲琅满目的图片和文字介绍,让我突感教学知识的繁多:世界遗产的概念和标志,世界遗产的分类赏析、世界遗产的价值……但属于我的教学时间却只有短短的40分钟,想要面面俱到那是不可能的,怎样才能让这些有限的时间,发挥最大的效能呢?无头绪,无方向,抓耳挠腮之际又想起我们团队备课的第一步:解读教材。继续“啃”教材,教材中的文字通读几遍后,又认真分析每一个作品,理解教材筛选这些作品的目的,从图像中识读出许多未知的信息……
信息一:整体看,从教材的图片获悉本课教学的顺序:标志→定义→分类。
信息二:局部看,世界遗产分类摆放,而且具有侧重点。文化遗产的版面占了整个教材的三分之二,另外三分之一是自然遗产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
信息三:细节看,文化遗产的图片分类放置,从文化遗产的三大类:建筑类、文物类、遗址类,从进行选择的图片中可以看出文化遗产建筑类的重要性,而且图片非常典型,具有代表性,从皇宫建筑到特色的园林建筑,再到朴实淡雅的民居建筑。
从图像识读中,我找准了本课的目标、教学的重难点,也明晰了本课的教学过程,同时也找到本课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用图像识读来评述。
【实践】
一、初步感受
1.说一说
(出示视频)如此美丽之地是什么地方?
圆明园,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
当时的圆明园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但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将圆明园烧毁。那侵略者不仅抢夺了那珍贵的历史文物,而且毫不留情地把它化成灰烬……
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如果圆明园依旧存在,你会怎么做呢?
如果圆明园依旧存在,它也会拥有这个标志!
这个是世界遗产标志,寓意全球对人类的共同遗产进行保护。
2.认一认
这个标志在中国一共只有48个。但这个标志不久后就会出现在我们的宁波它山堰。宁波的千年它山堰申遗成功!
世界遗产是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組织委托有关专家对各个国家提名的遗产遗址进行实地考察后所评定的。狭义的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那我们宁波的千年它山堰又属于哪一类的世界遗产呢?为什么能评上世界遗产呢?
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进入中国的文化与自然遗产。
【设计意图】通过圆明园破坏前后的对比欣赏,让学生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孩子的民族使命感,此环节同时也顺利地引出了世界遗产的标志和含义。
二、实践探究
(一)文化遗产分类
1.连一连
世界文化遗产至今有33多处,老师选了几个,谁来连一连。
你们很厉害,是怎么看出来的?
它们都有自己独特之处。(教师简单介绍)
西递村:属于徽派古民居建筑,白墙黑瓦,独具特色。
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在中国的雕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甘肃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里面的壁画富丽多彩,多为佛经故事,泥质彩塑形式丰富多彩,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四川都江堰: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龙门石窟: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规模宏大,造型精致。
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藏民传统的优秀建筑艺术,被称为“佛的胜地”。
2.分一分
来一个难度大一点的连一连。
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给他们分类的时候是有一定标准的:
文物类: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可以归为文物类
建筑群: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可以归为建筑群
遗址: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可以归为遗址类
刚才我们欣赏到的文物类,建筑群类,遗址类的遗产,他们都属于世界遗产中的——文化遗产。
【设计意图】游戏是欣赏·评述的“增味剂”,本环节在“连一连”两关游戏中,让学生了解世界遗产中的——文化遗产,并了解其分类。
(二)自然遗产分类
文化遗产凝聚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汗水,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让人惊叹。(出示视频)这些自然遗产是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神奇之作,它们是地质运动产生的自然面貌,它们是濒危动植物的栖息之地,它们更是独特奇妙的自然现象。它们是如此的神奇,如此美妙,如此的多姿多彩,因此它们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给你印象最深是哪个地方?你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欣赏去初步领略独特的自然遗产,并说说感受。
(三)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图片欣赏)除了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还有一类遗产,它是文化与自然的双重遗产,在中国有总共有五处,分别是泰山、黄山、庐山国家公园、峨眉山——乐山风景区、福建武夷山。
【设计意图】此环节用图片欣赏的形式去了解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四)知识回顾
抢答题游戏,出示图片让学生选择。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承上启下重要的部分,既是对上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同时也自然地引入本课地重点赏析。
(五)欣赏探究
1.评一评
故宫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精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结构之一。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件,世界遗产申报需要9个步骤,历经一年半的时间,最终只有符合要求的部分遗产才能入选。 1987.12的北京故宫是怎样申遗产成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故宫的价值)
历史:是中国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家宫殿,是无与伦比的建筑杰作。
艺术: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中很多文物是绝无仅有的无价国宝。
科学:宫内建筑结构设计合理,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排列,左右对称,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整个紫禁城。
由此我们也可以了解能否列入文化遗产,主要从历史、艺术或科学的角度来看其价值。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了解北京故宫的艺术价值,每两组的学习内容一样,在小组汇报中,学生又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
2.赏一赏
除了皇家建筑以外,我们平民百姓的建筑也很有特色。
(欣赏徽派建筑)你觉得故宫和西递村这两个建筑群给你哪些不同的感受?
故宫气势宏伟,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但安徽西递村是那份朴素淡雅,有白墙黑瓦、有飞檐翘角,更有着那份古朴和凝重,在2000年也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而自然遗产则是从科学和自然美来看其遗产的价值。
教师总结:世界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我们要共同的爱护它,保护它。
【设计意图】故宫建筑规模宏大,而此环节特意选择古朴的徽派价值,对比欣赏,共同寻找其艺术价值,学生欣赏文化遗产的方法。、
三、学会评述
我们宁波的它山堰是如何申遗成功的?它有哪些遗产价值?回去后,请同学们上网去了解一下,并完成这份作业!
【设计意图】此环节布置一份课文作业,是对本课欣赏的一次检验,要求学生独立去找资料、完成评述。
四、情感提升
让我们铭记圆明园的毁灭他告诉我们只有国家强大,才不被欺负,高大坚固的长城就是意志、勇氣和力量的标志,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力量。希望大家能拥有这份意志在今后的生活中做世界遗产的保护者、宣传者。
【设计意图】与课的导入相呼应,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并引发学生关注、保护世界遗产的意识。
【反思】
一次次的试教,一次次的修改,课也随之丰盈起来。看着孩子们热情地参与欣赏中,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我知道孩子们已经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版块清晰。整体课以面到点的教学方式,面——大体了解世界遗产的含义及其分类,引导学生分辨世界遗产;点——重点引导欣赏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学会欣赏方法,并始终保护世界遗产为情感贯穿。
图像识读。美术是以视觉形象为载体的艺术类型,它以强烈鲜明的造型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享受,本课也特别注重图像识读性。教学前,根据教学的需要筛选符合学生欣赏的作品来充实学生的视觉欣赏的广度,教学中,采用图片对比欣赏、视频等不同方法引领孩子不同角度的观察,并由此进行分析和提炼,加大欣赏的深度。
方法多样。为了让激发学生对这些珍贵遗产的情感,本课的每一个环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比欣赏引出世界遗产;游戏“连一连”中了解中国的文化遗产;采用视频去感受中国的自然遗产;图片欣赏去获取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抢答的形式巩固知识;小组合作的形式去探究文化遗产建筑类的艺术价值。多样的教学方法,始终从学生角度出发,引导学生热情地进入学习之中。
世界遗产是人类进步的闪光足迹,如何更好激发学生对这些珍贵遗产的情感还需进一步的探索。
何福军点评: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层次分明,教学内容丰富,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诸多元素开阔了学生眼界。在显线设置上运用多样的策略化繁为简引导学生主动欣赏,在隐线设置上则触动学生内心情感,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感受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独特魅力。
内容丰富,情感提升——扎实。教师读透教材,从教材识读中获取教学的信息,并进行有效的整合。这堂课,既有对世界遗产的介绍,又有对中国的世界遗产分类分析,还引导学生去探究中国的文化遗产建筑类的艺术价值。这些丰富的内容,从整体到局部,很好地把握教材的要求。教师通过玩游戏,小组合作等课堂活动丰富学生的欣赏,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是一节实实在在的有分量的课。
环节相扣,梯级推进——高效。本课的教学难度层层推进,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考虑周全”,每一教学环节都有方方面面的铺垫。如教学的导入以圆明园的破坏前后对比欣赏,来激起孩子们的爱国的情怀,而教学的最后也以圆明园毁灭的启示来结束,不仅仅是教学设计上的前后呼应,更是以高大坚固的长城来点燃孩子们的意志,去争做世界遗产的保护者,令教学目标得以提升,学生情感得以升华。
统观整课教学,师生间教学相长,情真意切。注重教学的过程性目标,在预设与生成中关注到了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与策略,帮助孩子去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去赏析其艺术魅力,整堂课教学效果理想,实现了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