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都已经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制约一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对目前我国环保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益分析。
[关键词]环境污染;城市建设;资源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08-0095-01
1.前言
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日益增加,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不断的发生变化,资源、环境、人口等社会经济问题也日益尖锐,环境问题已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历史上第一次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建设生态而文明的城市环境,如何让快速发展的城市离“美好生活”更近。因此,高度重视城市化发展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2.城市环境污染态势
2.1大气污染
2013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共74个城市按照新标准开展监测,依据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SO2、NO2、PM10、PM2.5、CO和O3六项污染物进行评价,74个新标准监测实施第一阶段城市仅海口、舟山和拉萨三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超标城市比例为95.9%。在此标准下,标志着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其中以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为特征污染物的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损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能源资源消耗持续增加,大气污染防治压力继续加大。
2.2水环境污染
水资源的匮乏与污染也日益成为严峻的问题。中国本身就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而很多城市更是严重缺水。城市化规模的迅速扩大,高楼大厦的增加,人类的活动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m3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m3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而在中国,有82%的人饮用浅井和江河水,其中水质污染严重细菌超过卫生标准的占75%,受到有机物污染的饮用水人口约1.6亿。水污染主要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造成,它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三大部分。其中,随着城市污水排放量增加,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又跟不上城市化发展速度,致使城市生活污水成为水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
2.3噪声污染
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的节奏加快以及娱乐场所的增多,都伴随着噪声分贝的升级和频率的提高。据了解,噪声污染是我国除大气污染、水污染之外的第三大环境公害。在城市,它有上升为第一大环境公害的趋势。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有40%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噪音中。同时,噪声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是听力损伤。人们在进入强噪声环境时,暴露一段时间,会感到双耳难受,甚至会出现头痛等感觉。调查证明,地区的噪音每上升一分贝,该区域高血压发病率就增加3%。噪音也影响休息和睡眠,造成疲惫和劳倦。目前,我国多数城市处于中度噪声污染水平,全国209个省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处于43.6~66.6分贝之内。
2.4固體废弃物污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固体废物的排放量激增。 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00亿t固体垃圾,平均每人2t。据统计,1998年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的产量为8亿t,2002年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的产量为9.5亿t,而2005年这一数字则变为13.4亿t。由此可见,我国的固体废物产量正在逐年的增加。日益增长的固体废弃物给环境带来很大危害,现在已成为影响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城市固体废弃物主要由居民的生活产生,也有部分由工业废弃物、城市清扫垃圾及建筑废物构成。固体废弃物如不加妥善收集、利用和处理处置将会污染大气、水体和土壤,危害人体健康。
3.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3.1公众环保意识薄弱
2006年1月15日,《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正式对外公布。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得分为57.05分,环保行为得分为55.17分,环保满意度得分为60.2分。公众环保意识薄弱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人民大众长期以来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即在中国政府才是环境保护的主导因素。因此,逐渐形成了一种依赖感,认为环境保护仅仅是国家的事,与自己没有关系。
3.2城市人口迅速膨胀,公共基础设施薄弱
许多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如供热、煤气、排水、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和公共绿地等,远远跟不上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并且,管理工作的交叉区和盲区问题是现今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屏障。另外,环境保护在档案管理、信息交流、监督机制等基础工作方面还比较薄弱,资料的充分利用,信息的及时处理,长期和高效的监督机制都有待加强。
3.3技术水平低,能源消耗严重
开发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共性和关键技术的能力不强,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还不能适应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需要。我国能源利用率低,单位产值能耗大。
4.现阶段应采取的环境保护对策
4.1加强教育,树立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
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只有提高了意识,手法,间顿,环保,参与才能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鼓励公众与新闻媒体舆论对政府、工业污染大户等监督,施以压力才能使环保政策切实。
4.2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环境建设城市环境与城市建设同步发展的原则,积极建设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大力推行污染集中控制设措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尤其要加快完善排水管网,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发展城市煤气化和集中供热。改进道路交通,建设垃圾处理设施,不断提高城市环境保护的能力。
4.3针对相应的污染性质制定合理的治理措施
(1)治理城市大气污染。合理安排工业布局和城镇功能分区,工业区一般应配置在城市的边缘或郊区,位置应当在当地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加强绿化,扩大城市绿化面积。加强对居住区内局部污染源的管理。改进燃煤技术,减少燃煤过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如洁净煤、煤层气利用,液态化燃煤技术,绿色照明,再制造等。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鼓励开发和使用清洁燃料车辆,提高并严格执行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
(2)治理城市水污染。所有城市都要制定改善水质的计划,重点保护城市饮用水源。加强城镇的综合卫生管理,使街面保持干净,减少因风吹、雨水等因素将脏物带入河流。实施彻底截污、污/雨分流。综合运用价格、行政、科技和工程措施,推行城市节水、污水处理及其资源化,创建节水型城市。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严禁超采地下水。
(3)治理城市噪声污染。工业、交通运输业可以选用低噪音的生产设备和改进生产工艺,或者改变噪音源的运动方式。查处施工噪声超过排放标准的行为。加强施工噪声排放申报管理,实施城市建筑施工环保公告制度。严格控制加工、维修、餐饮、娱乐、健身、超市及其他商业服务业噪声污染。
(4)治理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提高废品回收率,增加气体燃料的供应,增加半成品供应。加大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投资力度。实行垃圾管理制度化,成立垃圾处理公司,对市政府负责,保证垃圾处理后不污染环境,有关各方都要通过合同、法律条款对垃圾进行制度化的管理。对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实行垃圾收费制度,促进城市垃圾环卫制度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贺启环,罗欣.废气生物净化技术研究进展[J].污染防治技术.2003.23-26.
[2]李莹,白墨,杨开忠等.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5):9-12.
[3]王海燕.城市环境工程建设的难点及对策[J].城市建设,2009(07).
[关键词]环境污染;城市建设;资源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08-0095-01
1.前言
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日益增加,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不断的发生变化,资源、环境、人口等社会经济问题也日益尖锐,环境问题已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历史上第一次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建设生态而文明的城市环境,如何让快速发展的城市离“美好生活”更近。因此,高度重视城市化发展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2.城市环境污染态势
2.1大气污染
2013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共74个城市按照新标准开展监测,依据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SO2、NO2、PM10、PM2.5、CO和O3六项污染物进行评价,74个新标准监测实施第一阶段城市仅海口、舟山和拉萨三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超标城市比例为95.9%。在此标准下,标志着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其中以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为特征污染物的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损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能源资源消耗持续增加,大气污染防治压力继续加大。
2.2水环境污染
水资源的匮乏与污染也日益成为严峻的问题。中国本身就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而很多城市更是严重缺水。城市化规模的迅速扩大,高楼大厦的增加,人类的活动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m3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m3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而在中国,有82%的人饮用浅井和江河水,其中水质污染严重细菌超过卫生标准的占75%,受到有机物污染的饮用水人口约1.6亿。水污染主要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造成,它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三大部分。其中,随着城市污水排放量增加,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又跟不上城市化发展速度,致使城市生活污水成为水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
2.3噪声污染
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的节奏加快以及娱乐场所的增多,都伴随着噪声分贝的升级和频率的提高。据了解,噪声污染是我国除大气污染、水污染之外的第三大环境公害。在城市,它有上升为第一大环境公害的趋势。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有40%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噪音中。同时,噪声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是听力损伤。人们在进入强噪声环境时,暴露一段时间,会感到双耳难受,甚至会出现头痛等感觉。调查证明,地区的噪音每上升一分贝,该区域高血压发病率就增加3%。噪音也影响休息和睡眠,造成疲惫和劳倦。目前,我国多数城市处于中度噪声污染水平,全国209个省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处于43.6~66.6分贝之内。
2.4固體废弃物污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固体废物的排放量激增。 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00亿t固体垃圾,平均每人2t。据统计,1998年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的产量为8亿t,2002年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的产量为9.5亿t,而2005年这一数字则变为13.4亿t。由此可见,我国的固体废物产量正在逐年的增加。日益增长的固体废弃物给环境带来很大危害,现在已成为影响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城市固体废弃物主要由居民的生活产生,也有部分由工业废弃物、城市清扫垃圾及建筑废物构成。固体废弃物如不加妥善收集、利用和处理处置将会污染大气、水体和土壤,危害人体健康。
3.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3.1公众环保意识薄弱
2006年1月15日,《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正式对外公布。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得分为57.05分,环保行为得分为55.17分,环保满意度得分为60.2分。公众环保意识薄弱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人民大众长期以来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即在中国政府才是环境保护的主导因素。因此,逐渐形成了一种依赖感,认为环境保护仅仅是国家的事,与自己没有关系。
3.2城市人口迅速膨胀,公共基础设施薄弱
许多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如供热、煤气、排水、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和公共绿地等,远远跟不上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并且,管理工作的交叉区和盲区问题是现今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屏障。另外,环境保护在档案管理、信息交流、监督机制等基础工作方面还比较薄弱,资料的充分利用,信息的及时处理,长期和高效的监督机制都有待加强。
3.3技术水平低,能源消耗严重
开发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共性和关键技术的能力不强,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还不能适应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需要。我国能源利用率低,单位产值能耗大。
4.现阶段应采取的环境保护对策
4.1加强教育,树立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
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只有提高了意识,手法,间顿,环保,参与才能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鼓励公众与新闻媒体舆论对政府、工业污染大户等监督,施以压力才能使环保政策切实。
4.2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环境建设城市环境与城市建设同步发展的原则,积极建设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大力推行污染集中控制设措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尤其要加快完善排水管网,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发展城市煤气化和集中供热。改进道路交通,建设垃圾处理设施,不断提高城市环境保护的能力。
4.3针对相应的污染性质制定合理的治理措施
(1)治理城市大气污染。合理安排工业布局和城镇功能分区,工业区一般应配置在城市的边缘或郊区,位置应当在当地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加强绿化,扩大城市绿化面积。加强对居住区内局部污染源的管理。改进燃煤技术,减少燃煤过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如洁净煤、煤层气利用,液态化燃煤技术,绿色照明,再制造等。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鼓励开发和使用清洁燃料车辆,提高并严格执行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
(2)治理城市水污染。所有城市都要制定改善水质的计划,重点保护城市饮用水源。加强城镇的综合卫生管理,使街面保持干净,减少因风吹、雨水等因素将脏物带入河流。实施彻底截污、污/雨分流。综合运用价格、行政、科技和工程措施,推行城市节水、污水处理及其资源化,创建节水型城市。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严禁超采地下水。
(3)治理城市噪声污染。工业、交通运输业可以选用低噪音的生产设备和改进生产工艺,或者改变噪音源的运动方式。查处施工噪声超过排放标准的行为。加强施工噪声排放申报管理,实施城市建筑施工环保公告制度。严格控制加工、维修、餐饮、娱乐、健身、超市及其他商业服务业噪声污染。
(4)治理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提高废品回收率,增加气体燃料的供应,增加半成品供应。加大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投资力度。实行垃圾管理制度化,成立垃圾处理公司,对市政府负责,保证垃圾处理后不污染环境,有关各方都要通过合同、法律条款对垃圾进行制度化的管理。对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实行垃圾收费制度,促进城市垃圾环卫制度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贺启环,罗欣.废气生物净化技术研究进展[J].污染防治技术.2003.23-26.
[2]李莹,白墨,杨开忠等.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5):9-12.
[3]王海燕.城市环境工程建设的难点及对策[J].城市建设,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