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乌克兰危机的博弈升级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lif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乌克兰东部战事再起、多方促谈无果的背景之下,7月17日发生了马航MH17在乌克兰东部地区坠毁、298人罹难的惨剧,令局势发展更加难以预料,各方相互指责的“口水战”迅速升级为全方位的激烈对抗。随着欧盟出台新的制裁方案,俄罗斯在新一轮大国博弈中是选择被迫签署城下之盟,还是绝地反击,彻底改变欧洲地缘政治版图,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新焦点。
  谁将是最先眨眼的一方
  目前,在乌克兰内部冲突当中直接对立的双方是乌克兰波罗申科政府与东部的民间武装,前者背后是美国、欧盟及其他一些西方国家“撑腰”,后者则被认为是俄罗斯暗中给予全面支持。随着乌克兰政府方面对东部地区的“清剿”活动进入关键阶段,国际上各方的角力也在不断加剧。围绕乌克兰前途的地缘政治对抗已经走向长期化,制裁与反制裁相互拉锯,俄罗斯与西方的较量实际上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比拼。表面上看,俄罗斯面对的是西方的所有大国,似乎没有多少胜算,但问题是它们之间还有一个千疮百孔的乌克兰。
  严格来说,乌克兰早已深陷内战当中。目前,乌克兰政治上义无反顾地要“加入”欧盟甚至是北约,经济上却无法彻底摆脱对俄罗斯的依赖,过去乌克兰的天然气供应、东部地区大型企业的生存和运转都离不开俄罗斯。由于俄罗斯已经宣布“中断”对乌克兰的天然气供应,如果乌东部地区被政府军成功“收复”,那么乌克兰与俄罗斯的经济联系将被全面切断。然而,历经长达近九个月危机的乌克兰,经济上已经虚弱到极点,国库空虚,财政体系瘫痪,估计全年GDP将下滑5%~7%。东部地区的产值在乌克兰经济中占2/3,持续的战乱以及与俄罗斯关系的恶化不仅使企业无法正常开工,政府还要另外筹资解决东部城市的战后“重建”问题,资金的巨大缺口和严重的失业问题完全可以把乌克兰现政府“压垮”。
  乌克兰只能把拯救自己的希望寄托在西方身上,然而美欧能够提供的资金数量有限,因此只能依靠西方主导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信贷支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贷款都要附加对经济改革实际进展的苛刻条件,如果达不到要求后续贷款就无法到位。加上乌克兰政府在东部的军事行动也要靠“烧钱”来支撑,政府军官兵的工资更不能拖欠,近期政府宣布向全民征收“战争税”就是无奈之举。乌克兰还在争取西方的军事援助,但先进的武器也要用外汇购买。一边是天然气储备日渐枯竭,冬季到来时如果还解决不了“气源”,居民的生活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另一边是沉重的债务负担和巨额的资金投入也让新政府焦头烂额。波罗申科不断要求政府推进改革、维持债务信用,甚至参与对俄罗斯的“制裁”,其实都是做给西方看的。
  所以,很可能出现的情景是,西方的“制裁”尚未伤及俄罗斯的“筋骨”,乌克兰就已经彻底“破产”了,但这又是西方国家不愿意看到的,因为乌克兰如果陷入长期的动荡,必然将对欧洲稳定造成负面的影响。西方既要“惩罚”俄罗斯,又不能不救乌克兰,而真要让乌克兰经济“起死回生”,当前又确实离不开俄罗斯,这道难解的算题,已然摆在西方国家的面前。
  俄罗斯为什么不怕西方的制裁
  7月29日,欧盟外长会议决定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制裁,范围锁定在能源、国防工业以及军民两用产品和敏感技术,俄罗斯经济的关键领域将会感到阵阵“寒意”,特别是金融、能源部门可能遭受重创,估计两年当中的损失可能高达1000亿欧元。但俄罗斯似乎并不“担心”,既没有选择出台全面的“反制裁”措施,也不准备在乌克兰问题上做出实质性的让步。普京似乎依旧“底气”十足,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如果“让步”就意味着“失败”,这样的结果对俄罗斯和普京个人来说都无法承受。“收回”克里米亚让普京的威望在国内达到了新的高度,如果在乌克兰问题上对西方“妥协”,不仅在乌克兰东部建立战略“缓冲区”的意图无法实现,而且已经到手的“胜利成果”也只能拱手相让,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受损。对普京来说,可能是个人政治生涯的“滑铁卢”,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普京会“死扛”下去,甚至不惜与西方破釜沉舟、彻底决裂。正是考虑到这一点,美国等西方国家也有所顾忌。
  二是俄罗斯经济的“抗击打”能力比较强,可以在西方之外寻找经济“盟友”。俄罗斯是资源大国,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是其经济支柱,可以通过建设新的管道把能源输送到西方以外的国家。由于近些年国际市场能源价格较高,让俄罗斯积累了近5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金融危机以后,俄罗斯为应对危机、维护经济安全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对减缓制裁带来的压力也会有所帮助。另外,俄罗斯在西方之外不乏紧密的经济伙伴,从“金砖国家”到即将启动的“欧亚经济联盟”,这些国家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俄罗斯“熬过”经济寒冬。
  三是制裁俄罗斯的“阵营”步调不一,可能导致最终的效果大打折扣。欧盟国家在对待俄罗斯的问题上一直态度差异很大,虽然这次体现出了某种程度的“团结”,但事实上在制裁的具体方式和内容上还是有明显的分歧,天然气并没有被纳入,也不“回朔”以前的合作事项,德国、法国、意大利等都有自己的考虑。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并不急于采取“报复”措施,而是用“以柔克刚”的策略,希望利用欧盟内部的分歧,分化对俄制裁阵营,最大限度地争取主动。
  困境中的乌克兰向何处去
  从2月底临时政府成立到5月底波罗申科在总统大选中胜出,动乱中掌控政权的亲西方政治力量逐步“合法”化,也得到了广泛的国际承认,新政府匆匆忙忙地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的经济部分。但是,来自西方的“关照”并没有改变乌克兰内外交困的混乱状态,东部的民间武装仍在抵抗,首都的权力之争也愈演愈烈。临时政府宣布恢复2004年“橙色革命”后的宪法,即重行议会—总统制。因此,波罗申科虽然当选了总统,却没有办法掌握全部权力,不得不承认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有核心地位。
  问题是,现在乌克兰的议会是2012年亚努科维奇执政时期选出的议会,来自东部的议员拥有相当比例的席位。当时的全部450个席位中第一大党是支持亚努科维奇的地区党,同样主张与俄罗斯友好的共产党名列第三;而亲西方的祖国党、民主改革联盟(“打击党”)和自由党分列第二、四、五位。随着亲西方派上台,议会中大约100名地区党成员无法参加会议,亲西方的力量组成“欧洲选择”执政联盟,大概掌握着180个席位,虽然只相当于原来地区党的席位数,但已经是现在只有300多名议员的议会中的绝对多数。波罗申科计划年底提前举行议会选举,这就需要议会中政治力量的配合。在自由党和“打击党”宣布退出执政联盟以后,政府的提案在议会通过时无法获得足够多数,迫使临时政府总理亚采纽克不得不宣布辞职。虽然亚采纽克的辞职申请未获议会通过,但执政联盟事实上已经瓦解,议会的提前选举势在必行。
  因为乌克兰党派众多,独立后每次议会选举都伴随着激烈的政治斗争,随着议会权力的扩大,争夺议会席位也呈现一种“白热化”的态势,可能导致现在的“战友”反目,2004年通过“橙色革命”上台的尤先科、季莫申科就是很好的例证。到时候波罗申科与亚采纽克等人也可能会“反目”,加上还有一个政治根基雄厚、对权力虎视眈眈的季莫申科,首都基辅可能再度掀起一场惨烈的政治风暴。
  如果说当前东部问题对国家的统一还不是最致命的威胁,那么围绕中央权力归属的争斗将可能毁掉乌克兰实现长期稳定的最后希望。处于大国博弈漩涡中的乌克兰,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把握自己命运的能力,如果不能尽快结束无休止的政治纷争,就无法出台经济复兴计划,而实现这个目标的条件是先要实现东西部的民族和解,而这一切的基础和前提又是大国应该放弃狭隘的地缘政治利益,真正给予乌克兰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的机会。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研究员孙壮志)
其他文献
借助网上的卫星地图,从“空中”鸟瞰钓鱼台的全貌,只见她北边和东边是沿街的直线条,西边和南边是不规则的斜线。南北长东西窄,南北大体是东西的两倍。综观全景,一座一座别墅式的小楼和古建筑庭院散落在一大片树林和草地中间,弯弯曲曲的小河溪把众多湖、池、泉、瀑连成一串项链,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在钓鱼台西南方向的玉渊潭,与钓鱼台绿水相通。这一台一潭,成为北京市城区西部的碧玉明珠,与市内的北海和中南海相映成趣。
【习近平9月22日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习主席表示,一个家庭还会有这样那样的矛盾,中美两国难免会存在一些分歧。双方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聚同化异,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孟子说过:“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国与国之间的确存在相互不理解的问题,但这就是生活。  【习近平:中美要防止三人成虎,也不疑邻盗斧】习近平主席9月22日在西雅图出席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并发表演讲时
嘉 宾/许 涛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所研究员  孙壮志 中国社科院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秘书长  昝 涛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主任、副教授  孙 力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所长  主持人/葛 军 《世界知识》杂志编审  最早提出“中亚”这一学术名词的,是19世纪德国著名地理学家亚历山大·洪堡。他在晚年撰写了一部著作《中央亚细亚》,首次使用了“中亚”这一称谓。在此后漫长的历史发展中,“
1991年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轰炸巴格达,海湾战争爆发。2月,多国部队逐渐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消灭了伊拉克在科威特的驻军。2月28日,多国部队和巴格达宣布停火,海湾战争宣告结束。  3月1日,国内给我指示:客居开罗的中国驻伊拉克使馆的“五人留守小组”返回巴格达。指令一到,刻不容缓。我和中国驻约旦大使张德良通电话,得知伊拉克驻约旦大使已经约见他,提出希望中国大使尽快返回巴格达。伊方表示,
波罗的海东岸的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城,城不大,人不众,人口密度不及伦敦的四分之一,却也一样患上了“城市拥堵症”,起因大多是拥有豪车的富人们喜欢乱停乱放,结果宽广的街道变成窄道,其中受害最严重的是自行车专用道。  富翁们因何喜欢把劳斯莱斯、宝马这样的豪车“显摆”地停在路人眼前,个中的心理学暂且不论,但富人不惧法律规定的轻微罚款,肯定是主因之一。  清晨骑车上班的维尔纽斯市长佐卡斯,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当
2015年6月26日~7月2日  俄罗斯旅游业因乌克兰危机而遭受重创。数据表明,俄国内旅行社在过去一年内减少了一半,今年6月份游览圣彼得堡的游客仅为去年9月的1/5。有鉴于此,俄罗斯联邦旅游署计划推出新的旅游产品——“景点香水”项目,以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重振日渐衰微的旅游业。  “景点香水”项目目前已开发出以三个城市为主题的系列产品,分别是“帝国旧都”圣彼得堡、“远东大都会”符拉迪沃斯托克和冬奥
阿米蒂奇:“再平衡”只是部分针对中国,美国在亚洲最重要的关系是与日本的关系。  谈到“再平衡”,我们从起点上就已经失误了。我们曾使用“重回”(pivot)这个词,但这个词太具有攻击性,用在篮球比赛上就是“回扑”的意思。希拉里纠正了这个错误。“再平衡”是个稍好的词语。它的意思是美国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离开,同时在亚洲“再平衡”。  但“再平衡”这个词并不清晰。首先,我们急于赋予它安全和军事意义,而忽
韩国总统朴槿惠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使中韩关系变得空前紧密。在此形势下,中韩两国人员交流也有望进一步扩大。目前,韩国政府正在慎重研究对中国游客阶段性实行免签政策。  韩国外交部官员表示,已经开始对一般护照免签的波及效果及阶段性扩大对中国免签政策研究。研究将持续到9月末。韩国政府将通过适当研究分析中韩两国实行一般护照免签政策的必要性及政策实行后对韩国经济、政治和社
环北极地区的几国先后对北极地区提出主权要求,俄罗斯的诉求更大争议的症结在于国际法和国际条约的不完善    银妆素裹,冰雪世界的北极一夜之间“热”了起来,这股突如其来的“热”不是因为全球气候变暖,而是来自人类的另一行为——新的“圈地”运动8月2日,俄罗斯北极科考队在执行代号为“北极—2007”的北极深海考察期间,俄国家杜马副主席极地专家奇林加罗夫乘潜水器在北极点附近4260米深的北冰洋底插上了一面高
我们无法预测这样建筑在谎言和阴谋上的牛市能够持续多久,但是当市场上的一切都像好到了极点,我们也就知道它突然崩溃的时间不会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