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的克制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er1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国作家凯特·肖邦(Kate Chopin)的作品通常被归为美国地方色彩小说。然而除了小说中南方特色明显的地理风貌之外,肖邦的作品所着力刻画和探究的,是更广阔视野中的人与世界的关系。这种刻画和探究,是一种保持着审慎和克制的努力,这一特点,在肖邦的代表作《觉醒》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正是这种审慎和克制,使得《觉醒》这部篇幅不长、情节并无复杂之处的作品,充满了解读的不确定感,从而最大程度地再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的真实互动中的现实。
  关键词:凯特·肖邦;《觉醒》;克制;不确定感;真实
  作者简介:陈宁(1979-),女,汉族,江苏省盐城市人,研究生,盐城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0--02
  《觉醒》对于1899年的读者和评论家来说,显然不是一部“克制”的作品,因为小说女主人公丝毫不知道“克制”自己“我为自己而存在”的私欲。1899年《觉醒》出版之后,读者和评论家首先看到的是小说女主人公埃德娜轻忽地对待母职和身为妻子的社会职能、轻松地背离婚姻契约、轻巧地决定自己的人生走向,一時间小说表达和探讨的其他可能的内容都隐没在了“女人对既定社会角色的挑战”这一单一主题之后。小说出版之后的半个世纪里,包括女性评论家和作家在内的人们,对埃德娜的“不对自己之外的人负责”的行径十分反感,几乎一边倒地对这个“不知克制私欲”的小说人物进行口诛笔伐。1953年《觉醒》被译成法语,埃德娜这个人物的形象和命运之中蕴藏的启发和意义,被文艺批评家们拿来和包法利夫人做比较(Harad, 285)。从此开始,美国文艺批评届开始正视这部几乎湮没在时光里的作品,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这部作品早已突破了“地方色彩小说”的局限,是美国文学史上一次独一无二的勇敢尝试(Eble, 286)。学者和批评家不仅从《觉醒》中看到个体意识的声张,印象主义等手法的运用,也对埃德娜最后似乎毫无预兆地投身大海做出种种解读。直到今天,《觉醒》仍然焕发出特有的光芒,吸引着读者去探索其中的奥秘,而这光芒不但来自于《觉醒》的故事本身,也来自于《觉醒》的“克制”。
  《觉醒》的克制使得小说叙述者和读者都和小说中的景、物、人和情节等等保持着一定距离。从这个特定的距离去看小说的主人公、小说的故事、小说的景和物,都如同雾里看花,似是而非。这种审慎和克制,使得小说保持了一种客观,避免了单一结论的导向。埃德娜是觉醒还是沉沦,又或是既有觉醒又有沉沦,她的觉醒是完成了还是夭折了,莱昂斯是压迫者还是扶养者,又或是既是扶养者又是压迫者,罗伯特是更多地同情埃德娜还是更多地站在莱昂斯一边,等等,这些问题,在小说中并无清晰明确的倾向。于是,人与世界的真实关系更好地保存在了《觉醒》的一片朦胧之中。
  一、对自然景物的描写
  凯特·肖邦所处的时代,正是美国现实主义创作潮流兴起的时期。肖邦的作品因其多以南方新奥尔良为地理和文化背景而被归为现实主义的分支之一的“地方色彩小说”。当时的读者和批评家所熟悉和适应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或者是像亨利·詹姆斯的“洲际小说”那样,由大段详尽的心理描写和人物行为描写构成,或者像西奥多·德莱塞和杰克·伦敦的“自然主义”小说那样,由纤毫毕露的现实事物描写和跌宕起伏的情节描写构成,又或者,像马克·吐温的“南方小说”那样,由活灵活现的人物对话和富有张力的冲突构成。而《觉醒》,和以上现实主义小说都不同:《觉醒》的描写,无论是关于自然景物还是关于人物,都是朦胧的、虚化的、点到即止的。整部小说,从每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到重要的情节、细节、心理描写,都没有大篇幅地延宕下去,只是像印象派的画作一样,朦胧地氤氲成一片,似有若无,似是而非。
  在《觉醒》中,最为重要的自然景物是大海。在海中,埃德娜重新听到童年起慢慢压抑下去的心声,重新获得掌控自我的信心,也完成最终的融合。可以说,大海在《觉醒》中可能象征着未知、自由、欲望,甚至是无解的存在之孤独,或者,是死亡。而大海每次出现在小说中,都是朦胧不定的。伴随大海同时出现的声光,也是远远近近、明暗交替。这使得大海在小说中的象征含义也变得难以界定、充满变动。
  小说以夏日里的笼中鸟鸣、琴声和嘈杂人声开场,女主人公埃德娜,则从丈夫莱昂斯的雪茄烟雾中,缓缓走近,身后则是遥遥 “融入”了(melting)蓝天的海湾(3)。一切的边界都不清晰。大海第一次出现,没有展现出力量或者其他特质,仿佛大海就是女主人公身后朦胧而虚无的背景。这样的海、声音和光影,营造出恍然如梦的感觉,这种感觉一直延续到小说结束。第二次对大海的描写是在夜半时分,万籁俱静中,独自哭泣的埃德娜所有的陪伴都来自大海发出的声音,海的声音轻柔悲伤,像一首摇篮曲(9)。这时的大海,似乎是带着镇定安抚的力量,同时又若隐若现。紧接着,第六章中,小说叙述者或者是埃德娜的心中,大海却是既有窃窃私语的时候,又有喧哗抗议的时候,大海的声音直接对着心灵倾诉,令人无限神往(20)。只是这种诱惑,到底是什么,又为什么是诱惑,小说叙述者和埃德娜都没有继续深究。之后,雷兹小姐的钢琴演奏没有唤起埃德娜自己期待中的感触,这意外的落空,反而使得埃德娜心灵的厚壳裂开,心灵的力量冲出裂隙,借助这力量,埃德娜轻而易举地学会了在海中游泳。此时的大海,是埃德娜体验甚至享受“孤独”的广阔空间。这空间,再一次地和月光照耀的夜空融为一体(melting)。不过,这次的大海不再是模糊的背景,也不再像前几次那样“无足轻重”,而是仿佛可以包容无限可能的空间。大海将在其中游泳的埃德娜也包容其中,令她遐想连篇。只是转瞬间大海再次变化,没有遐想多久的埃德娜就感觉到了大海传达出的“死亡的威胁”(42)。大海的这种冷酷无情,立刻驱赶着埃德娜远离。假期结束,回到新奥尔良之后,大海的涌动、海风吹拂船帆发出的声响、海湾的月光和海风的温煦,作为回忆偶尔也会占据埃德娜的思绪,此时大海又变成了温馨甚至欢欣的存在。直至最终,埃德娜在种种可能之中,还是选择了大海。大海既广阔无限,又能够让埃德娜无比接近它;大海既柔软,又无法挣脱;大海既紧紧拥抱埃德娜,又毫不留情地吞没她。在小说里,大海究竟代表的是包容还是惩罚、是孤独还是陪伴、是自由还是妥协,小说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如同现实中的答案往往并不是简单的一个或一种。如此,《觉醒》以一种艺术化的手法,构建出了一个可以承托多变现实的自然环境。   二、对人物的描写
  《觉醒》在人物塑造上,也是克制的,竭力避免人物僵固和平面化。尤其是主要人物埃德娜,从外貌到表情、从动作到性格、从情感到思想,小说都从不同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角度进行描摹,真实再现了女主人公成长中的进展、犹豫、妥协、迷惘和困顿。
  首先,埃德娜的性情究竟是更倾向于美国人的严肃实际,还是法国人的随性浪漫?埃德娜有法国人血统(6),却是美国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她的母亲早逝,父亲是严厉的军人,姐姐严肃而重规则(25)。长大后,法国人的天性在埃德娜的身上越来越淡(6)。她习惯自我克制,有保留地表达(20),她选择莱昂斯作为丈夫,也是出于理性的考量。埃德娜对自己的理智冷静一度十分满意(27)。直到这一年夏天,埃德娜和丈夫在海岛与他们的法裔朋友们及其家人一起度假,朋友们热烈而毫无障碍地大声表达自己的感情,甚至讨论埃德娜认为是私人领域的事情(20)。每天的接触之下,埃德娜又慢慢地变得“法国化”,开始表达自己。只是她不知道,她的法裔朋友们表达出口的,都是他们之间心知肚明的礼貌寒暄,或者是随时变化从而随时可以抛之脑后的情感和思想,而她表达出口的,却是内心想要去坚守不移的情感和思想。故事开始之后不久,埃德娜的朋友阿黛尔·拉蒂诺尔夫人就劝告罗伯特·勒布伦,埃德娜和“他们”不一样,她很担心埃德娜会把罗伯特出于恭维和礼貌的而做出的殷勤举动当真(29)。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埃德娜既有美国人的严肃实际,又有法国人的随性浪漫,或者,埃德娜既不算是典型的美国人,又不算是典型的法国人。
  其次,埃德娜对孩子们有没有尽到做母亲的职责?在对待孩子上,埃德娜的态度和情感并不总是一成不变(uneven)(28)。她有时对孩子充满母爱,紧紧拥抱他们,看不见他们时,也会完全忘记他们的存在。当孩子们远离自己时,埃德娜会担心他们是否安全和安好,之外便是仿佛从桎梏一般的责任中解脱出来的轻松。不过这种轻松感,埃德娜自己却不愿或是不敢对自己承认。虽然觉得自己和天生的好母亲阿黛尔·拉蒂诺尔夫人不同,埃德娜也默默在用自己的方式来做母亲。孩子们调皮时,埃德娜会尽自己所能去安抚他们而不是责备和管制;孩子们想听睡前故事时,埃德娜也给他们讲故事,只是她讲的故事,让孩子们更加兴奋,不愿入睡。當埃德娜学会表达自己的心声后,埃德娜激动地对阿黛尔·拉蒂诺尔夫人表示,自己愿意为孩子们放弃一切非必须的,甚至放弃自己的生命,但却不会为了孩子放弃自己(myself)(72)。最终,在有多种选择摆在面前时,埃德娜想起的,是即将分娩的阿黛尔·拉蒂诺尔夫人对她说的一句“想想孩子们,埃德娜,想想孩子们!想想他们!”(172)埃德娜想到,自己的人生选择,影响到丈夫莱昂斯,她并不担心,但是,影响到孩子,她无法释怀(176)。之后的埃德娜没有犹豫地游入了大海,她对孩子们的责任也随之结束,同样,她对孩子们可能会产生的种种影响,也随之结束。
  三、结语
  《觉醒》的笔触,始终是轻巧的、晕染式的,没有力透纸背式地清晰地刻画出场景、声音、光阴、人物的轮廓,或是人物的情感和思想。这样带着克制的轻巧朦胧的笔触,模糊了景和景的边界、人和景的边界、一种情感和另一种情感的边界、一种思绪和另一种思绪的边界,给了小说极大的不确定感。因为这种克制,《觉醒》没有像其他很多文学作品一样,直接呈现出由作者本人提供的结论,而是将真实更为“真实”地保存在了朦胧之中。
  参考文献:
  [1]Beer, Janet,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Kate Chopi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2]Chopin, Kate. Cynthia Brantley Johnson, ed. The Awakening and Selected Stories of Kate Chopin. New York: Simon
其他文献
摘 要:美国华裔作家任碧莲(Gish Jen)的第一部小说《典型美国人》是美国华裔文学史上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小说以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为背景,用幽默诙谐的笔调记录了华裔美移民的生活经历。美国主流文化与华裔移民文化的关系正是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关系,本文从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理论角度解读《典型美国人》,分析美国主流文化背景下殖民者与被殖民者关系的演变。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任碧莲;文化差异;文化
摘 要:亨利·戴维·梭罗是美国自然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他的著作《瓦尔登湖》更堪称是文学界的经典,在这本书中梭罗描写了自己在瓦尔登湖林两年多的生活,表达了他对自然万物的热爱以及“回归自然”的生态思想,在回归自然中呼吁我们和自然协同、合一。  关键词:梭罗;思想形成;回归自然  作者简介:唐金恺(1992-),男,江苏盐城人,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环境伦理学。  [中圖分
摘 要:《赎罪》是英国当代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代表作之一,自出版后获得国内外读者的一致好评。本文将从精神生态视角,解读《赎罪》中主人公布里奥妮的精神世界,分析布里奥妮精神生态失衡的表现以及其由失衡到重建的过程,为该小说提供新的解读视角。  关键词:赎罪;精神生态;失衡;重建  作者简介:张杏杏(1992-),女,燕山大学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西方十四世纪之前,基督教作为西方国家的主要宗教类型之一,对西方的文明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圣经》作为基督教信仰的经典,记录着人类神话般的起源和预言先知。本文将针对《圣经》对西方文化的重要意义进行详细的分析,其目的是探究出《圣经》人物典故对英美文学的影响以及《圣经》言语典故对英美文学的影响,展现《圣经》在西方国家生活、文化各个层面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圣经》;英美文化  作者简介:王克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