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道程玉扬,还是因为早些年前,参与的一个年度新闻摄影比赛,在众多参选的片子中,记住了《北京晨报》选送的一组名为《中国邮路》的组照。后来才知道,《北京晨报》的头儿叫程玉扬,听说是个很有才华和思想的人。
经年后,再次接触到这个名字,是到《北京晨报》看望朋友,又知道了程玉扬是个喜欢在办公室里,拉段二胡,制造“不和谐”声音的“老同事”。采访北京摄影家刘英毅时,又获悉,程玉扬是个痴迷于拍摄北京胡同的摄影家,在此题材的积累上可谓“衣带渐宽终不悔”。
这次在朋友的聚会上,又得知,经过若干年积累和试验的程玉扬,终于破茧化蝶,找到了适合商业市场的新路子……
一个人的摄影水平,不可能高过他的思想水平和艺术修养。
——程玉扬
北京胡同是老北京旧时生活的写照,是老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厚重历史、它千年的文化积淀和它的兴衰引来了无数摄影家的关注,胡同摄影成了摄影人尤其是生活在北京的摄影家长期的拍摄课题,我也是这千千万万胡同摄影大军中的一员。
负相8张以上照片拼接
=超难度
作品《返》胡同系列与千千万万的胡同摄影作品所不同的是,我采用负相拼接来表现主题的独特手法。
我一直在用8×10黑白底片拍胡同,近两年下来,看过很多的胡同作品,从形式和内容上看,不外乎分为大小画幅两种机型在拍胡同。大画幅拍质感,讲究用光和艺术形式的表现,135小型相机注重抓拍胡同里的人物活动,讲究瞬间。我自己也不例外,很难有新的突破,尤其是以前最好的胡同已经被拆除,我再走前人的老路肯定是无法超越前辈的,因此,想到用大画幅拼接这种形式来突破创作的困境。
开始用8张上海胶片拍摄,回到暗室用接触印象法变成正像,然后拼接而成,感觉非常好。因为用的是中长焦镜头拍摄,画面构成大气,多点透视产生很震撼的视觉效果。后来想到若把相纸取代底片会怎样,经过反复试验,用相纸拍负像拼接获得成功。通过镜头直接在相纸上成像的结果是出人意料的,黑白颠倒的拼接把片断梦境连接起来了。
由于拍摄没有底片,而相纸的感光度极低、宽容度极小、曝光很难控制好,而且后期暗房操作是无法弥补和处理的,其难度可想而知,有时一个场景要反复拍好几回,废品率很高。虽然困难重重,但作品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以及银盐负像的迷人魅力等特点仍然激励着我去完成这种拍摄构想。
为何不用数码拼接?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电脑、数字化技术能为我们做到一切。确实数码技术在步步把传统摄影逼出我们的界限,它的快速传播,精细的表现图像的能力,让大多数不愿麻烦的摄影家改变手法,与时俱进,成为现代科技的摄影家了。有的人到了我的暗室看过我的工作后,很鄙视地说:“我才不会这样麻烦,你这些工作我只需动动鼠标就可以解决了。”
我近几年一直在用传统黑白暗房来拍摄和制作照片,我曾经用过八年的数码相机,我最大的体会是数码可以取代一切,唯一不能取代的是人的情感。摄影工作应该是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拍摄,我们当年学摄影并为摄影着迷的就是拍摄到制作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享受着快乐摄影的无限乐趣,因此我返回传统,重新享受这种制作过程带来的乐趣。我用相纸直接拍摄直接拼接,从技术层面上讲确实非常难,但我不是在追求天衣无缝,若要追求天衣无缝那用数码技术好了。我追求的就是这种似接非接、意想不到、亦真亦假的梦幻效果。另外,传统的银盐成像魅力和它历经170多年不变的品质,更令人叹为观止。尤其是这种负相成像以后完全不是我们能预料的结果,它似乎说出了我多年想说但又说不出来的影像语言。当作品在北京酒仙桥798展出后,每一个人看后都会产生不同的联想。有的人认为作品仿佛在发出幽幽的暗光,有的人看了作品仿佛有时光倒流的感觉,更多人感觉链接了自己曾经的梦。
如何能把不可能变为现实?
的确,把一张张8×10作品能左右上下基本吻合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为了把事先确定的观念摄影变为现实,困难重重。因为没有先例可模仿和借鉴,只能先在家里和暗室里一张张做实验,取得一定的正确测光方式、曝光数据后才投入正式拍摄。用长焦镜头、大像场镜头通过移轴来解决焦点问题,还通过预拍、试拍来确定位置,把整个构图事先装在脑子里,再记住每一样拍摄时左右上下的关联位置,将其准确组合。好几张作品都不是一次拍摄成功,浪费了不少人力和物力才得以完成。
特别的想法、特别的拍摄、特别的制作以及辛勤的劳动让我的第一次尝试获得了成功。
读《返》胡同系列作品
影像清淅、线条简练的《返》胡同系列作品,让人婉若置身于某个曾经的夜间,我们闭上双眼,在半梦半醒之间,脑海里拼接了这一片片飘忽的梦境,这些影像是支离破碎的,但你却感觉它是完整的,影像是黑白颠倒或不真实的,但它却比真实的影像更感人,它用一种独特的艺木形式和语言诠释了远去的岁月和曾经的生活,它颠覆了我们对传统影像的旧观念,又一次让人感受了残缺美给人们心灵带来的关照!它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影像世界!
(责任编辑:徐静)
经年后,再次接触到这个名字,是到《北京晨报》看望朋友,又知道了程玉扬是个喜欢在办公室里,拉段二胡,制造“不和谐”声音的“老同事”。采访北京摄影家刘英毅时,又获悉,程玉扬是个痴迷于拍摄北京胡同的摄影家,在此题材的积累上可谓“衣带渐宽终不悔”。
这次在朋友的聚会上,又得知,经过若干年积累和试验的程玉扬,终于破茧化蝶,找到了适合商业市场的新路子……
一个人的摄影水平,不可能高过他的思想水平和艺术修养。
——程玉扬
北京胡同是老北京旧时生活的写照,是老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厚重历史、它千年的文化积淀和它的兴衰引来了无数摄影家的关注,胡同摄影成了摄影人尤其是生活在北京的摄影家长期的拍摄课题,我也是这千千万万胡同摄影大军中的一员。
负相8张以上照片拼接
=超难度
作品《返》胡同系列与千千万万的胡同摄影作品所不同的是,我采用负相拼接来表现主题的独特手法。
我一直在用8×10黑白底片拍胡同,近两年下来,看过很多的胡同作品,从形式和内容上看,不外乎分为大小画幅两种机型在拍胡同。大画幅拍质感,讲究用光和艺术形式的表现,135小型相机注重抓拍胡同里的人物活动,讲究瞬间。我自己也不例外,很难有新的突破,尤其是以前最好的胡同已经被拆除,我再走前人的老路肯定是无法超越前辈的,因此,想到用大画幅拼接这种形式来突破创作的困境。
开始用8张上海胶片拍摄,回到暗室用接触印象法变成正像,然后拼接而成,感觉非常好。因为用的是中长焦镜头拍摄,画面构成大气,多点透视产生很震撼的视觉效果。后来想到若把相纸取代底片会怎样,经过反复试验,用相纸拍负像拼接获得成功。通过镜头直接在相纸上成像的结果是出人意料的,黑白颠倒的拼接把片断梦境连接起来了。
由于拍摄没有底片,而相纸的感光度极低、宽容度极小、曝光很难控制好,而且后期暗房操作是无法弥补和处理的,其难度可想而知,有时一个场景要反复拍好几回,废品率很高。虽然困难重重,但作品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以及银盐负像的迷人魅力等特点仍然激励着我去完成这种拍摄构想。
为何不用数码拼接?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电脑、数字化技术能为我们做到一切。确实数码技术在步步把传统摄影逼出我们的界限,它的快速传播,精细的表现图像的能力,让大多数不愿麻烦的摄影家改变手法,与时俱进,成为现代科技的摄影家了。有的人到了我的暗室看过我的工作后,很鄙视地说:“我才不会这样麻烦,你这些工作我只需动动鼠标就可以解决了。”
我近几年一直在用传统黑白暗房来拍摄和制作照片,我曾经用过八年的数码相机,我最大的体会是数码可以取代一切,唯一不能取代的是人的情感。摄影工作应该是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拍摄,我们当年学摄影并为摄影着迷的就是拍摄到制作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享受着快乐摄影的无限乐趣,因此我返回传统,重新享受这种制作过程带来的乐趣。我用相纸直接拍摄直接拼接,从技术层面上讲确实非常难,但我不是在追求天衣无缝,若要追求天衣无缝那用数码技术好了。我追求的就是这种似接非接、意想不到、亦真亦假的梦幻效果。另外,传统的银盐成像魅力和它历经170多年不变的品质,更令人叹为观止。尤其是这种负相成像以后完全不是我们能预料的结果,它似乎说出了我多年想说但又说不出来的影像语言。当作品在北京酒仙桥798展出后,每一个人看后都会产生不同的联想。有的人认为作品仿佛在发出幽幽的暗光,有的人看了作品仿佛有时光倒流的感觉,更多人感觉链接了自己曾经的梦。
如何能把不可能变为现实?
的确,把一张张8×10作品能左右上下基本吻合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为了把事先确定的观念摄影变为现实,困难重重。因为没有先例可模仿和借鉴,只能先在家里和暗室里一张张做实验,取得一定的正确测光方式、曝光数据后才投入正式拍摄。用长焦镜头、大像场镜头通过移轴来解决焦点问题,还通过预拍、试拍来确定位置,把整个构图事先装在脑子里,再记住每一样拍摄时左右上下的关联位置,将其准确组合。好几张作品都不是一次拍摄成功,浪费了不少人力和物力才得以完成。
特别的想法、特别的拍摄、特别的制作以及辛勤的劳动让我的第一次尝试获得了成功。
读《返》胡同系列作品
影像清淅、线条简练的《返》胡同系列作品,让人婉若置身于某个曾经的夜间,我们闭上双眼,在半梦半醒之间,脑海里拼接了这一片片飘忽的梦境,这些影像是支离破碎的,但你却感觉它是完整的,影像是黑白颠倒或不真实的,但它却比真实的影像更感人,它用一种独特的艺木形式和语言诠释了远去的岁月和曾经的生活,它颠覆了我们对传统影像的旧观念,又一次让人感受了残缺美给人们心灵带来的关照!它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影像世界!
(责任编辑: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