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还是“国民宝藏”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and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影是跨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载体,电影的片名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好的译名有助于实现影片的文化传递功能。美国影片《国家宝藏》片名具有十分微妙的法律文化内涵,译者应当在充分理解片名与相关文本的互文性的基础上选择最适当的译名。
  关键词:电影译名 互文性 法律文化 《国家宝藏》
  
  互文性与电影片名的翻译
  
  电影是跨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载体。改革开放后,许多欧美影片逐步进入我国影院,在丰富社会娱乐生活的同时,成为国人接触西方文化、了解西方政治法律传统的一个重要窗口。
  影片的片名是一部电影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个好的译名不仅可以先声夺人,唤起观众的观赏兴趣,还可以成为帮助观众理解电影内容的一把钥匙。准确地翻译片名,精确地传递原片名的文化内涵,从而通过片名的翻译“体现文化价值,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是电影翻译中译者必须首先面对的一个重要任务。①
  然而,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片名存在着先天的局限。因为片名不能太长,它所传递的文化信息或者是浓缩的、或者是零散的、或者是印象式的。在大多数情况下,片名必须借由其他文本的帮助,才能通过有限的文本空间释放出完整而明确的信息。因此,互文性成为翻译片名时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也被译为文本间性,它实际上是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这一范畴在文本理论上的表现。克里斯蒂娃是这一理论的主要阐释者,她在《受限的文本》一书中写道:“文本是一种超语言学机器,在此,瞄准的是交际对话与此前及同时的各种话语所发生的关系,并以此重新分配语言秩序。因此可以说,文本是一种生产力。这一定义意味着:首先,文本与语言的关系是一种(破坏—建立型的)再分配关系,人们可以更好地通过逻辑类型而非语言手段来解读文本;其次,文本是众多文本的排列和置换,具有一种互文性。”②可见,文本间性理论强调文本的意义对其他文本的开放性,认为任何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而文本的意义只有在与其他文本相关联时才能充实起来。③
  作为一种重要的后现代文本理论,互文性对于翻译理论的影响十分深远。实际上,对Intertextuality一词的翻译本身就很好地诠释了文本间性理论在翻译中的运用。无论是“互文性”还是“文本间性”,两种译法都“吸收”了目的语中现存的文本。“互文性”是“引用”了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形式类似的修辞手法,而“文本间性”则是“改编”自该理论的哲学渊源——“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的中译。总体而言,两种译法都较为成功地通过对既有文本的援引达到了有效率地生产文本意义的目的。
  
  对于电影译名法律文化的互文性考察——以影片National Treature为例
  
  电影片名的翻译也是一个文本间性的发现过程。译者不仅要注意片名和电影主体文本的内部关联,还应当深入地挖掘片名与电影涉及的其他文本在特定文化领域内的外部参照性。只有对互文关系有较全面的理解,片名的翻译才能充分传递影片所负载的文化、情感和价值观等丰富信息。
  影片National Treature(正式译名是《国家宝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之所以选择这部影片来阐释互文性理论的文化功能,不仅仅是因为该片片名中隐藏的西方政治法律价值观只有借由文本间性的参照才能充分地显现,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都会发现,影片所讲述的主人公寻找宝藏的历险本身就是一个借助大量互文对原文本意义进行重新发现的过程。主人公本·盖茨最初所掌握的线索,也就是原文本,只是从其祖父口中简短的一句“秘密与夏洛特同在”和一美元钞票上印刷的符号。长大后的盖茨通过对“夏洛特”一词历史意义的解读,找到了沉船夏洛特号。而在冰雪下的沉船中得到的隐秘诗句又将线索指向了开创现代民主制度的《独立宣言》的背面。此后,富兰克林署名的书信、自由钟的铭文,一个又一个文本不断出现,在美国建国史的语境中交织成一座文本的迷宫,最终引导主人公找到了宝藏。整部影片似乎就是一个隐喻,向人们表明借助互文性,我们可以对文本的传统意义作出不同的解读,最终发现文本“背后”隐藏的“宝藏”。
  从这个角度出发,National Treature影片片名的翻译所要经历的过程,与盖茨的寻宝之路十分相似。译者最初掌握的只是一个由两个单词构成的简单词组:National Treature。National中文对应的词义有“国民的”和“国家的”两种。Treature则有财富、宝藏的词义。如果仅仅只是从片名原文自身出发,翻译为国家财富、国家宝藏或者国民财富、国民宝藏都没有什么不妥。不少译者最初使用的译名是《国家财富》。④然而在了解了影片情节后,译者会发现将Treature译为“宝藏”是最妥帖的。因为,该片属于典型的“寻宝片”,情节是主人公探寻传说中的圣殿骑士埋藏的大批财富。使用财富的译法不能算是误译,但均不够妥帖。而“宝藏”在汉语中正是特指“储藏的”财富。在片名中用宝藏一词所传递的信息不仅更为准确,并且也更加丰富。因为在片名中看到这一字眼,观众会立刻领悟到这是一部探险寻宝电影,进而产生与主人公一起寻宝的观赏欲望。因此,译者只有通过电影文本与片名文本之间文本间性的理解,才有可能对片名的不同译法做出选择。
  在确定了Treature一词的译法后,再来看National一词的译法。对于national一词,许多译者会想当然地译为“国家的”而忽视其另一个词义“国民的”,实际上从nation一词词义中政治法律内涵的流变来看,“人”而不是“国”是其更为基本的词义。早在近代民族国家出现之前,就有了nation一词,其词根是分娩、出生的意思,它最初是指属于具有亲缘关系的族人的总体,也就是民族。罗马法中的万民法(ius gentium)在英语中最初就译为law of nations。只是1648年欧洲威斯特伐利亚和会之后,民族国家(nation state)作为一种新的政治实体开始在欧洲产生,nation才逐渐具有了国家的词义。许多词典,例如《牛津英语同义词词典》,在列举nation一词词义时都将“国民”的词义列在“国家”之前。⑤如果拿社会科学中其他学科的文本做互文性参照(Intertextuality Reference),我们会发现在National Wealth(国民财富),National Income(国民收入)等许多学术术语中national一词均被译为“国民的”而不是“国家的”。因此National Treature并不是都必然翻译成“国家宝藏”,也可以翻译成“国民宝藏”。
  那么national一词究竟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翻译成“国民的”,又在何种情况下翻译为“国家的”呢?简言之,当national一词英文文义中所要表达的准确意义无法用中文国家一词传递时,就必须将national译为国民。实际上,国家一词是一个多义词。在国际法上构成国家的要素有四个:(1)国民,即一国人民的集合体;(2)国土,即一国的领土;(3)国府,即一国的政府;(4)国权,国家享有的主权。可以翻译为国家的英文单词除了nation外,至少还有state、country、superpoewer等等。这些单词侧重传达的意思是有区别的。根据柯林斯英语大词典,superpower侧重指主权,state侧重指政府,country侧重表示由居民、文化、语言和地理环境的不同而区分的领土。而nation在表示国家时所要强调的是同一个政府组织下的属于不同文化、种族的人民的集合体。
  然而在中文语境中,由于政治法律文化传统的原因,在谈到国家时,人们往往会想到政府,而不是将国家首先看做是国民的集合体。因此,“国家”宝藏和“国民”宝藏的译法在两种语境中就呈现出微妙的差异。宝藏是属于由政府代表的那个高于一般国民的“国家”所有还是属于“国民”所有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恰恰与电影所要传达的文化价值观息息相关,成为对影片进行文化解码的密钥。
  回到影片主体文本,在电影的开头和结尾有两处台词直接对这个问题做出了回答。在影片开头爷爷向小盖茨讲述圣殿骑士宝藏由来时谈到“发现宝库的骑士们认为这笔财富过于巨大,以至于任何人,甚至包括国王都不能享有”。在君主主权时代,国王就是国家的象征,也就是说对于圣殿骑士和共济会员来说这笔财富不属于任何国家。那么在美国建立后,这笔财富是不是成为属于美国政府所有的“国家财富”呢?在影片的结尾部分,盖茨和身份是共济会员的联邦探员有这样一段对话:“要我带你去看宝藏吗?它就在你脚下5层楼的地方。”“你知道圣殿骑士和共济会员们认为这笔财富过于巨大,以至于任何人,甚至包括国王都不能享有。这就是他们不远万里将它们埋藏起来的原因。”“的确如此。”“而国父们对政府持同样的看法。我认为他们也会这样处理这笔宝藏:把它还给人民。”
  至此,影片所要传递的信息已经很明显,这笔宝藏并不是“国家宝藏”,虽然根据美国法律,在美国领土上发现的宝藏属于国家所有,但影片中主人公最后达成的共识却是宝藏属于人民。在国家主义的政治传统中,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统一的,政府被认为是人民利益的总代表。然而,在民本主义的政治法律传统中,国家对人民的代表资格却受到强烈的质疑,在霍布斯等启蒙思想家看来,国家的利维坦性格使得国家利益存在背离人民利益的可能,国家只是必要的恶,因此,政府的财富和权力应当受到严格的限制。了解了这一政治法律传统,我们就会理解为什么说人民而不是国家才是所有社会财富的真正主人,“国家宝藏”本质上是“国民宝藏”。
  结语:“以民为本”与“藏富于民”
  当然,如果再进一步地考究,说这是一笔“国民宝藏”却也并不十分准确,同样无法完全彰显影片所要传递的价值。在影片中,无论是在一开始对宝藏形成历史的叙述,还是最终主人公对宝藏归宿的安排,这笔宝藏都不是属于哪一个具体国家的人民,而是属于全体人类的财富。那么到底如何翻译本片的片名才能最完美地实现其文化传递功能呢?我们似乎要透过更广泛范围内的互文性参照,才能挖掘出片名的更深层的意义。
  除了影片主体文本,在解读和翻译片名时,不要忘记在片中无处不在的历史性文本。影片中最为著名的文本无疑是《独立宣言》。正是在这部历史性的法律文献中,美国的开创者们重新定义了“国家”和“国民”的关系,在《独立宣言》起草者的笔下,国民不再是国家(君主)的附庸,相反,国家成为人民的创造物。而整个美利坚开国史,实际上就是人民通过社会契约建立国家的历史,是颠覆传统“国家”与“国民”关系的历史。这段历史所体现的精神,和圣殿骑士长期保持宝藏的秘密,不让宝藏落入任何君主或政府之手的信念是一致的,那就是以民为本的政治法律传统。这才是所有国家都应当珍视的宝藏。观众和影片主人公共同经历的寻宝之旅,实际上也是对这一精神宝藏的发现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影片正式译本的译名“国家宝藏”仍不失为妥帖的译法。但这里有一个隐含的注脚:只有以民为本的“国家”才与“国民”具有实质上的同一性,藏富于民才是真正的“国家宝藏”!
  
  注 释:
  ①郑玉琪、王晓冬:《小议电影片名的英汉翻译原则》,《中国翻译》,2006(3)。
  ②王瑾:《互文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③梁晓萍:《互文性理论的形成与变异——从巴赫金到布鲁姆》,《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
  ④铸秦:《“国家财富”独立宣言的另一种解释》,《电影评介》,2005(7)。
  ⑤艾伦·斯普纳:《牛津英语同义词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版。
  (作者单位:包振宇,扬州大学法学院;方芳,扬州市竹西中学)
  编校:郑 艳
其他文献
摘要:阎连科运用“受活”这一方言词汇,对其“耙耧系列”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生存状态,做了最为形象的言说。但是经过细读“耙耧系列”小说,我们发现在苦难化的生存环境中,耙耧女性不但要和男性一样承受生存的艰难,而且还要承受男性的压迫和制约,呈现了更为凄惨的生存状况。她们承受一切但并不“受活”,活着受苦、受累、受辱——“活受”才是她们最为普遍的生存状态。文章拟从“受活”这一方言词汇的丰富内涵出发,运用女性主义
期刊
2009年,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最大的一个动作就是与全国城市电视台联合行动,用一个个城市惊心动魄的“解放”经历,组接成一部气势恢弘的关于共和国起点的史诗,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这便是百集革命历史文献巨制《解放中国》。  《解放中国》将镜头聚焦在60年前,那个改天换地的历史瞬间。真实再现了一段历史即将结束,一个时代宣告开始之际。风起云涌的壮阔画卷。上千人的摄制队伍,数百部摄像机同时记录。这在中国影视
期刊
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舆论引导的主体已经悄然发生变化,正在形成一种以传统媒介、互联网、手机等新旧媒体多元并存的局面,舆论环境也呈现出了信息来源的多样化、信息把关难度加大、传统媒体使用率下降、受众接受心理变化等新特点。新闻报道作为传统媒体舆论引导的“主角”该如何应对新挑战?本文以两会新闻报道为例,从四个方面进行解析。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两会新闻报道 舆论引导    由《新周刊》主办的“20
期刊
摘要:远东运动会一直被视为现在亚运会的前身,本文对上海的著名报纸《申报》对于历届远东运动会的报道进行研究。从1913年到1934年漫长的20多年的远东运动会的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体育新闻报道理念的日臻完美,可以看到中国体育新闻报道业务日臻完善,虽然当时的体育报道还是比较稚嫩的,但是其报道理念和报道业务对于当今的体育新闻报道仍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远东运动会 《申报》 体育新闻报道 宏大
期刊
写于1934年4月19日的《边城》,是沈从文最负盛名的代表作。“《边城》……它不仅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也是30年代文坛的代表作。”因为它充满爱与和谐的大美,因此在国际上也享受崇高的声誉。  沈从文浪漫主义的文笔,为我们营造了这样一幅动人的画卷:风光秀丽的湘西,边远小城中人性质朴。祖孙二人以摆渡为生。外公七十,健壮依旧;孙女年方十五,情窦初开。祖孙俩为人热情。善良淳朴。在两年前端午节赛龙舟的大会上,翠
期刊
1918年,即在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年后,海明威在美国政府“拯救世界民主”的口号下,怀着民主理想愿望,奔赴欧洲战场。作为红十字会一名司机参加了战争,身中两百多块弹片,遭受了人类空前的大屠杀。战争严重摧残了海明威的身心。炮弹的炸裂声常回响在他的脑海里,其影响之长、之深远以至于直接导致他失眠、痛苦。他厌恶、逃避甚至诅咒战争。他对战后的和平生活不抱希望,以至于在他的作品中迷惘、悲观的情绪甚为浓重。 
期刊
摘要:本文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不断发展的后现代广告入手,首先通过文献了解其产生和形成的历史背景,并对后现代广告在当今的文化特征进行了初步阐述,进而分析当今消费观念的转变,后现代广告对消费者消费心理及其行为的影响,最后展望中国后现代广告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后现代 后现代广告 消费心理 消费行为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文化思潮,作为一种思想方法、一种理论学说,它涉及世界众
期刊
2010年10月,《家庭》杂志上刊登了一篇人物通讯,讲的是洛阳市偃师市的一个拆弹家庭,40年来在弹药销毁一线上奉献两代七口人的故事。看完后我很激动,因为拆弹工作本身具有的危险性使这个职业充满了神秘色彩,更何况是一家七口人都在干拆弹,这其中的故事必定引人入胜。于是,经过多方联系(因为拆弹家庭所在的单位是一支保密级别较高的部队),经过济南军区的批准,两个月后,洛阳广播电视台《拆弹一家人》摄制组终于来到
期刊
摘要:戏曲作为中國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在艺术和文化领域都占有重要地位。但是长久以来,电视戏曲节目由于形式和内容的单一,无法满足观众日益提高的欣赏品位而逐渐走向没落。为此,河南电视台本着“以人为本,以民为天”的精神将其原有的戏曲节目《梨园春》大胆改版,并取得巨大成功,使现代传媒和戏曲节目得以完美结合。《梨园春》的成长之路是中國戏曲节目在新时代下发展的一个缩影,它的成功给其他戏曲节目以很好的启发。  
期刊
重大主题报道宣传是党报的职责,也是党报的优势。然而,如果只是将其视为一般的宣传任务,而以老面孔示人,没有激发读者的“悦”读欲望,将无法发挥党报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的作用。  喀什地处偏远,《喀什日报》作为当地唯一的党委机关报,目前同质媒体间的竞争压力不大,但是随着国家援疆政策的大力实施和当地各项社会性事业的快速发展,受众对新闻报道的深度与广度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本文试析《喀什日报》一年来突出的援疆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