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强调,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作为农村幼儿园,开发和利用好农村资源,不仅可以降低教育成本,同时还能为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活水”,促进幼儿良好品质的发展。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幼儿教学实践作如下几方面探索。
利用环境培养环保意识
结合野生动物买卖现象,开展动物保护教育 在我们生活的农村,有时会遇到叫卖青蛙、鸟等野生动物的现象,对此,我们组织幼儿开展了以“救救野生动物”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比如,小青蛙是人类的朋友,救助小青蛙我们该做什么?给幼儿讲解关于青蛙对人类的益处,要坚决拒食。“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让幼儿懂得保护动物,爱护环境,拯救人类,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是相依相存的,从而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利用环境污染现象,激发幼儿环保意识 随着环境污染现象的日渐加重,目前农村也罕见蓝天碧水。针对这一现象,我们组织幼儿去参观,去感受,以此开展教育活动,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比如,我们带幼儿走出幼儿园,来到被污染的小河边,让他们亲眼目睹污浊的河水,河面上漂浮着的白色垃圾。然后再带他们去参观新农村建设中已经投入使用的居民区公园,这里湖水清冽,花香鸟语,碧草青青,空气清新。小朋友们在这里嬉戏追逐,欢歌笑语,畅享美好的自然风光。通过两种环境的鲜明对比,让幼儿感受到美好的环境给人带来的愉悦,使幼儿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我园以环境的对比活动教育幼儿保护环境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养成不乱扔垃圾、爱护花草树木、节约水电等良好习惯,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小天使。
走向田间培养劳动精神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然而,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目前入园的幼儿大多家庭经济条件富足,且多数只有一个或两个孩子,家人对他们倾注了太多的关爱,很容易养成挑吃挑穿、不爱劳动、不爱惜食物、自私自利等不良习气。让幼儿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不仅可以促进其身体的发育,还能让幼儿感受到劳动的快乐,体会到物质的来之不易,从而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在劳动的过程中,还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吃苦耐劳、互相帮助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农村幼儿园拥有得天独厚的劳动场所,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的时机充分利用,实现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的教育目标。
比如,在小麦收割季节,引领幼儿去参加捡麦穗、麦粒的劳动,让幼儿把农民伯伯漏掉的麦穗麦粒捡起来,收集到袋子中,带回幼儿园去喂养饲养角的小鸡、小鸭子等。再如,引领幼儿到田间去收集小麦杆、棉花杆、树枝、树叶等,带回幼儿园开展手工制作活动,在制作活动中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训练动手能力,让幼儿从自己的“杰作”中,感受劳动创造的喜悦,从而更加热爱劳动。
在“玩”中培养合作精神
农村拥有丰厚的泥土资源,玩泥巴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游戏活动。但是,过去很多家长对幼儿玩泥巴抱有排斥态度,主要是他们觉得泥巴太脏。但是家长无论怎么限制,都难以阻止幼儿玩泥巴的兴趣。为此,笔者积极和家长沟通,告诉家长玩泥巴是释放幼儿天性,促进幼儿形成良好品质的十分有意义的活动。在征得家长同意之后,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泥土游戏,
比如,游戏“泥土碎碎乐”中,把小朋友们分成了八个小组,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小组长,来负责给组员安排任务和游戏材料的管理。游戏开始时,大多数的小朋友都不太会玩,在泥地上乱踏,这时,笔者提醒这些小朋友去观察那些玩得好的小组,向他们学习,这时大家立刻安静下来,经过观察后,开始一起商讨,分工合作,有的小朋友去挖泥,有的负责处理碎泥……最后每个小组都获得了满意的收获——一盆篩的很细的泥土。在合作中,大家互相帮助,积极合作,从而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树立了集体主义思观念,为幼儿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利用本土文化培养爱国情感
农村本土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素材,因此,结合本土资源特色打造教育环境,将本土文化融入到幼儿园环境建设中,让幼儿感受家乡文化。
比如,通过搜集整理本地的名人事迹,编辑适合幼儿阅读的名人故事,创设相关主题的区域活动,让幼儿阅读学习。再如,结合本地的物产特点,创设“农业大丰收——本地庄稼一条街”等展示活动,让幼儿结合自己对家乡物产的了解,通过手工制作完成玉米、小麦、大豆、油菜、水稻等作品,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培养幼儿的本土意识,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综上所述,农村拥有得天独厚的幼儿教育资源,只要幼儿教师做一个有心人,结合培养目标,有效开发和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就会为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质找到一条有效途径,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黄蒲幼儿园)
利用环境培养环保意识
结合野生动物买卖现象,开展动物保护教育 在我们生活的农村,有时会遇到叫卖青蛙、鸟等野生动物的现象,对此,我们组织幼儿开展了以“救救野生动物”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比如,小青蛙是人类的朋友,救助小青蛙我们该做什么?给幼儿讲解关于青蛙对人类的益处,要坚决拒食。“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让幼儿懂得保护动物,爱护环境,拯救人类,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是相依相存的,从而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利用环境污染现象,激发幼儿环保意识 随着环境污染现象的日渐加重,目前农村也罕见蓝天碧水。针对这一现象,我们组织幼儿去参观,去感受,以此开展教育活动,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比如,我们带幼儿走出幼儿园,来到被污染的小河边,让他们亲眼目睹污浊的河水,河面上漂浮着的白色垃圾。然后再带他们去参观新农村建设中已经投入使用的居民区公园,这里湖水清冽,花香鸟语,碧草青青,空气清新。小朋友们在这里嬉戏追逐,欢歌笑语,畅享美好的自然风光。通过两种环境的鲜明对比,让幼儿感受到美好的环境给人带来的愉悦,使幼儿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我园以环境的对比活动教育幼儿保护环境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养成不乱扔垃圾、爱护花草树木、节约水电等良好习惯,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小天使。
走向田间培养劳动精神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然而,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目前入园的幼儿大多家庭经济条件富足,且多数只有一个或两个孩子,家人对他们倾注了太多的关爱,很容易养成挑吃挑穿、不爱劳动、不爱惜食物、自私自利等不良习气。让幼儿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不仅可以促进其身体的发育,还能让幼儿感受到劳动的快乐,体会到物质的来之不易,从而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在劳动的过程中,还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吃苦耐劳、互相帮助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农村幼儿园拥有得天独厚的劳动场所,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的时机充分利用,实现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的教育目标。
比如,在小麦收割季节,引领幼儿去参加捡麦穗、麦粒的劳动,让幼儿把农民伯伯漏掉的麦穗麦粒捡起来,收集到袋子中,带回幼儿园去喂养饲养角的小鸡、小鸭子等。再如,引领幼儿到田间去收集小麦杆、棉花杆、树枝、树叶等,带回幼儿园开展手工制作活动,在制作活动中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训练动手能力,让幼儿从自己的“杰作”中,感受劳动创造的喜悦,从而更加热爱劳动。
在“玩”中培养合作精神
农村拥有丰厚的泥土资源,玩泥巴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游戏活动。但是,过去很多家长对幼儿玩泥巴抱有排斥态度,主要是他们觉得泥巴太脏。但是家长无论怎么限制,都难以阻止幼儿玩泥巴的兴趣。为此,笔者积极和家长沟通,告诉家长玩泥巴是释放幼儿天性,促进幼儿形成良好品质的十分有意义的活动。在征得家长同意之后,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泥土游戏,
比如,游戏“泥土碎碎乐”中,把小朋友们分成了八个小组,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小组长,来负责给组员安排任务和游戏材料的管理。游戏开始时,大多数的小朋友都不太会玩,在泥地上乱踏,这时,笔者提醒这些小朋友去观察那些玩得好的小组,向他们学习,这时大家立刻安静下来,经过观察后,开始一起商讨,分工合作,有的小朋友去挖泥,有的负责处理碎泥……最后每个小组都获得了满意的收获——一盆篩的很细的泥土。在合作中,大家互相帮助,积极合作,从而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树立了集体主义思观念,为幼儿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利用本土文化培养爱国情感
农村本土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素材,因此,结合本土资源特色打造教育环境,将本土文化融入到幼儿园环境建设中,让幼儿感受家乡文化。
比如,通过搜集整理本地的名人事迹,编辑适合幼儿阅读的名人故事,创设相关主题的区域活动,让幼儿阅读学习。再如,结合本地的物产特点,创设“农业大丰收——本地庄稼一条街”等展示活动,让幼儿结合自己对家乡物产的了解,通过手工制作完成玉米、小麦、大豆、油菜、水稻等作品,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培养幼儿的本土意识,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综上所述,农村拥有得天独厚的幼儿教育资源,只要幼儿教师做一个有心人,结合培养目标,有效开发和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就会为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质找到一条有效途径,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黄蒲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