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各地的课程改革也如火如荼地展开。教育行政部门大力推进,专家学者著书评说,教学一线的老师们更是把新课标当成新世纪的教学航标。新课程,从理论上是可行的,从专家所描述的情形看,前景是美好的。无庸置疑,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们已经看到了许多渐“活”了起来。可喜的变化,这正是人们所期冀的。然而,用心观察便能发现某些课堂上也存在着一些间题、值得我们反思。
一、一味追求热闹而忽略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该,使语文基础受到削弱
新课改以来,“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成了评价一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冷冷清清的场面,许多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挖空心思,花样百出,穿插了诸如游戏、表演、画画、采访等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活动。结果,一堂课下来,气氛是活跃了,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听课者也倍感轻松。可静心一想,这节课学生读了几遍书?
提出了几个疑问?思考了几个问题?学会了哪些知识?发展了哪些能力?便又觉得这课活泼有余,扎实不足。因此,我们不仅要从表面看课堂是否活跃,还要关注每个学生在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这些活动是否有益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活泼的课堂形式固然重要,但这
不是终极目标,我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投人到学习活动中,高效率地进行思考、练习,使我们的教学真正做到在务实中求活,在求活中务实,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二、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不清
研究性学习这一理论的提出成了这次课程改革中一大亮点。研究性学习是“学习独立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其主要特征是“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这一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对于学生而言,意味着由接受性学习向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但是在此我认为研究性学习虽说是能够提高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但是这种学习方式是否真正地适合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校呢?在这里我认为不同的学校甚至不同的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性,因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存在着对知识的理解、运用等等差异。特别是对初中生来说,他们还有很大一部分人还没有脱离小孩的心志,还没有自律性[1]。因此这又让我们如何放心让他们去自主研究、学习呢?一方面我们强调学生为主体,但另一方面我们又忽略了学生的学习目的、态度、自律性,因而研究性学习的效果到底怎样,是每个老师心知肚明的。再者,学生的基础不同,理解、运用能力也有差异。同样是学习一首古诗,有的班级有的学生一读就懂,还可以领略那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进而依据诗的意境创作出一幅幅画来。而有的学生能在一节课中读通读懂就不错了。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新课改要结合本校、本班的实际。从实际出发,让学生实现一种学习方式的转变,由学习的奴隶变成学习的主人。
三、课堂评价单一化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老师们也的确领悟到了这一精神,可是有的评价在教学中就变了味。综观各个教室,学生回答后紧接着的就是老师的评语:“好!”“非常好!”“太棒了”。的确我们所听到的这些都是一些正面的表扬的评语,但是这些评语未免太单一,太形式化了吧。难道每个学生都能对问题进行较为准确地作答吗?这样含糊的鼓励性评语是对他们真正有利的吗?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对学生进行真正有利的评价呢?首先,我们应该将评价细则化。说得好的我们给予肯定的评价并说出好在哪儿,让其他同学也可以借鉴,说得不好的或不太好的我们要给他指出来并鼓励他。这样才能让学生们真正地了解到自己哪是对的哪是错的。其次,评价应根据对象场合的不同而使用;对成绩差、自卑的学生,应该多给一点鼓励;而对于处于优势的、骄傲的同学来说就应该适可而止;因为,适时的激励能增强学生的自信,而过分的表扬会导致学生骄傲,而且在学生答错时应及时纠正。《新课标》是提倡以积极的评价为主,但并不是说有错不改,而是方法应该委婉些,尽量给予学生正面引导,使他更容易接受。然而很多老师都没有领悟到这一用意,只是对学生进行了一味的好的评价,导致评价单一性的出现。
四、刻意加强语文与杜会生活的联系,使延伸拓展与课堂教学结合得不自然
这次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是旗帜鲜明地提出加强语文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广大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大胆延伸,不断扩展,课堂教学不再囿于教科书所规定的内容,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生活体验和阅读经验,自觉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但我们也要看到,不少教师机械片面地理解语文学习的延伸拓展的思想,特别在一些公开课中,为了延伸而延伸,把课外延伸这一环节当成语文课堂改革中的一个招牌。担心如果哪一节课没有贴上这一标签,会被评课者判为不符合课改理念的陈旧课型。所以,一节课时间再紧,内容再多,必定安排哪怕三五分钟来一下“延伸拓展”,这导致许多延伸拓展都与本节课堂教学内容缺乏有机联系,缺少整合[2]。这次课程改革所主张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延伸拓展,要求融合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和师生的每一个活动之中,而不是刻意地去做样子。而且,最主要的延伸拓展应该是学生的课外语文实践,即把课堂所学运用到生活中或在生活中印证课堂内容,而不是在时间非常有限的课堂上。拓展的本质是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读写,而课堂上的主要精力仍然是深人理解和把握课文。课堂上老师总是带着学生尽情奔驰思想的野马,以吸引学生听课为惟一目的,甚至以为这才是学语文,这才是语文联系生活,这种理解是有偏颇的,不应该提倡。
参考文献
[1]张静.新课改下的教学反思[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6.
[2]仲金棋.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J].文教资料,2005(16).
一、一味追求热闹而忽略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该,使语文基础受到削弱
新课改以来,“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成了评价一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冷冷清清的场面,许多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挖空心思,花样百出,穿插了诸如游戏、表演、画画、采访等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活动。结果,一堂课下来,气氛是活跃了,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听课者也倍感轻松。可静心一想,这节课学生读了几遍书?
提出了几个疑问?思考了几个问题?学会了哪些知识?发展了哪些能力?便又觉得这课活泼有余,扎实不足。因此,我们不仅要从表面看课堂是否活跃,还要关注每个学生在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这些活动是否有益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活泼的课堂形式固然重要,但这
不是终极目标,我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投人到学习活动中,高效率地进行思考、练习,使我们的教学真正做到在务实中求活,在求活中务实,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二、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不清
研究性学习这一理论的提出成了这次课程改革中一大亮点。研究性学习是“学习独立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其主要特征是“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这一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对于学生而言,意味着由接受性学习向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但是在此我认为研究性学习虽说是能够提高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但是这种学习方式是否真正地适合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校呢?在这里我认为不同的学校甚至不同的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性,因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存在着对知识的理解、运用等等差异。特别是对初中生来说,他们还有很大一部分人还没有脱离小孩的心志,还没有自律性[1]。因此这又让我们如何放心让他们去自主研究、学习呢?一方面我们强调学生为主体,但另一方面我们又忽略了学生的学习目的、态度、自律性,因而研究性学习的效果到底怎样,是每个老师心知肚明的。再者,学生的基础不同,理解、运用能力也有差异。同样是学习一首古诗,有的班级有的学生一读就懂,还可以领略那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进而依据诗的意境创作出一幅幅画来。而有的学生能在一节课中读通读懂就不错了。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新课改要结合本校、本班的实际。从实际出发,让学生实现一种学习方式的转变,由学习的奴隶变成学习的主人。
三、课堂评价单一化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老师们也的确领悟到了这一精神,可是有的评价在教学中就变了味。综观各个教室,学生回答后紧接着的就是老师的评语:“好!”“非常好!”“太棒了”。的确我们所听到的这些都是一些正面的表扬的评语,但是这些评语未免太单一,太形式化了吧。难道每个学生都能对问题进行较为准确地作答吗?这样含糊的鼓励性评语是对他们真正有利的吗?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对学生进行真正有利的评价呢?首先,我们应该将评价细则化。说得好的我们给予肯定的评价并说出好在哪儿,让其他同学也可以借鉴,说得不好的或不太好的我们要给他指出来并鼓励他。这样才能让学生们真正地了解到自己哪是对的哪是错的。其次,评价应根据对象场合的不同而使用;对成绩差、自卑的学生,应该多给一点鼓励;而对于处于优势的、骄傲的同学来说就应该适可而止;因为,适时的激励能增强学生的自信,而过分的表扬会导致学生骄傲,而且在学生答错时应及时纠正。《新课标》是提倡以积极的评价为主,但并不是说有错不改,而是方法应该委婉些,尽量给予学生正面引导,使他更容易接受。然而很多老师都没有领悟到这一用意,只是对学生进行了一味的好的评价,导致评价单一性的出现。
四、刻意加强语文与杜会生活的联系,使延伸拓展与课堂教学结合得不自然
这次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是旗帜鲜明地提出加强语文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广大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大胆延伸,不断扩展,课堂教学不再囿于教科书所规定的内容,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生活体验和阅读经验,自觉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但我们也要看到,不少教师机械片面地理解语文学习的延伸拓展的思想,特别在一些公开课中,为了延伸而延伸,把课外延伸这一环节当成语文课堂改革中的一个招牌。担心如果哪一节课没有贴上这一标签,会被评课者判为不符合课改理念的陈旧课型。所以,一节课时间再紧,内容再多,必定安排哪怕三五分钟来一下“延伸拓展”,这导致许多延伸拓展都与本节课堂教学内容缺乏有机联系,缺少整合[2]。这次课程改革所主张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延伸拓展,要求融合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和师生的每一个活动之中,而不是刻意地去做样子。而且,最主要的延伸拓展应该是学生的课外语文实践,即把课堂所学运用到生活中或在生活中印证课堂内容,而不是在时间非常有限的课堂上。拓展的本质是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读写,而课堂上的主要精力仍然是深人理解和把握课文。课堂上老师总是带着学生尽情奔驰思想的野马,以吸引学生听课为惟一目的,甚至以为这才是学语文,这才是语文联系生活,这种理解是有偏颇的,不应该提倡。
参考文献
[1]张静.新课改下的教学反思[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6.
[2]仲金棋.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J].文教资料,20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