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认识一位作家对“犹太性”的认识有助于更好理解故事和人物塑造的意义。“犹太性”并不拘泥于一些表面现象,它真正的核心应该是这些文学作品中所折射出来的坚忍不拔,对生活的渴望与追求。辛格作品《旅游巴士》(The Bus)中的两位犹太人遭遇不公平却坚守宗教教义在外界的纷繁复杂中实现自我救赎。
关键词:犹太性;希望;失望;自我救赎
“犹太性”主要是指犹太作家在其作品中所表达出来的某种与犹太文化宗教相关联的一种思想观念,即犹太作家本人或其作品中人物的思维方式,心理机制以及能表现犹太人生活、思想、性格、语言、行为等特点的东西。(乔国强:2008)犹太作家正是通过对作品中人物场景的描写直接传递给读者自己对文化层面的“犹太性”的见解,同时又通过对故事中人物命运的安排和思想的体现见解表达了对宗教层面的“犹太性”的见解。
辛格的短篇小说《旅游巴士》(The Bus)中出现了两位犹太人,主叙者“我”---一位在美国一些大学讲學的绅士和一位“皈依”基督教的犹太妇女——塞莉娜·韦厄豪弗夫人。可以说这两位在故事中的经历也是不断在希望与失望中挣扎的经历。“我”最先在车上结识了“皈依”基督教的犹太妇女——塞莉娜·韦厄豪弗夫人,本以为同是犹太人应该会有不少共同的话题,结果发现并非如此,她爱慕虚荣、言不由衷、喜欢打听别人的私事、极其热衷的观察周围人们的任何风吹草动,更让“我”无法容忍的是为了物质享受她竟然皈依了基督教。“我” 在经历了最初的失望之后又结识了另一位旅客米塔隆夫人。在米塔隆夫人儿子马克的刻意安排下,两人产生了某种若有若无的暧昧,“我”却招致了塞莉娜·韦厄豪弗夫人的怀疑与鄙夷。由于塞莉娜·韦厄豪弗夫人的恶毒言语丧失了同这对母子一起生活的勇气,最终失望的逃离了这辆旅游巴士。
与 “我”类似的是塞莉娜·韦厄豪弗夫人也在希望---失望---再希望---再失望中挣扎,每更换一次旁边座位的旅伴,虚荣却又没有什么城府的她会在极短时间内就把自己的底细向别人兜个底朝天:她是犹太人,从纳粹的集中营出来后在舞会上结识了自己现在的丈夫,一位瑞士银行家,并皈依了基督教。她在向每一个陌生人讲述自己那并不值得炫耀的历史的时候都希望获得别人的同情与谅解,在大家想要同情她的时候,她自己却一遍又一遍的作出让众多乘客无法原谅的举动,她每一次都毫无缘由的整车人等她,而且时间越拉越长,最后让每一个包括自己的丈夫都再也不能容忍她将她赶下车。
这两个在希望与失望中挣扎的犹太人都离开了象征生活旅程的大巴,似乎是一个很不积极并且悲观的结局,但故事最后的转折---在开往日内瓦的列车上,两位犹太人重新坐在了一起。可以说辛格安排这样的结局,安排两个犹太人一个主动一个被动逃离后重新团结在一起有深刻意义,那就是重新赋予他们希望,他要让犹太民族相信无论生活如何考验他们,无论周围的人如何不理解他们,无论他们在人群中感到多么孤独,在他们的族人面前他们永远不是孤独的,他们永远不会孤身奋战,无论前途多么渺茫,他们在一起,惟有坚持再坚持他们才能实现自我救赎。
犹太人不可能在其他民族中找到自己的精神归宿,辛格在小说中表达的意思是,并非是占主流地位的非犹太人“同化”了犹太人,而是犹太人“同化”了非犹太人。(乔国强:2009)犹太作家们用无数文学作品告诉读者一个并不深奥但对犹太人来说非常重要的生活哲理:只要坚持,人们就可以做到任何自以为做不到的事情。(Isaac:1984)对于犹太人这样一个饱经磨难的民族,“犹太性”并不是简单的谨守犹太人的传统,要坚持讲Yiddish,穿传统的长袜和半截鞋,脖子上围着围巾,留着耳鬓(Isaac:1992)。所有这些都是“犹太性”文化层面的基本含义,能够做到这一切,但心中没有自己坚信的上帝的犹太人并不是真正的犹太人。“犹太性”并不拘泥于一些表面现象,它真正的核心应该是这些文学作品中所折射出来的坚忍不拔,对生活的渴望与追求永不放弃的宗教层面的含义在外界的纷繁复杂中实现自我救赎。
参考文献
[1]乔国强.美国犹太文学[M],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8:17
[2]乔国强.辛格研究[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177
[3]Cf.Issac Bashevis Singer,“Passions”,in Issac Bashevis Singer Collected Stories,London:Jonathan Cape,1984,p485
[4]Issac Bashevis Singer,In My Father’s Court:A Memoir,New York:Farrar,Straus and Giroux,1992,p36
(作者单位:上海电力学院 外语学院)
关键词:犹太性;希望;失望;自我救赎
“犹太性”主要是指犹太作家在其作品中所表达出来的某种与犹太文化宗教相关联的一种思想观念,即犹太作家本人或其作品中人物的思维方式,心理机制以及能表现犹太人生活、思想、性格、语言、行为等特点的东西。(乔国强:2008)犹太作家正是通过对作品中人物场景的描写直接传递给读者自己对文化层面的“犹太性”的见解,同时又通过对故事中人物命运的安排和思想的体现见解表达了对宗教层面的“犹太性”的见解。
辛格的短篇小说《旅游巴士》(The Bus)中出现了两位犹太人,主叙者“我”---一位在美国一些大学讲學的绅士和一位“皈依”基督教的犹太妇女——塞莉娜·韦厄豪弗夫人。可以说这两位在故事中的经历也是不断在希望与失望中挣扎的经历。“我”最先在车上结识了“皈依”基督教的犹太妇女——塞莉娜·韦厄豪弗夫人,本以为同是犹太人应该会有不少共同的话题,结果发现并非如此,她爱慕虚荣、言不由衷、喜欢打听别人的私事、极其热衷的观察周围人们的任何风吹草动,更让“我”无法容忍的是为了物质享受她竟然皈依了基督教。“我” 在经历了最初的失望之后又结识了另一位旅客米塔隆夫人。在米塔隆夫人儿子马克的刻意安排下,两人产生了某种若有若无的暧昧,“我”却招致了塞莉娜·韦厄豪弗夫人的怀疑与鄙夷。由于塞莉娜·韦厄豪弗夫人的恶毒言语丧失了同这对母子一起生活的勇气,最终失望的逃离了这辆旅游巴士。
与 “我”类似的是塞莉娜·韦厄豪弗夫人也在希望---失望---再希望---再失望中挣扎,每更换一次旁边座位的旅伴,虚荣却又没有什么城府的她会在极短时间内就把自己的底细向别人兜个底朝天:她是犹太人,从纳粹的集中营出来后在舞会上结识了自己现在的丈夫,一位瑞士银行家,并皈依了基督教。她在向每一个陌生人讲述自己那并不值得炫耀的历史的时候都希望获得别人的同情与谅解,在大家想要同情她的时候,她自己却一遍又一遍的作出让众多乘客无法原谅的举动,她每一次都毫无缘由的整车人等她,而且时间越拉越长,最后让每一个包括自己的丈夫都再也不能容忍她将她赶下车。
这两个在希望与失望中挣扎的犹太人都离开了象征生活旅程的大巴,似乎是一个很不积极并且悲观的结局,但故事最后的转折---在开往日内瓦的列车上,两位犹太人重新坐在了一起。可以说辛格安排这样的结局,安排两个犹太人一个主动一个被动逃离后重新团结在一起有深刻意义,那就是重新赋予他们希望,他要让犹太民族相信无论生活如何考验他们,无论周围的人如何不理解他们,无论他们在人群中感到多么孤独,在他们的族人面前他们永远不是孤独的,他们永远不会孤身奋战,无论前途多么渺茫,他们在一起,惟有坚持再坚持他们才能实现自我救赎。
犹太人不可能在其他民族中找到自己的精神归宿,辛格在小说中表达的意思是,并非是占主流地位的非犹太人“同化”了犹太人,而是犹太人“同化”了非犹太人。(乔国强:2009)犹太作家们用无数文学作品告诉读者一个并不深奥但对犹太人来说非常重要的生活哲理:只要坚持,人们就可以做到任何自以为做不到的事情。(Isaac:1984)对于犹太人这样一个饱经磨难的民族,“犹太性”并不是简单的谨守犹太人的传统,要坚持讲Yiddish,穿传统的长袜和半截鞋,脖子上围着围巾,留着耳鬓(Isaac:1992)。所有这些都是“犹太性”文化层面的基本含义,能够做到这一切,但心中没有自己坚信的上帝的犹太人并不是真正的犹太人。“犹太性”并不拘泥于一些表面现象,它真正的核心应该是这些文学作品中所折射出来的坚忍不拔,对生活的渴望与追求永不放弃的宗教层面的含义在外界的纷繁复杂中实现自我救赎。
参考文献
[1]乔国强.美国犹太文学[M],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8:17
[2]乔国强.辛格研究[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177
[3]Cf.Issac Bashevis Singer,“Passions”,in Issac Bashevis Singer Collected Stories,London:Jonathan Cape,1984,p485
[4]Issac Bashevis Singer,In My Father’s Court:A Memoir,New York:Farrar,Straus and Giroux,1992,p36
(作者单位:上海电力学院 外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