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点滴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_liuyun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进行教育改革,大力地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显得比较重要.下面就这方面谈几点做法.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中学生处于求知阶段,身心都处于发展的阶段,要经受外界的诱惑,因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尤其重要.中学生学习的知识一般是从书本中来的,对生活中的知识知之甚少,他们看不到知识给他们带来的用处,认识不到知识的重要性.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呢?教师应尽可能地了解每位学生的家庭背景,做到心中有数,可以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真正地了解他们的内心,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有利于学习的活动,理论联系实际,让他们认识到知识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从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知识求知欲,化压力为动力,“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由“被动”到“主动”的价值观.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 
  初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获取书本上的知识,从而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会产生焦虑、着急、困惑的心理,教师这个时候可以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积极思考,解决了旧问题,再提出新问题,整个学习的过程体现学生的创新性和自主性.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学习资料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找到问题的答案,学生在自学中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学会了自学.可以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思考,主动参加师生间的交流,从而提高学习的自主性.自主性的学习方法不仅打破了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而且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从依赖性的学习转变为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适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课堂的教学最主要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学生的思维一旦调动起来,他们对知识的感知、领悟、理解发展为新的知识产生,从而就有了创新.数学的学习方法尤其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体现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创新性的数学方法有利于初中学生独立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决心等品质的培养,有利于让学生建立“我要学”和“我能学”的自信,有利于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运用数形结合法,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
  数形结合法在数学中比较常用,把抽象的数量关系转变为几何图形,根据图形的直观来解决数量关系的数学问题.数形结合法能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单有外在的形式美或内在的思维美都不够,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美,要揭示这些美,数形结合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真正达到了有形有色的数形结合法.运用各式各样的几何图形,简单地、快速地画出来,从而进行各种各样的计算.数形结合法为学生提供具体形象的材料,把抽象的解题思路具体化,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有利于学生将难题迅速解答,做到事半功倍.根据图形的描述和显示出来的数据,充分地把图形与数字结合起来,几何图形显示了它在数形结合上的优势,所以运用数形结合法,可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产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在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数形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多方面、多层次地分析问题,形成多向性的思维方式,用图形辅助数学,用数学辅助图形,两者互相促进.数形结合法还开发了学生的大脑,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挖掘数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法,把这一方法扎根到学生的脑海中,在解决数学题目的时候能运用自如.
   四、培养学习兴趣,培养终身学习的观念 
  中学的数学多为枯燥、难懂,学生学习起来觉得困难重重,认为数学只要是把法则、公式和解题规律记好,重复做练习题目就可以了的.这样的想法是不正确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只靠单纯地死记硬背还不能学好数学,要善于利用数学公式来解决数学难题.善于激发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他们正处于对许多事物都很好奇的年龄,教师可以创造一些让他们好奇又有意义的实际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平时多关心学生、关注学生、热爱学生,及时地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帮助学生扬长避短,给予足够的鼓励.经常性地表扬成绩优秀的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让学生乐学、愿学,愿意为学习付出,就算遇到困难也能一一克服.比如在学到“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收集相关的立体图形的一些实物、图形等.在课堂上,把全班同学分为四组,然后每组的同学一一上去展示自己的图形,说出它们的特点,最后派每组的组长进行总结,教师对做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这样收到的效果是,让学生走出课堂,回到课堂,认识到学习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日益浓厚.现代的教育提倡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用到老,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教师经常性地引导学生懂得知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责任编辑 黄桂坚)
  
其他文献
本研究评价外伤患者早期短程注射氨甲环酸对死亡、血管闭塞时间以及输血的影响。20211例外伤伴出血或有出血风险的患者在创伤8h内随机接受氦甲环酸(负荷剂最1g,10min以上,随后1g
心理健康是人类身心健康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学生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在生理上、心理上都发生较大的变化。有资料表明,在我国约有1/5左右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早恋、
物理习题中常常出现“原速率反弹”的字样,学生遇到这种情况时总习惯把“原速率反弹”当成弹性碰撞的代名词。这种认识是否正确呢?笔者认为有必要将它提出来做一些讨论。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是有着两个不同内涵、外延的概念,不能相互混同,也不能相互替代。然而,二者又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体现为语文教学中的一篇篇课文都是文学作品,而文学所具有的审美特质这一基本属性决定了语文教学与美育密不可分。  一、 从教材中挖掘美的元素  1.语文教材蕴涵的内容美  有些课文是以自然美为主要表现对象的,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自然美的特征,引导学生去欣赏,丰富学生的生活情趣,陶冶学生的性情,
结核杆菌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共感染的患者死亡率高。结核病患者何时开始抗病毒治疗能获得最佳疗效,这一问题目前仍有争议。本次开放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仅抗酸杆菌痰涂片阳
看了贵刊第81期的《医院顾客满意度的变动性》,联想到一些东西,与大家分享。现代经济学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医院管理也不例外,用顾客满意度来衡量医院的运作,建立数学模型,准确精当的
新课程就如同新舞台,新舞台呼唤新角色。为推进新课程改革,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积极把自己从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而课堂角色在教师角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师的课堂角色应该怎样定位呢?  一、是“重结论的灌输者”还是“重过程的促进者”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扮演的是一个重结论的灌输者的角色。这种角色下,课堂教学出现了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就是“重结论,轻过程”。所谓重结论,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
日本HOSPira制药公司日前宣布,该公司生产的镇静药Precedex IV 200μg(盐酸右美托咪定)已在日本获批可长时间(超过24h)使用。
闭环式系统同时具备持续血糖检测与胰岛素注射功能。本研究探讨该胰岛素给药系统能否控制夜间血糖水平。此次Ⅱ期随机交叉性研究,19例年龄在5~18岁患1型糖尿病6.4年的患者入组。
建筑必须是可持续发展的,在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前提下,寻求人、建筑、环境三者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