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朗读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朗读中品、在朗读中悟、在朗读中思,成了现如今教学中很普遍采用的方法。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加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基于此,笔者这几年对语文课堂中学生的朗读进行了一些探索,尝试了几种朗读的方式,现行之于文,与同行探讨。
关键词:学生:享受;朗读;快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7-0157-02
一、让学生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去悟读
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读书,充分地读书。通过读来理解内容,感知整体;通过读来领会感情,体验情感;通过读来读出语感,感悟思想。它跟分析有着本质的区别,即让学生自己来感悟,所体现的是学生主体的东西。教师只能成为引导者,是学生读书过程中的合作伙伴的角色。为什么呢?这跟汉语言文字的自身特点有关,即讲时态,讲语态。汉语形态的丰富变化要靠学生意会,靠学生本人去感悟,并非外界强加就可以得到的。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在“学会→会学→创新”的过程中,也完成了从“获取者”到“生产者”的转变。比如《小镇的早晨》一文中“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这个片段教学:师: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这部分内容,是哪个词呢?生:恬静。师:恬静是什么意思?生:安静。师:既然这样,那课文中为何不用“安静”而是用“恬静”呢?你读了这部分内容后,脑中会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呢?(生去读课文,并画出相关内容,准备交流)
学生通过读,知道这部分写了河水静静地流淌(“清澈透明”、“波光粼粼”可看出河水的静),桥下是小船“悄悄地摇过”,晨光下老人专心地“晨练”的画面,而这画面除了“安静”以外,还含有“温馨”、“温柔”等一种美感在内,因此在不知不觉中就明白了“恬静”确实比“安静”更能传达这种韵味。当學生对课文毫无内心体验与感悟时,是不能读出感情来的。这时,就要把学生放到朗读的实践中去,让语言与画面相结合,这就是感悟,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小学生学习语言,先得以形象思维占主导,然后才能形成概念。前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说过:“要求一个12岁的孩子脱离了形象思维,用概念去理解问题,这是不可能的。”课堂中的朗读也是如此。
二、让学生常常带着问题去疑读
疑就是有疑问。宋代朱熹说过:“读书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就可以使学生由“无序型读”向“研究型读”发展。实际教学中,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1)问题忌刻板化。有时在备课时想的问题往往过于呆板,缺乏灵活性,不符合学生的学情(思维方式、内心需求、准备需求等),这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被动地位,原先设计好的问题如一只只无形的手,牵着学生走,就限制了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2)问题忌程序化。教师带着先前精心准备好的问题到课堂上去提问,不了解学生的实际,学生就被异化了,读书也就变了味道。完成布置好的思考题,就不会去读了。一次本可培养读书能力的行为就变成到书上找答案了。
朗读需要智能地读,但并不完全反对教师给问题。设计问题这个环节仍很重要。关键是怎样问,问什么,谁来问,问题能否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从而促使学生带着问题思考着去读。现在有些语文课上,学生已经能够主动质疑问难,这很好。但要真正使学生通过读来解决问题,实际操作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争取不问,尽量少问,替代转换(实在非问不可时可采用其他方式替换)。曾经听支玉恒老师说,他在教学《西门豹》时,提了这样五个问题:“读完后,你痛快吗?→你愤恨吗?→你佩服吗?→你同情吗?→你觉得还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吗?”每个问题后再加一个为什么。这些问题貌似与课文内容不搭界,但却说出了文章的全部,体现出了支老师课堂教学艺术的高明之处:由“直问”变“曲问”,迂回地问,旁敲侧击,侧重于情感激发与内在潜力的挖掘,学生自会带着这些情感去读。
三、让学生带着欣赏的心情去品读
要欣赏学生的每次读书,并给予充分激励和赞扬。一节语文课中的读书要实现“目标(读什么,为什么读)→实施(怎样读,最佳读书方式)→评价(读得怎么样,有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转换。评价很重要,而有效的评价对学生自信心的建立、情感的激发更是有巨大作用。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赏识也是一种激励。”他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才能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就能发挥出80%~90%,可见激励的作用。
对待学生的朗读也是如此。学生每次读后,教师绝不能冷落,更不能漠然视之,要进行恰当评价。评价时,不再以简单的“好”、“很好”,而以更为丰富的评价语。如“你读得太棒了!”“你已经完全融入到课文中去,完全读出了感情!”“其他同学还有没有想试一试的?”学生得到如此表扬,就知道自己在老师眼里也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就有享受成功的快乐。当然,其中也可提一些委婉性的意见,如“刚才你读得很有感情,如果声音再响亮些,字音再读准些,那么就会更好了。”“你在读这个人物的语言时,语调再稍慢些,语气再低沉些,就更能突出这个人物的感情了。”“刚才你在读这一段春景时,要再读得轻快些,就更能让人感觉出春天的那种美感了。”一个教学艺术高明的教师,从不轻易否定学生读书的成果。即使读得有差错,也总是宽容待之,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对他(她)的一片爱,这种爱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彭少庆.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起来[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05).
[2]申新,成巧云.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朗读[J].德宏教育学院学报,2003,(01).
关键词:学生:享受;朗读;快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7-0157-02
一、让学生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去悟读
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读书,充分地读书。通过读来理解内容,感知整体;通过读来领会感情,体验情感;通过读来读出语感,感悟思想。它跟分析有着本质的区别,即让学生自己来感悟,所体现的是学生主体的东西。教师只能成为引导者,是学生读书过程中的合作伙伴的角色。为什么呢?这跟汉语言文字的自身特点有关,即讲时态,讲语态。汉语形态的丰富变化要靠学生意会,靠学生本人去感悟,并非外界强加就可以得到的。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在“学会→会学→创新”的过程中,也完成了从“获取者”到“生产者”的转变。比如《小镇的早晨》一文中“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这个片段教学:师: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这部分内容,是哪个词呢?生:恬静。师:恬静是什么意思?生:安静。师:既然这样,那课文中为何不用“安静”而是用“恬静”呢?你读了这部分内容后,脑中会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呢?(生去读课文,并画出相关内容,准备交流)
学生通过读,知道这部分写了河水静静地流淌(“清澈透明”、“波光粼粼”可看出河水的静),桥下是小船“悄悄地摇过”,晨光下老人专心地“晨练”的画面,而这画面除了“安静”以外,还含有“温馨”、“温柔”等一种美感在内,因此在不知不觉中就明白了“恬静”确实比“安静”更能传达这种韵味。当學生对课文毫无内心体验与感悟时,是不能读出感情来的。这时,就要把学生放到朗读的实践中去,让语言与画面相结合,这就是感悟,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小学生学习语言,先得以形象思维占主导,然后才能形成概念。前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说过:“要求一个12岁的孩子脱离了形象思维,用概念去理解问题,这是不可能的。”课堂中的朗读也是如此。
二、让学生常常带着问题去疑读
疑就是有疑问。宋代朱熹说过:“读书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就可以使学生由“无序型读”向“研究型读”发展。实际教学中,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1)问题忌刻板化。有时在备课时想的问题往往过于呆板,缺乏灵活性,不符合学生的学情(思维方式、内心需求、准备需求等),这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被动地位,原先设计好的问题如一只只无形的手,牵着学生走,就限制了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2)问题忌程序化。教师带着先前精心准备好的问题到课堂上去提问,不了解学生的实际,学生就被异化了,读书也就变了味道。完成布置好的思考题,就不会去读了。一次本可培养读书能力的行为就变成到书上找答案了。
朗读需要智能地读,但并不完全反对教师给问题。设计问题这个环节仍很重要。关键是怎样问,问什么,谁来问,问题能否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从而促使学生带着问题思考着去读。现在有些语文课上,学生已经能够主动质疑问难,这很好。但要真正使学生通过读来解决问题,实际操作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争取不问,尽量少问,替代转换(实在非问不可时可采用其他方式替换)。曾经听支玉恒老师说,他在教学《西门豹》时,提了这样五个问题:“读完后,你痛快吗?→你愤恨吗?→你佩服吗?→你同情吗?→你觉得还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吗?”每个问题后再加一个为什么。这些问题貌似与课文内容不搭界,但却说出了文章的全部,体现出了支老师课堂教学艺术的高明之处:由“直问”变“曲问”,迂回地问,旁敲侧击,侧重于情感激发与内在潜力的挖掘,学生自会带着这些情感去读。
三、让学生带着欣赏的心情去品读
要欣赏学生的每次读书,并给予充分激励和赞扬。一节语文课中的读书要实现“目标(读什么,为什么读)→实施(怎样读,最佳读书方式)→评价(读得怎么样,有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转换。评价很重要,而有效的评价对学生自信心的建立、情感的激发更是有巨大作用。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赏识也是一种激励。”他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才能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就能发挥出80%~90%,可见激励的作用。
对待学生的朗读也是如此。学生每次读后,教师绝不能冷落,更不能漠然视之,要进行恰当评价。评价时,不再以简单的“好”、“很好”,而以更为丰富的评价语。如“你读得太棒了!”“你已经完全融入到课文中去,完全读出了感情!”“其他同学还有没有想试一试的?”学生得到如此表扬,就知道自己在老师眼里也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就有享受成功的快乐。当然,其中也可提一些委婉性的意见,如“刚才你读得很有感情,如果声音再响亮些,字音再读准些,那么就会更好了。”“你在读这个人物的语言时,语调再稍慢些,语气再低沉些,就更能突出这个人物的感情了。”“刚才你在读这一段春景时,要再读得轻快些,就更能让人感觉出春天的那种美感了。”一个教学艺术高明的教师,从不轻易否定学生读书的成果。即使读得有差错,也总是宽容待之,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对他(她)的一片爱,这种爱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彭少庆.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起来[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05).
[2]申新,成巧云.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朗读[J].德宏教育学院学报,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