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视数学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训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odcock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听、说、读、写,我们很自然地想到语文教学。语文教学一直强调贯穿听、说、读、写训练。听和读是吸收,是理解语言的能力,说和写是表达,是运用语言的能力,小学生正是通过听、读吸收营养,得到借鉴,再通过自己的说、写、实践逐步提高表达能力。听、说、读、写不仅仅是语文教学的任务,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也应是不可忽视的任务。
  一、要让学生学会倾听
  数学教学中听的训练,主要是课上的听,包括听教师的讲述和听学生的发言两方面。而在这两方面中,学生往往注重教师的讲述,而忽视同学的发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两者兼顾,特别是后者。在训练中,听同学发言,教师可以提问其他的学生:“你同意刚才发言同学的看法吗?为什么?你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等等。听同学的发言有三步:一是判断同学发言的正误;二是吸收合理的对自己的想法有促进的内容;三是对那些不合理的自己存有不同意见的想法,提出自己的想法以待进一步的交流。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语言的科学性和条理性,要有目的地突出重点、难点。譬如,在教学时,教师要对每节课进行多次阶段性的小结,小结要有条理地进行,而且要突出重点,因为各种思想方法、推理过程的掌握与否,直接影响到以后学习的好坏,数学是循序渐进的一门科学。在讲述中,教师要力求语言精练,切忌罗嗦。否则,就容易造成学生的疲劳感,从而影响他们专心听讲的积极性。如能进行这样的长期训练,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语言的鉴别能力一定会有一个飞跃。
  二、要让学生学会表达
  其实,听、说两种技能在教学中紧密相联,相互促进,一个是理解,一个是表达。数学课不应“满堂灌”,也不应“满堂问”,要精讲多练。练不只是做练习题,还要练表达,特别是用数学术语表达,通过表达反馈信息。谈话法是很注重说的,运用这种方法易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发展语言表达能力都有很大的作用。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发言。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用数学术语来说题、说意义、说法则、说推导过程。在计算教学中,更重要的是要训练学生会说算理。从过去追求结果到如今关注思维的过程,表达加深了对算理的理解。不论是算理还是法则,只有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才能知道他们是否真正理解掌握了。而学生口述算理和法则的过程,也是对其深入理解掌握的过程。在教学运算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语言说说各个运算律,这样更容易理解观察总结得来的字母表达式,使学生真正地掌握运算律。在应用题教学中让学生观察直观图,说出图中的信息,相应地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这样既能让学生感知数量之间的关系,又能培养他们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教学百分数应用题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观察例题,然后让他们说一说百分数应用题与分数应用题的联系和区别,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百分数应用题与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相同,只是分率的表示形式不同而已,解答方法也完全相同,最后请学生说出解题思路,独立解答。这样教学,既能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小学阶段,要求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的内容很多,我们要注意提供学生说的机会,让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见解,正确运用数学语言,从而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发展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学生的语言表达过程反映的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准确性。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听”与“说”的机会,培养学生“听”与“说”的习惯,提高学生“听”与“说”的能力。
  三、要让学生学会读概念、读法则、读题、读数学书
  不仅语文课上要读,数学课上也要读。读什么?怎么读?不再是读字、词、句、段、篇,也不再是绘声绘色地朗读。在数学上,应该是读概念、读定律、读法则等,以求加深印象,准确掌握知识点,应更好地学习数学术语,指导实践;读算式、读文字题以提高对数学运算顺序的表达能力;读应用题,应更好地看清题意,理清头绪,分析解题思路;读课外读物,拓展知识面,发展思维,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最重要的是要认真阅读课本,帮助学生消化课本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到:老师讲的听懂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会做了,并不能算是当天的学习任务完成了,还必须吃透课本,才能对所学知识掌握得更完整、更深刻。我们在教学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课本的习惯。可以课前读,通过预习发现问题,可以课后读通过温习巩固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效率。所以说,读的训练着实不可忽视。
  在教学中,我们还应引导学生默读、细读、边读边想。实践说明:凡是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善于边读边想的学生,没有一个是成绩落后的。
  四、要让学生学会写
  数学教学强调精讲多练,练习当然离不开写。写是一种书面表达,能够反映出学生学得怎么样,扎实不扎实,数学中写的是数字,画的是图形,但变化无穷,学了理论方法,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写是运用,是在听、说、读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一种反馈。除了解答题目,还可以写数学日记或编数学小报。这是对“读”的反馈,也是对“读”的促进。数学日记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让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思想、方法和情感的机会。教师首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整理知识。然后让学生写下他们对课堂学习过程的回忆、总结、创新。鼓励学生更多地从数学思考、数学发现方面写出数学日记,尤其是学会体现一种数学发现、数学思考、数学方法。数学日记只要是学生自己的感想体会,哪怕只是寥寥数语,也闪烁着他们智慧的光芒。为了编写小报,学生会主动地阅读一些课外书。对于阅读的数学知识,他们会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觉得有价值的内容,采取或小组合作或独立完成的形式,将其编写成数学小报,实现学习资源的共享。
  听、说、读、写的良好习惯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方面,这种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出来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在小学阶段,教师必须加强学生这种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以后学习和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综上所说,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技巧,使课堂上的语言生动有趣形象具体、深入浅出、富有感染力,使学生透过老师高超的语言艺术,体验到思维过程中的快乐,从而让他们的思维状态自然地进入数学思维环境之中,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将抽象的语言口语化、通俗化、形象化、简炼化,以便学生理解、掌握数学语言,还要求教师要多为学生提供培养和锻炼这些能力的机会。在课堂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听、去读,让学生去“听、想”数学语言,“读、学”数学语言,更重要的是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去说、去想,创设恰当的交流情景,给学生提供锻炼听、说、读、写能力的机会,要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活动中真正把知识融会贯通。
其他文献
初中物理学科对于学生而言,既陌生又难以掌控.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的物理现象,但是因为没有理论性的知识做基础,学生们对于物理知识的认识只停留在了表面现象中.
期刊
近年来,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深入开展代谢性疾病防治研究工作刻不容缓.低温环境与机体代谢水平密切相关.研究发现低温环境暴露可激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信、微博等不断走进社会大众的生活中,而作为全新的教学模式,微课不断走进初中数学课堂,在满足学生“移动化、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同时,彰显了微课小中见
期刊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联通”)于2008年10月15同由原中国联通红筹公司、中国网通红筹公司合并成立。中国联通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同时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上
“有效引导”策略,在数学学科教学应用的过程当中,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相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说,“有效引导”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小学阶段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