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度流星雨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dandanlidd12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星雨无疑是一个有趣的天象,为得到流星雨的全景图像,不能只重视高峰期的观测,峰前峰后的观测也很重要。观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目视观测
  
  常见流星雨的观测 一台录音机每小时至多可以记录500颗流星,也就是每分钟要记8颗。因为流星的出现是随机分布的,也可能每分钟有15颗流星出现,平均出现频率很难确定,即使像限仪座、英仙座或双子座这样的流星雨,也会让你一会儿在一两分钟内不停地记录,一会儿在一阵沉寂中无所事事。
  录音机始终不要停,看见一颗流星时,只要对着麦克风报出星等就可以了。如果流星出现率超过每小时200颗,个别流星星等的估计误差造成的影响很小,所以即使对估计的流星星等不很确定,也不要停止报出星等。如果一个观测点所有的观测者都这样做的话,就可以得到很好的统计结果。
  对极限星等的估计常会被流星出现所打乱,建议在估计极限星等时停止观测。当许多流星同时出现的时候很难停止记录,但这样的情况仅会持续一两分钟。要记住最终流星的天顶每小时出现率(ZHR),准确性主要取决于对极限星等的合理估计,要有规律地在观测过程中估计两个极限星等天区。
  强流星雨的观测(HR=500—4000) 强流星雨的出现率平均每分钟8颗~67颗,换句话说,就是会让你处于不能合理地记录流星星等的尴尬之中。每小时4000颗流星大约是每秒出现1颗流星,由于流星出现的随机性,每秒有三四颗流星要记录也是有可能的。这时要尽可能长时间地记录流星星等,不必担心你的估计缺乏准确性。记录的流星数目越大,你的结果就越具可统计性。另外,不要每记录一次就停下录音机,让录音机一直开着,到时可以从播放的时间推断出当时的观测时间;同时为了做时间校准,还要录上观测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这样观测完之后,你的录音带上就应该有一个准确的起始时刻,然后是许多的星等或哨声的录音,最后是确切的观测结束时刻。
  流星暴的观测(HR>4000) 平均每秒一两颗流星时,可以通过向录音机发出“嘀嘀”声来进行录音记录。出现率更高时,加上流星出现的不均匀性,不可能用录音的办法一颗一颗地记录,可以每10颗记录一次,也就是说当你印象中有10颗流星出现时,就录一声“嘀”。同样,也要录下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另外一个方法曾用于1966年的流星雨观测,观测者盯住观测天区,一秒后,估计看到了多少颗流星。当时最大估计值达到了40颗/秒。这种方法不很精确,因为对一秒的时间和流星数目的估计都不会很准确。
  
  照相和摄像观测
  
  尽管对于目视观测者来说,非常强的流星雨非常令人兴奋,但这种情形更适合于照相和摄像观测。摄像机是用不带感情色彩的电子来记录图像的,无论是一个小时出现一颗流星还是一秒出现一颗流星,对摄像机来说毫无区别。
  流星活动曲线 摄像观测主要是测定流星体的活动并计算流星群的流量。广角摄像机和肉眼一样有较大的视场和一定的极限星等,可以记录大量的亮流星。根据亮流星与较暗流星的比例,我们可以推测出流星群内不同大小粒子的混合比。而且因为与目视观测的相似性,广角摄像观测结果是用来校准1966年的目视观测数据的首选方法。
  一般的摄像机和电视摄像机的视场较小,但能记录下较暗的流星,由此得到的数据可以将广角摄像系统获得的流星流量曲线,拓展到产生暗流星的较小的流星体的范围内。这样我们就能发现流星雨是否在一定的星等截止,以及肉眼看不到的流星数目是否持续以指数增长。
  最后,采用一组不同镜头的摄像系统,可以在15个星等的亮度范围内研究流星活动——从-7等的火流星到最暗的7等的流星。建议同一地点的摄像观测者合理安排观测,以获得不同大小的粒子产生的流星体的资料及更多的流星信息。
  如果没有摄像机,照相观测也可以为强流星雨活动的流星群流量的估算提供数据。遇到强流星雨时,在活动高峰期应曝光5分钟,高峰前及高峰后应增加曝光时间到10分钟~20分钟,整个观测过程中应用同一卷胶卷。
  流星群轨道 观测流星雨的另一个目的是通过流星雨的轨迹来测定流星群的轨道。为此最好采用照相观测,尽管摄像观测可以按星等大小顺序记录更多的流星,但精确度肯定比不上照相观测。这主要是因为照相底片上感光物质的空间分辨率,比图像增强器的荧光屏高10倍。观测强的流星群活动可以获得足够数目的流星照片,从而算出最佳的流星群轨道。
  其他一些目的 通过摄像和照相观测,可以获得大量亮流星的资料,从而开展一些特定的研究。高分辨率的流星光谱非常少见,主要是捕捉足够亮的流星的机会极小。用高精度的光栅,探测器的极限星等要比流星成像时低3个星等,所以,要想得到流星光谱,在缺少强流星雨活动的时候,需要几小时(摄像观测)甚至几千小时(照相观测)守在仪器旁边。即使在英仙座流星雨期间,平均最长曝光时间也需要几十分钟甚至几十小时。在高于一般流星雨好几个星等的流星暴期间,才有机会在一个观测夜里得到几条高质量的流星光谱,从而将单个流星体的光谱与大量的统计样本进行比较,然后对差异做出评估。
  摄像观测和照相观测的另外一个特别的目的是记录下久现流星余迹。流星雨主要是由来自于彗星的高速流星群引起的,这将会产生大量的久现流星余迹,有时会在几十分钟内可见。流星体的数目越大,记录下亮的久现流星余迹以及它被高层大气扭曲的机会就越多。摄像机可以记录下流星余迹所有细微的变化,而通过长时间的曝光,照相设备可以记录下目视和摄像观测已不可见时久现流星余迹的发展过程。如果你有一个光栅或棱镜,但没有摄像机,应该考虑将它们装在照相机上,在非常亮的火流星出现并留下一条持续几十秒的余迹时进行拍摄。流星余迹的光谱极其稀少。
  在流星雨的观测中,摄像机和照相机或许可以给你带来终身难忘的纪念品。1966年,狮子座流星雨的那张有70多个流星的照片,不但在流星观测者中赫赫有名,在整个天文爱好者中也引起了轰动。所以请珍惜每一次机会,使你成为幸运者!
  
  望远镜观测
  
  为了得到更完善的流星雨的图像,有必要在各种亮度范围内观测流星。能被望远镜看到的流星要远远超过肉眼,可以提供比目视更暗的流星的信息,对业余观测者来说,也是唯一能够获得暗于6等的流星信息的方法。
  主要的目的是测定在整个过程中暗流星群的流量,而不仅仅只在高峰期;另外,还可以测定流星进入高峰活动的时刻。如果要选用天文望远镜或双筒望远镜,就要注意选用大视场的(最大达70°)以及合适的仪器来探测尽可能暗的流星。
  一般流星活动(HR<30) 根据以往的经验,在暗处用笔作图每小时最多可记录25颗~30颗流星。对于低于每小时30颗的采用 标准的笔画技巧,可选两个天区,每个视场约30分钟。合适的国际流星组织(ZMO)天区图是123和147,80和146,81和145,103和146。记录和画流星路径所用的时间也要记下来,这对流量测量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流星出现的频率不是太高,不要忘记画出久现流星余迹的扭曲。
  如果出现频率太高,要运用下面的技巧。
  较强流星活动(HR=30~500) 每小时30~500的流星出现频率对笔画记录要求太高了,在给定的时间,与目视观测相比,记录天区小,望远镜观测相对来说较容易。
  选取一个天区,尽管在ZMO天区可以做出极限星等的估计,但这里不必是ZMO选定的天区,重要的是要有不同亮度的恒星,而且位于流星辐射点以上10°~20°。观测过程与目视观测一样,但需要一些特别的技巧。如果对使用录音机不熟悉,需要预先练习。对视场内的几个恒星做出极限星等的精确估计很重要,而且需要经常做出估计。对那些自己选定的天区,不知道观测天区内恒星的星等,应估出目视极限星等。
  记录看到的流星的星等时,应把与流星雨无关的偶发流星除外。这样在一阵流星来的时候可以节省些时间,估计流星星等的速度要快,所以对所选天区的恒星星等要比较熟悉。最好在流星雨活动开始的时候先练习一下这个过程。
  强流星雨(HR=500—4000) 参照相应的目视观测注意事项。如果流星出现频率达到几秒一颗或一秒一颗,只记录星等,甚至连星等值前的“+”号也可省略。星等值为负的流星相当少见,如果出现的话,应暂时停下来等眼睛重新适应后再观测。
  流星暴的观测(HR>4000) 即使你能连续观看流星,在这样的出现频率下,你必须长时间地保持不闭眼睛。如果观测者在流星暴发生时,能对眨眼睛的时间做一些测量,是很有价值的。可采用目视观测中的记录方式,出现一个流星,对录音机说一声“嘀”。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对流星的计数应比目视观测计数容易,因为视场较小。
  
  无线电观测
  
  无线电流星散射仪是连续观测流星的理想仪器。流星余迹可以将远处发射器的无线电信号反射回地球,所以当一颗流星出现时,有可能接收到一小段2000千米远的无线电台发出的广播信号。
  这种观测技术在业余观测者中发展很快。近年来,一些团体开始使无线电观测自动化,用电脑来记录收音机接收到的信号,但理论上尚不完善,业余的无线电观测仍处于试验阶段。
  
  火流星的观测
  
  明亮的火流星划过夜空的景象的确令人难忘。即使是受过良好训练的观测者也可能会被大自然的美所折服而忘记记录数据,或者因心情激动而出错。而且火流星相对少见且出现无法预测,所以无法做火流星的观测练习。亮的流星可以比一般的流星提供更多的信息,要有统一的记录方式,并知道该记什么。
  火流星一出现,要看看钟表定下时间,最好准确到秒,事后钟表要与标准时间校对一下。接下来,趁对流星余迹的印象尚未模糊之际,记下余迹运行的表观路径。如果你将观测数据记录在磁带上,或者只是目睹而未做记录,至少应该标出流星余迹经过的三个主要的点。然后你应记下其他一些观测数据,如碎片、颜色、表观速度、闪光和声音。最后,记下表观星等,这通常比较好记。当火流星非常亮,超过月亮1/4的亮度(大约-9等或10等)时,记录的准确性可能较低。这时要做一些比较性的描述(如“亮过满月”)或记下星等范围(例如:在-11~14)。如果可能,应记下所有星等的变化(亮度曲线)。
  这里要特别提一下流星发出的声响,曾有的记录很少,但这方面的信息很重要。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光速慢得多,所以正常的声音应在光学观测后几分钟才可以听到。在记录上面提到的观测数据的同时,应准备收听流星发出的声响。流星发出的声响源自低于60千米高度的弹射轨道上,可能会有“嘭”或“嗖嗖”的声音,或者别的一些响声。当然,在做光学观测的同时也会听见一些声音,这并不是幻觉。这些不寻常的声音看来产生在流星轨迹的高端,源自于与极低频的无线电波的作用,产生的波以光速传播,在遇到绝缘物质如大质量的物体和大气层的电子活动时,便被转化成声波被我们听到。
  要辨认并除去非流星发出的声响,如:汽车、飞机、其他一些机器或动物发出的声音。据研究,当火流星的星等亮于-8等时,有可能发出声响。
  火流星的照相观测可以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但目视观测仍是必需的。只有少数的照相观测有时间的记录,而确切的时间记录对日后的计算至关重要。更进一步,照片无法给出火流星的真实颜色、久现流星余迹和声音方面的信息,而且火流星碎片方面的数据也无法从静态的照片中得出。
  流星体与大气中粒子的碰撞会引起二者的物质蒸发和电离,也有一些原子能态(亚稳能级)可能会存在几秒。这些能级的辐射会在很长时间内可见,形成久现流星余迹,在流星体消逝后呈现在夜空之中。大的流星体进入大气层时会在其弹射轨道的尾迹上留下大量不发光的物质,形成所谓的流星烟迹。有两种机会可能看到流星烟迹:一是在白昼流星出现时,伴随流星划出的明亮的轨迹会看到流星烟迹;二是在傍晚时,光线已经减弱,可以看见流星烟迹。即使很晚,有些流星余迹出现的高度仍能被太阳照亮,使得余迹看起来很亮,这两种余迹会沿着流星体的弹射轨道产生在20千米的高度,强风会使余迹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发生变化。 (屈智图)
其他文献
在2002年1月,麒麟座的一颗恒星突然变亮了上万倍,光芒一时压倒了银河系里所有其他的恒星。比我们的太阳亮60万倍。当然.鉴于地球离它太远。只有守着望远镜的人才注意到它,与新星
背景    自从二战时发现流星可以反射无线电波,便有人通过无线电来监听流星活动。这当中大致有两种监听方法,一种是只有专业人士才能进行的雷达观测——主动式,另一种是简单易行、通过反射来监听的——被动式。  流星是发生在大气层80千米~120千米高空的天象。当流星体与地球大气相遇时,本身会与飞行路径上的空气分子剧烈摩擦,产生高温,使空气分子电离,形成一个电离气体柱。同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的道理一样,这个
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社会,文章介绍了多元文化视野下皇后图书馆的多元文化服务理念。同时介绍了其多元文化服务措施,包括:设置了新移民服务部为新移民提供多样化服务;致力于与其他
本文通过对山西省大学城知识资源以及大学城知识共享需求的调查分析,讨论适合于山西省大学城的知识共享框架模式,为山西省大学城的共建共享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本文通过对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聋哑大学生利用图书馆借阅现状的统计分析,阐述在为聋哑大学生服务方面高校图书馆应体现的人文关怀,并从用心、爱心、细心、恒心四个角度提出
ALEPH500系统是一个灵活、强大、世界通用的图书馆集成系统,它丰富的过滤方法是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本文对包括书目数据、单册数据、读者卡子证功能和流
《读书有方》围绕阅读精神、阅读方法、阅读情趣、阅读推广的见解和倡议对于不同读者均有裨益,是家长更好营造家庭阅读氛围、编辑提升专业技能、教师开展广开视野、研究者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