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国内语言教学中外教功能定位的分析,设计包括教学标准与规范、教与学信息反馈、学生评分和中外教师融合度在内的二层次外教评估指标体系,就指标权重的确定与指标评分进行阐释,并提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国内语言教学中外教的激励措施与手段。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语言教学;外教评估;评估体系
一、引言
外教教学效果是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一大重要影响因素,提升外教教学水平,实现中外双方语言教师的互动与融合,能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的语言训练与专业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以及中西文化交流奠定重要基础。目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对国内语言教学阶段的教学评估与管理尚未形成一个综合、完善的体系,无法客观、公正地评估外教教学效果,难以充分发挥外教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发展中的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出国深造率的提升,影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设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国内语言教学阶段外教评估体系为重点,探讨适用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国内教学阶段的外教评估指标体系,并据此提出外教的激励措施,以更好地实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效推动中外合作办学双方语言教学的研究与合作,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外教的功能定位
中外合作办学通常是指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目前所称的中外合作办学一般是指国家鼓励的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领域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1]。外教在口语、写作、语言运用、中西文化交流等方面能否充分发挥作用直接影响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语言能力、专业学习能力和中西文化适应、理解能力的培养,也是中外合作高校联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一大关键。
(1)促进学生语言应试能力的提升。以英语为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出国深造,需要通过雅思或托福等国际公认的语言测试,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都要达到较好的水平,并实现平衡发展才可能取得好成绩,而口语、写作是很多中国学生的弱项。外教通过承担学生英语口语、英语俱乐部、英语角、写作思维、学术写作等第一、第二课堂教学,可以为学生营造地道的英语学习氛围,纠正学生发音和语法错误,给学生更多开口说英语的机会,创造一对一的英语学习机会和条件,为学生构建语境,帮助学生树立西方写作与表达思维,提升口语、写作考试成绩。
(2)促进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提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需要达到中外双方所设定的专业学习要求后方可拿到学位。学生若出国深造,面临着生活和语言方面的适应性过渡,能否更快地适应国外生活环境,能否跟上国外教师的课堂,能否与国外教师良好沟通,正确、充分地表达观点,并撰写学术论文等,这都需要良好的语言应用能力作为保障。外教在国内教学阶段教授学生的口语、学术写作等课程,训练学生的西方语言思维与逻辑,积累足够的西方文化素养,无疑为缩短学生在国外学习的适应期奠定了良好基础。
(3)促进学生中西文化的融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围绕国际型人才培养来设计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学生可能出国继续深造,或在国外就业发展,又或在国内外企工作,同时,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也要求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不仅要具备中西文化的理解与包容能力,更要善于融入国际化团队与氛围。因此,在国内教学阶段及早为学生输入优秀的西方文化理念,帮助学生建立对西方文化的正确理解,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识别力与判断力,训练学生的中西文化交流能力,这也是外教的一大重要工作内容。
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国内教学中外教教学评估体系设计
(一)外教教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国内语言教学中,外教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主要目的是:客观评估外教授课效果,为外教提供科学、规范的授课标准,充分激发外教的工作投入,并据此制定完善外教管理工作的机制与策略,以提升学生英语口语水平与英语应用能力,为出国深造与跨文化交流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围绕该目标,外教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将着重建立在外教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标准、教学投入与中西融合度的基础上,具体评估内容应包括:教学目标的明确、教学内容的适宜度设定、教学重点与难点的把握、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步骤与课堂组织、作业的布置与检查、教学日历的执行、集体备课情况等。以英语角课程为例,具体评估内容涉及:英语角组织形式;英语角主题选择的难易适宜度、学生的参与度、外教与学生一对一交流机会等。实践中发现,外教教学过程越规范,教学形式越丰富多样,教学信息量越大,对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就越好。
外教的功能定位是抓好外教教学工作的起点,在外教和管理人员深刻理解其功能定位的基础上,通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的设计与选择来备课与授课,管理人员再据此设定教学标准、教学规范和教学水平要求,以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具体体现为:学生口语测试成绩、日常应用能力、学术应用能力的提升,以及学生语言学习兴趣与整个学院语言学习氛围的提升。由這些要素构成了外教教学评估与管理的核心圈,属于业务层面。管理层面则分为次核心圈和外围圈。次核心圈主要包括中外教师团队和中外办学双方的联合研讨,直接服务于业务层的需要,帮助解决核心圈出现的问题,保证核心圈的良好运转,属于教学管理层面;外围圈主要涉及中外合作办学双方的制度与监管措施,属于政策与制度层面。三个层面的不同要素共同发挥作用,有助于外教教学规范性建设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二)外教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1.教学标准与规范
这项指标衡量外教是否按照教学目标与要求,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考核外教授课的规范性与严谨性,防止出现无要求、无规范的自我随意状态,这是确保外教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基础。该指标包含教案撰写、讲义撰写、教学日历制订、教学形式设计、教学方法选择五项二级指标。 2.教与学信息反馈
这项指标衡量外教教学执行情况,以强化对教学过程的控制。该指标包含学生评分,即随机抽取10名学生采用百分制对外教进行评分,取其平均值为外教该门课程授课得分;学生建议,即随机抽取部分学习较认真的学生参与座谈,收集对外教的建议;作业布置与批改次数是否达到要求;教学日历执行中计划与现实是否相符;教材是否使用以及怎样使用等。
3.学生成绩
这一指标衡量外教教学的直接产出,以推动外教功能定位目标的实现。该指标包含学生每学期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学生全国英语应用能力、四级、六级英语考试、出国雅思考试、托福考试、口语交际能力和学术表达能力测试等。这些考试是学生在读期间要通过的一系列英语测试,也是综合反映学生英语学习情况的量化指标。
4.中外教师融合度
这一指标衡量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人才培养过程中,中外教师联合攻关,打造合力,引进和消化优质教育资源的情况。该指标包含中外教师教学合作、教研合作、科研合作、文化交流与团队管理。这几项指标是对中外教师融合、渗透程度的一种评估,也是促进合作办学国际接轨的重要条件。
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外教激励制度与措施
(一)深化外教对教学功能定位与评估指标的理解与认同
通过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的评估与考核,外教面临着工作规范与质量的双重挑战,只有增强外教对其功能定位与评估指标的理解,并达到认同,才可能产生评估考核的正激励性。为此,需要在开学初向外教详细解读评估指标与方法,尤其是对指标的解释要尽可能准确,也要注重外教的文化影响所带来的冲突管理。对外教完全不能接受的指标,可结合中方考核需要进行微调,在良好的沟通与协调中促进双方最终确定指标与考核周期,还要让外教充分知晓考核通过、良好、优秀将得到怎样的激励。
(二)强化形式多样的正激励
对外教的激励要强调正激励,尽量不用负激励,这是与西方文化相吻合的。外教希望在得到好评的同时得到正激励,但不喜欢在出现差错或问题时得到惩罚。因此,管理中我们应结合这种文化特点,多强化正激励,对出现差错或问题的老师进行单独沟通,最重要的帮助其改进,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在遇到与学校行政管理部门管理制度冲突时,我们应出面协调,帮助出现问题的外教克服心理负担,为其传递正能量,促进问题的改进与完善。
(三)强调次核心圈对核心圈的带动作用
核心圈是提升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关键,但尤其离不开次核心圈的支持与带动。通过开展教学研讨、联合研讨,搭建中外双方高校交流与互动的平台,可以有效促进核心圈业务层质量与水平的提升。为此,应组建中教与外教研讨团队,建立研讨性学习型组织,就教学中的难题、困境、方案进行独立和联合研讨,促进中外双方的了解、认同与信任,推动人才培养方案与计划的国际接轨,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着良好外语语言能力的国际型专业人才。
(四)强调外教团队的自我管理
外教管理不仅要打造团队,还要强化自我管理。中西方文化不可避免会有一些冲突之处,建立起外教团队,并选拔一位外教担任负责人是解决管理冲突的良策。因为外教负责人能更好地与外教成员沟通,并获取外教的信任,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外教与中教之间的协调与沟通,有利于处理好单独由中方管理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为了加大对外教的激励,尤其应加大对优秀外教的正激励,从管理的角度给予外教肯定与支持,鼓励其自我管理、自我控制,對照评估指标自我评估,并撰写工作完善计划。
(五)加强中外教师的交流与合作
中外合作办学需要不断加强中外教师的交流与融合,才能搭建一个友好协商与沟通的桥梁,也才能更好地发挥外教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与功能性作用。中外教师的交流不应只局限于教学、教研与科研的交流,还应扩展到课外的合作,如共同庆祝中西方传统节日、联合举办主题联欢活动或文体活动、联合参与学校、甚至省里的师生竞赛活动等,这些活动将大大加深中外双方教师的互认与理解,增强外教的主人翁责任感,打造中外双方教师合力,共同面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的难点和难题,并实现协同与创新。
参考文献
[1]薛卫洋.质量建设进程中的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基于《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报告》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6(2)
[2]宗平.中外合作办学中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研究[J].江苏高教,2015(1)
[3]孙智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人才培养模式对接策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3)
[4]鄢晓.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影响因素和基本原则[J].江苏高教,2014(1)
[5]于险波.高等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外语教学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 2014(1)
[6]昝琦,左丰亮.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提质增效路径研究[J].大学教育,2021(5)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17]452号)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语言教学;外教评估;评估体系
一、引言
外教教学效果是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一大重要影响因素,提升外教教学水平,实现中外双方语言教师的互动与融合,能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的语言训练与专业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以及中西文化交流奠定重要基础。目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对国内语言教学阶段的教学评估与管理尚未形成一个综合、完善的体系,无法客观、公正地评估外教教学效果,难以充分发挥外教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发展中的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出国深造率的提升,影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设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国内语言教学阶段外教评估体系为重点,探讨适用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国内教学阶段的外教评估指标体系,并据此提出外教的激励措施,以更好地实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效推动中外合作办学双方语言教学的研究与合作,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外教的功能定位
中外合作办学通常是指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目前所称的中外合作办学一般是指国家鼓励的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领域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1]。外教在口语、写作、语言运用、中西文化交流等方面能否充分发挥作用直接影响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语言能力、专业学习能力和中西文化适应、理解能力的培养,也是中外合作高校联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一大关键。
(1)促进学生语言应试能力的提升。以英语为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出国深造,需要通过雅思或托福等国际公认的语言测试,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都要达到较好的水平,并实现平衡发展才可能取得好成绩,而口语、写作是很多中国学生的弱项。外教通过承担学生英语口语、英语俱乐部、英语角、写作思维、学术写作等第一、第二课堂教学,可以为学生营造地道的英语学习氛围,纠正学生发音和语法错误,给学生更多开口说英语的机会,创造一对一的英语学习机会和条件,为学生构建语境,帮助学生树立西方写作与表达思维,提升口语、写作考试成绩。
(2)促进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提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需要达到中外双方所设定的专业学习要求后方可拿到学位。学生若出国深造,面临着生活和语言方面的适应性过渡,能否更快地适应国外生活环境,能否跟上国外教师的课堂,能否与国外教师良好沟通,正确、充分地表达观点,并撰写学术论文等,这都需要良好的语言应用能力作为保障。外教在国内教学阶段教授学生的口语、学术写作等课程,训练学生的西方语言思维与逻辑,积累足够的西方文化素养,无疑为缩短学生在国外学习的适应期奠定了良好基础。
(3)促进学生中西文化的融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围绕国际型人才培养来设计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学生可能出国继续深造,或在国外就业发展,又或在国内外企工作,同时,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也要求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不仅要具备中西文化的理解与包容能力,更要善于融入国际化团队与氛围。因此,在国内教学阶段及早为学生输入优秀的西方文化理念,帮助学生建立对西方文化的正确理解,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识别力与判断力,训练学生的中西文化交流能力,这也是外教的一大重要工作内容。
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国内教学中外教教学评估体系设计
(一)外教教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国内语言教学中,外教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主要目的是:客观评估外教授课效果,为外教提供科学、规范的授课标准,充分激发外教的工作投入,并据此制定完善外教管理工作的机制与策略,以提升学生英语口语水平与英语应用能力,为出国深造与跨文化交流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围绕该目标,外教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将着重建立在外教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标准、教学投入与中西融合度的基础上,具体评估内容应包括:教学目标的明确、教学内容的适宜度设定、教学重点与难点的把握、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步骤与课堂组织、作业的布置与检查、教学日历的执行、集体备课情况等。以英语角课程为例,具体评估内容涉及:英语角组织形式;英语角主题选择的难易适宜度、学生的参与度、外教与学生一对一交流机会等。实践中发现,外教教学过程越规范,教学形式越丰富多样,教学信息量越大,对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就越好。
外教的功能定位是抓好外教教学工作的起点,在外教和管理人员深刻理解其功能定位的基础上,通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的设计与选择来备课与授课,管理人员再据此设定教学标准、教学规范和教学水平要求,以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具体体现为:学生口语测试成绩、日常应用能力、学术应用能力的提升,以及学生语言学习兴趣与整个学院语言学习氛围的提升。由這些要素构成了外教教学评估与管理的核心圈,属于业务层面。管理层面则分为次核心圈和外围圈。次核心圈主要包括中外教师团队和中外办学双方的联合研讨,直接服务于业务层的需要,帮助解决核心圈出现的问题,保证核心圈的良好运转,属于教学管理层面;外围圈主要涉及中外合作办学双方的制度与监管措施,属于政策与制度层面。三个层面的不同要素共同发挥作用,有助于外教教学规范性建设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二)外教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1.教学标准与规范
这项指标衡量外教是否按照教学目标与要求,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考核外教授课的规范性与严谨性,防止出现无要求、无规范的自我随意状态,这是确保外教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基础。该指标包含教案撰写、讲义撰写、教学日历制订、教学形式设计、教学方法选择五项二级指标。 2.教与学信息反馈
这项指标衡量外教教学执行情况,以强化对教学过程的控制。该指标包含学生评分,即随机抽取10名学生采用百分制对外教进行评分,取其平均值为外教该门课程授课得分;学生建议,即随机抽取部分学习较认真的学生参与座谈,收集对外教的建议;作业布置与批改次数是否达到要求;教学日历执行中计划与现实是否相符;教材是否使用以及怎样使用等。
3.学生成绩
这一指标衡量外教教学的直接产出,以推动外教功能定位目标的实现。该指标包含学生每学期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学生全国英语应用能力、四级、六级英语考试、出国雅思考试、托福考试、口语交际能力和学术表达能力测试等。这些考试是学生在读期间要通过的一系列英语测试,也是综合反映学生英语学习情况的量化指标。
4.中外教师融合度
这一指标衡量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人才培养过程中,中外教师联合攻关,打造合力,引进和消化优质教育资源的情况。该指标包含中外教师教学合作、教研合作、科研合作、文化交流与团队管理。这几项指标是对中外教师融合、渗透程度的一种评估,也是促进合作办学国际接轨的重要条件。
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外教激励制度与措施
(一)深化外教对教学功能定位与评估指标的理解与认同
通过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的评估与考核,外教面临着工作规范与质量的双重挑战,只有增强外教对其功能定位与评估指标的理解,并达到认同,才可能产生评估考核的正激励性。为此,需要在开学初向外教详细解读评估指标与方法,尤其是对指标的解释要尽可能准确,也要注重外教的文化影响所带来的冲突管理。对外教完全不能接受的指标,可结合中方考核需要进行微调,在良好的沟通与协调中促进双方最终确定指标与考核周期,还要让外教充分知晓考核通过、良好、优秀将得到怎样的激励。
(二)强化形式多样的正激励
对外教的激励要强调正激励,尽量不用负激励,这是与西方文化相吻合的。外教希望在得到好评的同时得到正激励,但不喜欢在出现差错或问题时得到惩罚。因此,管理中我们应结合这种文化特点,多强化正激励,对出现差错或问题的老师进行单独沟通,最重要的帮助其改进,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在遇到与学校行政管理部门管理制度冲突时,我们应出面协调,帮助出现问题的外教克服心理负担,为其传递正能量,促进问题的改进与完善。
(三)强调次核心圈对核心圈的带动作用
核心圈是提升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关键,但尤其离不开次核心圈的支持与带动。通过开展教学研讨、联合研讨,搭建中外双方高校交流与互动的平台,可以有效促进核心圈业务层质量与水平的提升。为此,应组建中教与外教研讨团队,建立研讨性学习型组织,就教学中的难题、困境、方案进行独立和联合研讨,促进中外双方的了解、认同与信任,推动人才培养方案与计划的国际接轨,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着良好外语语言能力的国际型专业人才。
(四)强调外教团队的自我管理
外教管理不仅要打造团队,还要强化自我管理。中西方文化不可避免会有一些冲突之处,建立起外教团队,并选拔一位外教担任负责人是解决管理冲突的良策。因为外教负责人能更好地与外教成员沟通,并获取外教的信任,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外教与中教之间的协调与沟通,有利于处理好单独由中方管理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为了加大对外教的激励,尤其应加大对优秀外教的正激励,从管理的角度给予外教肯定与支持,鼓励其自我管理、自我控制,對照评估指标自我评估,并撰写工作完善计划。
(五)加强中外教师的交流与合作
中外合作办学需要不断加强中外教师的交流与融合,才能搭建一个友好协商与沟通的桥梁,也才能更好地发挥外教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与功能性作用。中外教师的交流不应只局限于教学、教研与科研的交流,还应扩展到课外的合作,如共同庆祝中西方传统节日、联合举办主题联欢活动或文体活动、联合参与学校、甚至省里的师生竞赛活动等,这些活动将大大加深中外双方教师的互认与理解,增强外教的主人翁责任感,打造中外双方教师合力,共同面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的难点和难题,并实现协同与创新。
参考文献
[1]薛卫洋.质量建设进程中的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基于《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报告》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6(2)
[2]宗平.中外合作办学中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研究[J].江苏高教,2015(1)
[3]孙智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人才培养模式对接策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3)
[4]鄢晓.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影响因素和基本原则[J].江苏高教,2014(1)
[5]于险波.高等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外语教学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 2014(1)
[6]昝琦,左丰亮.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提质增效路径研究[J].大学教育,2021(5)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17]4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