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的放矢”,这个成语,用来揭示初中道德与法治与研学旅行二者知识迁移的相互关系,是十分恰当的。虽然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探究与分享”一类活动栏目的内容占了“半壁江山”,但是某种程度上,活动课题哪里来,活动大门怎样开,活动时间谁施舍,往往成为思政课教师的困惑。正好我们课题组遇上了集实践性、灵活性、开放性、创新性于一体的研学旅行,有思政之“的”,放研学之“矢”,主阵地与游击区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本文重点谈一谈在研学旅行中道德与法治知識迁移的实践。
一、行之前,安民告示,研有课题
有计划的组织学生研学旅行,让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视野由校园、课堂向四周扩展,让学生回到真实的社会生活中进行学习,能够逐渐帮助与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要率先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政理论课教师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真正引领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进行研究性学习,既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又达到心灵的升级。
行成于思,研学旅行对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迁移的实践,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不能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我们课题组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首先根据研学旅行目的地自然人文的基本情况,根据历史文化的基本脉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我校学生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实际,选定学习主题,拟出研学步骤,纳入课程设计。其次,和学校政教处、年级德育处等处室,和班主任、安全老师紧密结合,将研学旅行纳入班会课、讨论课、实践课等课程类型中,思政为主,兼学别样。自不待言,每次出行,“安全”先行,让学生学习户外安全知识,宣讲户外应急预案和处理方法,甚至还强调入乡随俗等户外生存技能。
研学旅行对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迁移,形象的说,就是“小课堂”与“大社会”的有机结合,对于研学旅行的主题而言,要体现“社会即学校”的理念,让学生在初中阶段就能做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就能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因此拟定研学题目立意要高、设计要实、行文要活。诚然,统编教材刚开始使用,研学旅行才有个眉目,我们设计研学题目并非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需要有一个不断探索、完善的过程。
二、行之中,对照课题,刨根问底
怎样通过研学旅行的方式,让学生迁移道德与法治的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团队意识和实践能力?我们课题组结合班主任,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的协作分工负责下,将学生分成小组,确定小组负责人,牵头学习行之前的研究课题,按学生认知水平,纳入实践课的课程类型。学生通过不同方式,或分解课题,化整为零,或竞标课题,发挥优势,最终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捆绑式评价。这样学生都能感受自然、亲近人文,通过讨论辩论、环境体验、聆听报告、实地考察、实验探究、合作分享等不同方式,深化道德与法治所学知识,达到研学目标。
怎样让学生对陌生的领域和知识进行最大限度的了解?我们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不依赖旅行社和导游,而是自己动手,编写中学生喜闻乐见的阅读材料,为即将所学的知识做好铺垫,使孩子对即将探究的问题心向往之。如到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的洛阳考察,我们让学生自己依据提纲,查找古代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和同伴交流、和老师交流、和文本交流,有所侧重的阅读古都洛阳。由此可见,阅读是延续的重要环节之一。
怎样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活动中,进行“体验式”的学习?我们道德与法治课题组教师带领学生到小浪底训练基地,一去二三天,项目四五类,小组六七人,实打实训练了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了竞争与合作的意识。实践证明,“知”和“行”的统一,“说”和“做”的统一才是学习道德与法治应有的态度和方法。
(三)行之后,编筐收沿,展示成果
有思政之“的”,放研学之“矢”,也就是从实践的目标出发最终又回归实践。无论是行之前的预习题目出示,还是在行之中的各项活动的开展,或是行之后的成果展示,我们道德与法治课题组教师始终将其纳入课程设计中进行实践研究。研学旅行后的展示课,起主导作用的是我们道德与法治课题组教师,特别强调“三个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课内与课外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研学旅行后的展示课,起负责作用的是班主任,时间、地点、内容、场地“四落实”,没有班主任的配合,我们的美好愿景也会束之高阁;研学旅行后的展示课,唱主角的是学生,研学之中有高潮,研学之后有奇峰,我们有意识地把学生推上能力展示的前沿阵地,鼓励他们以多种形式展示心得体会,使尽可能多的学生有机会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展示自我。杜甫故里、白居易墓园归来,多以诗词歌赋表达;嵩山书院归来,多以书法、微文呈现:洛阳一拖归来,多以小组方式的研究报告展出;晋豫边抗日根据地归来,多以剧本故事的情形再现。过去我们常说学校德育要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如今,“研”和“学”的真正结合,实现了教室内外墙壁没有空闲,一“行”一“展”,促进了人与人、班与班的明争暗赛。道德与法治的知识迁移,展现了个性,建立了信心,可以说,研学旅行中的亮点和收获,大都是在行之后异峰突起,高潮叠起。
总结研学旅行对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迁移的实践,我们尝试了“三个结合”:与教材资源相结合,借鉴统编教材的权威性、典范性、示范性,让学生拥有扎实的文化知识基础;与教学情境相结合,发挥考试指挥棒的导向作用,让学生联系社会学会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与主题班会结合,变“班会就是批评、学生万马齐喑”为“我行动、我总结、我反思”。
总之,研学旅行对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迁移的实践,要体现学习情境的真实性,学习内容的综合性,思维培养的整体性和学生研究的差异性。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的告诫我们:“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我们要努力改进和完善自己,牢记重托,不负众望,让道德与法治通过研学旅行等活动在未来课堂上绽放新的光彩!
一、行之前,安民告示,研有课题
有计划的组织学生研学旅行,让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视野由校园、课堂向四周扩展,让学生回到真实的社会生活中进行学习,能够逐渐帮助与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要率先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政理论课教师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真正引领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进行研究性学习,既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又达到心灵的升级。
行成于思,研学旅行对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迁移的实践,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不能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我们课题组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首先根据研学旅行目的地自然人文的基本情况,根据历史文化的基本脉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我校学生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实际,选定学习主题,拟出研学步骤,纳入课程设计。其次,和学校政教处、年级德育处等处室,和班主任、安全老师紧密结合,将研学旅行纳入班会课、讨论课、实践课等课程类型中,思政为主,兼学别样。自不待言,每次出行,“安全”先行,让学生学习户外安全知识,宣讲户外应急预案和处理方法,甚至还强调入乡随俗等户外生存技能。
研学旅行对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迁移,形象的说,就是“小课堂”与“大社会”的有机结合,对于研学旅行的主题而言,要体现“社会即学校”的理念,让学生在初中阶段就能做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就能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因此拟定研学题目立意要高、设计要实、行文要活。诚然,统编教材刚开始使用,研学旅行才有个眉目,我们设计研学题目并非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需要有一个不断探索、完善的过程。
二、行之中,对照课题,刨根问底
怎样通过研学旅行的方式,让学生迁移道德与法治的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团队意识和实践能力?我们课题组结合班主任,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的协作分工负责下,将学生分成小组,确定小组负责人,牵头学习行之前的研究课题,按学生认知水平,纳入实践课的课程类型。学生通过不同方式,或分解课题,化整为零,或竞标课题,发挥优势,最终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捆绑式评价。这样学生都能感受自然、亲近人文,通过讨论辩论、环境体验、聆听报告、实地考察、实验探究、合作分享等不同方式,深化道德与法治所学知识,达到研学目标。
怎样让学生对陌生的领域和知识进行最大限度的了解?我们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不依赖旅行社和导游,而是自己动手,编写中学生喜闻乐见的阅读材料,为即将所学的知识做好铺垫,使孩子对即将探究的问题心向往之。如到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的洛阳考察,我们让学生自己依据提纲,查找古代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和同伴交流、和老师交流、和文本交流,有所侧重的阅读古都洛阳。由此可见,阅读是延续的重要环节之一。
怎样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活动中,进行“体验式”的学习?我们道德与法治课题组教师带领学生到小浪底训练基地,一去二三天,项目四五类,小组六七人,实打实训练了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了竞争与合作的意识。实践证明,“知”和“行”的统一,“说”和“做”的统一才是学习道德与法治应有的态度和方法。
(三)行之后,编筐收沿,展示成果
有思政之“的”,放研学之“矢”,也就是从实践的目标出发最终又回归实践。无论是行之前的预习题目出示,还是在行之中的各项活动的开展,或是行之后的成果展示,我们道德与法治课题组教师始终将其纳入课程设计中进行实践研究。研学旅行后的展示课,起主导作用的是我们道德与法治课题组教师,特别强调“三个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课内与课外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研学旅行后的展示课,起负责作用的是班主任,时间、地点、内容、场地“四落实”,没有班主任的配合,我们的美好愿景也会束之高阁;研学旅行后的展示课,唱主角的是学生,研学之中有高潮,研学之后有奇峰,我们有意识地把学生推上能力展示的前沿阵地,鼓励他们以多种形式展示心得体会,使尽可能多的学生有机会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展示自我。杜甫故里、白居易墓园归来,多以诗词歌赋表达;嵩山书院归来,多以书法、微文呈现:洛阳一拖归来,多以小组方式的研究报告展出;晋豫边抗日根据地归来,多以剧本故事的情形再现。过去我们常说学校德育要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如今,“研”和“学”的真正结合,实现了教室内外墙壁没有空闲,一“行”一“展”,促进了人与人、班与班的明争暗赛。道德与法治的知识迁移,展现了个性,建立了信心,可以说,研学旅行中的亮点和收获,大都是在行之后异峰突起,高潮叠起。
总结研学旅行对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迁移的实践,我们尝试了“三个结合”:与教材资源相结合,借鉴统编教材的权威性、典范性、示范性,让学生拥有扎实的文化知识基础;与教学情境相结合,发挥考试指挥棒的导向作用,让学生联系社会学会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与主题班会结合,变“班会就是批评、学生万马齐喑”为“我行动、我总结、我反思”。
总之,研学旅行对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迁移的实践,要体现学习情境的真实性,学习内容的综合性,思维培养的整体性和学生研究的差异性。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的告诫我们:“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我们要努力改进和完善自己,牢记重托,不负众望,让道德与法治通过研学旅行等活动在未来课堂上绽放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