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话丝路 释疑解惑 传递信心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g88727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5月14日-15日,初夏北京,生机盎然。举世瞩目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举行,与会领导人和代表共商合作大计,共绘发展图景。
  这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举办的最高规格的“一带一路”国际会议,是今年最重要的主场外交,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中国首倡、中国主办的层级最高、规模最大的多边外交活动,意义重大,成果丰硕,影响深远。
  修路、茶叶、筷子——论坛上的文明互鉴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的国家会议中心和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是此次大会的两个会场。
  国家会议中心广场上,以赵州桥为原型的“丝路金桥”景观格外抢眼,寓意交流互通、合作共赢,令人联想到“一带一路”正是各国人民通往繁荣发展的一座金桥。会场随处可见的高峰论坛会标由黄蓝两条丝带组成,分别代表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论坛上,许多外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讲到“一带一路”时,巧妙地引用中外俗语,阐述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观点,十分精彩,令人钦佩。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致辞中说:“‘一带一路’倡议植根于古丝绸之路的历史土壤,中国有句古话说,要致富先修路,非常愿意共同建设好这条丝路,造福所有人。”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施瓦布评价“一带一路”是区域合作新模式,以长远和整体的视野,对国际合作和经济发展贡献独特,将倡议喻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驶向更加繁荣和包容的未来。
  演讲最后,施瓦布用汉语提到“要想富,先修路”,引发听众的掌声和笑声。紧接着他结合“一带一路”对中国俗语加以发展,用英语说:“要繁荣,先联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谈到“一带一路”提到了茶叶。在高级别全体会议上,她说:“第一次听到‘一带一路’倡议的时候,可能很多人都想到了丝绸,但是我想到的是茶。为什么是茶呢?不管是北京、莫斯科、伦敦、马拉喀什,所有的地方都在喝茶。茶是很多人的必需品,也是很多人共同合作的纽带。”
  “茶叶让不同的文化、群体和人民连接更紧密。‘一带一路’实际上有类似功效,它连接文化,连接不同的群体、经济、人民,能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福祉。”拉加德说。在平行主题会议上,她用中国俗语“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捆筷子抱成团”,强调资金融通的重要性。
  第71届联合国大会主席汤姆森致辞时引用“众人拾柴火焰高”,指出“一带一路”需要共同打造,将它称之为是促进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伟大工程,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相辅相成,联合国将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框架内的合作。
  73岁的捷克总统泽曼在论坛上评价“一带一路”是“现代史上的一项重大倡议”,“捷克目前参与的项目虽然不大,但正如一支蜡烛不足以照亮一个房间,而几百支蜡烛就能产生足够的光亮”。
  这些融通中外的论述成为媒体报道的关注点。有外媒称“一带一路”愿景下“条条大路通北京”。高峰论坛不仅是政治层面的讨论,也是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生动体现“共商、共建和共享”精神,是古代丝路遗产的传承。这必将有利于“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
  借口说话回应舆论质疑
  毋庸讳言,尽管“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断扩大,仍有一些国家、一些人抱有疑虑。高峰论坛举办前夕,海外舆论集中炒作各种质疑,对倡议泼冷水,声称西方发达国家鲜有领导人参加,这一经济合作倡议隐藏中国的地缘政治企图等等。
  针对海外负面舆论,论坛期间,一方面,新华社播发了系列观点鲜明、语言犀利的英文评论,包括《“一带一路”是披着外衣的霸权主义吗?》,受到西方媒体高度关注,被路透社、英国《卫报》、Sky News、新加坡《海峡时报》等大篇幅转载,有力引领、影响了国际舆论,取得出色的国际传播效果。另一方面,借口说话回应质疑也具有很强说服力。
  “一带一路”在西方发达国家“遇冷”恐怕是会前针对论坛最大的非议。要驳斥质疑,必须进一步挖掘外方参会情况,不只停留在“130多个国家代表参会”的表态上。对此,能否找到与众不同视角、发现并提炼深刻主题,是稿件回应非议、并产生国际影响力的关键,这需要记者敏锐的洞察力、过硬的采集力和对报道的拿捏与精炼。
  我们发现,包括G7、金砖国家等世界主要经济体均有代表积极参会,因此就决定以此为主题,传达各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广泛支持,以及对习近平主席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促进全球治理思想的有力认同。这一角度站位更高、立意深刻。
  采访到西方代表并非易事。14日峰会开幕式刚结束,笔者进入高级别会议全体会会场,由于没有安排代表与媒体见面,他们又经常来去匆匆,只能采取“伏击”的办法进行采访。
  法国总统代表、前总理拉法兰早于其他嘉宾入场。笔者趁他坐下前主动与他打招呼,他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有力的握手,打消了笔者的所有顾虑。不管是有备而来,还是多年在议会上“舌战”群雄练就的本事,拉法兰非常诚恳且全面地回答了提出的问题。原以为西方传统大国代表对“一带一路”表态会相对谨慎,或许他们也只不过是抱着来看看的态度参会。不过,拉法兰的表态令笔者惊讶。他毫无保留地表示出他本人以及新任总统马克龙对“一带一路”的高度支持。
  拉法兰对法国为何支持“一带一路”、想如何参与“一带一路”侃侃而谈,若不是我方领导人已入场,警卫中断了我的采访,相信还可以采到更多内容。事实证明,拉法兰在接受一对一采访时的言论要比他准备的讲稿精彩得多、针对性更强,有了这些引语,新华社稿子的高度和独家性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共话丝路 传递信心
  出席论坛的“中巴经济走廊”特使扎法尔先生可以说一口流利的中文。他在1976年就来到中国学习,先后在北京学中文,后来又到广州学医,还曾经担任巴基斯坦驻上海领馆的总领事,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中国通”。
  他接受采访时心情看起来非常好,對于高峰论坛的赞扬之情溢于言表。“会场非常棒,北京是非常漂亮的城市,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和美丽的季节,论坛给了大家一个共同造就美丽未来的机会。”采访中,他中英文兼用,结束后,他握着记者的手说“以后常联系”,好像老朋友的感觉,“巴铁”名副其实。
  在国家会议中心新闻中心的大厅里,随处可见为这个中国主场外交盛会而奋战的各国记者们,以及被记者团团围住畅谈“一带一路”的嘉宾们。
  记者偶遇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劳伦斯·库恩,他欣然接受了临时的采访。他表示,倡议所勾勒出的伟大愿景是举世瞩目的,毕竟从提出到现在只有四年时间,其挑战也是不可否认的,只要好好经营,未来该倡议会在国际社会上收获更多的认可和拥护。
  午餐时,日本放送协会的一名记者告诉笔者,他们非常迫切地想要更深入地了解这个宏大的项目。这一倡议在经济合作层面上来说对各国是有益无害的,日本应该不会甘心错过参与的良机。
  采访各国代表时,从事英语对外报道的笔者也遇到语言沟通上的问题,一些白俄罗斯、乌克兰、智利等国的代表无法顺畅地用英语进行交流。
  作为报道创新,新华社这次论坛报道派出了七名外籍改稿专家(俄语、阿拉伯语等六种语言)组成的“洋记者”团队,直接对话嘉宾,多媒体形式报道,取得了非常好的国际传播效果。
  这也让笔者想到,一些专家曾呼吁加强小语种人才的培养,使中国更好地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因为语言沟通是民心相通的重要基础。
  (新华社北京分社记者李萌对本文亦有贡献)
其他文献
2016年8月至12月,笔者在美国明德大学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短期访学期间,采访了在该院任教的华裔老师鲍川运教授。鲍川运教授在日内瓦联合国总部从事专职口译工作多年,后来到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从事翻译教学和研究工作。他参与了中国外文局高端翻译人才培养、“中国关键词”多语对外传播平台等多个项目的策划、研修活动组织或审定稿工作。本访谈以“中国关键词”项目实施为例,探讨中国政治话语对外传播所应秉持的理念、路径
期刊
在对外宣传工作中,外宣品的制作和传播对于精准推介本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情况,展现城市形象和推进对外交流,有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近年来,南通市狠抓外宣品策划、制作与传播工作,坚持“三不原则”(非必要不上马、不满意不出品、制成品不积压),各类外宣品鲜活出彩,投放地区和领域进一步拓展,有力地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非必要不上马  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让世界各地之间信息交互
期刊
2017年4月23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中国—东盟中心联合主办、中国外文局中国报道杂志社承办的“2017年中国—东盟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联合采访活动”在江西省九江成功举行。东盟十国20家主流媒体的20名记者与中国媒体一道,在九江多地进行采访报道,全方位、多角度了解九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体验九江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感受中国—东盟合作的广阔前景。  一、持续报道,宣传九江外在魅力  联合采访活动
期刊
2017年7月27日至28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中国外文局和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承办,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协办的第五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在烟台举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郭卫民出席并作主旨演讲,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中国外文局局长张福海、中国传媒大学校长胡正荣作大会演讲。中国外文局副局长王刚毅主持大会开幕式。本届研讨会
期刊
《新编现代中国文学史》一书编者王德威(David Der-wei Wang),现任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教授,并担任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会汉学研究中心主任。译作主要有:《现代抒情传统四论》《茅盾、老舍、沈从文:写实主义与现代中国小说》《一九四九:伤痕书写与国家文学》等。該书借助分析传统文学形式和流行歌曲歌词、总统演讲、政治学著作、狱中杂记等非传统文学形式,以新的视角对鲁迅、沈从文、张爱玲、莫
期刊
作者格雷厄姆·阿利森(Graham Allison)系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贝爾弗尔科学与国际事务研究中心主任,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创始院长,曾任国防部长助理,为从里根总统到奥巴马总统的各届政府国防部长建言献策,同时还是《李光耀:大师论中国、美国和世界》等多部畅销书的作者。《注定一战》认为,当一个崛起中的国家威胁要取代一个处于统治地位的国家时,局面很少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在过去500年,一
期刊
今年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将在福建厦门举行。这是继“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之后,中国的又一重大主场外交活动。  随着自身影响力的不断增加,金砖峰会已成为国际媒体报道和媒体资源的聚汇点,而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金砖国家经济发展的领头羊,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也将是本届金砖峰会期间海外舆论关注的焦点。对于东道主中国的媒体来说,回应外界对金砖国家发展的质疑,传递金砖国家对合作发展的信
期刊
《环球时报》英文版上海编辑部于今年4月制作了中英文双语短视频《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China is one of the safest countries in the world),在国内外社交媒体上引发了现象级传播效应。视频采用街头英文采访在华外国人的形式,请外国人结合自己的切身经验,对比中国和他们的祖国的安全程度。视频也不避讳就“在中国最危险的经历是什么”提问,请他们讲述所经历过
期刊
为了解不同国家民众对于中国文化的整体认知程度以及对于中国文化产品的接触意愿,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联合国际著名调研平台Survey Sampling International(SSI),于2015年底至2016年初,共计三个月的周期,开展了第二次《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与意愿》年度大型跨国调查。  考虑到整个调研报告体量,为了让相关问题分析更为聚焦,课题组将调研报告分解为中国文化符号认知
期刊
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是一场主题宏大的重点报道,从对外宣传的角度,其意义尤为重要。在台湾民进党上台后推行“去中国化”,企图割断两岸精神纽带的背景下,纪念孙中山先生具有重要的“两岸意义”;在我们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中国逐渐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大背景下,纪念孙中山先生更具“国际意义”。  然而,外界对中国大陆高规格纪念孙中山诞辰多有误读。新华社对外报道从无处不在的“中山印记”着手,准确诠释历久弥新的“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