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波三十岁之前的人生顺遂而平淡,直到他发现了摄影的新玩法。
2005年,一位美国友人从纽约带回一本画册,送到刘波手中,这本画册叫《纽约黑影:纽约日报新闻档案犯罪照片录》,里面记录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的一些犯罪现场。刘波被这些真实事件的现场图片深深震撼。
犹如对于名画的重新演绎,刘波想着倘若能将这些照片用自己的方式和想法加以重现,那将是多么有意思的一件事,于是他找到了李郁。
李郁和刘波结识于2001年,通过同学的介绍,两人一见如故。李郁学的是信息技术专业,刘波学的是油画,两个似乎都和摄影沾不上半点关系,但都被摄影深深吸引与影响。对于刘波的提议,李郁很赞成,不过,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与其拍外国的事件,不如拍本地的新闻,这样更有亲近之感。
从2006年开始,刘波和李郁的组合就开始产生化学效应,于是就有了以“狗年十三个月”为主题的24幅照片。
重塑二手现实
见到刘波的时候,他带着学生刚结束半个月的写生,一路风尘仆仆的样子。剃着小平头,穿着黑色的T恤,背着鼓鼓的双肩包,从外表上看不像是个搞艺术的人。站在旁边的李郁是瘦瘦高高,一头披头士风格的发型颇有些艺术家式的颓废之感,这两个人的组合,因为各自鲜明的风格而具有了很高的辨识度。
在《狗年十三个月》之前,刘波和李郁有过诸多的尝试。第一张作品本是一幅关于凶杀案的现场,因为诸多因素,照片以失败告终。第一件成功的作品取材于2006年2月20日报纸上的一则新闻,同样是关于一桩凶杀案,因为此前经验的累积,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对于照片的成功,李郁并没有透露更多的细节,用刘波的话说,就是照成了,就像画油画一样,没什么诀窍,画多了,自然就有了感觉。
因为拍摄的需要,刘波和李郁常常关注本地的新闻报纸,李郁说:“当我们在读一篇新闻的时候,总会因为一些描述性的文字,而在脑中联想出该有的画面,我和刘波所做的,就是将这些画面重现出来,进行艺术的再加工。”
李郁还记得中学时在报纸上看到的一则新闻:一个男孩骑自行车带着一个女孩,许多路人指责他们骑车带人,违反了交通规则,但是他们不仅不听,反而骑得更快。突然,后座的女孩尖叫起来,原来她的裙子被车轮卷进去,并且很快就被完全扯破。男孩连人带车摔倒在地,剩下只穿着内裤的女孩满脸通红的站在路边。“这是一则很普通的新闻,但是非常有意思,文字具有画面感,整个故事有它内在的戏剧冲突,同时也能满足观众和读者的猎奇心理,这样的故事,就很适合拍成图片。”
在刘波和李郁的作品中,大多都是这样的照片。一位重庆的僧人步行千里,只为朝拜武汉归元寺,无奈误入汉宜高速公路,这则新闻取自2006年2月25日的报纸。在照片中,一位身着袈裟,手持佛珠的僧人行走在高速公路上,旁边是呼啸的车流。李郁说道:“这就是一张很戏剧的图片,高速公路是现代的,代表着飞速发展的社会,而和尚这一元素,是古典的,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象征,这两者融合在一张画面中,能够产生强烈的反差。”
为了制作这张照片,刘波和李郁策划了将近一个月。从看到这则新闻决定把它拍出来开始,李郁和刘波就开始了各自的分工,刘波负责找演员、服装和道具,李郁负责找场地、画草图,各就各位之后,两人亲自上阵试拍,最后到实地进行拍摄,灯光调试准确之后,一次成像。刘波略带得意之色的说道:“我们的照片不做后期,所以有人看到我们拍的照片后,觉得是真的,又好像不是真的。”
照片中的人物,大多是两人朋友的友情出演,有时刘波会进行角色客串,遇到实在找不到合适人物的时候,还会花钱请人演。刘波还记得,在拍摄“武汉光谷科学家铜像左手被盗锯”时,正好是晚上9点多,拍摄现场引起了不少人的围观,有几个热心的观众自愿提出在照片中进行客串。
拍片子是件繁琐的事情,除了时间的投入之外,资金的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被人追赶纵身跳下,洞穿楼顶吓坏众人”这幅图片取材于2007年8月13日的报纸新闻,为了营造合适的场景,刘波和李郁可是花了不少功夫。找到合适的房间之后,出于情境需要,要对房间的吊顶进行加工,在中间穿凿一个能容人的洞,为此,两人花了一千多元。这张照片很成功,被国内外多家媒体报道登载,是两人作品里认知度较高的作品之一。
照片的荒诞感来自现实
袁晓舫在《现实的创造》中说道:观看刘波和李郁作品的时候,很难用传统的视觉经验进行判断,他们的作品并不是一种纯视觉的产物;在引导观众观看的方式上,他们已经偏离了纯粹的视觉经验,从这点上来说,他们作品的意义不在于创造新的语言方式,而在于传达现实本身。
这就是刘波所说的,在观看他们作品时,观众有种既觉得真实,又不觉得真实的那种感觉。真实的是新闻事件本身就发生过,不真实之感来源于拍摄的方式。
以摄影流派而言,一般分为两种:抓拍和摆拍。抓拍强调瞬间感,摆拍是按艺术家主观来进行安排。而李郁和刘波的拍摄方式两种兼而有之,更准确的说,他们追求的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东西。为了进行进一步的解释,李郁举了一个例子:“美国有位街头摄影师叫迪克·西亚,他并不出名,属于小众的圈子,他抓拍街上的人物肖像,但会在路边的大树上设置闪光灯,灯光随着镜头的快门而闪烁,这种方式,很难归结于某一种流派,这种摄影方式就是典型的介于两者之间。”
在李郁和刘波的作品中,有种来自现实的荒诞之感,这种感觉伴随着画面的戏剧冲突,给人强烈的视觉感染。他们用来自影像中的二手经验来重新诠释了二手现实,这有点像拍电影,有演员、有剧本、有道具、有灯光、有摄影、有导演。
仔细观察两人的作品,会发现一个惊人的相似,作品中的人物表情基本上都是呆滞、茫然和冷漠的,不带任何情绪。刘波说:“这是故意而为之,因为在照片里,人就是道具,是让图片有故事性可言的重要元素,有时候我们甚至不需要人物去融入到情境之中,也不要演的多么自然,只需要他们站在那不动,完成构图就行了。地点的选择也不需要是真实新闻所发生的地点。”
在刘波说完后,李郁反问道:“这不就像我们现实的世界吗,冷漠而疏离。在作品里,可以找到很多痕迹,是我们刻意安排上去的,不仅仅是让图片更丰富,还有艺术家的内在表达。包括在新闻的选择上,大多是暴力、凶杀、色情、欺骗之类的故事,这在部分程度上反应了当下浮躁的社会现实。”
从2006年至今,在6年的时间里,李郁和刘波共同完成了4组作品,共72幅照片。第一组作品做了1年多,名为“狗年十三个月”,刘波在说到命名的问题上,特别简洁:“2006年是农历狗年,有十三个月和四个情人节,共三百八十五天,于是干脆就叫了这个名字。”第二组作品为“受害者”,在2007年到2008年,“受害者”这个词语频繁的见诸报端,引起了两人的注意,两人收集了24个类似的故事。拍摄了一组共24张照片。
从第三组照片开始,李郁和刘波又开始了新的玩法。《戊子己丑霹雳火》的独特在于,用同样的构图,诠释两个不同的故事,这两个故事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有着内在的相似性。李郁在照片的注解里解释道:“这些故事有些依靠一个仅有的交点联结在一起,有些虽情景迥异,却具有相同程度的荒诞。我们用结对子的方式翻拍了这些故事,用想象的暴力和专业的相机,强行让他们闪现出相同的瞬间,而在这一系列的现实背后,留下的则是双重的投影。”
2011年开始,李郁和刘波在完成了三组共72幅照片的作品之后,他们不再以静态的形式观察社会,而是以动态的影像来表达观点。把几乎静止的长镜头称之为摄影,从而有了某种超现实主义的荒诞之感。
光着脚站在路边13小时的人,随着环境的改变一动不动;出租车内沉默的乘客,一路不发一语;这种表达方式,李郁和刘波才刚刚开始尝试,这是在他俩博客里未命名的第四组作品。
“新闻媒体正在替代真实的生活”李郁说:“人们更乐于享受别人提供的信息快餐,而忽视身边的真实感,我们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于媒介的一种批判与反思。”
2012年,李郁和刘波的创作步伐慢了下来,一来是有趣的新闻难找,好多题材都拍过,二来是两人都需要沉淀,表达出更新的东西。两人从而立之后开始新的生命,整整6年时间,作品带来的除了荣耀之外,还多了一份对于责任的思考。
2005年,一位美国友人从纽约带回一本画册,送到刘波手中,这本画册叫《纽约黑影:纽约日报新闻档案犯罪照片录》,里面记录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的一些犯罪现场。刘波被这些真实事件的现场图片深深震撼。
犹如对于名画的重新演绎,刘波想着倘若能将这些照片用自己的方式和想法加以重现,那将是多么有意思的一件事,于是他找到了李郁。
李郁和刘波结识于2001年,通过同学的介绍,两人一见如故。李郁学的是信息技术专业,刘波学的是油画,两个似乎都和摄影沾不上半点关系,但都被摄影深深吸引与影响。对于刘波的提议,李郁很赞成,不过,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与其拍外国的事件,不如拍本地的新闻,这样更有亲近之感。
从2006年开始,刘波和李郁的组合就开始产生化学效应,于是就有了以“狗年十三个月”为主题的24幅照片。
重塑二手现实
见到刘波的时候,他带着学生刚结束半个月的写生,一路风尘仆仆的样子。剃着小平头,穿着黑色的T恤,背着鼓鼓的双肩包,从外表上看不像是个搞艺术的人。站在旁边的李郁是瘦瘦高高,一头披头士风格的发型颇有些艺术家式的颓废之感,这两个人的组合,因为各自鲜明的风格而具有了很高的辨识度。
在《狗年十三个月》之前,刘波和李郁有过诸多的尝试。第一张作品本是一幅关于凶杀案的现场,因为诸多因素,照片以失败告终。第一件成功的作品取材于2006年2月20日报纸上的一则新闻,同样是关于一桩凶杀案,因为此前经验的累积,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对于照片的成功,李郁并没有透露更多的细节,用刘波的话说,就是照成了,就像画油画一样,没什么诀窍,画多了,自然就有了感觉。
因为拍摄的需要,刘波和李郁常常关注本地的新闻报纸,李郁说:“当我们在读一篇新闻的时候,总会因为一些描述性的文字,而在脑中联想出该有的画面,我和刘波所做的,就是将这些画面重现出来,进行艺术的再加工。”
李郁还记得中学时在报纸上看到的一则新闻:一个男孩骑自行车带着一个女孩,许多路人指责他们骑车带人,违反了交通规则,但是他们不仅不听,反而骑得更快。突然,后座的女孩尖叫起来,原来她的裙子被车轮卷进去,并且很快就被完全扯破。男孩连人带车摔倒在地,剩下只穿着内裤的女孩满脸通红的站在路边。“这是一则很普通的新闻,但是非常有意思,文字具有画面感,整个故事有它内在的戏剧冲突,同时也能满足观众和读者的猎奇心理,这样的故事,就很适合拍成图片。”
在刘波和李郁的作品中,大多都是这样的照片。一位重庆的僧人步行千里,只为朝拜武汉归元寺,无奈误入汉宜高速公路,这则新闻取自2006年2月25日的报纸。在照片中,一位身着袈裟,手持佛珠的僧人行走在高速公路上,旁边是呼啸的车流。李郁说道:“这就是一张很戏剧的图片,高速公路是现代的,代表着飞速发展的社会,而和尚这一元素,是古典的,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象征,这两者融合在一张画面中,能够产生强烈的反差。”
为了制作这张照片,刘波和李郁策划了将近一个月。从看到这则新闻决定把它拍出来开始,李郁和刘波就开始了各自的分工,刘波负责找演员、服装和道具,李郁负责找场地、画草图,各就各位之后,两人亲自上阵试拍,最后到实地进行拍摄,灯光调试准确之后,一次成像。刘波略带得意之色的说道:“我们的照片不做后期,所以有人看到我们拍的照片后,觉得是真的,又好像不是真的。”
照片中的人物,大多是两人朋友的友情出演,有时刘波会进行角色客串,遇到实在找不到合适人物的时候,还会花钱请人演。刘波还记得,在拍摄“武汉光谷科学家铜像左手被盗锯”时,正好是晚上9点多,拍摄现场引起了不少人的围观,有几个热心的观众自愿提出在照片中进行客串。
拍片子是件繁琐的事情,除了时间的投入之外,资金的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被人追赶纵身跳下,洞穿楼顶吓坏众人”这幅图片取材于2007年8月13日的报纸新闻,为了营造合适的场景,刘波和李郁可是花了不少功夫。找到合适的房间之后,出于情境需要,要对房间的吊顶进行加工,在中间穿凿一个能容人的洞,为此,两人花了一千多元。这张照片很成功,被国内外多家媒体报道登载,是两人作品里认知度较高的作品之一。
照片的荒诞感来自现实
袁晓舫在《现实的创造》中说道:观看刘波和李郁作品的时候,很难用传统的视觉经验进行判断,他们的作品并不是一种纯视觉的产物;在引导观众观看的方式上,他们已经偏离了纯粹的视觉经验,从这点上来说,他们作品的意义不在于创造新的语言方式,而在于传达现实本身。
这就是刘波所说的,在观看他们作品时,观众有种既觉得真实,又不觉得真实的那种感觉。真实的是新闻事件本身就发生过,不真实之感来源于拍摄的方式。
以摄影流派而言,一般分为两种:抓拍和摆拍。抓拍强调瞬间感,摆拍是按艺术家主观来进行安排。而李郁和刘波的拍摄方式两种兼而有之,更准确的说,他们追求的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东西。为了进行进一步的解释,李郁举了一个例子:“美国有位街头摄影师叫迪克·西亚,他并不出名,属于小众的圈子,他抓拍街上的人物肖像,但会在路边的大树上设置闪光灯,灯光随着镜头的快门而闪烁,这种方式,很难归结于某一种流派,这种摄影方式就是典型的介于两者之间。”
在李郁和刘波的作品中,有种来自现实的荒诞之感,这种感觉伴随着画面的戏剧冲突,给人强烈的视觉感染。他们用来自影像中的二手经验来重新诠释了二手现实,这有点像拍电影,有演员、有剧本、有道具、有灯光、有摄影、有导演。
仔细观察两人的作品,会发现一个惊人的相似,作品中的人物表情基本上都是呆滞、茫然和冷漠的,不带任何情绪。刘波说:“这是故意而为之,因为在照片里,人就是道具,是让图片有故事性可言的重要元素,有时候我们甚至不需要人物去融入到情境之中,也不要演的多么自然,只需要他们站在那不动,完成构图就行了。地点的选择也不需要是真实新闻所发生的地点。”
在刘波说完后,李郁反问道:“这不就像我们现实的世界吗,冷漠而疏离。在作品里,可以找到很多痕迹,是我们刻意安排上去的,不仅仅是让图片更丰富,还有艺术家的内在表达。包括在新闻的选择上,大多是暴力、凶杀、色情、欺骗之类的故事,这在部分程度上反应了当下浮躁的社会现实。”
从2006年至今,在6年的时间里,李郁和刘波共同完成了4组作品,共72幅照片。第一组作品做了1年多,名为“狗年十三个月”,刘波在说到命名的问题上,特别简洁:“2006年是农历狗年,有十三个月和四个情人节,共三百八十五天,于是干脆就叫了这个名字。”第二组作品为“受害者”,在2007年到2008年,“受害者”这个词语频繁的见诸报端,引起了两人的注意,两人收集了24个类似的故事。拍摄了一组共24张照片。
从第三组照片开始,李郁和刘波又开始了新的玩法。《戊子己丑霹雳火》的独特在于,用同样的构图,诠释两个不同的故事,这两个故事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有着内在的相似性。李郁在照片的注解里解释道:“这些故事有些依靠一个仅有的交点联结在一起,有些虽情景迥异,却具有相同程度的荒诞。我们用结对子的方式翻拍了这些故事,用想象的暴力和专业的相机,强行让他们闪现出相同的瞬间,而在这一系列的现实背后,留下的则是双重的投影。”
2011年开始,李郁和刘波在完成了三组共72幅照片的作品之后,他们不再以静态的形式观察社会,而是以动态的影像来表达观点。把几乎静止的长镜头称之为摄影,从而有了某种超现实主义的荒诞之感。
光着脚站在路边13小时的人,随着环境的改变一动不动;出租车内沉默的乘客,一路不发一语;这种表达方式,李郁和刘波才刚刚开始尝试,这是在他俩博客里未命名的第四组作品。
“新闻媒体正在替代真实的生活”李郁说:“人们更乐于享受别人提供的信息快餐,而忽视身边的真实感,我们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于媒介的一种批判与反思。”
2012年,李郁和刘波的创作步伐慢了下来,一来是有趣的新闻难找,好多题材都拍过,二来是两人都需要沉淀,表达出更新的东西。两人从而立之后开始新的生命,整整6年时间,作品带来的除了荣耀之外,还多了一份对于责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