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波&李郁 用镜头演绎“新闻”的艺术

来源 :生活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hw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波三十岁之前的人生顺遂而平淡,直到他发现了摄影的新玩法。
  2005年,一位美国友人从纽约带回一本画册,送到刘波手中,这本画册叫《纽约黑影:纽约日报新闻档案犯罪照片录》,里面记录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的一些犯罪现场。刘波被这些真实事件的现场图片深深震撼。
  犹如对于名画的重新演绎,刘波想着倘若能将这些照片用自己的方式和想法加以重现,那将是多么有意思的一件事,于是他找到了李郁。
  李郁和刘波结识于2001年,通过同学的介绍,两人一见如故。李郁学的是信息技术专业,刘波学的是油画,两个似乎都和摄影沾不上半点关系,但都被摄影深深吸引与影响。对于刘波的提议,李郁很赞成,不过,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与其拍外国的事件,不如拍本地的新闻,这样更有亲近之感。
  从2006年开始,刘波和李郁的组合就开始产生化学效应,于是就有了以“狗年十三个月”为主题的24幅照片。
  
  重塑二手现实
  
  见到刘波的时候,他带着学生刚结束半个月的写生,一路风尘仆仆的样子。剃着小平头,穿着黑色的T恤,背着鼓鼓的双肩包,从外表上看不像是个搞艺术的人。站在旁边的李郁是瘦瘦高高,一头披头士风格的发型颇有些艺术家式的颓废之感,这两个人的组合,因为各自鲜明的风格而具有了很高的辨识度。
  在《狗年十三个月》之前,刘波和李郁有过诸多的尝试。第一张作品本是一幅关于凶杀案的现场,因为诸多因素,照片以失败告终。第一件成功的作品取材于2006年2月20日报纸上的一则新闻,同样是关于一桩凶杀案,因为此前经验的累积,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对于照片的成功,李郁并没有透露更多的细节,用刘波的话说,就是照成了,就像画油画一样,没什么诀窍,画多了,自然就有了感觉。
  因为拍摄的需要,刘波和李郁常常关注本地的新闻报纸,李郁说:“当我们在读一篇新闻的时候,总会因为一些描述性的文字,而在脑中联想出该有的画面,我和刘波所做的,就是将这些画面重现出来,进行艺术的再加工。”
  李郁还记得中学时在报纸上看到的一则新闻:一个男孩骑自行车带着一个女孩,许多路人指责他们骑车带人,违反了交通规则,但是他们不仅不听,反而骑得更快。突然,后座的女孩尖叫起来,原来她的裙子被车轮卷进去,并且很快就被完全扯破。男孩连人带车摔倒在地,剩下只穿着内裤的女孩满脸通红的站在路边。“这是一则很普通的新闻,但是非常有意思,文字具有画面感,整个故事有它内在的戏剧冲突,同时也能满足观众和读者的猎奇心理,这样的故事,就很适合拍成图片。”
  在刘波和李郁的作品中,大多都是这样的照片。一位重庆的僧人步行千里,只为朝拜武汉归元寺,无奈误入汉宜高速公路,这则新闻取自2006年2月25日的报纸。在照片中,一位身着袈裟,手持佛珠的僧人行走在高速公路上,旁边是呼啸的车流。李郁说道:“这就是一张很戏剧的图片,高速公路是现代的,代表着飞速发展的社会,而和尚这一元素,是古典的,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象征,这两者融合在一张画面中,能够产生强烈的反差。”
  为了制作这张照片,刘波和李郁策划了将近一个月。从看到这则新闻决定把它拍出来开始,李郁和刘波就开始了各自的分工,刘波负责找演员、服装和道具,李郁负责找场地、画草图,各就各位之后,两人亲自上阵试拍,最后到实地进行拍摄,灯光调试准确之后,一次成像。刘波略带得意之色的说道:“我们的照片不做后期,所以有人看到我们拍的照片后,觉得是真的,又好像不是真的。”
  照片中的人物,大多是两人朋友的友情出演,有时刘波会进行角色客串,遇到实在找不到合适人物的时候,还会花钱请人演。刘波还记得,在拍摄“武汉光谷科学家铜像左手被盗锯”时,正好是晚上9点多,拍摄现场引起了不少人的围观,有几个热心的观众自愿提出在照片中进行客串。
  拍片子是件繁琐的事情,除了时间的投入之外,资金的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被人追赶纵身跳下,洞穿楼顶吓坏众人”这幅图片取材于2007年8月13日的报纸新闻,为了营造合适的场景,刘波和李郁可是花了不少功夫。找到合适的房间之后,出于情境需要,要对房间的吊顶进行加工,在中间穿凿一个能容人的洞,为此,两人花了一千多元。这张照片很成功,被国内外多家媒体报道登载,是两人作品里认知度较高的作品之一。
  照片的荒诞感来自现实
  
  袁晓舫在《现实的创造》中说道:观看刘波和李郁作品的时候,很难用传统的视觉经验进行判断,他们的作品并不是一种纯视觉的产物;在引导观众观看的方式上,他们已经偏离了纯粹的视觉经验,从这点上来说,他们作品的意义不在于创造新的语言方式,而在于传达现实本身。
  这就是刘波所说的,在观看他们作品时,观众有种既觉得真实,又不觉得真实的那种感觉。真实的是新闻事件本身就发生过,不真实之感来源于拍摄的方式。
  以摄影流派而言,一般分为两种:抓拍和摆拍。抓拍强调瞬间感,摆拍是按艺术家主观来进行安排。而李郁和刘波的拍摄方式两种兼而有之,更准确的说,他们追求的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东西。为了进行进一步的解释,李郁举了一个例子:“美国有位街头摄影师叫迪克·西亚,他并不出名,属于小众的圈子,他抓拍街上的人物肖像,但会在路边的大树上设置闪光灯,灯光随着镜头的快门而闪烁,这种方式,很难归结于某一种流派,这种摄影方式就是典型的介于两者之间。”
  在李郁和刘波的作品中,有种来自现实的荒诞之感,这种感觉伴随着画面的戏剧冲突,给人强烈的视觉感染。他们用来自影像中的二手经验来重新诠释了二手现实,这有点像拍电影,有演员、有剧本、有道具、有灯光、有摄影、有导演。
  仔细观察两人的作品,会发现一个惊人的相似,作品中的人物表情基本上都是呆滞、茫然和冷漠的,不带任何情绪。刘波说:“这是故意而为之,因为在照片里,人就是道具,是让图片有故事性可言的重要元素,有时候我们甚至不需要人物去融入到情境之中,也不要演的多么自然,只需要他们站在那不动,完成构图就行了。地点的选择也不需要是真实新闻所发生的地点。”
  在刘波说完后,李郁反问道:“这不就像我们现实的世界吗,冷漠而疏离。在作品里,可以找到很多痕迹,是我们刻意安排上去的,不仅仅是让图片更丰富,还有艺术家的内在表达。包括在新闻的选择上,大多是暴力、凶杀、色情、欺骗之类的故事,这在部分程度上反应了当下浮躁的社会现实。”
  从2006年至今,在6年的时间里,李郁和刘波共同完成了4组作品,共72幅照片。第一组作品做了1年多,名为“狗年十三个月”,刘波在说到命名的问题上,特别简洁:“2006年是农历狗年,有十三个月和四个情人节,共三百八十五天,于是干脆就叫了这个名字。”第二组作品为“受害者”,在2007年到2008年,“受害者”这个词语频繁的见诸报端,引起了两人的注意,两人收集了24个类似的故事。拍摄了一组共24张照片。
  从第三组照片开始,李郁和刘波又开始了新的玩法。《戊子己丑霹雳火》的独特在于,用同样的构图,诠释两个不同的故事,这两个故事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有着内在的相似性。李郁在照片的注解里解释道:“这些故事有些依靠一个仅有的交点联结在一起,有些虽情景迥异,却具有相同程度的荒诞。我们用结对子的方式翻拍了这些故事,用想象的暴力和专业的相机,强行让他们闪现出相同的瞬间,而在这一系列的现实背后,留下的则是双重的投影。”
  2011年开始,李郁和刘波在完成了三组共72幅照片的作品之后,他们不再以静态的形式观察社会,而是以动态的影像来表达观点。把几乎静止的长镜头称之为摄影,从而有了某种超现实主义的荒诞之感。
  光着脚站在路边13小时的人,随着环境的改变一动不动;出租车内沉默的乘客,一路不发一语;这种表达方式,李郁和刘波才刚刚开始尝试,这是在他俩博客里未命名的第四组作品。
  “新闻媒体正在替代真实的生活”李郁说:“人们更乐于享受别人提供的信息快餐,而忽视身边的真实感,我们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于媒介的一种批判与反思。”
  2012年,李郁和刘波的创作步伐慢了下来,一来是有趣的新闻难找,好多题材都拍过,二来是两人都需要沉淀,表达出更新的东西。两人从而立之后开始新的生命,整整6年时间,作品带来的除了荣耀之外,还多了一份对于责任的思考。
其他文献
在湖北省的旅行社中,湖北中旅的发展速度不算最快,但业绩一直稳居前列。2011年湖北中旅的旅游总收入达1.5亿,门店为23家,包括设在襄樊、黄石、恩施、孝感和荆州等地的5个分支机构。面对当前旅游行业急剧膨胀,行业准入放宽,有的后起之秀纷纷扩张的局面,湖北中旅副总经理王俊说,客户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做企业也像吃饭一样,如果一味的讲究快,狼吞虎咽,就容易噎到喉咙,放慢速度,反而能体会到饭菜的香味,
期刊
中国的制香技术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一整套与中医学说、道家外丹学说一脉相承的理论,有一个十分成熟完善的工艺体系,无论是香方的确立、香料的使用、配伍与炮制、制作的流程等方面都十分考究。  如今的香市场,广为流传的就是化工香,大部分化工香里面几乎没有一点自然香料的成分,即便有人倾向于做自然香,很多也是机制的,他们大多没有“手工制作”的概念。  刘熙宇从老师那里学得制香技术,如今开办的心语香社主要以沉香、檀香
期刊
桌上的手机和座机响声此起彼伏,不断有客人来访,我们的采访数次中断。周建军忙不迭的说对不起,“事情太多了,几乎没有空闲的时间”。这并不是某一天某一时刻的独特现象,而是周建军的生活常态,马不停蹄的做各种沟通,接洽种种事务。作为中青旅湖北分社的总经理,转眼间,周建军已在这个岗位呆了近十年。  十年前,湖北中青旅负债经营,员工只有20余人。十年后,湖北中青旅有近500名行业精英,年营业额达2亿元。周建军说
期刊
旺角、尖沙咀、南丫岛、中环、太平山……通过香港的影视剧,这些地名已经烂熟于心。对香港的痴迷,也源于这里有众多我们喜欢的明星,张国荣、梁朝伟、王家卫、许鞍华……当我从罗湖过关乘坐地铁来到香港时,我感觉自己做了一场梦,熟悉而又陌生的香港,居然近距离的出现在自己的眼前,它是那样的鲜衣怒马,纸醉金迷,我的目光一路追随,生怕错过了某一处的光景。它是欢乐之城,也是消费之城,合家出游绝对尽兴而归。    TIP
期刊
2012年,武汉知名设计师顾泰旗工作室做了一个游轮改造的项目,被改造的游轮已被废弃将近30年,这艘游轮在藏龙岛,去过藏龙岛的人对这一艘停泊在水边的游轮应该并不陌生。  永同昌集团在藏龙岛的地产项目“藏龙湖滨壹号”工作人员找到了顾泰旗,希望他来设计改造这艘游轮,将游轮作为开发商在藏龙岛进行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大型营销中心,兼会所和样板间于一体。游轮如今已经焕然一新,被重新加以利用,并被命名为 “滨湖壹号
期刊
南极航行是世界上少有的探险活动之一,南极是地球的寒极和风极,这片美到极致也严酷到极致的白色沙漠考验着人类智力和体力的极限。地球上有60亿人,但真正登上过南极大陆的,恐怕比总统还少,100年以前直到现在,这里只有风声,所有的方向都是一片白色苍茫向北延伸……探险先驱们要用几年的时间来准备,花上几个月的时间用雪橇、双腿和滑雪来完成南极之旅,造访“企鹅和科学家的南极”,途经泛美公路的极至风景,复活节岛的美
期刊
一部《后宫甑嬛传》,让永不落幕的清廷后宫戏又在荧幕上火了一把。除去人物之间的勾心斗角,台词的“红楼梦”遗风,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作者对香料的大量运用。香料数度成为整部戏情节走向的关键棋着:宫里的女人靠某种香料来夺得恩宠,靠某种香料扭转乾坤,靠香料掣肘对手……让人看得入迷的同时,不禁对“香料”这一个能飘出各种神秘气息和强大力量的载体感到好奇。  各种香的气味千变万化,如果不是熟悉香料特性的外行人,必须得
期刊
做房地产投资,他看到的是从砖瓦到楼房的转变,默默无声;一次偶然的邂逅,让他开始沉迷于对树化玉的追寻,是投资者还是收藏家,他不在乎身份,只是这一次,他想看到这一尘封了上亿年的玉石走出展厅,举世瞩目。    这块玉石有点“冷”  在没有遇到王鹏程之前,这是一块备受冷落的玉石,尽管它有着“缅甸国宝之一”的高贵身份,也与其他珠宝翡翠一齐并驱展馆,但几乎没有人狂热于它,最多就是谁喜欢谁带走,那时候,它的交换
期刊
冯明出身文艺世家,父亲为重庆老画家,在湖北省艺术学校(武汉音乐学院前身)学习小提琴专业后,他虽然并未从事职业演奏家的工作,却在艺术收藏鉴赏上颇具心得,并因自己在艺术上的综合造诣收获颇丰。喜爱文人画和浅绛彩瓷的冯明对中国书画艺术的鉴赏有独到而深入的研究,他所藏的彩瓷更体现了中国人文画所体现出来的儒雅而独到的精神特质与风骨。    雅瓷初涉  “我是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接触收藏的。当然,那时候的收藏
期刊
白先勇从狭窄的过道中走来,步履缓慢,被一大群人簇拥着。年过古稀,发丝花白,身着得体的深色西装,打着领带,面带笑容。  这是白先勇第二次来武汉,与第一次相隔了半个多世纪。1948年时,白先勇11岁,来武汉的那会儿,还没有长江大桥。那是冬季的一天,坐在小火船上横渡长江,小船摇摇晃晃,觉得长江是那么的宽。现在,白先勇已经75岁了,第二次来武汉是春天,坐车穿行大桥的时候,感觉长江又没有记忆中那么宽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