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所讨论的是“拈连”与“移就”,有时我们可能会混淆这两种修辞格,历来有很多学者进行了本方面的研究,本文我重在列举大量例子区分“拈连”与“移就”。
关键词:拈连;移就;区别
[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8--01
本文主要从三方面来区分“拈连”与“移就”:
从句子与上下文的联系来看,“拈连”和“移就”虽然说都是词语的移用,但是在移用的时候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拈连”在移用的时候,必须要联系上下文,下文所用的词语,上文必须是要出现的。上文的句子是一种正常搭配,下文是比较抽象的词。如果毫无根据的就移用一个词语,那样十分荒谬。例如:
①红烛啊!
既制了,便烧着!
烧罢!烧罢!
烧破世人的梦,
烧沸世人的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闻一多《红烛》(拈连)
从例①中我们可以思考,如果诗歌的题目不是《红烛》,而是《暴风雨》,开头这样写“暴风雨啊!既然来临了,便呼啸着!呼啸罢!呼啸罢!”然后接着再写道“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这样是不是就显得很荒谬了,只是因为上文并没有出现“烧”,直接在下文出现“烧”显得十分突兀,不符合逻辑。又例如:
②用小烟锅在羊皮烟包里挖着,挖着,仿佛要挖出悲惨生活的原因,挖出抗拒“命运”的法子……(杜鹏程《飞跃》)
③从小就会推车,可那时是赤壁滚钉板,推的腰弓背弯,推不完的冤深仇重,推不完的苦难;如今推的是啥?推的是胜利,推的是希望,越推腰背越直,越推心越甜。(王颖《车轮滚滚》)
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下文所用的词语并不是毫无根据的错误搭配,而是从上文趁势拈下来的。所以一定要联系上下文。
“移就”就可以不用联系上下文,可以直接移用。把适用于甲事物的词直接用在乙事物上,例如:
④她们被幽闭在宫闱里,戴了花冠,穿着美丽的服装,可是陪伴着她们的只是七弦琴和寂寞的梧桐树。(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⑤然而悲惨的皱纹,却也从他的眉头和眼角出现了。(鲁迅《铸剑》)
从上面两个例子我们可以发现,“寂寞的梧桐树”和“悲惨的皱纹”均属于超常规搭配,但是又用的很妙,是可以直接出现的,是不用联系上下文的。
通过上述例子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来,是否联系上下文,是“拈连”和“移就”最大的区别。
从分类上来看,两者的区别除了在联系上下文方面,还有分类上的不同。“拈连”可分为“严式拈连”和“宽式拈连”。
严式拈连:指形态完备,即被拈用的词语分别出现在两个地方。例如:
⑥“当年毛委员和朱军长带领队伍下山去挑粮食,不就是用这样的扁担么?他们肩上挑的,难道仅仅是粮食?不,他们挑的是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袁鹰《井冈翠竹》)
从例⑥中也可以看出由前面的“挑粮食”拈用到了后面“挑的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引发读者的联想和共鸣。
宽式拈连:指把甲事物省略或者是把甲事物中的拈连词语给省略,乙事物必须出现。但是我们借助上下文还是能够很清晰地知道省略的是什么内容:
⑦“我的视野已不只是校门前的那条河、小学的那个萍地、乡村的那条小溪,隐隐约约中,我已看到了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 (欧清池《爝火的追寻》)
例⑦中利用前一句具体的事物巧妙地把后一句话搭配起来,后者的“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是抽象的事物,这样一拈连就产生了特定的效果。
而移就可分三种类型:
首先:以物就人,把表示物的词语运用于人身上。例如:
⑧冯三的希望是土灰色的,像黄梁沙地一样。(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
在这里土灰色本来是修饰物的词语,但是在这里却用来形容人的希望。所以这就是以物就人。
其次:以人就物,就是指形容人的词语用来形容物。如例④中所说的“寂寞的梧桐树”本来“寂寞”是形容人的词语,在这里来形容物“梧桐树”,这就是所谓的以人就物。
最后:以物就物,把运用于甲事物的词语有意的移用到乙事物身上。例如:
⑨ 你是一把闪亮的镰刀,割刈着欢笑的花果;你是一根晃悠悠的扁担,挑起了彩色的明天(郑莹《家乡的桥》)
本句中用“欢笑”来形容“花果”,用“彩色”来形容“明天”。
从词性来看,“拈连”利用上下文的关系,把用于甲事物的词语用到乙事物上,但是这个词语一般是动词,而“移就”也是词语的移用,但是移就所移用的词语一般是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的形容词。例如:
⑩但见在各式各样的楼船汽轮当中,还错杂着一艘艘载满鲜花盆栽的木船,它们来自顺德、高要、清远、四会等县,载来了南国初春的气息和农民群众的心意。(秦牧《花城》)(拈連)
本例中“载”本来是“载”着你在鲜花盆栽,在这里是指“载”着初春的气息和农民群众的心意。再看“移就”的例子,如例④和例⑤中所移用的词语“寂寞”和“悲惨”都是形容词。再有一点就是,移就的结构一般是偏正结构。例如:“悲惨的皱纹”、“九月的高跟鞋”、“疯狂的石头”等。
语言无止境,而这些修辞格的判断也不是唯一的方法,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科学的理论会蜂拥而至,使修辞格甚至是语言学在各个学科中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鲍厚星、罗昕如.现代汉语[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唐钺.修辞格[M].商务印书馆,1923.
[3]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教育出版,2006.
[4]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商务印书馆,2004.
关键词:拈连;移就;区别
[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8--01
本文主要从三方面来区分“拈连”与“移就”:
从句子与上下文的联系来看,“拈连”和“移就”虽然说都是词语的移用,但是在移用的时候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拈连”在移用的时候,必须要联系上下文,下文所用的词语,上文必须是要出现的。上文的句子是一种正常搭配,下文是比较抽象的词。如果毫无根据的就移用一个词语,那样十分荒谬。例如:
①红烛啊!
既制了,便烧着!
烧罢!烧罢!
烧破世人的梦,
烧沸世人的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闻一多《红烛》(拈连)
从例①中我们可以思考,如果诗歌的题目不是《红烛》,而是《暴风雨》,开头这样写“暴风雨啊!既然来临了,便呼啸着!呼啸罢!呼啸罢!”然后接着再写道“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这样是不是就显得很荒谬了,只是因为上文并没有出现“烧”,直接在下文出现“烧”显得十分突兀,不符合逻辑。又例如:
②用小烟锅在羊皮烟包里挖着,挖着,仿佛要挖出悲惨生活的原因,挖出抗拒“命运”的法子……(杜鹏程《飞跃》)
③从小就会推车,可那时是赤壁滚钉板,推的腰弓背弯,推不完的冤深仇重,推不完的苦难;如今推的是啥?推的是胜利,推的是希望,越推腰背越直,越推心越甜。(王颖《车轮滚滚》)
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下文所用的词语并不是毫无根据的错误搭配,而是从上文趁势拈下来的。所以一定要联系上下文。
“移就”就可以不用联系上下文,可以直接移用。把适用于甲事物的词直接用在乙事物上,例如:
④她们被幽闭在宫闱里,戴了花冠,穿着美丽的服装,可是陪伴着她们的只是七弦琴和寂寞的梧桐树。(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⑤然而悲惨的皱纹,却也从他的眉头和眼角出现了。(鲁迅《铸剑》)
从上面两个例子我们可以发现,“寂寞的梧桐树”和“悲惨的皱纹”均属于超常规搭配,但是又用的很妙,是可以直接出现的,是不用联系上下文的。
通过上述例子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来,是否联系上下文,是“拈连”和“移就”最大的区别。
从分类上来看,两者的区别除了在联系上下文方面,还有分类上的不同。“拈连”可分为“严式拈连”和“宽式拈连”。
严式拈连:指形态完备,即被拈用的词语分别出现在两个地方。例如:
⑥“当年毛委员和朱军长带领队伍下山去挑粮食,不就是用这样的扁担么?他们肩上挑的,难道仅仅是粮食?不,他们挑的是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袁鹰《井冈翠竹》)
从例⑥中也可以看出由前面的“挑粮食”拈用到了后面“挑的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引发读者的联想和共鸣。
宽式拈连:指把甲事物省略或者是把甲事物中的拈连词语给省略,乙事物必须出现。但是我们借助上下文还是能够很清晰地知道省略的是什么内容:
⑦“我的视野已不只是校门前的那条河、小学的那个萍地、乡村的那条小溪,隐隐约约中,我已看到了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 (欧清池《爝火的追寻》)
例⑦中利用前一句具体的事物巧妙地把后一句话搭配起来,后者的“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是抽象的事物,这样一拈连就产生了特定的效果。
而移就可分三种类型:
首先:以物就人,把表示物的词语运用于人身上。例如:
⑧冯三的希望是土灰色的,像黄梁沙地一样。(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
在这里土灰色本来是修饰物的词语,但是在这里却用来形容人的希望。所以这就是以物就人。
其次:以人就物,就是指形容人的词语用来形容物。如例④中所说的“寂寞的梧桐树”本来“寂寞”是形容人的词语,在这里来形容物“梧桐树”,这就是所谓的以人就物。
最后:以物就物,把运用于甲事物的词语有意的移用到乙事物身上。例如:
⑨ 你是一把闪亮的镰刀,割刈着欢笑的花果;你是一根晃悠悠的扁担,挑起了彩色的明天(郑莹《家乡的桥》)
本句中用“欢笑”来形容“花果”,用“彩色”来形容“明天”。
从词性来看,“拈连”利用上下文的关系,把用于甲事物的词语用到乙事物上,但是这个词语一般是动词,而“移就”也是词语的移用,但是移就所移用的词语一般是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的形容词。例如:
⑩但见在各式各样的楼船汽轮当中,还错杂着一艘艘载满鲜花盆栽的木船,它们来自顺德、高要、清远、四会等县,载来了南国初春的气息和农民群众的心意。(秦牧《花城》)(拈連)
本例中“载”本来是“载”着你在鲜花盆栽,在这里是指“载”着初春的气息和农民群众的心意。再看“移就”的例子,如例④和例⑤中所移用的词语“寂寞”和“悲惨”都是形容词。再有一点就是,移就的结构一般是偏正结构。例如:“悲惨的皱纹”、“九月的高跟鞋”、“疯狂的石头”等。
语言无止境,而这些修辞格的判断也不是唯一的方法,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科学的理论会蜂拥而至,使修辞格甚至是语言学在各个学科中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鲍厚星、罗昕如.现代汉语[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唐钺.修辞格[M].商务印书馆,1923.
[3]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教育出版,2006.
[4]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商务印书馆,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