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标准提倡扩展阅读面,扩大阅读视野,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的确,阅读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对不可能有听说读写的能力。但是每年的语文中考,语文的阅读分数总会比基础知识和作文分数低,尤其是在“阅读鉴赏”这一板块,究其原因,那是因为初中生的阅读量不够,导致阅读的理解能力薄弱,失分严重;另一方面也看出了阅读能力的高下决定了语文素养的高低。初中生的阅读只局限于课本,根本无法有较丰富的积累、良好的语感可言,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呢?为此,笔者在实践中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一、初中生课外阅读存在问题
1.阅读氛围不浓
现在很多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这与家长、老师甚至整个社会、当前的教育体制都有很大关系。现在许多家长已经认识到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也非常支持孩子读书。但是真正关心孩子在读什么书,读书方法是否恰当的家长却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很多家长自顾做生意,闲暇以搓麻将为乐,所以学生缺少家庭的文化熏陶。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对课外书的兴趣又怎么浓厚呢?
2.阅读效果不佳
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学生读书目的大体上分两种趋势,一种阅读是纯粹为了消遣、娱乐,这已经成为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主流。还有一种认为阅读是一种方法,通过阅读可以获取高分。阅读就是为了追求浮光掠影的东西,只为获得刺激,不为求得知识。
3.阅读方法不当
学生的学习压力大,教师的教学任务重,虽然语文老师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是在迫在眉捷的教学任务,考试成绩等等面前,也把课外阅读下放到一边,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有的稍作提点,有的就干脆不提,只管完成教学任务。这样许多同学在选择图书的时候,往往只关注里面的情节是否波澜曲折,里面的矛盾冲突是否激动人心。看不到作品内在的东西,阅读带给他们的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认识也就无从体现了。这其中反映出来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阅读缺乏正确的指导。
二、加强初中生课外阅读的对策
(一)明确课外阅读的重要,激发阅读欲望
课外阅读有其广泛性和自主性,是课内阅读的延伸。但现在很多学生还不知道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所以教师就要让学生知道:通过课外阅读可进一步理解课内所学的知识,拓展阅读的广度和深度,进而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提高阅读素质,课内阅读是“必须”的,课外阅读是“必需”的,两者是相互相成,缺一不可,让学生明确“以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促进课内”这一关系,犹为重要。当学生明确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就激发了阅读的欲望。
(二)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阅读兴趣
人们常说:环境既可以毁灭人,也可以造就人。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可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阅读的兴趣,良好的阅读氛围尤为重要。教师就要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熏陶,从而激发其阅读的兴趣。
(三)指导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质量
1.动笔
大多数学生看书都不动笔,为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圈点勾画、批注、摘抄,在书或文章上记录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名言警句、妙词佳句、精彩片段等适当记录,以便随时翻阅,做阅读笔记时,可以参考卡片式、摘抄式、剪贴式这些方法,都会对学生的阅读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2.反复
有的经典书籍需要多次反复阅读,教师可以让学生过一段时间后再进行阅读,把两次阅读的感悟进行比较,看看与自己之前的思考会否一致,通过这样的指导,可以避免学生出现“一次性阅读”“休闲性阅读”的情况。
3.文体
有很多种文体,教师就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初中生主要接触三大类文体,可以分文体进行指导,记叙文抓住六要素;说明文抓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对象的特征;议论文则主要着重让学生识别论点、论据、论证进行阅读;小说则让学生学会看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等。
4.迁移
也可以指导学生把从课堂上学到的理解词句、概括内容、理解中心的方法、规律,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去,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个性
新课程强调学习是学生的个性活动,在指导过程中,要“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强调学生要有自己的感悟、体验和理解,让学生明白课外阅读不能只用眼,更要用心,要有自己的思考,而不是“蜻蜓点水”式的浅阅读。
(四)以教材为辐射推荐读物,开阔阅读视野
目前,市场上书籍报刊层出不穷,优秀的作者,粗劣的写手也满天飞,而初中生对此辨别能力弱,不会选择,往往是跟着大潮走,因此,家长、语文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有价值的、适合自己的课外读物,不要把孩子的课外阅读放在一个看似开明实为听之任之的三不管区域。教师自身也要时刻关注文化信息,及时了解学生关心什么,兴趣如何,以便有针对性地推荐好书。语文教师一定要立足于语文课内,把学生的阅读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五)实施有效评价,检测阅读效果
课外阅读的检测有别于课内阅读的考试形式,其广泛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教师的检测手段的多样性、灵活性。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周写三篇读书笔记,有阅读的时间、题目、作者、好词好句、读后感等,短的可以一句两句,长的可以满满一页。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教师就会发现了不少同学对阅读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好的读书笔记或其他类型的阅读成果,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诵读,或者打印之后张贴在教室后的板报上进行展览,甚至推荐发表到学校的文学社刊上,还定期开展评比活动,树立榜样,公布每月、每学期的阅读量排行榜。一点点的鼓励能让学生产生更浓厚的阅读兴趣。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时期,就像幼苗,渴望吮吸知识的甘露,茁壮成长。这“甘露”除了教师课堂上有限的传授外,更需要课外阅读的采集。所以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的地位和作用,重视培养初中生课外阅读能力。尽可能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从而提高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一、初中生课外阅读存在问题
1.阅读氛围不浓
现在很多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这与家长、老师甚至整个社会、当前的教育体制都有很大关系。现在许多家长已经认识到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也非常支持孩子读书。但是真正关心孩子在读什么书,读书方法是否恰当的家长却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很多家长自顾做生意,闲暇以搓麻将为乐,所以学生缺少家庭的文化熏陶。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对课外书的兴趣又怎么浓厚呢?
2.阅读效果不佳
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学生读书目的大体上分两种趋势,一种阅读是纯粹为了消遣、娱乐,这已经成为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主流。还有一种认为阅读是一种方法,通过阅读可以获取高分。阅读就是为了追求浮光掠影的东西,只为获得刺激,不为求得知识。
3.阅读方法不当
学生的学习压力大,教师的教学任务重,虽然语文老师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是在迫在眉捷的教学任务,考试成绩等等面前,也把课外阅读下放到一边,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有的稍作提点,有的就干脆不提,只管完成教学任务。这样许多同学在选择图书的时候,往往只关注里面的情节是否波澜曲折,里面的矛盾冲突是否激动人心。看不到作品内在的东西,阅读带给他们的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认识也就无从体现了。这其中反映出来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阅读缺乏正确的指导。
二、加强初中生课外阅读的对策
(一)明确课外阅读的重要,激发阅读欲望
课外阅读有其广泛性和自主性,是课内阅读的延伸。但现在很多学生还不知道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所以教师就要让学生知道:通过课外阅读可进一步理解课内所学的知识,拓展阅读的广度和深度,进而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提高阅读素质,课内阅读是“必须”的,课外阅读是“必需”的,两者是相互相成,缺一不可,让学生明确“以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促进课内”这一关系,犹为重要。当学生明确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就激发了阅读的欲望。
(二)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阅读兴趣
人们常说:环境既可以毁灭人,也可以造就人。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可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阅读的兴趣,良好的阅读氛围尤为重要。教师就要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熏陶,从而激发其阅读的兴趣。
(三)指导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质量
1.动笔
大多数学生看书都不动笔,为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圈点勾画、批注、摘抄,在书或文章上记录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名言警句、妙词佳句、精彩片段等适当记录,以便随时翻阅,做阅读笔记时,可以参考卡片式、摘抄式、剪贴式这些方法,都会对学生的阅读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2.反复
有的经典书籍需要多次反复阅读,教师可以让学生过一段时间后再进行阅读,把两次阅读的感悟进行比较,看看与自己之前的思考会否一致,通过这样的指导,可以避免学生出现“一次性阅读”“休闲性阅读”的情况。
3.文体
有很多种文体,教师就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初中生主要接触三大类文体,可以分文体进行指导,记叙文抓住六要素;说明文抓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对象的特征;议论文则主要着重让学生识别论点、论据、论证进行阅读;小说则让学生学会看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等。
4.迁移
也可以指导学生把从课堂上学到的理解词句、概括内容、理解中心的方法、规律,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去,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个性
新课程强调学习是学生的个性活动,在指导过程中,要“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强调学生要有自己的感悟、体验和理解,让学生明白课外阅读不能只用眼,更要用心,要有自己的思考,而不是“蜻蜓点水”式的浅阅读。
(四)以教材为辐射推荐读物,开阔阅读视野
目前,市场上书籍报刊层出不穷,优秀的作者,粗劣的写手也满天飞,而初中生对此辨别能力弱,不会选择,往往是跟着大潮走,因此,家长、语文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有价值的、适合自己的课外读物,不要把孩子的课外阅读放在一个看似开明实为听之任之的三不管区域。教师自身也要时刻关注文化信息,及时了解学生关心什么,兴趣如何,以便有针对性地推荐好书。语文教师一定要立足于语文课内,把学生的阅读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五)实施有效评价,检测阅读效果
课外阅读的检测有别于课内阅读的考试形式,其广泛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教师的检测手段的多样性、灵活性。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周写三篇读书笔记,有阅读的时间、题目、作者、好词好句、读后感等,短的可以一句两句,长的可以满满一页。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教师就会发现了不少同学对阅读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好的读书笔记或其他类型的阅读成果,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诵读,或者打印之后张贴在教室后的板报上进行展览,甚至推荐发表到学校的文学社刊上,还定期开展评比活动,树立榜样,公布每月、每学期的阅读量排行榜。一点点的鼓励能让学生产生更浓厚的阅读兴趣。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时期,就像幼苗,渴望吮吸知识的甘露,茁壮成长。这“甘露”除了教师课堂上有限的传授外,更需要课外阅读的采集。所以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的地位和作用,重视培养初中生课外阅读能力。尽可能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从而提高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