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勤劳是美德,受人称颂。而今天我却要“唆使”所有小学语文教师去“偷懒”,这不是要害大家吗?不,当然不是。
你看,在学校每年初课务分工的时候,特别是广大农村小学里,总会觉得语文课特别难安排,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知道教语文很累,从备课、上课到作业的批改,繁重的工作压得所有语文老师几乎喘不过气来。而学生呢?在语文学习兴趣、语文水平方面却“依然如故”,总看不到太大的起色。语文教师没有功劳又怎么好意思去谈苦劳呢,所以不知有多少语文老师“败下阵来”,去“另谋行业”。
语文教学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是因为我们语文教师没有把握语言学习的特点,没有遵循语言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的规律,没有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教学目标确定,到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很少考虑“学生的主动参与”。今天,我提出“语文教师‘懒’一些好”,就是说要改变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讲风不止、问风太盛、练习繁琐、耗时多而收获少的现状。古人云:“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这话强调了语文教师要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让学生在“学海”中自己去“打渔”,才能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教师“懒”一些好,这个“懒”该怎么偷呢?下面我以语文课堂教学、练习设计及作文批改三方面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课堂上“懒一懒”,主动参与学方法
语文教师口才好,上起课来滔滔不绝,文采飞扬。上完课后精疲力尽,口干舌燥。再看看学生吧,他们说老师讲得太多,记不下来。就算记下来又怎么样,学生并不是录音机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自己感悟语言”应是我们教师备课、上课的宗旨。我以前在上《草原》这一课时,对教学作了这样的设计:分两课时完成教学。第一课时在谈话导入后检查学生预习情况,随后进入第三个重点环节引导学生抓住“草原景物”和“草原民族”的特点。这个环节要讲确实大有东西可讲,而且可以讲得生动优美,如“清鲜的空气,明朗的天空,柔美的小丘……”可我把这个讲的权利还给了学生。我只是讲了这样几句话:“如果让你来当导游向大家介绍一下那儿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行吗?为什么?那赶快看看老舍的这篇文章,准备准备。”“谁能介绍得比他更全面?”“谁能介绍得比他更具体、生动?”另外在准备时出示了“导读提纲:1.你准备向大家介绍哪些景物?用‘——’作上记号。2.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用‘……’作上记号。3.快速记住这些词句。”在介绍时出示了介绍要求:“1.先说说你向大家介绍什么。2.再作具体的介绍。”第二课时我也主要讲了这样几句:“你认为文中哪些句子写得美,美在哪里?”“回忆刚才交流的句子,想想他们大多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好处,你能体会到吗?”“读一读,怎样把你感受到的美读出来。”“你喜欢哪一段,打算用什么方法背诵,试背一下吧!”当然,还有一些相机评价、点拨、指正的话,都很简短。这样两节课上下来,我很轻松。而学生呢,在课堂上全面参与,达到了读通、读懂,而且会读、会背。可见,语文教师课堂要“偷懒”,把学习语文主动权还给学生,把课堂教学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自我体验,主动参与,探求把握语言方法的场所,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成为课堂学习中真正的主人。
二、课外作业“懒一懒”,语文素养大提高
学生语文水平上不去,老师得总结一下吧,结果出来了“练得太少”。于是,课后的“当堂练”“一拖三”“课课练”“题库”等等五花八门,各显神通。学生埋头“练”,教师埋头“改”,真可谓“兢兢业业”啊!却没去想这样做与语文学习规律背道而驰。你看张海迪从小就自学,从没有练过什么“看拼音写词语”“近义词、反义词”之类的,她所做的是大量阅读,勤于思考,勤于练笔。结果她不但掌握了日语、英语几种语言,就是她的语文水平也不是一般的大学生可以比得上的。再说女作家三毛,她5岁就读《红楼梦》,初中时看遍了市面上所有的名著。因此,语文教师完全不必把自己和学生都捆绑在“题海”中,“偷偷懒”吧,课外时间更应该让学生自己做主。你只要结合课堂教学,把自学的方法教给学生,引导学生去大量阅读有益的书籍。如果要有作业的话,那也应该是一些“欣赏美文会”“故事会”“成语趣谈”“读书心得交流”诸如此类的吧。这样你轻松,学生也乐意,何乐而不为呢?
三、作文批改“懒一懒”,事半功倍有实效
人家都谈虎色变,可我们的学生和老师是谈“文”色变。案头上的几十本作文,永远是老师的“心头之患”啊!不快点还不行,下一篇作文又要来了,于是挑灯夜批,废寝忘食。终于能将一本本画满圈圈、点点,写满红字的作文本交出来了,真可谓呕心沥血!可学生接到本子就是难得真传呀,有的甚至看都不看。所以,不要再认为只有语文教师的红墨水才能浇灌出好文章。“修改”是作文过程本身的一部分,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历代作家不都在强调这一点吗?岂是我们语文教师能替代得了的?学生才是主角啊!“全批全改”这吃力不讨好的事我们就别做了,偷偷懒吧,引导学生学会自己修改,互相修改。两个星期前,我班进行了《我尊敬(敬佩)的一个人》作文训练,在学生完成初稿后,我先让学生自己大声读,边读边修改。再选出好、中、差三篇,组织集体评改,重点改了一篇中等的,好、差主要是作为参照物。让学生明白,从“感情是否真实,内容是否具体,文字是否通畅”三个方面进行修改。学会用“读改法”即读着读着发现问题修改的方法。再让学生互相修改,并说说“你改了哪些地方?为什么要改?”最后把修改完的作文给主人,看主人同不同意,不同意自己再改,直到自己满意后就抄到作文本上。这时的作文只需我评上等级,作一个总的评价。这次36篇作文我只用了1个多小时就批改完了。36篇作文没有一篇脱离中心,没有一篇是胡编乱造,写的都是真人真事。最使我惊讶的是他们也能把普通的生活变成有文学韵味的语言。可见作文批改这个“懒”我们还是可以偷的,把修改文章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成为自己文章的真正主人。
“四两拨千斤”,这就是我说的“懒”的理论依据,勤劳是美德,但方向、方法更重要。“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遵循语文教育规律”这是方向,我所说的“懒”就是要解放学生的脑、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眼和口,去贯彻这个方向的一些具体措施,是切实可行的。
你看,在学校每年初课务分工的时候,特别是广大农村小学里,总会觉得语文课特别难安排,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知道教语文很累,从备课、上课到作业的批改,繁重的工作压得所有语文老师几乎喘不过气来。而学生呢?在语文学习兴趣、语文水平方面却“依然如故”,总看不到太大的起色。语文教师没有功劳又怎么好意思去谈苦劳呢,所以不知有多少语文老师“败下阵来”,去“另谋行业”。
语文教学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是因为我们语文教师没有把握语言学习的特点,没有遵循语言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的规律,没有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教学目标确定,到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很少考虑“学生的主动参与”。今天,我提出“语文教师‘懒’一些好”,就是说要改变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讲风不止、问风太盛、练习繁琐、耗时多而收获少的现状。古人云:“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这话强调了语文教师要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让学生在“学海”中自己去“打渔”,才能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教师“懒”一些好,这个“懒”该怎么偷呢?下面我以语文课堂教学、练习设计及作文批改三方面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课堂上“懒一懒”,主动参与学方法
语文教师口才好,上起课来滔滔不绝,文采飞扬。上完课后精疲力尽,口干舌燥。再看看学生吧,他们说老师讲得太多,记不下来。就算记下来又怎么样,学生并不是录音机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自己感悟语言”应是我们教师备课、上课的宗旨。我以前在上《草原》这一课时,对教学作了这样的设计:分两课时完成教学。第一课时在谈话导入后检查学生预习情况,随后进入第三个重点环节引导学生抓住“草原景物”和“草原民族”的特点。这个环节要讲确实大有东西可讲,而且可以讲得生动优美,如“清鲜的空气,明朗的天空,柔美的小丘……”可我把这个讲的权利还给了学生。我只是讲了这样几句话:“如果让你来当导游向大家介绍一下那儿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行吗?为什么?那赶快看看老舍的这篇文章,准备准备。”“谁能介绍得比他更全面?”“谁能介绍得比他更具体、生动?”另外在准备时出示了“导读提纲:1.你准备向大家介绍哪些景物?用‘——’作上记号。2.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用‘……’作上记号。3.快速记住这些词句。”在介绍时出示了介绍要求:“1.先说说你向大家介绍什么。2.再作具体的介绍。”第二课时我也主要讲了这样几句:“你认为文中哪些句子写得美,美在哪里?”“回忆刚才交流的句子,想想他们大多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好处,你能体会到吗?”“读一读,怎样把你感受到的美读出来。”“你喜欢哪一段,打算用什么方法背诵,试背一下吧!”当然,还有一些相机评价、点拨、指正的话,都很简短。这样两节课上下来,我很轻松。而学生呢,在课堂上全面参与,达到了读通、读懂,而且会读、会背。可见,语文教师课堂要“偷懒”,把学习语文主动权还给学生,把课堂教学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自我体验,主动参与,探求把握语言方法的场所,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成为课堂学习中真正的主人。
二、课外作业“懒一懒”,语文素养大提高
学生语文水平上不去,老师得总结一下吧,结果出来了“练得太少”。于是,课后的“当堂练”“一拖三”“课课练”“题库”等等五花八门,各显神通。学生埋头“练”,教师埋头“改”,真可谓“兢兢业业”啊!却没去想这样做与语文学习规律背道而驰。你看张海迪从小就自学,从没有练过什么“看拼音写词语”“近义词、反义词”之类的,她所做的是大量阅读,勤于思考,勤于练笔。结果她不但掌握了日语、英语几种语言,就是她的语文水平也不是一般的大学生可以比得上的。再说女作家三毛,她5岁就读《红楼梦》,初中时看遍了市面上所有的名著。因此,语文教师完全不必把自己和学生都捆绑在“题海”中,“偷偷懒”吧,课外时间更应该让学生自己做主。你只要结合课堂教学,把自学的方法教给学生,引导学生去大量阅读有益的书籍。如果要有作业的话,那也应该是一些“欣赏美文会”“故事会”“成语趣谈”“读书心得交流”诸如此类的吧。这样你轻松,学生也乐意,何乐而不为呢?
三、作文批改“懒一懒”,事半功倍有实效
人家都谈虎色变,可我们的学生和老师是谈“文”色变。案头上的几十本作文,永远是老师的“心头之患”啊!不快点还不行,下一篇作文又要来了,于是挑灯夜批,废寝忘食。终于能将一本本画满圈圈、点点,写满红字的作文本交出来了,真可谓呕心沥血!可学生接到本子就是难得真传呀,有的甚至看都不看。所以,不要再认为只有语文教师的红墨水才能浇灌出好文章。“修改”是作文过程本身的一部分,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历代作家不都在强调这一点吗?岂是我们语文教师能替代得了的?学生才是主角啊!“全批全改”这吃力不讨好的事我们就别做了,偷偷懒吧,引导学生学会自己修改,互相修改。两个星期前,我班进行了《我尊敬(敬佩)的一个人》作文训练,在学生完成初稿后,我先让学生自己大声读,边读边修改。再选出好、中、差三篇,组织集体评改,重点改了一篇中等的,好、差主要是作为参照物。让学生明白,从“感情是否真实,内容是否具体,文字是否通畅”三个方面进行修改。学会用“读改法”即读着读着发现问题修改的方法。再让学生互相修改,并说说“你改了哪些地方?为什么要改?”最后把修改完的作文给主人,看主人同不同意,不同意自己再改,直到自己满意后就抄到作文本上。这时的作文只需我评上等级,作一个总的评价。这次36篇作文我只用了1个多小时就批改完了。36篇作文没有一篇脱离中心,没有一篇是胡编乱造,写的都是真人真事。最使我惊讶的是他们也能把普通的生活变成有文学韵味的语言。可见作文批改这个“懒”我们还是可以偷的,把修改文章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成为自己文章的真正主人。
“四两拨千斤”,这就是我说的“懒”的理论依据,勤劳是美德,但方向、方法更重要。“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遵循语文教育规律”这是方向,我所说的“懒”就是要解放学生的脑、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眼和口,去贯彻这个方向的一些具体措施,是切实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