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当学会反省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gm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告诫人们学习成长尤应做到自我反省,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更须如此。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大致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广泛学习,吸取他人经验阶段;二是博采众长,自我反省阶段;三是独创己长,成熟成长阶段。
  前段时间,教学了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的第一单元“现代新诗”。教学中,从分析诗歌的意象入手,引导学生走向文本,通过阅读诗歌,鉴赏意象,理解诗歌的主旨,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陶冶学生的性情。同时,注意品味诗歌中优美精炼的语言,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去感受诗歌的美。一切都按照教学安排去授课,按部就班,循规蹈矩。教学结束后,总感觉有一些遗憾,有一些不足,有一种只是引导学生流连于诗歌表面,却终究没有走入诗歌灵魂的感觉。
  不久前,阅读了优秀青年教师熊芳芳老师的一篇文章——《语文天生浪漫》,恍然大悟:语文是天生浪漫的文学载体,它并不是枯燥的、生硬的、教条的思想桎梏。熊老师曾说过,睿智的思想,高尚的情感,灵动的才智,无不栖于根深叶茂的语文之树,它涤荡污浊,提精炼粹,陶冶身心,浪漫的语文,呼唤浪漫的情怀。
  反省自己的语文教学,往往过多地立足于教条,尽可能地想把应试的知识过多地教授给学生。于是争分夺秒,忙于语文教学的讲解,考试,评讲,时光荏苒,在时间的间隙中,才明白学生竟然开始厌弃语文!本该是浪漫多情的语文,竟然会让学生感到如此的枯燥!应该停下那些所谓的追逐的步伐,学会反省,唤醒学生,让他们用真挚的浪漫的情怀,与语文共鸣。
  语文是多情浪漫的,诗歌更是如此。课标提倡:要加强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心灵对话。钟嵘《诗品》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乎诗。”是的,诗是情感的外化形式,应该在鉴赏诗歌时,重视“人的精神的培养与熏陶”这一价值取向。譬如,学生鉴赏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应该不只是浅层次地感悟诗人笔下的美丽湘江景色,以及作者主宰大地沉浮的宽广胸襟和无所畏惧的革命气概。应该引导学生学会用自己情感和生活体验,来与诗歌共鸣。在每个学生的心中,何尝没有绚丽的“湘江秋景”?此时诗人笔下的湘江活了,那一重重山,一层层树,那寥廓万里、绚丽多彩的湘江秋景,不再是存于纸上,而是在学生的心中跳跃,学生能够用手去触摸,用心去感悟,才发现,诗歌并不遥远。
  用浪漫的情怀,用真实的生活体验去感悟诗歌,学生也就更加明白:他们同样是处于“青春年少,意气风发”的青春时代,同样肩负着建设祖国的历史使命,同样肩负着父母的殷切期望,更有好男儿就当自立自强的铿锵誓言。勿需多言,学生的心灵已经澎湃。用爱成就理想,用心托举希望,立于“湘江之畔”,亦能感同身受,大声呼喊:青春!我心飞翔。此时此刻,自信自强在学生的胸膛激荡。鉴赏这首诗,有千言万语的感悟,说不完,道不尽,这才是走进了诗歌,感受到了它的魅力。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是的,诗歌尤其如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跟着诗人的心灵一起跳动,和诗人进行灵魂的对话和情感的共鸣。走近它,更真切地感受它。
  轻吟漫诵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宛如聆听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引导学生感悟的应不只是简单的依依惜别之情,而应该用心灵去仔细聆听诗人内心的那种淡淡的惆怅和哀伤。陶醉于诗歌中纯情的意象,感受到诗人不忍离别的情绪,还有那欲别不能的缠绵情谊。“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优美的旋律,轻柔的步伐,浓浓的深情,那么的一往情深,那样的情意款款,那样的真挚眷念。往事一一浮现,快乐的,青涩的,希冀的,如云一般飘渺,既远在天边,又近在眼前,可忆却不可及。情感上有了共通,诗歌理解起来就变得更加自然容易了。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常常忽略了太多的美,课堂教学太过于受传统教学思想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是鲜活的求知个体,他们的眼睛应该充满快乐和激情,而不是变为苍白、麻木、冷漠的瞳孔。教师,应当反省,语文要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决不应该成为扼杀语文浪漫激情的刽子手。
  在《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中,诗人集中大量笔墨叙述了自己的保姆——大堰河一生的悲惨经历。通过对她的回忆与思念,真实生动地刻画了她勤劳淳朴的形象和宽厚善良的品格,同时也渗透着对她悲苦命运的深切同情;又通过对她死后一家人的悲惨遭遇的叙述,控诉了社会的黑暗。赏析诗歌时,应该在理解诗歌主旨情感的基础上,让学生用真诚的心去感受自己母亲对自己博大的爱。母亲,是每个人心中至亲至爱的人,你是否忆起了母亲用粗糙的双手把你抱在怀里,抚摸你的脸颊?你是否记得母亲含着笑,洗涤着你那在学校里面堆放了一周的脏衣服?你是否还记得母亲在灶房里,烹煮着自己都舍不得吃的“美味佳肴”?她在你每次离家时的谆谆嘱托,她在你离别时塞给你的平日里自己也舍不得花的卷卷零钞?母亲,在你进步后腼腆地向邻里夸耀她的儿子,母亲在你回家漆黑的小路上,总有她瘦弱的等待的身影。
  母亲,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首对您的赞美诗!读到艾青的文字,用心灵去感悟字里行间的那份深情。它是那样真实,那样纯净,借着这个机会,每个学生都应该感激自己的母亲,诗歌唤醒了他们心灵深处的良知和真情。这样,大堰河的形象自然升华成了众多的母亲的形象,学生和作者一样,爱她,敬她!
  语文是美酒,越品越醇香;语文是鲜花,赏后留余香;语文是真情,体会才更美。教师是学生沟通文本的桥梁,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应当学会反省,尽快成熟成长起来。
其他文献
现今的中学教材都是近几年通过改编的实验教科书,与以往的教科书相比,明显有了极大的进步。内容不再那么单一、死板,不仅有美文阅读鉴赏,还囊括了写作的表达,名著的导读,以及对语文文化的探究等各种综合性活动。内容的拓宽也就意味着教学思想的延展:语文教育工作者不再局限于书本上 “小语文”的教学观点,而是实行把眼光延伸到生活上的“大语文”的教学方式,如此一来,就更有利于学生在语文学科上的能力提高和素质培养。 
期刊
王国维曾说过“为文如造屋”,写文章如同建房子,语言的锤炼则是对房屋进行装饰,使之更漂亮,更华美。语言是文章的外衣,光亮与否,直接影响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好的语言如饮醇酒,如品茗茶,总能给人带来内心的愉悦。  词语、句式、修辞,是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发展等级”中“有文采”项的三个加分点,实际上也是学生在“通顺”之后,提高语言表现力的三个努力点。下面就写作中语言的锤炼,谈几点认识。  一、锤炼词语  词
期刊
对世界的了解都是从感觉开始的,在一个千变万化的世界中,每时每刻人都在感受信息的刺激。手机短信由于受字数限制,其传播的信息往往以片段的形式进入人们的感觉。“人类所感知到的世界是物和人的世界,是一个以统一的整体作用于人的世界,而不是零碎的各种感觉,也就是说纯粹的感觉是不存在的。”从短信文本的阅读者来看,阅读者由语言描绘所唤起的想象是以感知经验为基础的。短信所反映的信息内容经由词语的刺激,能唤起阅读者相
期刊
1995年,美国心理学家格尔曼对情商作了更明确的说明,他认为情商包括五个方面的能力:认识自身情绪、妥善管理情绪、自我激励、认识他人情绪、人际关系的管理。在实际教学中,情商教育的缺失对农村高中生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农村高中为什么情商教育缺失?说到底还是对教育认识的片面,在教学中教育者过多地强调分数的重要,而忽视了让分数提高的关键因素——情商。这种状况跟学校领导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有关,当然和老
期刊
著名作家梁衡说:“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这句话强调了积累对于写作的重要作用。可是许多学生在平时背诵了不少的美文佳句,记住了不少的名人故事,在写作时依然会遇到这样的困境:材料在头脑中已经很清晰,但苦于不知如何开头而迟迟不能下笔;行文过程中,因过渡不当影响文章的连贯性、整体性;结尾找不到富有表现力的句子来深化主题;等等。这些不仅是学生写作的困惑,也是影响他们作文得分的因素。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一种新的写
期刊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学样式,它以形式对称、音韵和谐、内容丰富、语言精炼且易于记诵等优点,为人民所喜闻乐见。如果能有效地使用这一形式来辅助教学,对于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对于活跃课堂气氛,对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对于提高教学效率,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和作用。其操作方法也相对简单易行——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要求,可以师生共同拟写;可以教师拟出上联,让学生对出下联;可以学生拟出上联,教师对出下联。  
期刊
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是指学生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的效果,达到学习的目标,在进行学习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的积极的计划、监察、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能力,称为学习自我监控能力,它包括学习过程中确定目标、制定计划、选择方法、管理时间、调节努力程度、执行计划、反馈与分析效果、采取补救措施等能力。  提高高中生自我监控能
期刊
论述类文章为了证明一个观点 ,就要用一系列的论据,而不少论据往往是新发现、新情况、新知识。阅读的过程,就是获取这些论据的过程,这个获取的过程,也是筛选信息的过程。那么,怎样正确筛选文章信息呢?可按以下方法进行:  一、整体认知,微观把握  “整体认知”的内容主要包括: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文章的基本结构层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文章的内容要点等。“微观把握”是指在阅读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留心一些关键的句子
期刊
现在的作文考试中,要求若是文体不限,学生则一般选择写记叙文。可是,即使遇到有话可说的记叙文,也有一部分学生的作文很平庸、苍白,基本等级分提高不了。那怎样才能使记叙文走出平庸、苍白,“活”起来呢?记叙文成败与否的关键是看能否以情动人,因为“感人”是文章的生命线。  可是在写作中,不少学生的着眼点不是如何用“情”去感动别人,而是想把自己知道的事情完完整整、一点不露地告诉别人,不懂得任何艺术加工,结果即
期刊
当今世界,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与发展,语文教育者越来越认识到,语文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具有创新、健康的个性人才。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健康个性形成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以其独特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结合的学科特点,能抑制学生消极情绪的滋长,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并最终使他们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一、转变观念  1.转变语文教育观念。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健康个性人才的前提是转变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