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与生态文化融合发展路径

来源 :商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tianyi1990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政府提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战略规划之后,关于生态旅游与生态文化融合之路的探索就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首先分析生态旅游以及生态文化融合在发展基础和实践基础方面的可能性之后,基于产业融合理论分析二者融合的具体模式选择,并重点探讨实施生态文化和生态旅游融合过程中机制的构建,延伸到融合之路的发展历程,形成关于二者融合的正确认知。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实施融合发展,是针对我国实行所制定的重要发展战略,之所以推出生态文化和生态旅游产业融合的战略,是因为这二者产业在融合方面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其本质层面具有相似性,而生态文化是文化和人与自然关系层面的集合,生态旅游则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走向,这两种产业无论是在发生背景,目的或者意义方面都具有较为紧密的关联,通过两种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式来激发相关产业发展的新动力,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同时,也为文旅融合提供了支撑。

生态旅游与生态文化融合发展的可能性分析


  生态旅游与生态文化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
  其一,良好的资源禀赋。得益于我国悠久的文化发展历史,在祖祖辈辈的创造下,诞生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人地关系观,这种观念也在中华民族的社会演变以及日常劳作中得到良好的实践。首先,中国的传统社会滋生出农业文明,并且保持着较长的时间,农业文明时期并未出现规模化的机械生产劳动,表现出对于自然的有限改造,这使得农业文明所表现出的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思想特点十分明显。具体体现在形式各异的自然和文化双遗产的文化景观中,例如早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历史悠久的水利工程或者是制水系统,就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以及自然规律相统一的体现,而一些传统的名山大川以及古典园林则是传统文人的理想寄生,体现的是人和自然融为一体的实践。
  其二,多样的资源类型。之所以拥有多样的资源类型,原因就在于我国在生态环境方面表现出复杂性以及民族特色文化的丰富性,幅员广阔,使得我国的国土面积跨越了大面积的经度和纬度,拥有多种热量条件,例如温带中温带,暖温带等,同时也具备十分丰富的水分条件,除此之外,在海拔跨度方面也极为丰富,称之为世界上地理特征作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也不为过。
  生态旅游与生态文化融合发展的实践基础
  将生态文化以及生态旅游实施融合发展,是生态文明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走向。这是因为在20世纪中期左右,伴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以及工业技术所引发的各类生态环境污染以及资源枯竭问题,进而诱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此时,人们已经关注到过于追求经济增长的生产方式以及资本主义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的威胁。在此背景之下,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政府针对我国经济现状以及社会现状制定的科学发展战略。关于生态旅游的发展已开发和保护为重点,基于长远发展角度,建立符合生态文明规律的产业发展模式,对于生态旅游数量和质量的增长都大有裨益,同时能够刺激旅游资源结构的调整,无论是生态文明建设或者是对应的经济发展观都较为匹配。由此可见,生态文化和生态旅游融合发展,不仅影响着整个社会朝向高质量方向的进发,同时也是有利于人民生态福祉的关键举措,体现出良好的生态教育意义,影响着生态文化的保护,传播以及创新。得益于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优势,二者的融合发展得到了良好的促进。

生态旅游和生态文化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是行政管理融合。之所以强调对于行政管理融合机制的建立,这是因为该项机制关系到生态文化和生态旅游融合的基础保障。根据相关规定,需要针对不同级别,不同地区的文化和旅游领域的行政管理实施融合,首要任务就是完成各机构以及部门的调整,紧随其后的是关于各机构以及部门对应的体制,职责以及职能的划分,强调对于日常行政管理工作界限的划分,经过统一规划和管理,实现行政管理机制和生态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匹配。
  二是资源融合。不同地区所拥有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以及各种特色产品是其独特文化的体现,同时也是区域所拥有的旅游资源的结合,但更多的生态文化资源以及生态旅游资源处于分离状态,需要着重针对该部分进行融合利用。这件事情的关于生态文化资源对于生态旅游发展促进作用的探索和研究,秉承融合思想,推动生态文化资源的开发以及利用。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资源整合过程中,需要避免出现概念化解释替代地方性人际关系的情况,该情况容易导致关于区域生态旅游体系构建过程中对于其他文化以及生态特征的忽略,反而不利于当地生态文化特征的凸显。
  三是产业融合。产业融合机制的构建影响着生态文化以及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效果。考虑到现阶段有关生态文化和生态旅游的发展情况,表现出明显的产业边界特征,就需要关注部分生态文化所具有的旅游潜力的挖掘,保证发展过程中对于生态文化的建设,同时也需要凸显出旅游属性,如此才能够达到生态文化和生态旅游的适度融合,发挥二者的相互促进作用。有必要将整合,延伸,集聚,互补的机制作,为推动两个产业交叉部分融合发展的动力,例如对于生态旅游品牌的打造,生态文化旅游景区的建设等,作为带动区域生态文化和生态旅游发展的领导产业。较为成功的案例包括重庆市涪陵区举办的榨菜产业嘉年华活动,包括体验式农庄和旅游特色村项目等内容,实现了在生态文化和生态旅游融合发展中对于旅游新业态的创新。
  四是利益分配。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当地的居民是重要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有权参与到生态旅游的各项決策管理以及利益分配体系中。而旅游企业作为生态旅游的主要开发者,同样也是受益者,群体关系到生态文化的建设成果,要求相关从业人员所形成的生态意识以及所拥有的专业水平能够支撑起生态旅游的建设发展。政府在其中承担着调控者以及决策者的角色,需要发挥自身的引导和协调职能,保证对于其他利益相关者和参与者目的和行为的有查监管。媒体也参与到生态旅游的宣传和监督中,运用多种媒体形式实现生态文化信息的传播,让更多的游客了解到生态文化知识,同时监督着生态旅游的经营者和参与者的行为。

生态旅游与生态文化融合发展的目标设定


  初级阶段
  对于部分区域拥有着较为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或者是所拥有的自然资源独特性较为明显,可以通过举办地方文化浓郁的庆典以及文化活动的方式作为打开旅游市场的突破口,并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大面积的宣传和推广,逐渐建立起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作为吸引投资和吸引游客的优势。这种发展模式在许多部分欠发达地区较为常见,称之为生态文化和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初级阶段。该阶段的特征主要在于发展形式不完备,经常会出现无中生有或者是造假情况,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但是初级阶段的优势在于对于地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奠基作用。因此,初级阶段的融合发展模式值得改进之处较多。
  中级阶段
  中级阶段是指生态文化产业和生态旅游产业之间建立互动机制。借助生态旅游业的支持,实现生态文化的宣传,生态旅游业则在生态文化的帮助下实现产业链的延伸。生态文化资源的具体体现是各种形式的旅游产品或者是旅游项目,同时也存在于一些影视或者是景观剧等文化产品项目中。可以发现中级阶段的融合特征在于文化资源所具有的经济价值更加明显,实现了由资源向资本的转换。较为成功的案例包括印象西湖,印象武隆等各种旅游项目,这些都是在生态文化的基础之上逐渐转变为旅游产品。
  发展阶段
  发展阶段的特征在于生态文化表现出多种存在形式,实现了文化元素在生态旅游全过程的多种呈现,有关旅游的各个环节都有着与生态文化相关联的符号,例如“住”的方面,关于住宿地点和风格的选择,遵循环保低碳理念;“行”的方面以绿色出行和地域文化智慧为主等等。除此之外,关于旅游地区的形象宣传以及规划等都融入了生态文化内涵。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主要围绕生态旅游和生态文化融合发展的相关路径进行分析,首先探讨二者进行融合发展的必要性,最后从现实和实践两方面探讨二者融合的基础,最后,围绕生态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目标设定进行探讨,从初始阶段,中级阶段以及发展阶段阐述产业融合过程中的各类特征以及表现。
  (河南省标准化研究院)
  参考文献:
  [1]尚晨光,赵建军.生态文化的时代属性及价值取向研究[J].科學技术哲学研究,2019,36(2):114-119.
  [2]熊正贤.文旅融合的特征分析与实践路径研究:以重庆涪陵为例[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33(6):38 -45.
其他文献
會计信息化相关概念  会计的信息化这一管理主要指的就是,通过计算机等相关的技术,利用互联网等高科技内容,把新型的管理模式融入到会计的信息加工过程之中,不断地对会计处理的方法,以及工作开展的流程进行转化和完善,这样才能够真正构建起一个具有专业化特色以及高效化优势的管理工作开展体系,也能够明确这项管理工作在处理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准确和有效性特点,保证整体的工作都能够向着全新的方向深入的发展和进步。  会
概 述  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金融业务的开展模式,传统的金融机构通过与互联网企业进行合作,借助互联网高新技术达到资金交流、融资和支付等金融业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互联网科技的广泛应用,对互联网金融产生了深层次的影响,一方面对传统金融行业造成了冲击,另一方面也开辟出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通道。而随着“普惠金融”和“互联网金融”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也关系到人们的
当今人才市场竞争环境激烈、就業形势严峻,社会要求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将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当作一项重要指标,以期实现培养出创业能力极强的现代化人才。本文主要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及问题,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注意事项及策略,为我国高等院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提供经验和参考。  当今社会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唯有积极投身于创业实践之中,才更利于激发其创业兴趣及欲望,并且能够感受
中欧班列发展现状  2011 年 3 月 19 日,从中国重庆到德国杜伊斯堡的“渝新欧”集装箱货运班列发车,标志着中国和欧洲之间的铁路货运新模式——“中欧班列”正式开通。中欧班列开行至今实现了飞速的发展,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发布的數据,我国各地中欧班列 2018 年共开行 6300 余列,同比增长72%;2019年中欧班列开行8225列,同比增长29%;2020年中欧班列开行12406列,同比增长5
随着我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各地城镇化率水平在逐步提高。城镇化率水平的提升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的便利,也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近年来,三大产业所占比重也随着经济建设取得的成效而发生了质的改变。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重在逐年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在不断升高,产业占比愈发接近西方发达国家模式,为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但在城镇化开发的一系列过程中,还存在着较突出的问
对于商业企业的经营来说,绩效管理模式已经成为现代化企业经营和管理得重要数据指标之一,但是随着商业企业以及各个行业不断发展和优化,越来越多的商业企业相继了解到绩效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针对商业企业绩效指标法以及经济增加值法进行详细阐述,以此作为探究基础,总结出商业企业绩效评价应用策略探讨。  商业企业运转过程中,绩效管理是一种核心管理方式,是一种针对企业经营衡量、模式评价以及员工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用上市这一方法为企业谋求更大的利益。然而,部分企业由于自身条件无法达到上市的标准,不择手段,采用了财务造假的方式试图蒙混过关。2017年,九好集团因虚增收入、和鞍重股份联手进行重大资产重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九好集团因其经营模式与一般的企业有所不同,并不具有真实的实物流,且企业涉及的服务内容繁多且复杂,所以很难核实其各方面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因此其财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逐渐上升。人们越来越重视艺术教育,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对艺术进行教学,艺术教育的地位日趋上升。国家许多地方都开办了艺术类学校,开展了各种各样的艺术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主要讲述艺术类院校如何提升对学生的管、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对艺术类高校学生管理的研究现状及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对艺术类高校学生管理的研究现状  
随着社会进步、技术革新和新闻业务的不断升级,媒体融合進入智媒体阶段,新闻内容的生产受到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算法介入新闻业后,打通了新闻采写内容、渠道和受众之间的壁垒,互联网技术重新构建了更为开放的新闻传播平台,新闻采写方式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社会信息的流通量和接触量。人工智能在媒体新闻内容传播、写作和互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新闻采写在智媒体领域的变革和突破提供了科技基础。  20世纪至今,报纸、
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进程有序推进,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及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加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实现人员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