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修水县从2002年初开始组织实施“十五”扶贫开发工作。四年来,在江西省委、省政府和国务院扶贫办等上级党政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县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开发式扶贫方针,动员一切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切实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如期完成了“十五”扶贫开发任务,有力地促进贫困乡村“三个文明”建设,为构建和谐修水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在“十五”扶贫开发中,我县按照“一体两翼”战略的要求,重新构建扶贫框架,不断创新扶贫工作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赣西北特色的扶贫开发新路子。
1、坚持综合治理,实施重点扶贫。在新阶段扶贫开发中,我县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的要求,坚持参与式、开发式的扶贫方针,在42重点村实施村级扶贫规划项目,明确扶贫开发的重点,着眼于帮助群众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和增加收入,实行整村推进、综合治理,做到工作到村、扶贫到户。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205万元,以工代赈扶贫资金4600万元,大力加强了重点村的农田、水利、交通、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了重点村生产生活条件。各重点村还把“一建三清三改”(即以建沼气池为重点,实施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作为整村推进的主要内容,为农村文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采取异地安置,实施移民扶贫。在2002年底,我县有4.97万居住生存环境十分恶劣的农村贫困人口,他们太多数与外隔绝,生产生活非常困难,扶贫和行政管理成本高,成为新时期扶贫开发“最难啃的骨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下,从2003年开始实施移民扶贫工作。三年来,共投入1.77亿元,按照“整体摊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的要求,对626个自然村、4200户、22558人实行了移民搬迁扶贫(占全省搬迁总人数的五分之一),采取了有土集中安置、无土集中安置、分散安置、敬老院安置等四种安置方式。其中已完成“一乡两村”(即程坊乡和路口乡的蔸萝村、竹坪乡的羽岭村)的整体搬迁,为深山区群众彻底摆脱贫困创造了条件。
3、整合社会资源,实施定点扶贫。开展定点扶贫是促进贫困乡村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资源。在新一轮扶贫开发期间,有三个中央单位、4个省直单位和46个市直单位到我县开展帮扶工作。我县进一步强化了社会定点扶贫工作措施,制订并完善了“领导责任制”、“统计登记制度甚、“宣传报道制度”等。每个定点单位到挂钩乡镇,有关部门和领导都全程陪同,并落实新闻单位记者随同宣传报道,做到热情接待、协调服务。据统计,四年来,国家、省、市定点扶贫单位领导有430人次来我县访贫问苦,调查研究,各级帮扶单位投入达680多万元、为我县扶贫开发工作注入了新活力。同时,我县还实行了县级领导定点联系乡镇统筹指导扶贫开发工作制度。安排了48个县直单位到42个重点村开展定点帮扶。全县共有2368名干部为3200户(其中贫困户2500户)担保贷款365.万元。
4、突出区域特色,实施产业扶贫。我县按级“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围绕产业上”的要求,积极培植扶贫主导产业,启动了一批覆盖面广、辐射能力强、能带动千家万户增产增收的项目,探索了“企业+基地+农户”的扶贫方式。四年来,投入扶贫贷款4700万元,通过实施“1116工程”,发展壮大了蚕桑、药材、茶叶、山羊等8扶贫产业项目,扶持了绿冬、龙腾等4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了种养业的快速发展,使农业产业化成为贫困人口增收的重要途径。全县共有3350户贫困户、4520户低收入家庭参与扶贫产业开发,户均增收524元。初步形成了一个“企业良性发展、农户不断增收、社会保持稳定”的良好局面。
5、开展较术培训。实施科技扶贫。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我县紧紧抓住提高贫困群众素质和产业科技含量这两个关键,深化科技扶贫。一方面注重搞好教科技推广和实用技术的培训工作。通过举办果树栽培、水产养殖、中药材栽培等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86期,受训农民1.2万人次,并资助520名贫困子女参加农函大学习,提高了贫困农户接纳科技的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开展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将贫困村子女输送到南昌女子职业学校、赣北电子工业学校、丰良艺术学院等院校学习。同时在修水职业学校建立劳动力转移培例基地。我县共计劳动力转移培训2560人,使外出打工人员有一技之长,收到了“培训一人,致富一家”的效果。
扶贫开发实践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1、坚持政府主导,强化组织协调是搞好扶贫开发的重要条件。一是建立扶贫工作目标责任制。县委、县政府把扶贫开发作为全县的“一号工程”,明确提出要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创一流”的要求做好扶贫工作,做到“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政策给政策”。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相关部门参加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各乡镇建交了相应的机构,在全县形成了工作体系。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十五”计划和乡镇的目标管理,制定优惠政策,支持贫困乡村的发展。县委、县政府每个班子成员每年都要对42个重点村和56个移民扶贫安置小区进行调查走访,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二是进一步强化了扶贫工作机构的职能。把县扶贫办从事业单位转为行政单位,从县直工作部门转为县政府组成部门,由一名县长助理兼任扶贫办主任,选拔两位年轻的副科级干部任扶贫办副主任。县财政每年安排120万元用于扶贫工作经费,强化了扶贫办的协调职能,为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2、坚持与时俱进,强化思路创新是搞好扶贫开发的重要保证。变救济式扶贫为开发式扶贫,是扶贫工作的重大改革。为了适应这个转变,我县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实现了“二个创新”。一是创新投资方式。改过去“撒胡椒面”为“集中扶持”,采取“挑水点种”,不搞“大水漫灌”。把42重点村作为扶贫开发的主战场,实行领导、力量、政策、资金等方面倾斜,确保了每个重点村财政扶贫资金在53万元以上。二是创新扶贫方式。对居住在缺乏基本生存和发展条件,就地扶贫投人大且难以改变贫困面貌的深山区群众采取搬迁式扶贫的办法。对以自然村为单位实行整体搬迁的群众采取有土集中安置、无土集中安置、分散安置、敬老院安置等四种安置方式。就地扶贫与移民扶贫两者投入之比为10:1.即实施移民扶贫只需就地扶贫十分之一的投入,可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移民扶贫还与城镇建设、示范村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综合开发相结合。这些作法得到国务院扶贫办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3、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群众参与是搞好扶贫开发的决定因素。贫困乡村的广大干部群众是扶贫开发的主体,贫困人口的能力建设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在思想观念上,进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教育,克服“等、靠、要”的消极思想,营造“自己的家园自己建,自己的家业自己创”的浓厚氛围,着力培养自身的“造血”功能,增强内在发展动力。在实施步骤上,动员广大群众直接参加到规划制定、组织实施、质量监督、检查验收等各个环节,让村民自己“当家作主”,初步形成议事、决策、干事的长效机制。在项目分配上,坚持扶贫资金动态管理,“干得好的加一勺,干得不好的减一勺”。同时,以扶贫资金为“药引子”,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扶贫开发,改变了过去“扶贫开发是政府的事”、“政府给多少钱我就办多少事”的传统观念。
4、坚持规范管理,强化项目建设是搞好扶贫开发的有效手段。项目建设是扶贫工作的重要载体,是脱贫解困的关键环节。整合扶贫资金。我县遵循扶贫开发“一盘棋”的思想,按照“用途不改,渠道不变,整合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共整合扶贫资金2.3355亿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7100万元,以工代赈资金6170万元,扶贫贷款4700万元,社会帮扶资金680万元,捆绑农业综合开发、村级公路、人畜饮水、学校改造、农村能源、以工代赈等项目配套3100万元,市财政配套1100万元。县财政配套500万元,扶持项目263个。实行“阳光操作”。扶贫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项调度,封闭运行,确保专款专用。建立了项目公示制、分期拨付制和报账制,保证扶贫资金分配、管理使用的各个环节公开透明。
在“十五”扶贫开发中,我县按照“一体两翼”战略的要求,重新构建扶贫框架,不断创新扶贫工作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赣西北特色的扶贫开发新路子。
1、坚持综合治理,实施重点扶贫。在新阶段扶贫开发中,我县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的要求,坚持参与式、开发式的扶贫方针,在42重点村实施村级扶贫规划项目,明确扶贫开发的重点,着眼于帮助群众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和增加收入,实行整村推进、综合治理,做到工作到村、扶贫到户。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205万元,以工代赈扶贫资金4600万元,大力加强了重点村的农田、水利、交通、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了重点村生产生活条件。各重点村还把“一建三清三改”(即以建沼气池为重点,实施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作为整村推进的主要内容,为农村文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采取异地安置,实施移民扶贫。在2002年底,我县有4.97万居住生存环境十分恶劣的农村贫困人口,他们太多数与外隔绝,生产生活非常困难,扶贫和行政管理成本高,成为新时期扶贫开发“最难啃的骨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下,从2003年开始实施移民扶贫工作。三年来,共投入1.77亿元,按照“整体摊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的要求,对626个自然村、4200户、22558人实行了移民搬迁扶贫(占全省搬迁总人数的五分之一),采取了有土集中安置、无土集中安置、分散安置、敬老院安置等四种安置方式。其中已完成“一乡两村”(即程坊乡和路口乡的蔸萝村、竹坪乡的羽岭村)的整体搬迁,为深山区群众彻底摆脱贫困创造了条件。
3、整合社会资源,实施定点扶贫。开展定点扶贫是促进贫困乡村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资源。在新一轮扶贫开发期间,有三个中央单位、4个省直单位和46个市直单位到我县开展帮扶工作。我县进一步强化了社会定点扶贫工作措施,制订并完善了“领导责任制”、“统计登记制度甚、“宣传报道制度”等。每个定点单位到挂钩乡镇,有关部门和领导都全程陪同,并落实新闻单位记者随同宣传报道,做到热情接待、协调服务。据统计,四年来,国家、省、市定点扶贫单位领导有430人次来我县访贫问苦,调查研究,各级帮扶单位投入达680多万元、为我县扶贫开发工作注入了新活力。同时,我县还实行了县级领导定点联系乡镇统筹指导扶贫开发工作制度。安排了48个县直单位到42个重点村开展定点帮扶。全县共有2368名干部为3200户(其中贫困户2500户)担保贷款365.万元。
4、突出区域特色,实施产业扶贫。我县按级“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围绕产业上”的要求,积极培植扶贫主导产业,启动了一批覆盖面广、辐射能力强、能带动千家万户增产增收的项目,探索了“企业+基地+农户”的扶贫方式。四年来,投入扶贫贷款4700万元,通过实施“1116工程”,发展壮大了蚕桑、药材、茶叶、山羊等8扶贫产业项目,扶持了绿冬、龙腾等4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了种养业的快速发展,使农业产业化成为贫困人口增收的重要途径。全县共有3350户贫困户、4520户低收入家庭参与扶贫产业开发,户均增收524元。初步形成了一个“企业良性发展、农户不断增收、社会保持稳定”的良好局面。
5、开展较术培训。实施科技扶贫。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我县紧紧抓住提高贫困群众素质和产业科技含量这两个关键,深化科技扶贫。一方面注重搞好教科技推广和实用技术的培训工作。通过举办果树栽培、水产养殖、中药材栽培等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86期,受训农民1.2万人次,并资助520名贫困子女参加农函大学习,提高了贫困农户接纳科技的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开展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将贫困村子女输送到南昌女子职业学校、赣北电子工业学校、丰良艺术学院等院校学习。同时在修水职业学校建立劳动力转移培例基地。我县共计劳动力转移培训2560人,使外出打工人员有一技之长,收到了“培训一人,致富一家”的效果。
扶贫开发实践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1、坚持政府主导,强化组织协调是搞好扶贫开发的重要条件。一是建立扶贫工作目标责任制。县委、县政府把扶贫开发作为全县的“一号工程”,明确提出要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创一流”的要求做好扶贫工作,做到“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政策给政策”。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相关部门参加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各乡镇建交了相应的机构,在全县形成了工作体系。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十五”计划和乡镇的目标管理,制定优惠政策,支持贫困乡村的发展。县委、县政府每个班子成员每年都要对42个重点村和56个移民扶贫安置小区进行调查走访,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二是进一步强化了扶贫工作机构的职能。把县扶贫办从事业单位转为行政单位,从县直工作部门转为县政府组成部门,由一名县长助理兼任扶贫办主任,选拔两位年轻的副科级干部任扶贫办副主任。县财政每年安排120万元用于扶贫工作经费,强化了扶贫办的协调职能,为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2、坚持与时俱进,强化思路创新是搞好扶贫开发的重要保证。变救济式扶贫为开发式扶贫,是扶贫工作的重大改革。为了适应这个转变,我县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实现了“二个创新”。一是创新投资方式。改过去“撒胡椒面”为“集中扶持”,采取“挑水点种”,不搞“大水漫灌”。把42重点村作为扶贫开发的主战场,实行领导、力量、政策、资金等方面倾斜,确保了每个重点村财政扶贫资金在53万元以上。二是创新扶贫方式。对居住在缺乏基本生存和发展条件,就地扶贫投人大且难以改变贫困面貌的深山区群众采取搬迁式扶贫的办法。对以自然村为单位实行整体搬迁的群众采取有土集中安置、无土集中安置、分散安置、敬老院安置等四种安置方式。就地扶贫与移民扶贫两者投入之比为10:1.即实施移民扶贫只需就地扶贫十分之一的投入,可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移民扶贫还与城镇建设、示范村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综合开发相结合。这些作法得到国务院扶贫办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3、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群众参与是搞好扶贫开发的决定因素。贫困乡村的广大干部群众是扶贫开发的主体,贫困人口的能力建设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在思想观念上,进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教育,克服“等、靠、要”的消极思想,营造“自己的家园自己建,自己的家业自己创”的浓厚氛围,着力培养自身的“造血”功能,增强内在发展动力。在实施步骤上,动员广大群众直接参加到规划制定、组织实施、质量监督、检查验收等各个环节,让村民自己“当家作主”,初步形成议事、决策、干事的长效机制。在项目分配上,坚持扶贫资金动态管理,“干得好的加一勺,干得不好的减一勺”。同时,以扶贫资金为“药引子”,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扶贫开发,改变了过去“扶贫开发是政府的事”、“政府给多少钱我就办多少事”的传统观念。
4、坚持规范管理,强化项目建设是搞好扶贫开发的有效手段。项目建设是扶贫工作的重要载体,是脱贫解困的关键环节。整合扶贫资金。我县遵循扶贫开发“一盘棋”的思想,按照“用途不改,渠道不变,整合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共整合扶贫资金2.3355亿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7100万元,以工代赈资金6170万元,扶贫贷款4700万元,社会帮扶资金680万元,捆绑农业综合开发、村级公路、人畜饮水、学校改造、农村能源、以工代赈等项目配套3100万元,市财政配套1100万元。县财政配套500万元,扶持项目263个。实行“阳光操作”。扶贫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项调度,封闭运行,确保专款专用。建立了项目公示制、分期拨付制和报账制,保证扶贫资金分配、管理使用的各个环节公开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