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新教材指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那么,应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训练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使学生具备阅读课本的能力。在数学课中,应使学生把“看、读、思、练”结合起来。从儿童一入学就应该带领学生逐步学会看懂图、式、文,再引导学生弄清术语,理解关键词语,引发学生思考。随着学生年龄和抽象能力的不断提高,对课本内容提出更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养成先阅读后做作业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书写美观、工整是学生的基本功。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而且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有积极的意义。做数学作业一般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规范,阿拉伯数字和符号的书写也要规范,竖式计算时要用尺子画等号线。对于作业的书写情况,教师要经常讲评,要以典型示范,以表扬为主。低年级小学生在做课堂作业的过程中,经常会做做玩玩,心神不定,教师应要求小组同学共同督促,使学生认真地完成作业。
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
学生学习数学这一活动,归根到底是思维的活动。只有勤于动脑、肯于思考,才能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形成各种数学能力。教师首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善于提出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形成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品质;其次,要注意提供适量的思考依据,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有序的进行思考的习惯;第三,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个人的见解,主动探索新知,多渠道、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思维水平的逐步提高。如要求学生用数学语言准确的表达20-9所表达的意义,学生一般表达为20减9得多少,但如果教师留给学生充分思考时间,启发学生从减法的运算名称、意义等多角度进行思考,就会促使学生积极动脑,踊跃发言。(1)被减数是20,减数是9,差是多少?(2)20比9多多少?(3)9比20少多少? (4)9再添上几就是20?(5)20减去多少与9同样多?所以,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观察,多方引导,恰当把握时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还必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学生提出问题是从所学知识中,寻找矛盾和疑问,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种提问能力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项重要能力,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即使学生提出一些离奇的问题也不要紧,教师也要引导、鼓励,并和学生一起分析、讨论。也可将一些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存入“问题银行”待以后解决。如教学《我和小树一起长》这一课,统计出一班种32棵树,二班种43棵树,三班种45棵树后,教材提出了哪个班植树最多?哪个班植树最少?这两个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能否试着解答出来。”学生经过思考,提出了一班、二班、三班一共植树多少棵?一班比二班少植树多少棵?一班和二班植的树比三班多几棵?一班再植几棵就和二班同样多?三班给二班几棵两班就同样多?等二十几个不同的问题,并与自己小组成员尝试解决了一些问题。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就可能产生新的见解,有了见解就会有交流的愿望,有了交流又可产生新的思考,从而使学生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运算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在作业与考试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做错题目的原因不是不会做,而是没有看清题目要求,如在计算中有的是把运算符号看错,在文字中由于数量关系复杂,不仅层次多,而且一些表达运算顺序的名词术语往往容易混淆和被忽视,致使学生造成解题差错。在应用题中由于数量关系没有仔细分析,造成数量关系混淆,列式错误。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所以,我在学生解答应用题时,首先要让学生仔细读题,初步了解题意。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也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然后仔细推敲字、词、句,准确理解题意,在这个基础上再列出算式计算,还有在作一些计算题目时,我要求学生不要马上就进行运算,而是想一想可不可以用简便算法,这样既提高了做题的速度,又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的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五、大胆发言的习惯
在教学中加强说的训练,培养说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能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便于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发展。在教学中,对于那些爱探索、肯带头的学生,给予及时的表扬,对于那些不善于发言,怕发言的学生给予期待的眼神,鼓励的目光,并加以适当的点拔、适时的引导,增强他们说的勇气和信心。比如,当敢说者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后,把复述、模仿的机会让给怕发言者,并給予鼓励。再如,对于那些较简单的问题,把说话的机会也让给怕发言者,并及时鼓励:增加说的勇气和信心。
(作者单位:辽阳市灯塔市西马峰镇中心小学 辽宁 灯塔)
一、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训练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使学生具备阅读课本的能力。在数学课中,应使学生把“看、读、思、练”结合起来。从儿童一入学就应该带领学生逐步学会看懂图、式、文,再引导学生弄清术语,理解关键词语,引发学生思考。随着学生年龄和抽象能力的不断提高,对课本内容提出更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养成先阅读后做作业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书写美观、工整是学生的基本功。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而且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有积极的意义。做数学作业一般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规范,阿拉伯数字和符号的书写也要规范,竖式计算时要用尺子画等号线。对于作业的书写情况,教师要经常讲评,要以典型示范,以表扬为主。低年级小学生在做课堂作业的过程中,经常会做做玩玩,心神不定,教师应要求小组同学共同督促,使学生认真地完成作业。
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
学生学习数学这一活动,归根到底是思维的活动。只有勤于动脑、肯于思考,才能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形成各种数学能力。教师首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善于提出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形成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品质;其次,要注意提供适量的思考依据,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有序的进行思考的习惯;第三,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个人的见解,主动探索新知,多渠道、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思维水平的逐步提高。如要求学生用数学语言准确的表达20-9所表达的意义,学生一般表达为20减9得多少,但如果教师留给学生充分思考时间,启发学生从减法的运算名称、意义等多角度进行思考,就会促使学生积极动脑,踊跃发言。(1)被减数是20,减数是9,差是多少?(2)20比9多多少?(3)9比20少多少? (4)9再添上几就是20?(5)20减去多少与9同样多?所以,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观察,多方引导,恰当把握时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还必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学生提出问题是从所学知识中,寻找矛盾和疑问,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种提问能力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项重要能力,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即使学生提出一些离奇的问题也不要紧,教师也要引导、鼓励,并和学生一起分析、讨论。也可将一些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存入“问题银行”待以后解决。如教学《我和小树一起长》这一课,统计出一班种32棵树,二班种43棵树,三班种45棵树后,教材提出了哪个班植树最多?哪个班植树最少?这两个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能否试着解答出来。”学生经过思考,提出了一班、二班、三班一共植树多少棵?一班比二班少植树多少棵?一班和二班植的树比三班多几棵?一班再植几棵就和二班同样多?三班给二班几棵两班就同样多?等二十几个不同的问题,并与自己小组成员尝试解决了一些问题。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就可能产生新的见解,有了见解就会有交流的愿望,有了交流又可产生新的思考,从而使学生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运算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在作业与考试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做错题目的原因不是不会做,而是没有看清题目要求,如在计算中有的是把运算符号看错,在文字中由于数量关系复杂,不仅层次多,而且一些表达运算顺序的名词术语往往容易混淆和被忽视,致使学生造成解题差错。在应用题中由于数量关系没有仔细分析,造成数量关系混淆,列式错误。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所以,我在学生解答应用题时,首先要让学生仔细读题,初步了解题意。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也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然后仔细推敲字、词、句,准确理解题意,在这个基础上再列出算式计算,还有在作一些计算题目时,我要求学生不要马上就进行运算,而是想一想可不可以用简便算法,这样既提高了做题的速度,又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的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五、大胆发言的习惯
在教学中加强说的训练,培养说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能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便于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发展。在教学中,对于那些爱探索、肯带头的学生,给予及时的表扬,对于那些不善于发言,怕发言的学生给予期待的眼神,鼓励的目光,并加以适当的点拔、适时的引导,增强他们说的勇气和信心。比如,当敢说者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后,把复述、模仿的机会让给怕发言者,并給予鼓励。再如,对于那些较简单的问题,把说话的机会也让给怕发言者,并及时鼓励:增加说的勇气和信心。
(作者单位:辽阳市灯塔市西马峰镇中心小学 辽宁 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