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临海词调音乐悠扬,声腔婉转,唱词典雅,表演自然,格调古朴,是明清以来江南民间说唱艺术在台州的遗存。从表演形式、曲牌结构、声腔唱词、伴奏特点、传统曲目、流传范围、表演场所、发展情况,分析临海词调的艺术形态,对于了解台州民间曲艺,弘扬地方传统文化,传承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临海词调;艺术形态;曲牌;声腔;曲艺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7)01-0045-03
临海词调是流行于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浙江省临海市的一种古老的民间坐唱曲艺。临海词调的历史源头可追溯到南宋张镃所创的海盐腔,经过漫长岁月的发展,不断吸收、融化南词、昆曲和民间小曲等曲种的声腔、音乐,结合本地方言,于明末逐渐演变而成,[1]清代和民国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临海词调与本土及周边地区的地方剧种、曲种(如昆曲、乱弹、婺剧、滩簧、南词、弹词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临海词调音乐悠扬,声腔婉转,唱词典雅,行腔自然,格调古朴,是明清以来江南民间说唱艺术在台州的遗存。[2]研究临海词调的艺术形态,对于了解台州民间曲艺,弘扬地方传统文化,传承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试从表演形式、曲牌结构、声腔唱词、伴奏特点、传统曲目、流传范围、表演场所、发展情况等方面,浅析临海词调的艺术形态。
一、表演形式
临海词调是一种自娱性的江南民间坐唱曲艺形式,与苏州弹词的单人档、双人档表演不同,临海词调一般为多人合作表演,少则三五人,多则十余人。艺人们身着长衫团团围坐或一字排开,手持各种丝竹乐器自弹自唱,并根据戏剧人物角色分生、旦、净、末、丑诸行当。除檀板由旦角专司外,其他乐器演奏者均身兼数职,乐师也可担任角色边奏边唱,不同角色间可以互串。演唱内容具有叙事性,大多表现忠孝节义与才子佳人的历史故事,同一人可以模仿故事中的不同人物,且说且唱,叙事抒情,独白旁白,切换自如。旧时,临海词调多为文人雅士雅集性的自娱演唱,同时也在大喜日子里受邀去大户人家府上表演,但不取报酬,以示清高。民间“斗会”是词调集社的活动场所之一。关于“斗会”,项士元《慈园音乐琐谈》记载:“临海音乐,除成文、近圣外,复有斗会,亦谙丝竹吹唱。……斗会者,专为病家拜斗求寿,能唱《洞仙歌》《懒画眉》《叨叨令》诸调。岑斋《杭俗遗风》谓顺星礼斗,九调十三腔皆备,与此正同。” [3]
早先临海词调在台州府城分为雅俗两派:由出身清高的文人雅士、悠闲子弟组成的叫“长衫派”;由出身清贫的底层劳动者组成的叫“短打派”,各自结社,有相应的民间社团和艺人圈子。临海词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顽强的生命力,在古城深受群众的欢迎。
二、曲牌结构
临海词调常用曲牌约32种,主要有“男工”“女工”“平和”“水底泛”“醉花荫”等。“浪头”(有半浪、长浪之分),多用于演唱开头和中间,类似于歌曲中的前奏和间奏。“急板”有板无眼,即1/4拍子,速度较快,多用于情绪激昂时演唱,是词调中的流水板。“旦引”“琵琶引”和“尾声”均属散板。多用于节目的开头和结尾。此外,还有“点绛唇”“粉蝶儿”“沙段”“花平和”“十三板”“春赋”“女春赋”“排军令”“十字令”“乙字令”“弦胡索”“急三枪”“懒画眉”“凤点头”“满江红”“葡萄歌”“上小楼”“浪淘沙”“普天乐”“杂曲”等曲牌。临海词调曲牌声腔受外来剧种、曲种影响较深,其中有的曲牌来自于昆曲曲牌,有的来自于南曲曲牌,成为临海词调曲牌后自成一派,别具一格。演唱时根据唱词结构、音乐发展和角色情感表达的需要,将多个曲牌连接起来形成了“曲牌连缀体”。例如临海词调曲目《貂蝉拜月》的曲牌结构:浪头(半浪)、旦引、懒画眉、女工(平板)、醉花荫、男工(平板)、急三枪、尾声等。《崇和新景》的曲牌结构:浪头(半浪)、男工、刹板、平和、沙段、花平和、平和、刹板、尾声。在临海词调的所有曲牌中,“男工”“女工”是基本曲牌,几乎贯穿应用于全部回书之中。[4]临海词调的曲牌还对台州代表性地方剧种台州乱弹产生一定影响,台州乱弹唱调兼唱词调滩簧。反之,临海词调也夹唱乱弹腔调,并一度以戏曲形式登台表演。这也说明我国民间戏曲、曲艺是互相影响、共同发展的。
三、声腔唱词
临海词调声腔丰富,行腔吐字讲究“字清、腔圆、音准、板稳”八个字。临海词调唱腔和道白中的咬字吐字以台州方言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来表现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其曲牌声腔一定程度上受南词、昆曲、滩簧、乱弹和民间小曲的影响,唱腔发音受临海方言影响明显。由此形成了临海词调旋律抒情流畅、飘逸清幽,节奏婉约平和、富有变化,调腔婉转柔美、自然圆润的基本风格和特征。临海方言发音基本循吴方言语音规律,温软儒雅,抑扬顿挫,并至今保留着大量的古汉语遗迹。临海词调唱腔细腻,字正腔圆,咬字吐音講究“阴阳上去”四声与曲调旋律的和谐。一字多腔分头、腹、尾三段,切音一腔数转,字少而调缓。讲究运气深沉而不浮躁,腔圆气足,转音自然柔和,悠扬悦耳。临海词调唱词以古典诗词为主,亦文亦白,讲究词格节奏,填词编曲者和演唱者有一定的古典文学修养。
四、伴奏特点
临海词调的伴奏乐器吹拉弹打齐全,主要有二胡、中胡、大胡、箫、笛、笙、琵琶、三弦、扬琴、檀板、鼓板、碰铃等,类似于江南丝竹小乐队。伴奏音乐在临海词调中的运用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是浪头,即前奏、引子部分,起到开场引腔、渲染气氛、酝酿感情的作用,有着完整的板式结构、曲牌结构和音乐形象,临海词调的浪头根据篇幅和用途,分为半浪和长浪。其二是过门,即间奏,在唱段与唱段之间起衔接作用的部分。间奏长短不一,有大过门,小过门之分,起到定腔、定调、定速度、转换情绪、配合表演的作用。其三是乐句中的伴奏,其旋律与唱腔基本相同,或以紧拉慢唱、紧打慢唱的方式,与唱腔形成鲜明对比,起到衬托唱腔,突出主题的作用。其四是尾声,尾声一般接在唱腔的刹板后面,如曲牌“凤点头”就用以尾声,起到终止唱腔、补充乐思和谢幕收尾的作用。伴奏乐队以齐奏为主,但也有类似于江南丝竹音乐的加花变奏、支声复调等因素。值得一提的是,临海词调的伴奏乐队在当地还衍生出了一种新的民间乐种——细吹亭。细吹亭是清代以来在台州府城临海闹元宵时十分盛行的民间沿街巡游丝竹乐演奏形式。乐手在五彩缤纷、锦缎霞帔的彩亭下演奏,所奏曲目有的是词调音乐,有的是江南丝竹曲目,有的是流传在当地的民间小曲,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五、传统曲目
临海词调的传统曲目近百种,大多以民间词调艺人一代代口传心授传承下来,也有的是从其他剧种移植过来,根据词调的曲牌及唱腔特点对唱词、道白加以改编而成。临海词调有的称“曲目”,有的称“剧目”,有的称“小戏”,有的称“折子戏”,有的称“大戏”。这也印证了临海词调在发展过程中,借鉴了戏曲的因素,并曾一度演变为戏曲形式搬上舞台演出。词调的剧本大多采自《缀白裘》,一小部分则采自弹词《果报录》等。传统曲目主要有:《满江红》《湘江浪》《春夏秋冬》《四季相思》《荤五更》《虞美人》《拷红》《断桥》《大庆寿》《疯僧扫秦》《出猎遇母》《逼休》《吕布与貂蝉》《法海下山》《牡丹亭》《马融送亲》《西厢记》《白兔记》《凤仪亭》《朱买臣》等。新创曲目主要有:《还猪》《一根绳子》《红管家》《进山》《挖根》《枣林会》《钧陶烈火》《崇和新景》《月满东湖》《江南长城千古丰碑》等。[5]曲目内容以惩恶扬善的历史故事为主。其曲本大多以手抄本、影印本形式比较完整地保存在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
六、流传范围
临海词调以台州府城临海为发源地,向周边辐射,除临海外,还流传于黄岩、椒江、温岭、天台、仙居等地。据统计,解放后台州地区的词调坐唱班有“临海城关词调国乐业余剧团”、天台“榧树村词调剧团”“温岭城关词调坐唱班”“临海城关手工业词调剧团”等。但流传至各地的词调产生了一定的变异。如天台词调,在曲牌、唱腔、音乐、语言、表演形式和传统剧目上,都与临海词调有所不同,脱离了坐唱性质,唱、演并重,文、武戏兼备,具有戏曲的性质。早在清朝嘉庆、道光、咸丰年间,词调在天台各地盛传,仅城郊一地就有36个戏班,乡间则以石岭、左溪、灵溪、榧树最为流行。[6]临海词调的音乐还与同样隶属于“南词滩簧”的兰溪滩簧比较接近,但到底是兰溪滩簧影响了临海词调,还是临海词调影响了兰溪滩簧?不得而知。[7]
七、表演场所
作为坐唱曲艺形式的临海词调,表演场所、人数不拘。古时候,通常在大戶人家的堂前、后院、天井、廊檐或茶楼酒肆、街头巷尾、亭榭楼阁,随处可唱。如逢传统佳节或夏日纳凉时,艺人们常于月白风清之夜,在紫阳古街的里弄小巷,在大户人家的院子里,在东湖的游船上或湖心亭,到处都是词调的表演场所。临海东湖据说是在宋熙宁四年(1071年),由台州郡守钱暄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4740269.htm"t"_blank"开凿而成。南北长近500米,东西宽约150米。湖面平波十顷,湖中有洲渚,洲上多亭阁,亭台如画,湖面似镜,堤隔桥连,波光潋滟,湖光山色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245347htm"t"_blank",交相辉映,是市民娱乐怡情的好去处,也是词调艺人经常活动的场所。江南古长城脚下也有词调艺人表演的踪迹。民国时期,临海词调开始走上舞台,走进学堂,允许女扮男角,表演场所也从小众化的家庭堂会式转向大众化的礼堂、剧场,并有了专门的表演团体,称“词调剧团”。至今,在临海古城紫阳街还能找到词调的表演场所和艺人踪迹,昔日的词调艺术虽然日渐式微,但在某种程度上见证着曾经繁华的江南府城文化。
八、发展情况
临海词调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曲艺,在台州府城临海流传了500多年,几度风雨,几经周折,几近湮没,能够发展到今天,与古城的地理环境、历史底蕴、文化积淀,与当地政府的重视,以及民众的喜爱密切相关。
1994年,临海市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临海词调也被作为古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多年来,经过几代词调艺人的不懈努力,已复排、公开上演大部分代表性传统曲目,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历届“江南长城节”,临海词调是展示地方文化的良好载体。2005年,临海词调被列入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国务院公布临海词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临海词调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成为古城的文化名片,在文化传承、审美娱乐、艺术交流和旅游宣传中发挥作用。
[参 考 文 献]
[1]沈建中,郑瑛中.临海词调[J].浙江档案,2011(01).
[2]陈辉.让临海词调成为江南古城的历史文化记忆[J].名作欣赏,2014(11).
[3]郑瑛中,沈建中,戴相尚.临海词调[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4:38.
[4]杨韵.临海词调的艺术价值及传承发展[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0(02).
[5]临海市非遗中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临海词调[G].2005
[6]台州市文广新局.台州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品读[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216
[7]施王伟.浙江“非遗”系列之十五:临海词调[DB/OL].
[8]http://www.zj-art.com/view.aspx?id=3394(2012-2-14).
(责任编辑:崔晓光)
临海词调音乐悠扬,声腔婉转,唱词典雅,表演自然,格调古朴,是明清以来江南民间说唱艺术在台州的遗存。从表演形式、曲牌结构、声腔唱词、伴奏特点、传统曲目、流传范围、表演场所、发展情况,分析临海词调的艺术形态,对于了解台州民间曲艺,弘扬地方传统文化,传承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临海词调;艺术形态;曲牌;声腔;曲艺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7)01-0045-03
临海词调是流行于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浙江省临海市的一种古老的民间坐唱曲艺。临海词调的历史源头可追溯到南宋张镃所创的海盐腔,经过漫长岁月的发展,不断吸收、融化南词、昆曲和民间小曲等曲种的声腔、音乐,结合本地方言,于明末逐渐演变而成,[1]清代和民国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临海词调与本土及周边地区的地方剧种、曲种(如昆曲、乱弹、婺剧、滩簧、南词、弹词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临海词调音乐悠扬,声腔婉转,唱词典雅,行腔自然,格调古朴,是明清以来江南民间说唱艺术在台州的遗存。[2]研究临海词调的艺术形态,对于了解台州民间曲艺,弘扬地方传统文化,传承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试从表演形式、曲牌结构、声腔唱词、伴奏特点、传统曲目、流传范围、表演场所、发展情况等方面,浅析临海词调的艺术形态。
一、表演形式
临海词调是一种自娱性的江南民间坐唱曲艺形式,与苏州弹词的单人档、双人档表演不同,临海词调一般为多人合作表演,少则三五人,多则十余人。艺人们身着长衫团团围坐或一字排开,手持各种丝竹乐器自弹自唱,并根据戏剧人物角色分生、旦、净、末、丑诸行当。除檀板由旦角专司外,其他乐器演奏者均身兼数职,乐师也可担任角色边奏边唱,不同角色间可以互串。演唱内容具有叙事性,大多表现忠孝节义与才子佳人的历史故事,同一人可以模仿故事中的不同人物,且说且唱,叙事抒情,独白旁白,切换自如。旧时,临海词调多为文人雅士雅集性的自娱演唱,同时也在大喜日子里受邀去大户人家府上表演,但不取报酬,以示清高。民间“斗会”是词调集社的活动场所之一。关于“斗会”,项士元《慈园音乐琐谈》记载:“临海音乐,除成文、近圣外,复有斗会,亦谙丝竹吹唱。……斗会者,专为病家拜斗求寿,能唱《洞仙歌》《懒画眉》《叨叨令》诸调。岑斋《杭俗遗风》谓顺星礼斗,九调十三腔皆备,与此正同。” [3]
早先临海词调在台州府城分为雅俗两派:由出身清高的文人雅士、悠闲子弟组成的叫“长衫派”;由出身清贫的底层劳动者组成的叫“短打派”,各自结社,有相应的民间社团和艺人圈子。临海词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顽强的生命力,在古城深受群众的欢迎。
二、曲牌结构
临海词调常用曲牌约32种,主要有“男工”“女工”“平和”“水底泛”“醉花荫”等。“浪头”(有半浪、长浪之分),多用于演唱开头和中间,类似于歌曲中的前奏和间奏。“急板”有板无眼,即1/4拍子,速度较快,多用于情绪激昂时演唱,是词调中的流水板。“旦引”“琵琶引”和“尾声”均属散板。多用于节目的开头和结尾。此外,还有“点绛唇”“粉蝶儿”“沙段”“花平和”“十三板”“春赋”“女春赋”“排军令”“十字令”“乙字令”“弦胡索”“急三枪”“懒画眉”“凤点头”“满江红”“葡萄歌”“上小楼”“浪淘沙”“普天乐”“杂曲”等曲牌。临海词调曲牌声腔受外来剧种、曲种影响较深,其中有的曲牌来自于昆曲曲牌,有的来自于南曲曲牌,成为临海词调曲牌后自成一派,别具一格。演唱时根据唱词结构、音乐发展和角色情感表达的需要,将多个曲牌连接起来形成了“曲牌连缀体”。例如临海词调曲目《貂蝉拜月》的曲牌结构:浪头(半浪)、旦引、懒画眉、女工(平板)、醉花荫、男工(平板)、急三枪、尾声等。《崇和新景》的曲牌结构:浪头(半浪)、男工、刹板、平和、沙段、花平和、平和、刹板、尾声。在临海词调的所有曲牌中,“男工”“女工”是基本曲牌,几乎贯穿应用于全部回书之中。[4]临海词调的曲牌还对台州代表性地方剧种台州乱弹产生一定影响,台州乱弹唱调兼唱词调滩簧。反之,临海词调也夹唱乱弹腔调,并一度以戏曲形式登台表演。这也说明我国民间戏曲、曲艺是互相影响、共同发展的。
三、声腔唱词
临海词调声腔丰富,行腔吐字讲究“字清、腔圆、音准、板稳”八个字。临海词调唱腔和道白中的咬字吐字以台州方言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来表现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其曲牌声腔一定程度上受南词、昆曲、滩簧、乱弹和民间小曲的影响,唱腔发音受临海方言影响明显。由此形成了临海词调旋律抒情流畅、飘逸清幽,节奏婉约平和、富有变化,调腔婉转柔美、自然圆润的基本风格和特征。临海方言发音基本循吴方言语音规律,温软儒雅,抑扬顿挫,并至今保留着大量的古汉语遗迹。临海词调唱腔细腻,字正腔圆,咬字吐音講究“阴阳上去”四声与曲调旋律的和谐。一字多腔分头、腹、尾三段,切音一腔数转,字少而调缓。讲究运气深沉而不浮躁,腔圆气足,转音自然柔和,悠扬悦耳。临海词调唱词以古典诗词为主,亦文亦白,讲究词格节奏,填词编曲者和演唱者有一定的古典文学修养。
四、伴奏特点
临海词调的伴奏乐器吹拉弹打齐全,主要有二胡、中胡、大胡、箫、笛、笙、琵琶、三弦、扬琴、檀板、鼓板、碰铃等,类似于江南丝竹小乐队。伴奏音乐在临海词调中的运用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是浪头,即前奏、引子部分,起到开场引腔、渲染气氛、酝酿感情的作用,有着完整的板式结构、曲牌结构和音乐形象,临海词调的浪头根据篇幅和用途,分为半浪和长浪。其二是过门,即间奏,在唱段与唱段之间起衔接作用的部分。间奏长短不一,有大过门,小过门之分,起到定腔、定调、定速度、转换情绪、配合表演的作用。其三是乐句中的伴奏,其旋律与唱腔基本相同,或以紧拉慢唱、紧打慢唱的方式,与唱腔形成鲜明对比,起到衬托唱腔,突出主题的作用。其四是尾声,尾声一般接在唱腔的刹板后面,如曲牌“凤点头”就用以尾声,起到终止唱腔、补充乐思和谢幕收尾的作用。伴奏乐队以齐奏为主,但也有类似于江南丝竹音乐的加花变奏、支声复调等因素。值得一提的是,临海词调的伴奏乐队在当地还衍生出了一种新的民间乐种——细吹亭。细吹亭是清代以来在台州府城临海闹元宵时十分盛行的民间沿街巡游丝竹乐演奏形式。乐手在五彩缤纷、锦缎霞帔的彩亭下演奏,所奏曲目有的是词调音乐,有的是江南丝竹曲目,有的是流传在当地的民间小曲,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五、传统曲目
临海词调的传统曲目近百种,大多以民间词调艺人一代代口传心授传承下来,也有的是从其他剧种移植过来,根据词调的曲牌及唱腔特点对唱词、道白加以改编而成。临海词调有的称“曲目”,有的称“剧目”,有的称“小戏”,有的称“折子戏”,有的称“大戏”。这也印证了临海词调在发展过程中,借鉴了戏曲的因素,并曾一度演变为戏曲形式搬上舞台演出。词调的剧本大多采自《缀白裘》,一小部分则采自弹词《果报录》等。传统曲目主要有:《满江红》《湘江浪》《春夏秋冬》《四季相思》《荤五更》《虞美人》《拷红》《断桥》《大庆寿》《疯僧扫秦》《出猎遇母》《逼休》《吕布与貂蝉》《法海下山》《牡丹亭》《马融送亲》《西厢记》《白兔记》《凤仪亭》《朱买臣》等。新创曲目主要有:《还猪》《一根绳子》《红管家》《进山》《挖根》《枣林会》《钧陶烈火》《崇和新景》《月满东湖》《江南长城千古丰碑》等。[5]曲目内容以惩恶扬善的历史故事为主。其曲本大多以手抄本、影印本形式比较完整地保存在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
六、流传范围
临海词调以台州府城临海为发源地,向周边辐射,除临海外,还流传于黄岩、椒江、温岭、天台、仙居等地。据统计,解放后台州地区的词调坐唱班有“临海城关词调国乐业余剧团”、天台“榧树村词调剧团”“温岭城关词调坐唱班”“临海城关手工业词调剧团”等。但流传至各地的词调产生了一定的变异。如天台词调,在曲牌、唱腔、音乐、语言、表演形式和传统剧目上,都与临海词调有所不同,脱离了坐唱性质,唱、演并重,文、武戏兼备,具有戏曲的性质。早在清朝嘉庆、道光、咸丰年间,词调在天台各地盛传,仅城郊一地就有36个戏班,乡间则以石岭、左溪、灵溪、榧树最为流行。[6]临海词调的音乐还与同样隶属于“南词滩簧”的兰溪滩簧比较接近,但到底是兰溪滩簧影响了临海词调,还是临海词调影响了兰溪滩簧?不得而知。[7]
七、表演场所
作为坐唱曲艺形式的临海词调,表演场所、人数不拘。古时候,通常在大戶人家的堂前、后院、天井、廊檐或茶楼酒肆、街头巷尾、亭榭楼阁,随处可唱。如逢传统佳节或夏日纳凉时,艺人们常于月白风清之夜,在紫阳古街的里弄小巷,在大户人家的院子里,在东湖的游船上或湖心亭,到处都是词调的表演场所。临海东湖据说是在宋熙宁四年(1071年),由台州郡守钱暄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4740269.htm"t"_blank"开凿而成。南北长近500米,东西宽约150米。湖面平波十顷,湖中有洲渚,洲上多亭阁,亭台如画,湖面似镜,堤隔桥连,波光潋滟,湖光山色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245347htm"t"_blank",交相辉映,是市民娱乐怡情的好去处,也是词调艺人经常活动的场所。江南古长城脚下也有词调艺人表演的踪迹。民国时期,临海词调开始走上舞台,走进学堂,允许女扮男角,表演场所也从小众化的家庭堂会式转向大众化的礼堂、剧场,并有了专门的表演团体,称“词调剧团”。至今,在临海古城紫阳街还能找到词调的表演场所和艺人踪迹,昔日的词调艺术虽然日渐式微,但在某种程度上见证着曾经繁华的江南府城文化。
八、发展情况
临海词调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曲艺,在台州府城临海流传了500多年,几度风雨,几经周折,几近湮没,能够发展到今天,与古城的地理环境、历史底蕴、文化积淀,与当地政府的重视,以及民众的喜爱密切相关。
1994年,临海市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临海词调也被作为古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多年来,经过几代词调艺人的不懈努力,已复排、公开上演大部分代表性传统曲目,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历届“江南长城节”,临海词调是展示地方文化的良好载体。2005年,临海词调被列入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国务院公布临海词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临海词调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成为古城的文化名片,在文化传承、审美娱乐、艺术交流和旅游宣传中发挥作用。
[参 考 文 献]
[1]沈建中,郑瑛中.临海词调[J].浙江档案,2011(01).
[2]陈辉.让临海词调成为江南古城的历史文化记忆[J].名作欣赏,2014(11).
[3]郑瑛中,沈建中,戴相尚.临海词调[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4:38.
[4]杨韵.临海词调的艺术价值及传承发展[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0(02).
[5]临海市非遗中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临海词调[G].2005
[6]台州市文广新局.台州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品读[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216
[7]施王伟.浙江“非遗”系列之十五:临海词调[DB/OL].
[8]http://www.zj-art.com/view.aspx?id=3394(2012-2-14).
(责任编辑:崔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