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语言的审美性和艺术性刍议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ganghy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美文学作为全球文学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学之一,它引领了全球文学的潮流与发展。英美文学语言作为文学的重要载体和部分,其审美性和艺术性对英美文学的艺术性有着深刻的影响,那么对英美文学语言的审美和艺术价值进行相关的分析与探究也就较为关键了。文章在一开始阐释和分析了英美文学艺术的发源,进而分析了英美文学的发展现状和特点,从而反映了其的文学内涵,最后深刻简要的讨论了其语言的审美和艺术气质。
  关键词:英美文学;语言;艺术性;审美性
  对于英美文学而言,其的发源和后续的发展充满浓浓的社会性,有着深厚的社会根源而且发展时间较为漫长。当前的英美文学对全球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且文学内容丰富,文学高度极高。所以对于英美文学的语言的审美性和艺术性进行研究,对中国的文学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英美文学语言的审美性和艺术性为核心,从源头、现状、社会性及其特点等进行了探讨,从而简要分析了英美文学语言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一、英美文学语言艺术性的起源
  英美文学的发源和发展有着较为深厚的社会根源,它的发展历史源头能够从古希腊神话传说和希伯来的基督文学中寻找,当然也包括《圣经》。《圣经》不但在基督教的教义中普及,而且融入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宗教性以及文学性。古希腊神话故事被西方学者看作是西方文化发展的根基,它涵盖文学以及绘画形式,同时还拥有其独特的语言表达方法,使得西方英美文学具备了神话故事活的灵魂,同时也使得英美文学作品的内容更加丰满。因此上述的传说和文学可以称之为英美文学的源头,同时对西方文学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1]。
  二、英美文学语言审美性和艺术性的探究
  (一)英美文学语言根植于现实,极具理性
  英美文学的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往往都是从实际现实中出发,但同时由于文学的理性性,其语言又超越了现实的局限,这一点其实在大部分的文学作品中均有反映,英美文学也在其中。以《傲慢和偏见》为例子,该文学著作以婚姻问题作为切入,同时又讲述了法规与原则,人性与爱,非常透彻的解释了十九世纪初的英国乡村居民的封闭生活和人性。就此可以得出,英美文学在其进行写作的过程中会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再通过一定的语言技巧比如夸张讽刺等进行描写,使得文学作品的中心体现的淋漓尽致,也使得读者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入。
  (二)英美文学的独白极具戏剧性,想象空间更加广阔
  对于英美文学语言而言,独白是较为常见的而且很具戏剧性,由于这种独白的优势所以经常被作为英美文学的主要表现方式,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得文学作品语言描写的想象空间更加广阔。文学作品戏剧性的、独特的独白语言描写方式能够令读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去审视作品和评价作品,同时独白往往是作者内心想法的反映,所以读者也会和作者产生共鸣和想象。例如《骑士与圆颅当人之歌》,该文学作品就采用这种戏剧性独白的语言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在中国国内的文学上也有充分的体现,戏剧性的独白使得国内文学作品也迎来了新的高度[2]。
  (三)英美文学作品常引经据典,传承历史文化
  英美文学作品在其创作过程中经常引用经典,而这已经成为英美文学的重要特征。在文学作品中适当的引入古希腊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以及其他小说故事的相关情节,能够为作者表达观点提供一定的依据,也为读者读懂作品提供基础,当然也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内容,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使英美文学作品变得有血有肉,并将传统历史文化得以间接的传承。例如,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英雄人物阿基里斯,在作品中则是致命弱点、要害位置的表达。因此,英美文学语言引经据典不仅传承了历史故事的思想和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英美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得以延展。
  (四)英美文学语言传承了理性哲学思维
  就英国文学作品而言,由于欧洲作为西方哲学发源和发展的区域,作品的语言很具深度带有着浓厚的哲学思辨的色彩,不仅将文学作者的思想高度充分展示,同时也充分的展示了作品所处年代的社会关系。以《更多的人死于心碎》文学作品为例,该书中将哲学思辨和人物关系作为作品的思想主线,特别是作品中的人物称呼的变化充分的体现了哲学理性思维,也更加具有哲学性和社会性。
  综上所述,英美文学语言作为世界上独特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语言,因西方哲学思维,希腊神话等的影响,其内容丰富,风格独特,表达戏剧化,再加之根植于社会现实生活,语言在各方面都能够反映艺术和使用能够融合的思想。文学语言思想高度极高,同时也传承历史文化,所以作品深刻的反映了作品所在时代的变迁,体现了世态人情,人性冷暖,使得英美文学更能够冲击读者内心,不自觉的挖掘作品背后历史,思考现实。
  参考文献
  [1]高晓燕.英美文学语言審美性和艺术性分析[J].媒体时代,2015(7):311-312
  [2]蔡静一.浅析英美文学语言审美性和艺术性[J].湖南函授大学学报,2016(23):147-148
  [3]刘若男. 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鉴赏与阅读审美分析品中的语言艺术[J]. 读书文摘,2016(36).
  作者简介
  邱晓蓉(1975.03-),女,学校: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职称:讲师,学历:大学,研究方向:英语言文学,英语教学。
  (作者单位: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中国山水画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发展,历朝历代的大师为我们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经验,一幅幅传统经典作品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宝贵资料,李唐的《万壑松风图》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北宋山水,具有十分宝贵的学习价值,通过对这幅作品的临摹学习,不仅了解了李唐的绘画道路与绘画风格,掌握了笔墨技巧,还让我对这幅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并且爱上这幅作品,同时也意识到了临摹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我们知道,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有三
期刊
摘 要:中美在教育制度上有很多不同,甚至有些教育模式处于对立的状态。本文将从中美教育的不同现象入手,借用一些影片为例,分析中美不同教育制度下的文化差异和引发差异的原因。例举“ “挫折式教育与鼓励式教育”、“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两个方面为典型进行具体阐释。  关键词:中国;美国;教育制度;差异  一、概述  2007年一部纪录片《投我一票》(Please Vote for Me)像显微镜一样放大了中
期刊
摘 要: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引起了课堂教学的变革将学生的学习模式由被动接受改变为主动探索利于掌握教学艺术和规律,是实现真正教育理念所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策略;教学效率  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语文教学在各个阶段的教学中都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具有基础性意义,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必须引起
期刊
摘 要:经济的快速发展,跟环境资源巨大 消耗是成正比的。城市化的结果造就了一部庞大 的现代化机器,虽然能够促使城市人流、物流及 生活机能更有效率的运作,但是都市生态系统的 服务功能却日益退化。尤其是在房地产飞速发展 的当下,设计业行业造成的环境污染正在逐年上 升,一些设计对资源消耗过大、对环境破坏严重。之后迈向低碳城市的节能减碳风潮,需要更积极 主动的营造生态绿地和绿化空间,让都市热岛效 应退烧。
期刊
摘 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引导学生的去欣赏优美的音乐作品,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从分析音乐鉴赏能力对学生的重要性入手,结合实践教学,探讨了如何提高中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希望为广大的中学音乐老师在教学中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策略  前言:在素质教育深入推进的教育现实下,做好中学学生的音乐教育,将直接关系到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和整体素质的提升。作
期刊
摘 要:数学这门学科,自古以来就被认为为是理性最强的学科,需要聪明的大脑和天赋才能学好的,其实不然,对于天真浪漫的小学生来讲,他们接受各种文化知识的能力是等同的,那么如何才能学好数学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分析,不论学生自身的因素还是学校、家庭环境对学生自身兴趣的影响都与教师有直接关系,就像邓小平曾说的:“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
期刊
摘 要:教师在高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对于学生的了解程度,师生之间的关系,根据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引导学生解答高职数学的教学方法。在高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潜能,对于知识的接受理解程度,采用因人而异型教学,利用教学的优势,激发学生创新的意识。  关键词:高职数学;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策略  由于在高职上学的学生生源的多样化,所以对于人才的培養方向各不相同,高职数学的
期刊
摘 要:最近几年正在进行教育内容的改革,国家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一直都比较重视教育问题,素质教育也在一定能够范围之内广泛的开展,其中音乐素质教育的开展最为的火热。音乐不仅提高了人们的审美需求,还成为了现代一种比较重要的情感传播媒介。流行音乐是当下最為火热、最为受欢迎的一种音乐形式,流行音乐的火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音乐教学的发展。在高等院校多元化的教学过程中,要去重视音乐教育与多元化发展因素的结
期刊
摘 要:探究性教学是一种对知识的主动探求、发现和体验,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物理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主要靠教师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从而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关键词:乡镇中学;探究性教学;物理  物理的探究式教学是学生的学习内容,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那么什么是探究式教学?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式教学呢?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坚持以观察
期刊
摘 要: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群众文化美术工作者,目前群众文化美术工作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足,过于重视提升群众美术能力和水平的培养,从而忽视对于群众审美意识和审美精神的培养,想要完善群众文化美术工作,需要工作人员采取有效科学的方式,开展群众文化美术工作,达到满足广大群众精神生活的目的。  关键词:群众文化;美术工作;精神食粮;现状;措施  1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美术工作的现状  1.1群众文化美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