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再冷清,也必须去的美国书展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ly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必感叹一年不如一年
  今年的美国书展(BookExpo America,简称 BEA)有一个非常强烈的对比:书展本身的“国内导向”越来越明显,却又同时迎来了有史以来第一次的“主题国”中国。这个对比在你走进占地广大却空荡荡的中国主题馆的时候尤其明显:主题馆外面是人声鼎沸的书展现场,来自美国各地的书店业者与出版社畅谈新书,排队找作者签名,抢拿各种纪念品和先读版样书(Advance Reader's Copy)。相距一个走道之遥的中国馆却静悄悄的,除了顾摊的中方代表,几乎看不到西方脸孔。
  曾经,国际版权交易也是美国书展重要的一环,但是近十年来伦敦书展崛起,抢在四月初先举办,逐渐站稳“春季书展”的位子,与秋季的法兰克福书展相互辉映,成了大多数出版人一年必去的两大书展。参加美国书展的外国出版人越来越少,就算到了纽约,也都是去出版社或经纪公司开会,根本不会大老远跑到西边的 Javits Center 看展。展场里的版权中心,于是就一年比一年冷清了。以今年为例,百来张的会议桌,有半数是空的,那情景还真有点凄凉。
  说穿了,美国书展到底是一个国内的活动,性质更近似于北京的图书订货会,外国人不远千里而来,也是因为美国是强势文化输出国,大家都要来这儿见见客户、谈谈新书,亲身体验一下美国书市吧。国际市场从来不是 BEA 的关注焦点,与其说这个书展的国内导向日益明显,不如说是回归本质,所以我们也不必感叹什么一年不如一年了。
  媒体不是说官方组织了一百多家出版社,组成了五百多人的代表团参加书展吗?可是在会场看不到太多的亚洲人。直到书展第二天,我走到会场下层参加一场座谈会,才发现大多数的中国主题国活动,都安排在这儿一间间的会议室里。原来这里才是中国人的“主场”。
  我们摸着石头尚未过河
  我出席的中美文学翻译论坛,上半场请来两位外国出版人、一位中国出版人和作家,每人轮流讲十分钟。下半场则由我和一位美国书探、一位专做翻译文学的出版人对谈。主持人艾瑞克(Eric Abrahamsen)是定居北京多年的资深译者,创办了“纸托邦”(Paper Republic)网站,整合中书英译资源,近年来中国文学外译的各种政府和民间活动,他几乎无役不与。他抛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中美文学翻译的现况,究竟有多少已经“制度化”,多少还规则尚未建立,还需要“中间人”(facilitator)穿针引线?
  美国文学翻译到中文可说已经非常上轨道:游戏规则清楚,出版社知道上哪儿找信息、该跟哪些版权代理商联络,如何拿授权、翻译、宣传,一切都按照市场机制运行。反过来就不是这么回事了:中国作家普遍没有经纪人,也不知该如何和经纪人合作,多数人听到“独家代理”这词便心生疑虑,怕自己从此断了后路。中文书市的“经纪人”都是从代理外国图书起家的“次级代理人”(sub-agent),虽然有机会接触国际书市的第一手信息,但国外的联系窗口都是版权销售部门,当这些中文经纪人想要反向输出,第一个会面临的问题就是不认识外国编辑,得从头累积人脉。
  比较现实地说,这终究是一个供需不平衡的问题。美国文学在中文书市有强大的需求,中国编辑都能直接读英文,译者资源也不缺,加上自身充沛的供给,当然就能够依照市场机制顺畅运行。中国文学在美国书市呢?一来几乎没有需求,二来没有编辑懂中文。为了让美国编辑知道一本中文书在讲啥,中国作家的经纪人必须准备详细的英文资料(英译稿、剧情梗概、审读报告等),而这些资料都得由经纪人自掏腰包——因为作家未必理解这些资料的重要性,更因为作家若出钱会觉得自贬身价(潜台词是:如果你是个好作家,应该是外国出版社主动来找你,怎么能自己花钱去求人?)。
  这些技术性的环节,其实都容易解决,真正难的还是人脉。与我同台的资深翻译文学出版人查德·波斯特(Chad Post)就说,他出版的大部分书籍,都是因为某次到外国参加活动,认识了作者或翻译家,而后因缘际会买下版权。我自己操作中书外译的经验也是如此,每一本卖出版权的书,都是因为在某某书展与某个编辑认识,在某国际交流活动认识某个书探,这一次次的相遇如同播种,不知哪天会开花结果。身为作家的代理人,能做的就是多跑、多认识人,增加这样的碰撞机会。
  是啊,增加碰撞机会就是跑国际书展最大的意义,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会在哪个场合遇到谁。你可能在版权中心门口等着和客户A开会,但是在等候过程中巧遇客户B,而B正好与一个你慕名已久的C并肩同行,顺便介绍你们两个认识,然后C就成了你的客户。又或者你去参加书探公司的 25 周年庆祝酒会,巧遇之前联络了半天都联络不上的编辑A,聊到一半B走过来加入对话,B自我介绍是某出版社的编辑,正好他们出了你某些欧洲书客户的书,聊完回家你上网查资料,发现B就是某本超级畅销书的编辑。
  明年美国书展将移师芝加哥,恢复过去每两年换一个城市,隔年再回到纽约的传统。BEA 过去七年都留在纽约,早已成为经纪人和编辑口中的鸡肋活动,现在要换地方举办,大家兴致都来了,纷纷说芝加哥物价便宜建筑美,好久没去了要不参展顺便玩玩。我初步计划还是去纽约,但我没去过芝加哥,说不定也该去瞧瞧,谁知道又能增加什么碰撞机会呢?
其他文献
由上海市文联和中宣文广国际文化传媒(北京)集团指导、上海通俗文艺研究会主办的“京剧票友票房文化学术研讨会”日前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和港澳台地区以及加拿大、日本等地的京剧票界精英数十人欢聚一堂,气氛热烈。研讨会组委会收到海内外票友论文25篇,与会代表盛赞上海通俗文艺研究会为振兴中华京剧艺术、为海内外广大京剧票友做了一件功德无量、实实在在的大好事,尤其是为一盘散沙的上海票界搭建了平台、创造了机会、
期刊
由上海市文联、上海美术家协会、上海大学、新民晚报社、上海刘海粟美术馆联合主办的《“东韵·西语”黄阿忠绘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作为黄阿忠从艺30多年来首次在北京举办的个展,艺术家本人表示就像“进京赶考”,展出了其从1989年至2015年最新作品共162幅。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中国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徐里、中国油画学会主席詹建俊、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
期刊
由团市委、市文联、市学联、上海剧协共同主办,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承办的“2015第十二届上海市大学生话剧节”决赛近日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举行。决赛的12支长剧队伍及8支短剧队伍经过角逐之后,在闭幕式暨颁奖典礼上揭晓,同济大学东篱剧社凭借原创剧目《环节动物》成功卫冕长剧组冠军,这也是“大话节”史上第二支三次夺冠的队伍。短剧组冠军则为上海师范大学楼兰剧社带来的改编短剧《青春一九七三》。此外,还有一些大学剧社
期刊
此“票房”非彼“票房”。这里所说的票房,乃特指京剧票友的聚会之所,其源既久。现今通用的“票房”一词意义虽变,倘细加追究,恐怕与本义脱不了干系:票房好,意即拥趸多。由是可知,京剧与票房,乃鱼水关系,一旦票房发达,京剧必然兴盛。  各种表演艺术都有一批爱好者,也即票友。但同为票友,京剧票友无疑首屈一指。而票房,是“高级票友”的集合地,他们在这儿学戏唱戏切磋精进,毫无功利之心,却愿贴钱投入。票房历史悠远
期刊
文/本刊记者 陈 雷  2012年底,上海市松江区被中国书协正式授予“中国书法城”称号。在中国书协官网的“中国书法城名录”栏里,“上海市松江区”这个名字显得有些特别——因为与它并列的内蒙古乌海市、河南省平顶山市、浙江省湖州市、辽宁省盘锦市、广东省佛山市、吉林省吉林市、安徽省阜阳市、河北省廊坊市、山东省滨州市和湖北省黄冈市都是“市”,只有它是“区”。  松江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顾静华笑言,这“市”“区”
期刊
戏迷们都喜欢管奚中路叫“大王”。“那是调侃我呢。”奚中路摆了摆手。不过我不这么想,我相信戏迷的这声“我们的大王”是发自内心的绝对的真诚。  我是在上海京剧院的排练现场“逮”到他的。还是衡山路17弄,京剧院将搬未搬的“前夜”,楼里多少显得有些兵荒马乱。在锣鼓铿锵的背景音里,我和奚中路老师随便推开了一间办公室坐下。当时心里其实有点不好意思,最初答应我这个采访,他口气里有那么一点勉强:“我最近有戏要排,
期刊
上海诗人桂兴华自1976年发表第一首诗,近40年来一直澎湃着时代正能量,以11部长诗和大量的城市散文诗引人注目。上海社科院出版社新近出版《嘹亮的红:桂兴华研究图文集》一书,日前在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的协办下举行了隆重的首发式暨朗诵音乐会。专程赴会的《中国作家》主编王山、上海社科院副院长何建华在首发式上作了主题发言。上海著名朗诵艺术家方舟、刘家祯与春风一步过江朗诵团、南湖的朗诵爱好者一起精彩演绎了桂兴
期刊
从复兴路向西走,穿过重庆南路再向前走一段路,便是赫赫有名的思南路了。马路两侧坐落着各式各样的花园洋房,最为集中的当然莫过于思南公馆,51栋历史悠久的花园洋房,林林总总地矗立着联排式建筑、外廊式建筑、新式里弄、花园里弄、现代公寓等许多建筑,使思南路有一种格外的宁静与厚重。而这里的每一栋建筑,都可以对应若干历史名人:当年,梅兰芳、柳亚子都曾在此居住;曾虚白说,这里每天晚上“灯光耀目一直到深夜”;徐志摩
期刊
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人已经越来越不满足于“看西洋镜”,汲取西方经验。中国政府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集中地反映出中国人开始采取走出国门、寻求合作发展的主动姿态,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已然从学习者、倾听者,悄然转身为国际舞台的倡导者、倾诉者。中国电影人在这样的历史机遇下,也正在努力尝试“向世界讲述中国人的故事”,把中国人的价值观、软实力,通过文化的、娱乐的方式轻柔愉快地推
期刊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高粱肥,大豆香……”上世纪,这首打动过无数中国人的抗日救亡歌曲《长城谣》,成为“中国之莺”、武汉姑娘周小燕音乐生涯中最重要的一笔。  摄影师老崔首次有机会采访到周小燕是在1990年的12月7日,那天正值周小燕老伴、著名导演张骏祥的80岁生日。为了庆贺老伴的生日,周小燕当天兴致颇高地坐在钢琴前,弹奏起了意大利歌曲《亲爱的名字》献给老伴。而张骏祥则舒适地靠在沙发上,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