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角和方法是学术创新的两个重要条件。新视角、新方法往往会带来新问题、新结论,进一步深化或推进学术研究的发展。赵沛霖先生《郭璞诗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对东晋诗人郭璞及其诗赋作品进行了全面地深度研究,令人耳目一新。其研究的创新主要得益于独特的神仙道教视角和从局部性具体问题入手展开研究的方法。
全新的觀点
关于郭璞《游仙诗》的主题是研究史上长期未能得到解决的难题,作者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重要观点:《游仙诗》是诗人学道修仙历程的“自叙”。
关于郭璞《游仙诗》的主题,自古有“列仙之趣”与“非列仙之趣”以及寄托还是无寄托的争论,目前的主流看法以王钟陵《中古诗歌史》、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等各类诗史、文学史为代表,趋向二者调和,认为《游仙诗》主题不一,有隐逸、咏怀、嘲讽、求仙等多重主题。
该书作者不再继续纠缠于有无列仙之趣的争论,也不附和调和之说。作者认为这组诗主题是统一的,结构是完整的。诗中叙述的内容,包括诗人对学道修仙的看法、选择学道修仙的原因以及实践修炼、终于得道升仙的过程,正是诗人学道修仙的“自叙”。并且,那些看似不相关的问题之间,实际上存在着环环相扣的紧密关系。例如,序诗所肯定的人生价值取向与正文之间;诗中“非列仙之趣”部分与“列仙之趣”部分之间;对神仙世界的描写与方术修炼之间,方术修炼、修德悟道与最后成仙之间都是前后联系,密不可分的,它们共同表达了一个完整的“自叙”主题。
这一“完整统一的主题”,不仅仅是内容的归纳与提炼,而且是《游仙诗》内在逻辑框架的整体把握:将十首诗组成的组诗(作者认为12则残句是被删除的部分,详后),与郭璞修炼求仙的心路历程紧密结合起来,从多杂片断中,寻绎出诗人的思路轨迹,从而揭示了《游仙诗》的内涵。作者意欲廓清《游仙诗》主题问题上的种种误解,还原其学仙修炼的本来面目,既是创新,更是求真。
宗教学研究视角
《郭璞诗赋研究》是第一部从宗教学视角系统深入地研究郭璞诗赋的学术著作。
宗教学的角度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比较少见。大概因为,在儒家文化为主导的社会中,宗教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士人的言行举止通常置于儒家价值体系中进行考察。再有,中国古典文学批评理论深受儒家思想文化影响,关注历史、现实、人生、情感等问题,而那些表现神仙方术内容的作品,或视之以文献记录而受轻视,或解之以情感寄托,隐喻现实等比兴艺术,其宗教层面的意义与价值并不是文学研究十分关注的问题。
郭璞是东晋著名文学家,刘勰《文心雕龙》认为他“足冠中兴”,钟嵘《诗品》评之为“中兴第一”,不仅如此,他也是一位具有浓厚神仙方术思想的著名方士,洞晓五行、天文、卜筮之术,博学才高。他所处的时代正是道教盛行的时代。他的《游仙诗》等作品也确有“列仙之趣”。所以,无论从诗人的思想经历,时代思潮,还是从作品实际上来讲,单从忠孝节义等主流价值取向和比兴寄托等文学批评理论这些方面研究其诗赋的内蕴和价值,显然是不够的。要想从本质上探究郭璞诗赋的文学和文化价值,还必须从道教文化的角度进行深入地综合地研究。但是囿于研究观念或学者的知识积累等条件所限,以往的郭璞研究,不太关注他的神仙方术思想,较少讨论这种思想对其人生及文学创作的影响,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赵沛霖在上古、中古文学研究领域成果卓著,其对神话、《诗经》、《屈原》的研究尤为著名。他的学术研究注重观念更新。十分善于还原研究对象所处的文化环境,常用多学科交叉综合的方法展开研究。他在多年研究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宗教、历史、民俗等多学科知识,其研究视野开阔,角度新颖。
在郭璞诗赋研究问题上,作者首先反思了前人的研究得失,跳出以往研究的窠臼,从郭璞的生平简历,思想信仰、时代背景、作品细读等方面入手,确定了自己独特的宗教学研究角度。然后以神仙道教为切入点,从神仙道教层面重新定性郭璞之死;并揭示《游仙诗》中的部分描写神仙世界内容的宗教存想性质,对郭璞人生价值取向及其诗歌作品的神仙道教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入挖掘,特别是将方士郭璞修炼的过程清晰地阐释出来,发人所未发,见人所未见。这一研究充分弥补了郭璞诗赋研究中的缺憾。
可以说,这一视角的形成实际是基于作者对郭璞充满道教色彩的传奇人生的了解及其道教信仰的充分肯定,同时也是基于对魏晋时期道教盛行的社会风气及士人精神状态的透彻了解,深刻体现了赵沛霖先生理性的反思精神、开阔的学术视野和实事求是的严谨态度。
从局部问题入手
创新而不是标新立异,更不能架空立说,该书立论坚实的基础,来自于从局部性具体问题入手的研究方法。关于这一方法,作者在后记中说:
在研究《游仙诗》的主题和思想内容时,我吸取了前人研究郭璞作品的教训和启示,没有像前人那样直奔主题,而是首先解决作品中的一系列具体问题,在解决了这些具体问题之后才回过头来审视主题。
这种立足于文本,从局部性具体问题入手的研究方法,是该书考证翔实,论述严密、扎实可信的切实保证。
如,在《游仙诗》主题研究中,作者先后提出并解决了三个大问题和七个小问题,层层推进,逻辑严密;在分析《江赋》特点时,着眼于《江赋》创作时两晋之交的历史背景、政治环境、作者的思想抱负等与之相关的问题,突出了其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的现实性的一面;在具体诗赋作品阐释过程中,由于作者对具体问题的重视,对细小问题也能详尽考证,所以其说往往新颖独到,能够彰显真意。
另外,该书可以说是首部全面考察郭璞诗赋作品的研究著作。除对以上名篇、完篇作品进行研究之外,对《游仙诗》残句及郭璞辞赋残篇也逐一考察,且颇多创见。如《游仙诗》残句,作者认为,残句与十首完整诗歌内容重复、艺术水平不高,所以都是在写作过程或定稿时被删除的,而不是定稿《游仙诗》的组成部分。这一论断可成一家之言,深具启发意义;对郭璞辞赋残篇进行逐一考证分析,呈现了郭璞辞赋创作的整体风貌,对这部分的研究兼具文献辑录考索与文学分析之功。
总之,该书从宗教学的研究视角出发,深入挖掘了郭璞人生经历及诗歌作品中的神仙道教内涵,揭示了《游仙诗》是修道修仙的“自叙”这一完整统一的主题,在郭璞研究史上都具有开创意义。书中所用的立足文本,从局部性具体问题入手的研究方法,既是新问题的解决途径,也保障了新观点的坚实可信。该书不仅深度推进了郭璞研究,且其研究视角与方法,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具有多重的启发意义。该书撰写之时,赵沛霖先生已年逾古稀,其笔耕不辍,泛舟学海,乐陶其中的精神,足令后学敬佩。
(作者简介:马芳,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201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主要从事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
全新的觀点
关于郭璞《游仙诗》的主题是研究史上长期未能得到解决的难题,作者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重要观点:《游仙诗》是诗人学道修仙历程的“自叙”。
关于郭璞《游仙诗》的主题,自古有“列仙之趣”与“非列仙之趣”以及寄托还是无寄托的争论,目前的主流看法以王钟陵《中古诗歌史》、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等各类诗史、文学史为代表,趋向二者调和,认为《游仙诗》主题不一,有隐逸、咏怀、嘲讽、求仙等多重主题。
该书作者不再继续纠缠于有无列仙之趣的争论,也不附和调和之说。作者认为这组诗主题是统一的,结构是完整的。诗中叙述的内容,包括诗人对学道修仙的看法、选择学道修仙的原因以及实践修炼、终于得道升仙的过程,正是诗人学道修仙的“自叙”。并且,那些看似不相关的问题之间,实际上存在着环环相扣的紧密关系。例如,序诗所肯定的人生价值取向与正文之间;诗中“非列仙之趣”部分与“列仙之趣”部分之间;对神仙世界的描写与方术修炼之间,方术修炼、修德悟道与最后成仙之间都是前后联系,密不可分的,它们共同表达了一个完整的“自叙”主题。
这一“完整统一的主题”,不仅仅是内容的归纳与提炼,而且是《游仙诗》内在逻辑框架的整体把握:将十首诗组成的组诗(作者认为12则残句是被删除的部分,详后),与郭璞修炼求仙的心路历程紧密结合起来,从多杂片断中,寻绎出诗人的思路轨迹,从而揭示了《游仙诗》的内涵。作者意欲廓清《游仙诗》主题问题上的种种误解,还原其学仙修炼的本来面目,既是创新,更是求真。
宗教学研究视角
《郭璞诗赋研究》是第一部从宗教学视角系统深入地研究郭璞诗赋的学术著作。
宗教学的角度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比较少见。大概因为,在儒家文化为主导的社会中,宗教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士人的言行举止通常置于儒家价值体系中进行考察。再有,中国古典文学批评理论深受儒家思想文化影响,关注历史、现实、人生、情感等问题,而那些表现神仙方术内容的作品,或视之以文献记录而受轻视,或解之以情感寄托,隐喻现实等比兴艺术,其宗教层面的意义与价值并不是文学研究十分关注的问题。
郭璞是东晋著名文学家,刘勰《文心雕龙》认为他“足冠中兴”,钟嵘《诗品》评之为“中兴第一”,不仅如此,他也是一位具有浓厚神仙方术思想的著名方士,洞晓五行、天文、卜筮之术,博学才高。他所处的时代正是道教盛行的时代。他的《游仙诗》等作品也确有“列仙之趣”。所以,无论从诗人的思想经历,时代思潮,还是从作品实际上来讲,单从忠孝节义等主流价值取向和比兴寄托等文学批评理论这些方面研究其诗赋的内蕴和价值,显然是不够的。要想从本质上探究郭璞诗赋的文学和文化价值,还必须从道教文化的角度进行深入地综合地研究。但是囿于研究观念或学者的知识积累等条件所限,以往的郭璞研究,不太关注他的神仙方术思想,较少讨论这种思想对其人生及文学创作的影响,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赵沛霖在上古、中古文学研究领域成果卓著,其对神话、《诗经》、《屈原》的研究尤为著名。他的学术研究注重观念更新。十分善于还原研究对象所处的文化环境,常用多学科交叉综合的方法展开研究。他在多年研究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宗教、历史、民俗等多学科知识,其研究视野开阔,角度新颖。
在郭璞诗赋研究问题上,作者首先反思了前人的研究得失,跳出以往研究的窠臼,从郭璞的生平简历,思想信仰、时代背景、作品细读等方面入手,确定了自己独特的宗教学研究角度。然后以神仙道教为切入点,从神仙道教层面重新定性郭璞之死;并揭示《游仙诗》中的部分描写神仙世界内容的宗教存想性质,对郭璞人生价值取向及其诗歌作品的神仙道教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入挖掘,特别是将方士郭璞修炼的过程清晰地阐释出来,发人所未发,见人所未见。这一研究充分弥补了郭璞诗赋研究中的缺憾。
可以说,这一视角的形成实际是基于作者对郭璞充满道教色彩的传奇人生的了解及其道教信仰的充分肯定,同时也是基于对魏晋时期道教盛行的社会风气及士人精神状态的透彻了解,深刻体现了赵沛霖先生理性的反思精神、开阔的学术视野和实事求是的严谨态度。
从局部问题入手
创新而不是标新立异,更不能架空立说,该书立论坚实的基础,来自于从局部性具体问题入手的研究方法。关于这一方法,作者在后记中说:
在研究《游仙诗》的主题和思想内容时,我吸取了前人研究郭璞作品的教训和启示,没有像前人那样直奔主题,而是首先解决作品中的一系列具体问题,在解决了这些具体问题之后才回过头来审视主题。
这种立足于文本,从局部性具体问题入手的研究方法,是该书考证翔实,论述严密、扎实可信的切实保证。
如,在《游仙诗》主题研究中,作者先后提出并解决了三个大问题和七个小问题,层层推进,逻辑严密;在分析《江赋》特点时,着眼于《江赋》创作时两晋之交的历史背景、政治环境、作者的思想抱负等与之相关的问题,突出了其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的现实性的一面;在具体诗赋作品阐释过程中,由于作者对具体问题的重视,对细小问题也能详尽考证,所以其说往往新颖独到,能够彰显真意。
另外,该书可以说是首部全面考察郭璞诗赋作品的研究著作。除对以上名篇、完篇作品进行研究之外,对《游仙诗》残句及郭璞辞赋残篇也逐一考察,且颇多创见。如《游仙诗》残句,作者认为,残句与十首完整诗歌内容重复、艺术水平不高,所以都是在写作过程或定稿时被删除的,而不是定稿《游仙诗》的组成部分。这一论断可成一家之言,深具启发意义;对郭璞辞赋残篇进行逐一考证分析,呈现了郭璞辞赋创作的整体风貌,对这部分的研究兼具文献辑录考索与文学分析之功。
总之,该书从宗教学的研究视角出发,深入挖掘了郭璞人生经历及诗歌作品中的神仙道教内涵,揭示了《游仙诗》是修道修仙的“自叙”这一完整统一的主题,在郭璞研究史上都具有开创意义。书中所用的立足文本,从局部性具体问题入手的研究方法,既是新问题的解决途径,也保障了新观点的坚实可信。该书不仅深度推进了郭璞研究,且其研究视角与方法,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具有多重的启发意义。该书撰写之时,赵沛霖先生已年逾古稀,其笔耕不辍,泛舟学海,乐陶其中的精神,足令后学敬佩。
(作者简介:马芳,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201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主要从事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