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初高中统编教材的投入使用以及《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行,高中历史教学所提倡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核心素养成为历史教师追捧的“热词”。五大核心素养主要指向高中教学,初中教学仍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但这些并不妨碍初中历史教学尽可能向高中靠拢和衔接的愿望与实践。
本文尝试从初中历史教师的视角,就初高中历史思维能力衔接的策略,谈几点思考,以求教于方家。
赵恒烈教授说:“所谓历史思维能力,是人们用以再认和再现历史事实,解释和理解历史现象,把握历史发展进程,分析和评价历史客体的一种素养。”[1]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学科的核心能力,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价值追求。其内涵和外延都十分丰富,依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张汉林教授从我国教育的基本诉求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基于核心概念建构历史思维能力体系,该体系包含时序思维能力、运用证据的能力、历史理解的能力、建立意义的能力。[2]这与当前中学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要求高度吻合。
立足于初高中整体教学观的视野,初中教师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过程中,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时序思维能力,构筑时空观念
时序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也是其他思维能力培养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3]
目前,初中生普遍缺乏时序思维能力,主要表现为无法正确表达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时序与内在逻辑关系。究其原因,一是他们没有掌握常见的时间空间表达术语及运用技能;二是他们对历史分期与阶段特征缺乏理性的认识,对历史演进发展规律缺乏深层次的认知。
基于此,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时空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培养历史时序能力,分析历史时序背后隐含的因果等内在逻辑关系,构筑初步的时空观念。具体做法有借助大事年表、时间轴、知识结构图等,帮助学生记忆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从中探寻事件之间的联系,发现历史演进的规律,从而提升历史认知。
如《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专题复习课,基于学生已经掌握抗日战争基本史实的学情,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可以借助时间轴将教学内容分为日本的侵略与中国的抗战两条线索,将过程中的重大史事融进这两条线索中。在时空框架下,重构教学内容,让学生循着时序探究系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对抗日战争的知识掌握更加条理化、线索化。
二、培养学生证据思维能力,形成史料实证意识
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的核心方法,通过史料实证尽可能地还原逝去的历史,使学生重新回到历史现场,去探索和发现历史,学会像历史学家一样基于史料证据对历史进行论证或者推理出合乎逻辑的历史结论。
当然初中学生不可能像历史学家一样能够追根溯源去寻找一手史料与证据,而是要对既有史料证据,如文物遗址、文献资料、教科书、图像资料等,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对它们进行仔细甄别、分析,从中得出结论。或者据此对既定结论进行论证或质疑,从而养成“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的证据思维意识和证据思维能力。
笔者曾布置初二的学生利用寒假时间搜集衣、食、住、行任一方面的新老照片各一张,通过身边发生的变化感悟时代变迁,以下为某位同学的作品:
这张照片拍摄的时间是2001年,地点在安徽省亳州市。这是我姥爷的老房子。照片上的土房子经历了几十年的风吹雨打,大部分墙体表面的泥巴已经脱落,东面的墙体已经微微向外倾斜,姥爷就用木棍在外面撑着,房子中间的隔墙是用芦苇杆子做的,有些地方破了好几个大洞。房顶的瓦片也部分破损,房屋四周围成围栏的石头也摇摇欲坠。这房子虽然破烂不堪,但是这是我姥爷在1973年自己动手花了四个多月盖的房子。四十几年过去了,房子虽然老旧了,但是它倾注了我姥爷的心血,也融入了我姥爺的感情。所以这么多年过去了,姥爷、姥姥一直没舍得搬新家。
这张照片拍摄的时间是2018年,地点在安徽省亳州市。这栋三层楼房,面积是两百多平方米。有八个大房间。墙的表面是用水泥粉刷的,铝合金的窗户,房间的门都是实木门,院子围墙是用红砖砌成外面也刷上了水泥。房子里面都刷上了白色的涂料,地上还铺了白色的瓷砖。院子里浇上了混凝土,再也不会像以前一样一下雨就满院泥泞了。因为姥爷身体不好爱晒太阳,所以三位舅舅特意给姥爷留了一个大阳台,阳台也安装了不锈钢护栏,专门给姥姥、姥爷晒太阳。这栋房子凝聚了小辈们对长辈的孝心。姥爷高兴得合不拢嘴,来人串门了姥爷一遍又一遍地跟他们讲,好多人都讲姥爷、姥姥好福气,忙了大半辈子终于享福了!
我的感悟
通过两张照片的对比,不难看出姥爷居住的房子从原来的泥土房到现在的钢筋混凝土的楼房;从原来的几十平米到现在的两百多平米;从原来的单层结构到现在的三层结构。无论是从房子的环境,还是从房子的质量来比较,都跟原来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从姥姥、姥爷的聊天中,我感觉到房子的变化得益于共产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得益于农村的扶贫政策。舅舅们有在外面打工的,有在家做生意的。他们都脱贫致富了。舅舅们都说姥姥、姥爷辛苦了大半辈子,他们现在有这个能力和条件改善姥姥、姥爷的居住环境,就盖了这栋大房子。
从姥爷家房子的变化,我感觉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传承的美德——孝!也感觉到党的富民政策使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赶上了新时代,没有理由不好好学习。
学生用两张相隔17年的新老房子照片作对比,感悟出:时代越来越进步,生活越来越美好,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农村扶贫政策。这种感悟不是教师灌输的,而是学生通过搜集史料(照片)、并仔细观察后有感而发。两张照片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它们告诉我们,历史并不遥远,甚至可以触摸!更是用两张照片来印证了一个波澜壮阔的美好时代。 三、培养学生历史理解能力,建构历史解释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的态度、能力与方法。”[4]建构历史解释的过程就是学生理解历史并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的过程。其前提是尽可能地占有丰富可信的史料,在此基础上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问题,依据正确的史观对史料进行分析,揭示纷繁复杂的历史表象背后的历史真相,引导学生对历史事物作出合理和深刻的解释。
事实上,初中生受历史知识、社会阅历、知识结构等现实因素的制约,他们的历史理解能力较为浅层化、具有同一性。要培养提升他们的历史理解能力,首先必须根据他们的认知特点精选史料。如史料的可读性,要符合初中生的阅读与表达习惯。若是文言文史料,对一些难以理解的词句教师要补充注释;史料的表现形式,图像史料优于文字史料,必要时图文结合;观点相悖的史料更易激起他们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其次,教师要根据材料合理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历史。所谓合理地设计问题,即问题要紧扣史料、符合初中生的思维和表达习惯、问题链之间要有梯度有逻辑、要能激起初中生的探究欲望等等。
四、培养学生历史共情能力,建立历史意义
在理解历史的基础上,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共情能力,将特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置于特定的时空背景之下去评价,做到不苛求古人,汲取古人的智慧,明白历史之于今天的意义,方能养成悲天悯人的历史情怀,这是历史教育的终极旨归。
“历史教科书和历史著述常常会从特定人群的角度叙述历史事件的意义,学生则往往对此习焉不察,毫无保留地接受其预设的意义。”[5]对于初中生来讲,更是如此,他们在知识的占有方面普遍缺乏自信,容易屈从于权威,如过度依赖教师与教材,难以对历史人物抱有“了解之同情”,难以真正建立历史意义。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尝试站在历史人物所处的时空、立场去探究問题。这样做的前提是充分了解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特征。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角度看问题,尝试站在历史学家的高度,尽可能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再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搭建历史与现实的桥梁,做到学史明智,以古鉴今。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探寻历史智慧。如历史上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治世局面的形成有哪些共性的原因?这对我们现代国家的治理有何借鉴意义?再如,早期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有哪些相似之处?对后来各自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初高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的差异,决定了培养目标与训练方式的不同。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是被赋予新的内涵与要求。初中历史教师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对初中三个年级的学生可以有意识地划分差异化的思维训练目标,如初一初二要侧重培养时序思维能力和证据思维能力,构筑时空观念,形成史料实证意识;初三要侧重培养历史理解能力和历史共情能力,建构历史解释,建立历史意义。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涵养注定是一个漫长且“润物细无声”的系统工程,尽管它指向高中历史教学,但是初中历史教学“打头阵”的铺垫工作必不可少。如何顺利做好衔接,无固定模式和既定路径,值得每位初高中历史教师且行且思。
【注释】
[1]赵恒烈:《论历史思维和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教学》1994年第10期,第26页。
[2][5]张汉林:《历史思维能力体系的建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年第9期,第7—13、13页。
[3][4]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6、5页。
本文尝试从初中历史教师的视角,就初高中历史思维能力衔接的策略,谈几点思考,以求教于方家。
赵恒烈教授说:“所谓历史思维能力,是人们用以再认和再现历史事实,解释和理解历史现象,把握历史发展进程,分析和评价历史客体的一种素养。”[1]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学科的核心能力,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价值追求。其内涵和外延都十分丰富,依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张汉林教授从我国教育的基本诉求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基于核心概念建构历史思维能力体系,该体系包含时序思维能力、运用证据的能力、历史理解的能力、建立意义的能力。[2]这与当前中学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要求高度吻合。
立足于初高中整体教学观的视野,初中教师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过程中,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时序思维能力,构筑时空观念
时序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也是其他思维能力培养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3]
目前,初中生普遍缺乏时序思维能力,主要表现为无法正确表达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时序与内在逻辑关系。究其原因,一是他们没有掌握常见的时间空间表达术语及运用技能;二是他们对历史分期与阶段特征缺乏理性的认识,对历史演进发展规律缺乏深层次的认知。
基于此,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时空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培养历史时序能力,分析历史时序背后隐含的因果等内在逻辑关系,构筑初步的时空观念。具体做法有借助大事年表、时间轴、知识结构图等,帮助学生记忆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从中探寻事件之间的联系,发现历史演进的规律,从而提升历史认知。
如《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专题复习课,基于学生已经掌握抗日战争基本史实的学情,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可以借助时间轴将教学内容分为日本的侵略与中国的抗战两条线索,将过程中的重大史事融进这两条线索中。在时空框架下,重构教学内容,让学生循着时序探究系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对抗日战争的知识掌握更加条理化、线索化。
二、培养学生证据思维能力,形成史料实证意识
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的核心方法,通过史料实证尽可能地还原逝去的历史,使学生重新回到历史现场,去探索和发现历史,学会像历史学家一样基于史料证据对历史进行论证或者推理出合乎逻辑的历史结论。
当然初中学生不可能像历史学家一样能够追根溯源去寻找一手史料与证据,而是要对既有史料证据,如文物遗址、文献资料、教科书、图像资料等,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对它们进行仔细甄别、分析,从中得出结论。或者据此对既定结论进行论证或质疑,从而养成“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的证据思维意识和证据思维能力。
笔者曾布置初二的学生利用寒假时间搜集衣、食、住、行任一方面的新老照片各一张,通过身边发生的变化感悟时代变迁,以下为某位同学的作品:
这张照片拍摄的时间是2001年,地点在安徽省亳州市。这是我姥爷的老房子。照片上的土房子经历了几十年的风吹雨打,大部分墙体表面的泥巴已经脱落,东面的墙体已经微微向外倾斜,姥爷就用木棍在外面撑着,房子中间的隔墙是用芦苇杆子做的,有些地方破了好几个大洞。房顶的瓦片也部分破损,房屋四周围成围栏的石头也摇摇欲坠。这房子虽然破烂不堪,但是这是我姥爷在1973年自己动手花了四个多月盖的房子。四十几年过去了,房子虽然老旧了,但是它倾注了我姥爷的心血,也融入了我姥爺的感情。所以这么多年过去了,姥爷、姥姥一直没舍得搬新家。
这张照片拍摄的时间是2018年,地点在安徽省亳州市。这栋三层楼房,面积是两百多平方米。有八个大房间。墙的表面是用水泥粉刷的,铝合金的窗户,房间的门都是实木门,院子围墙是用红砖砌成外面也刷上了水泥。房子里面都刷上了白色的涂料,地上还铺了白色的瓷砖。院子里浇上了混凝土,再也不会像以前一样一下雨就满院泥泞了。因为姥爷身体不好爱晒太阳,所以三位舅舅特意给姥爷留了一个大阳台,阳台也安装了不锈钢护栏,专门给姥姥、姥爷晒太阳。这栋房子凝聚了小辈们对长辈的孝心。姥爷高兴得合不拢嘴,来人串门了姥爷一遍又一遍地跟他们讲,好多人都讲姥爷、姥姥好福气,忙了大半辈子终于享福了!
我的感悟
通过两张照片的对比,不难看出姥爷居住的房子从原来的泥土房到现在的钢筋混凝土的楼房;从原来的几十平米到现在的两百多平米;从原来的单层结构到现在的三层结构。无论是从房子的环境,还是从房子的质量来比较,都跟原来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从姥姥、姥爷的聊天中,我感觉到房子的变化得益于共产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得益于农村的扶贫政策。舅舅们有在外面打工的,有在家做生意的。他们都脱贫致富了。舅舅们都说姥姥、姥爷辛苦了大半辈子,他们现在有这个能力和条件改善姥姥、姥爷的居住环境,就盖了这栋大房子。
从姥爷家房子的变化,我感觉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传承的美德——孝!也感觉到党的富民政策使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赶上了新时代,没有理由不好好学习。
学生用两张相隔17年的新老房子照片作对比,感悟出:时代越来越进步,生活越来越美好,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农村扶贫政策。这种感悟不是教师灌输的,而是学生通过搜集史料(照片)、并仔细观察后有感而发。两张照片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它们告诉我们,历史并不遥远,甚至可以触摸!更是用两张照片来印证了一个波澜壮阔的美好时代。 三、培养学生历史理解能力,建构历史解释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的态度、能力与方法。”[4]建构历史解释的过程就是学生理解历史并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的过程。其前提是尽可能地占有丰富可信的史料,在此基础上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问题,依据正确的史观对史料进行分析,揭示纷繁复杂的历史表象背后的历史真相,引导学生对历史事物作出合理和深刻的解释。
事实上,初中生受历史知识、社会阅历、知识结构等现实因素的制约,他们的历史理解能力较为浅层化、具有同一性。要培养提升他们的历史理解能力,首先必须根据他们的认知特点精选史料。如史料的可读性,要符合初中生的阅读与表达习惯。若是文言文史料,对一些难以理解的词句教师要补充注释;史料的表现形式,图像史料优于文字史料,必要时图文结合;观点相悖的史料更易激起他们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其次,教师要根据材料合理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历史。所谓合理地设计问题,即问题要紧扣史料、符合初中生的思维和表达习惯、问题链之间要有梯度有逻辑、要能激起初中生的探究欲望等等。
四、培养学生历史共情能力,建立历史意义
在理解历史的基础上,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共情能力,将特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置于特定的时空背景之下去评价,做到不苛求古人,汲取古人的智慧,明白历史之于今天的意义,方能养成悲天悯人的历史情怀,这是历史教育的终极旨归。
“历史教科书和历史著述常常会从特定人群的角度叙述历史事件的意义,学生则往往对此习焉不察,毫无保留地接受其预设的意义。”[5]对于初中生来讲,更是如此,他们在知识的占有方面普遍缺乏自信,容易屈从于权威,如过度依赖教师与教材,难以对历史人物抱有“了解之同情”,难以真正建立历史意义。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尝试站在历史人物所处的时空、立场去探究問题。这样做的前提是充分了解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特征。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角度看问题,尝试站在历史学家的高度,尽可能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再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搭建历史与现实的桥梁,做到学史明智,以古鉴今。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探寻历史智慧。如历史上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治世局面的形成有哪些共性的原因?这对我们现代国家的治理有何借鉴意义?再如,早期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有哪些相似之处?对后来各自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初高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的差异,决定了培养目标与训练方式的不同。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是被赋予新的内涵与要求。初中历史教师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对初中三个年级的学生可以有意识地划分差异化的思维训练目标,如初一初二要侧重培养时序思维能力和证据思维能力,构筑时空观念,形成史料实证意识;初三要侧重培养历史理解能力和历史共情能力,建构历史解释,建立历史意义。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涵养注定是一个漫长且“润物细无声”的系统工程,尽管它指向高中历史教学,但是初中历史教学“打头阵”的铺垫工作必不可少。如何顺利做好衔接,无固定模式和既定路径,值得每位初高中历史教师且行且思。
【注释】
[1]赵恒烈:《论历史思维和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教学》1994年第10期,第26页。
[2][5]张汉林:《历史思维能力体系的建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年第9期,第7—13、13页。
[3][4]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