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nyy_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要求广大语文教师更大力度地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汲取课本经典中包含的营养,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内涵。语文课程应该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素养。本文将针对当下的教学情境,就如何传承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 传统文化 核心素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7.038
  新课程改革使得课本内容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增添了大量有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本内容。语文教师应该尝试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文化滋养,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境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一、借助朗读提升学生的文化感知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向我们说明,反复阅读能够帮助人们提升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不论是古诗学习还是文言文学习都离不开朗读,为什么呢?朗读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古人进行语言表达方式,了解古代的传统习俗。需要注意的是,朗读不是随心所欲的乱读,需要有一定的规则和方式,这就要求教师注意对学生的引導,让学生学会泛读、诵读、精读,在阅读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教《陋室铭》一文时,我就尝试将朗读与思考结合起来教学,让学生在读中学、在读中思,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内涵。《陋室铭》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短短24个字就表明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感悟。引导学生理解“陋室不陋”,体会主人公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体会作者对人生的哲理和感悟。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诉说着主人公的生活经历,与之谈笑说话之人无不是名人名士,谈论的事情无不是人生大事或者对生活的感悟,既可以品琴音,阅金经,又不会拘泥于生活的束缚,这是如何的洒脱超然,表明了作者对人生的态度。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和诵读,帮助学生深刻体会作者的意境以及在生活中的处事态度。学生通过反复的诵读,自然而然地就能感受到作者的博大胸襟。这种阅读学习的方式这对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健康成长有着极大帮助。这种传统文化的渗透方式才能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利用信息技术传播传统文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教育教学的创新提供了媒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中的丰富动画、视频等方式,将文字信息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将传统民族文化与古诗文相互融合,以动态方式为学生进行展示课程内容,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探究古人的世界。
  如《愚公移山》一文中写道:“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一些学生很难理解文言文的表达形式,我利用多媒体教学,将山的高大巍峨展示出来,接着以故事的形式将愚公如何开始挖山,又是如何反驳周围人的嘲笑,以及如何感动天地的经过演绎出来,让学生理解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学生通过了解丰富的故事情节、精彩的人物塑造,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使得整个课堂活跃起来,打破传统教学中僵化的课堂模式。
  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形象的创作意境,充分展示民族文化的精神魅力。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教师也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助于学生深切感悟古诗文的丰富情感。
  三、在日常生活中渗透传统文化
  语文学习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课堂上,也体现在课外。学生需要一定的课外阅读积累,在传统文化学习领域更是如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汲取传统文化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不断为学生创造条件,帮助其学习传统优秀文化,鼓励学生在空闲时间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例如,我会在每学期开始阶段就为学生布置每日任务,要求学生每天学习一个成语并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故事。成语的学习不仅能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还可以为学生的写作练习提供丰富的素材。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分享自己的成果,每人说一个成语小故事,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比如,教师可以在每节课的课前安排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将自己积累的成语分享出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有学生分享关于“杞人忧天”故事,虽然故事内容简单,但学生通过绘声绘色的讲解,锻炼了表达能力。另外,教师也可以安排学生轮流分享历史人物的生平和故事,包括介绍其主要作品、个人事迹等。这种方式可以将中华文化元素融入语文学习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总之,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家国观念。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传统文化培养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对传统文化知识产生一定的理解、感悟,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最终让学生成为一个有担当、有理想的有志青年。
  参考文献:
  [1] 谢广东《渗透传统文化,滋养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年第22期。
  [2] 刘照林《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提升语文核心素养》,《语文天地》2018年第4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内容是鼓励学生独立发现和解决问题,并能够总结和交流经验,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元智能理论引入中国以来,对中国教育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将多元化理论引入小学语文课堂,有利于丰富小学语文课堂,使其充满生机与活力,有助于建立公平的教育观念。  关键词:多元智能化理论 小学语文 应用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7.023 
音乐课是审美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机载体,通过欣赏音乐有利于学生感知情感,使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拉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距离。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运用多种方式渗透情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日渐注重学生发展的综合性与全面性,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期望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使得学生具有极高的综合素质与学习能力。语文作为小学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在其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基于此,文章在核心素养这一教育背景的基础上,分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况,旨在构建高效的小学
在经济发展到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基本条件之下,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的质量,特别是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迅猛的背景之下,城市的环境问题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将站在城市
摘 要: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非常重要。生活是写作灵感的重要来源,作文是对生活内涵的精炼表达。因此,开展生活化的作文教学是提升语文作文教学效率,增强初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策略。但是在实际的初中生活化语文作文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其教学效率。因此,要强化对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的研究,为提升初中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奠定基础。本文主要对初中生
摘 要: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与写作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完成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写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很多初中生缺乏写作素材的积累,这就导致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没有新意。为了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享受写作教学,教师可借助情景教学这一手段,迎合学生喜欢新鲜事物的特点,让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积累素材,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情景教学 初中语文 写作 DOI:10.12241/j.issn.10
介绍北京至雄安新区高速公路主体一标小清河特大桥三箱室连续梁桥施工监控内容、主梁概况、监控思路方法及数据处理方式,为小清河特大桥连续梁顺利完成合拢并达到理想线型打下
摘 要:情景教学方法是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最为常用的方法。笔者认为,开展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需要融合信息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把握学生学习规律,构建教学精讲环节;采用多样化拓展活动,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思考能力。  关键词:古诗词 情景教学 小学语文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7.030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情境教学法等全新的教学方法在小学
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教学策略的及时调整,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力,激发学生思维,从而实现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本文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设疑技巧进行探讨。
小说作为四大文学体裁之一,在部编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部编九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第六单元都是小说单元,小说教学已经成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同时,在近几年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