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推进,我国事业单位正逐步迈向市场,其财务管理制度也在不断改革创新。当然,单位内部的管理体系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本文就结合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着重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普遍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对策和办法,以期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关键词】新形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自身内部运行机制、资金运作方式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财政部门加大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精细化,传统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和财政体制改革的需要。因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事业单位正由单纯科研事业型向科研经营型转化,单位的活动与生产经营服务,都要求其财务管理要以最经济的方式筹集资金,以最合理的标准运用资金,以最快的速度回收资金,以最佳的比例分配资金,以最严格的要求进行财务监督,单位的财务管理活动已成为经济管理的中心环节,它在实现财力的合理配置,推动科研单位走向与经济的结合,转变机制,壮大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行为和经济活动,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保证事业单位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财政部于2012年12月19日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了修订发布,于2013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事業单位会计制度实施以来,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单位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就我国事业单位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这些问题进行重点剖析,并为这些问题提出可行的、有针对性的建议对策。
一、新形式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工作不规范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会计基础工作薄弱是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一是固定资产建账不规范,账物不符,不计提折旧,或者已丧失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仍放在账上不作处理,虚增单位固定资产,或随意处置固定资产,造成固定资产流失等。二是有的单位只做流水账或账表不全;记账、核算不及时,不规范;甚至一些更基础的工作也不能做好,如:文字、数字书写不规范不清晰,自制凭证填制不清,原始凭证不符合要求,粘贴装订混乱,会计档案缺乏管理,有的不会编制会计报表,有的时有时无;混淆收入来源,随意改变资金用途,收支科目应设明细账的未设明细账,也不进行明细核算。许多单位不熟悉采用借贷记账法进行复式记账,仍然用收支记账法进行记账。有些单位把新老会计制度的会计科目混用,造成账务混乱,会计核算不伦不类,从而使会计信息失真。三是财务处理紊乱。如对外投资的核算,以货币资金对外投资为例,一般单位会计中作“借,对外投资—某某单位;贷,银行存款”的会计分录;而“借,事业基金—一般基金;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的会计分录则不做。还有的单位把对外投资列入“其他应收款”,不通过“对外投资”科目进行核算。
2、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松散,登记和处置不及时。
目前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一是是许多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意识淡薄,重预算轻资产,重购置轻管理,没有建立健全资产有关管理制度。许多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上还是采取传统手工或半手工的操作方式,管理手段原始落后,工作量繁重,并且资产管理的差错率高、对账困难、信息闭塞、监控不力,管理效率十分低下。而是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机构的设置不统一,导致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制不顺,管理职能脱节,影响了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固定资产现有核算方式存在价值背离、虚增净资产、成本不完整。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管理流失也比较严重。缺乏科学合理的配置标准,导致预算安排不尽合理,使有限的财政预算资金没有得到最有效的利用,造成账外资产越来越多,事业单位资产账实不符。
二、 新形势下完善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具体对策
1、对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进行合理预算
进行合理预算是保证事业单位财务有效管理的基础,要认真贯彻预算编制工作,主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正确编制财务预算报告,并保证严格落实,不得随意更改;摒弃以往“掐头去尾”与传统的预算增量法,切实根据单位往年预算执行情况及本年度事业计划,采用零基、绩效编制方法,按照“自下而上、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多次平衡”的思路,实现预算编制能够内外综合统筹,保证预算涵盖单位各类收支明细。第二,加强预算信息反馈。严格执行我国《预算法》的规定,不断提升预算编制的精准性、合理性。强调预算执行的严肃性约束性,禁止各部门随意调整预算。对于特殊情况确实需要调整的,应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办法,按照规定程序办理调整手续。专项资金的管理要严格按照国库集中支付的要求,做到专款专用、专人管理,加强对专项资金用途的监督。加强预算外资金的监督管理,按照“预算外资金是财政性资金,不是单位自有资金,必须纳入财政管理”的要求进行使用与管理。
2、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深入管理改革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然而,在办公非自动化条件下,要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常常会遇到许多困难。因此,事业单位领导要有现代管理理念,为财务部门提供必要的设备,其中要将计算机技术运用于财务管理中,及时更新财务软件,为财务管理作用的更大发挥提供技术手段。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可行的会计核算流程。明确规定预算的评价、编制、监督和执行流程,制定的制度必须体现可操作性和适应性。完善内部财政管理制度,可以约束财政管理人员的行为,減少违法乱纪现象,落实责任制,保证资金安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对此,单位内部就要深入管理体系改革,改变旧有的管理陋习,坚持不断创新。 3、提高监督能力,进行业务培训
随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难度的不断提升,以及市场对人才的需要,要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严格把好质量关。为了保证财产的安全和完整,要对固定资产进行不定期排查,建立健全资产登记制度,严格进行财产清查。这就要求我国的监督人员要有良好的业务能力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自身的监督力度,从而保证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有效落实。在此基础上,还要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让他们了解我国制度规章对财务人员的具体要求,避免他们为了利益而触犯法律。还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提高会计人员的实操水平,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全面復合型人才。
4、防范事业单位财务风险。
财务管理中风险处处存在,贯穿于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多种财务关系中。从源头控制财务风险,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性,以便有效地化解和控制风险。近年来,世界经济动荡,无论从宏观或微观方面都应防范风险,并建立预警系统,尽最大可能将萌发的财务风险予以化解。在降低财务风险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事业单位的法人代表,起着提高各项资金使用效率,控制各项资金浪费和流失的作用。如果法人代表玩忽职守,必将影响事业的发展和各项任务的实施和完成。因此,应加强对事业单位法人代表财务管理能力的考核和项目资金使用效率评估体制,每年由纪检监察部门和财政管理部门加强对重大项目的职责审计和责任追究,使权责和领导者职业风险相统一。发挥全体群众的监督作用,还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使绝大多数人能够享受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事业发展带来的成果。还要充分发挥事业单位领导群体的集体智慧和決策水平,坚决杜绝法人代表的绝对决定权和领导群体在重大项目决策时的失误。对决策失误的集体和导致集体和国家利益受损的集体一定要严肃处理。
三、结束语
新事业会计准测的出台适应了财政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于现阶段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个人认为事业单位在新会计准则的影响下进行改革,坚强化了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进一步完善会计体系,对于会计信息准确性和财务报告完整性意义非常重大。
参考文献:
[1] 武俊.浅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S4).
[2] 侯莉彬.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经济师,2010(02).
[3] 张秀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09(04).
[4]侯晔玲.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若干问题比较分析[J].华章,2013(3)
【关键词】新形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自身内部运行机制、资金运作方式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财政部门加大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精细化,传统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和财政体制改革的需要。因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事业单位正由单纯科研事业型向科研经营型转化,单位的活动与生产经营服务,都要求其财务管理要以最经济的方式筹集资金,以最合理的标准运用资金,以最快的速度回收资金,以最佳的比例分配资金,以最严格的要求进行财务监督,单位的财务管理活动已成为经济管理的中心环节,它在实现财力的合理配置,推动科研单位走向与经济的结合,转变机制,壮大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行为和经济活动,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保证事业单位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财政部于2012年12月19日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了修订发布,于2013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事業单位会计制度实施以来,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单位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就我国事业单位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这些问题进行重点剖析,并为这些问题提出可行的、有针对性的建议对策。
一、新形式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工作不规范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会计基础工作薄弱是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一是固定资产建账不规范,账物不符,不计提折旧,或者已丧失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仍放在账上不作处理,虚增单位固定资产,或随意处置固定资产,造成固定资产流失等。二是有的单位只做流水账或账表不全;记账、核算不及时,不规范;甚至一些更基础的工作也不能做好,如:文字、数字书写不规范不清晰,自制凭证填制不清,原始凭证不符合要求,粘贴装订混乱,会计档案缺乏管理,有的不会编制会计报表,有的时有时无;混淆收入来源,随意改变资金用途,收支科目应设明细账的未设明细账,也不进行明细核算。许多单位不熟悉采用借贷记账法进行复式记账,仍然用收支记账法进行记账。有些单位把新老会计制度的会计科目混用,造成账务混乱,会计核算不伦不类,从而使会计信息失真。三是财务处理紊乱。如对外投资的核算,以货币资金对外投资为例,一般单位会计中作“借,对外投资—某某单位;贷,银行存款”的会计分录;而“借,事业基金—一般基金;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的会计分录则不做。还有的单位把对外投资列入“其他应收款”,不通过“对外投资”科目进行核算。
2、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松散,登记和处置不及时。
目前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一是是许多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意识淡薄,重预算轻资产,重购置轻管理,没有建立健全资产有关管理制度。许多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上还是采取传统手工或半手工的操作方式,管理手段原始落后,工作量繁重,并且资产管理的差错率高、对账困难、信息闭塞、监控不力,管理效率十分低下。而是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机构的设置不统一,导致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制不顺,管理职能脱节,影响了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固定资产现有核算方式存在价值背离、虚增净资产、成本不完整。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管理流失也比较严重。缺乏科学合理的配置标准,导致预算安排不尽合理,使有限的财政预算资金没有得到最有效的利用,造成账外资产越来越多,事业单位资产账实不符。
二、 新形势下完善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具体对策
1、对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进行合理预算
进行合理预算是保证事业单位财务有效管理的基础,要认真贯彻预算编制工作,主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正确编制财务预算报告,并保证严格落实,不得随意更改;摒弃以往“掐头去尾”与传统的预算增量法,切实根据单位往年预算执行情况及本年度事业计划,采用零基、绩效编制方法,按照“自下而上、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多次平衡”的思路,实现预算编制能够内外综合统筹,保证预算涵盖单位各类收支明细。第二,加强预算信息反馈。严格执行我国《预算法》的规定,不断提升预算编制的精准性、合理性。强调预算执行的严肃性约束性,禁止各部门随意调整预算。对于特殊情况确实需要调整的,应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办法,按照规定程序办理调整手续。专项资金的管理要严格按照国库集中支付的要求,做到专款专用、专人管理,加强对专项资金用途的监督。加强预算外资金的监督管理,按照“预算外资金是财政性资金,不是单位自有资金,必须纳入财政管理”的要求进行使用与管理。
2、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深入管理改革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然而,在办公非自动化条件下,要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常常会遇到许多困难。因此,事业单位领导要有现代管理理念,为财务部门提供必要的设备,其中要将计算机技术运用于财务管理中,及时更新财务软件,为财务管理作用的更大发挥提供技术手段。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可行的会计核算流程。明确规定预算的评价、编制、监督和执行流程,制定的制度必须体现可操作性和适应性。完善内部财政管理制度,可以约束财政管理人员的行为,減少违法乱纪现象,落实责任制,保证资金安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对此,单位内部就要深入管理体系改革,改变旧有的管理陋习,坚持不断创新。 3、提高监督能力,进行业务培训
随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难度的不断提升,以及市场对人才的需要,要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严格把好质量关。为了保证财产的安全和完整,要对固定资产进行不定期排查,建立健全资产登记制度,严格进行财产清查。这就要求我国的监督人员要有良好的业务能力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自身的监督力度,从而保证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有效落实。在此基础上,还要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让他们了解我国制度规章对财务人员的具体要求,避免他们为了利益而触犯法律。还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提高会计人员的实操水平,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全面復合型人才。
4、防范事业单位财务风险。
财务管理中风险处处存在,贯穿于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多种财务关系中。从源头控制财务风险,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性,以便有效地化解和控制风险。近年来,世界经济动荡,无论从宏观或微观方面都应防范风险,并建立预警系统,尽最大可能将萌发的财务风险予以化解。在降低财务风险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事业单位的法人代表,起着提高各项资金使用效率,控制各项资金浪费和流失的作用。如果法人代表玩忽职守,必将影响事业的发展和各项任务的实施和完成。因此,应加强对事业单位法人代表财务管理能力的考核和项目资金使用效率评估体制,每年由纪检监察部门和财政管理部门加强对重大项目的职责审计和责任追究,使权责和领导者职业风险相统一。发挥全体群众的监督作用,还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使绝大多数人能够享受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事业发展带来的成果。还要充分发挥事业单位领导群体的集体智慧和決策水平,坚决杜绝法人代表的绝对决定权和领导群体在重大项目决策时的失误。对决策失误的集体和导致集体和国家利益受损的集体一定要严肃处理。
三、结束语
新事业会计准测的出台适应了财政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于现阶段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个人认为事业单位在新会计准则的影响下进行改革,坚强化了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进一步完善会计体系,对于会计信息准确性和财务报告完整性意义非常重大。
参考文献:
[1] 武俊.浅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S4).
[2] 侯莉彬.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经济师,2010(02).
[3] 张秀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09(04).
[4]侯晔玲.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若干问题比较分析[J].华章,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