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拙抱朴·见性致远

来源 :美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x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杨世斌是近几年来渐受关注的青年油画家,他的作品具有守拙抱朴、见性致远的内在张力。本文重点解读杨世斌油画作品中的“超”现实主义因素,从作品外在组合形态到内在语言构建,他的油画中均带有一种浓郁的象征涵义与莫名的潮湿气息;杨世斌善于吸收不同时代油画家的特点,运用自身独特敏感的捕捉力来构筑起画面里不可名状的节制之美,这种节制与现实靠近,又与现实保持疏离,这在青年油画家中实属难得。
  【关键词】杨世斌;油画;超现实主义;语言表现
  杨世斌是近年来在国内油画界开始崭露头角的青年艺术家,他出生于四川省大竹县,求学于四川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等,后定居于杭州,现在重返四川美术学院执教。他是一个耐得住寂寞的画家,也是一个质朴内敛的画家,无论艺术风潮如何变幻,他一直坚持写实绘画的创作研究。近十年来,他为了艺术追求游历各地,出川与入川、怀疑或坚守,他始终低调前行、潜心探索,不断吸收各油画名家之长,找寻属于自己的油画风格语言,多年的持之以恒已换来了丰硕成果。2018年7月,他的油画作品《七月》参加了“中国精神——第四届中国油画进京展”,2019年8月,《七月》还参加了“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2019年9月,他的油画作品《家庭系列之花样年华》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并获得油画获奖提名,2019年11月,第三届“中国美术奖”评审委员会在“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奖提名作品中评出“中国美术奖”作品39件,其中杨世斌油画作品获得铜奖,这是对他油画创作的肯定,也是对他长期坚守写实油画的褒奖。他的创作将现实与非现实的意境融合在一起,使画面呈现出诗意的叙事结构,展现出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的回归,也体现了一种守拙抱朴、见性致远的内在张力。

一、“超”现实主义之美释义


  杨世斌的油画作品以人物画为主,画面整体质朴含蓄,油画语言纯正,他的作品不主动承载宏大的叙事,也不刻意彰显激荡的情绪,他始终抱持油画本体性,一人、一物,一切都是恰当的存在,既与现实呈现着互动性,又与现实保持着距离感,画面始终弥漫着安静而淡淡的忧伤,他将时光通道中的不同瞬间载入画面,过去与现在的片段交融错落,让梦幻、别离、记忆、伤感、青春等涵义充盈、扩展,让观者静静感受,这种充满隐喻的时光性手法,笔者谓之“超”现实之美。
  西班牙艺术家安东尼·塔皮埃斯曾经说过:“画画,是一种反省生活的方式——反省要比只是静观积极——是一种观察现实、发掘现实,进而发现和理解现实的意志的体现,画画,也是创造现实。”此处,“超”现实主义是与现实主义相对而言,非“超现实”主义。超现实艺术本义为突破现实逻辑秩序、将现实世界与潜意识以及梦境糅合再创造的艺术形象世界,此处之“超”现实主义,笔者谓之为“超脱”于现实主义、“疏离”于现实主义,它与现实主义似两条平行线,相隔相望,无从走向交集。杨世斌的作品来自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却不复制、不盲从现实,有对生活的反省,也有对未来的追问。我们可以审读《家庭系列之花样年华》这张作品,首先,画家采取了双联画的形制,在构图上处理成非对称的局面,左边绘有一位与作者年龄相仿的艺术家形象,置于室内空间之中,他目光坚毅、内心饱含信念,手拿调色盘与画笔,在西方艺术史中经常有拿调色盘的自画像,这是自我镜像的表现,带有某种“自恋”的暗喻,也代表着对艺术或梦想的忠贞与坚守,画家背后的书架上有各式文玩与静物工艺品,可以看出画家对于“画外”之功的锤炼,以及对于细节的追求。与左边的室内空间相对应,另一画面中妻子和儿子的形象被安置于室外,这是一处阳台,或是有矮墙的院落,远处是小镇建筑与地平线,两个人物一坐一站、一静一动,妻子的木椅旁有一个被拉扯住的提线木偶,它似乎隐喻了无法挣脱现实的痛楚。两个人物中间还有一棵植物的形象,这是希望的象征,这种双联画的布局让画面既透露出现实空间的气息,又给画面带来某种神秘的矛盾冲突。与现实主义的典型性事件或主题形象表现不同,在《家庭系列之花样年华》作品中,“超”现实主义手法更多保持一种谨慎的姿态抒写客观世界,既与现实生活接触,也赋予现实主义(或现实生活)多重的解读,梦想与现实的矛盾在已知的空间构筑中创造出无限未知的可能性,在心理或文化的层面不断扩展开来,含蓄而富有张力,这既是艺术的样本,也是客观现实的样本。

二、无问西东——杨世斌油画的多重影响与矛盾阐释


  杨世斌习惯于慢慢锤炼作品,每一幅作品创作时间较长,线条、色彩或肌理等元素在畫面上须不断修正或推演,似科学实验一般,慢慢催发出未知的可能性,以最后展露视觉逻辑的独特性。他能够清晰认知自己作品中的价值所在,并不断实施推进。他最近的油画更多呈现粗粝斑驳的画面效果,他在古典油画技法与文艺复兴早期湿壁画(尤其是弗朗切斯卡作品),以及现代具象绘画大师的创作手法之间找寻到较为恰当的个人语言,朴拙有度,以朴素画面建构逻辑关系,以成就作品的精神性、崇高性。
  毋庸置疑,每个艺术家作品中都有前辈大师的影子,或浓或淡,我们从杨世斌的作品里能够读到具象大师安德鲁·怀斯、巴尔蒂斯对其作品的影响,更能读到奥德·纳德卢姆、安东尼奥·洛佩兹·加西亚的气息。他早期的油画作品中意将年轻女性形象双倍并置于非现实的虚幻空间中,同向排列或对向排列,我们可以看看《时间的记忆》,这种特征明显受到奥德作品的影响,奥德在主题上喜欢宗教和哲学的隐喻题材,他的作品背景处理较黯淡与深邃,并将许多相同人物罗列摆放,好似与镜子中的自己进行私密对话,表达出某种不安的情绪,对生死、伦理、人性进行探寻。杨世斌在后来的作品中也偶尔画有年轻女性并置的形象,但已与现实空间发生了更多的关联,比如《七月》,两个年轻女孩倚墙而立,衣着款式与色彩有区分,每人手持一个洋娃娃,这应该是她们童年时期的玩具,旧式的椅子和时钟、沾有灰尘的画册,以及女孩身后夹杂着各种风格建筑的欧洲风景,绝对水平与垂直的构图形式、带有硬朗线条而庄重肃穆的人物造型明显吸收了洛佩兹作品的表现元素,洛佩兹习惯用近乎数学化的线条来构筑人物形象,多层涂抹叠加,涂抹过程加以显露,不进行刻意掩盖与修饰。近年来,杨世斌的作品语言趋于成熟,他的色调不再深沉黯然,更偏向中性灰色系,他从洛佩兹作品中的时间性来完善自己的创作技法,作画痕迹自然呈现,新旧笔触不断进行碰撞交流,我们还可以从贾科梅蒂的“瞬时叠加”的创作手法上获得体验,不断地修复与刻画使作品具有了动态的时间感,贾科梅蒂的理念在视觉和感知上有了更深层次的艺术价值和哲学价值。杨世斌从多位前辈大师中吸取养分,虽有模仿的痕迹存在,但他在“完成”与“未完成”之间找到了一种较适合自己私密书写的知识结构,去谨慎完成创作。

三、杨世斌油画中的分寸感与节制美


  杨世斌的写实油画没有惯常的光影弥漫与空气虚实,他舍弃了时光的某个光影瞬间切面,反向追求平面线条交集而组织成的错视空间,将画面形体归还于结构的秩序,我们从《冬雨》作品中可以感知到,整体画面与结构都经过了精心规划,画面正中的窗户严谨理性,远景的马路、广场上的树或古典建筑在规范的秩序中延展,左边窗台的杂物与右边深色的人物置于画面两侧,维系一种数学的构成与平衡关系,持伞的女孩似乎正在穿越墙壁,从窗外走来,像底片一样叠加在室内空间中,加强了超现实主义的意味。这种图式在他的作品中时常出现,人物与风景交替组合,直线的结构与曲线的人物轮廓隐现错落,人物表情平静肃穆,不指向具体的空间与时间,从而拉开了与现实的差距,增加了神秘的氛围,扩展了作品的思想维度。
  色彩分寸感是杨世斌作品显现出来的一种语言特征,他坚守固有色的经营,大幅降低色彩饱和度,以追求更本质、永恒的色彩关系。他以局外人的身份來处理画面色彩,色调含蓄淡雅,中性的暖灰与冷灰保持着对立与平衡,维系于一个温和的节奏上,不狂放、不矜持,再借助黑白两色来控制情绪节奏,对于色彩的“分寸”与“节制”也是他画面保持“超”现实主义语言的一种方式,我们从《心鸟》中可以看出,冷灰色调在皮肤与远景的暖色衬托下显得沉静悠然,黑色连衣裙在金字塔构图中显得坚实稳定,加上女孩手中的肉色鸟笼,使画面具有某种象征涵义和宗教仪式之感。除此之外,他的画面肌理具有未完成的粗糙斑驳之感,这既有有意为之的因素,也有无意为之的偶然性,他近期都是在木板框架之上装裱粗纹油画布,底料多次处理后,画布均匀吸取颜料中的油性物质,初期以扇形笔或宽笔来随性挥洒,中期主要梳理画面的节奏或强弱结构,后期重点用小笔来处理画面,使笔触在反复叠加、破坏与重建中显露出来的,并运用画刀进行涂抹刮蹭,画面会显露出凹凸不平亚光的厚重肌理效果,这些肌理画面的形成需要安静的心态,一笔一刀,类似修行一般,好像是以艺术的形式让过去与未来直接对话,这些肌理作为独特的油画语言存在,成为杨世斌油画的审美特征之一。

结语


  综上而言,油画中的“超”现实主义语言要抱持艺术创作的敏感度与差异度,这是艺术作品的核心或灵魂所在。杨世斌的创作处理手法既有画面平面空间处理的因素,不再依赖或纠结于虚实幻想空气感的表现,又有心理层面的因素,二者相生相长,相互关照。杨世斌居于都市,却与现代都市生活保持疏离,他对作品有着自己的冷静看法,忠实于自己,坚持用自己的眼光来审视现实,他希望作品在与现实发生关联的同时,也能承载更多的信息,比如记忆、梦幻、乡愁等,让画面具有更多的可能性,能够抚慰现代人的心灵。正如他所言:“我的作品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物,但不仅仅是呈现现实,我想在其中注入某种特别的,一种以朴素的物质真实表现非物质真实的诉求。这种关注把我个人的记忆变成了一种不可解说也不可解脱的情绪,以隐喻和象征,在转瞬之间找寻永恒之物,在寻常对象中研读世界的本质……我想使用这种绘画语言与单纯的精神形成视觉上的关联,希望从这种表现手法中寻求一种精神的崇高,传达一种安静的力量。”从杨世斌的油画创作路径上,我们似乎能看到70、80后一代青年油画家对于油画语言本体的坚守与探索,在中国本土文化与外来优秀文化的结合处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这是何其欣慰之事。
  注释:
  *基金资助: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项目2020年度课题“为时代塑像——广州当代写实油画群体研究”(课题编号:2020GZGJ233)。
其他文献
总有一首歌会打动你,而在浅葱小唱,打动我的是歌手小林的《送别》、《盲》。高亢、极具感染力的嗓音,瞬间戳中泪点,潜藏已久的情绪就这样喷涌而出。在这里,很多人喜欢他唱的歌,比如《悬崖》、《如果水倒流》、《约好明天的太阳》……  小林是一位盲人歌手,原名林读新,南京人。1997年开始学习贝司演奏,凭借对听觉的敏感以及后天的努力,很快便精通贝司、吉它、键盘三种乐器,被誉为南京最好的贝司手。同年组建了第一支
期刊
花菇  花菇是香菇中的上品,素有“山珍”之称,它以朵大、菇厚、含水量低、保存期长而享誉海内外又因其外形美观松脆可口而称为席上佳珍。  花菇的主要产地有湖北省京山县、湖北省随州市东北部桐柏山山区、三里岗、浙江省庆元县、浙江省松阳县、河南省泌阳县、西峡县。  茶树菇  茶树菇,原为江西广昌境内高山密林地区茶树蔸部生长的一种野生蕈菌。是集高蛋白,低脂肪,低糖分,保健食疗于一身的纯天然无公害保健食用菌。经
期刊
松茸——大家都知道此食材的精贵,因为它必须纯野生,因为适合它的生长环境非常少,因为它的采摘非常困难,更因为它的产量非常稀少。让为了寻找到优质松茸,大蔬无界的团队曾亲自前往松茸的产地——云南。  在很多人眼中,云南是一块神秘、美丽的土地。它的神秘,不仅是因为雪山圣湖、神秘的原始森林,因为交通不便的云贵高原,想要靠近它、了解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关键的是云南的野生菌的稀有和名贵。  大蔬無界的团
期刊
俗话说:春吃鲜花夏吃果,秋食野菌冬喝汤。秋风乍起之时,品尝一顿美味的菌菇似乎已成为这个季节约定俗成的习惯了。菌类以其鲜美的味道、丰富的营养征服了人们的味蕾,自古以来就是国宴及高级宴会上的名贵菜肴。全世界的菌类品种繁多,其中中国占了三分之二,被誉为“真菌王国”。  菌菇的食用历史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食用菌的国家之一。食用菌也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经历了悠久岁月。东西方文明古国的早期历史文献中,都记
期刊
材料:小笨鸡、榛蘑、干粉条、葱、姜、桂皮、八角、香叶、干辣椒  调料:盐、糖、老抽、生抽、料酒  做法:1将鸡斩成块,凉水入锅,大火水烧开后,焯水5分钟,再用凉水洗净,葱姜蒜切片。  2干粉条放盆里,开水泡三分钟后,然后再用凉水洗一遍,沥干水分,备用。  3油烧热炒香配料,下焯好的鸡肉翻炒。  4倒少许老抽炒鸡肉上色,放蘑菇、放水,和肉平齐,放盐。  5待肉熟了,放入粉条,小火慢炖。待粉条熟了,即
期刊
冶春意为陶冶春色,是古城扬州的一家百年老店,店内菜、点、茶合一,一直为淮扬饮食文化的代表。它已经有300多年的文化历史(著名戏剧家孔尚任于1684年至1718年在扬州,并题写“冶春社”),200多年的成名史(1765年乾隆第四次南巡曾在此品茗嘗点,并在冶春丰市层楼首设满汉全席),100多年建店史的百年老店(1877年在现址建店)。冶春从花社、诗社到茶社的演变,绵绵300多年,使得冶春以美景、美文和
期刊
东北蘑菇按照其生态类型可以划分为草原蘑菇和森林蘑菇两大类。草原蘑菇主要指生长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科尔沁草原和呼伦贝尔草原上的蘑菇;森林蘑菇则指分布于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山脉不同森林中的蘑菇,也包括人工林内的蘑菇。据统计,东北地区常食和常见的食用大型蘑菇约150种以上。其中,被誉为珍品、味美香郁和营养价值较高的有30余种。名扬天下的小鸡炖蘑菇,用的就是东北野生榛蘑。  蒙古口蘑  蒙古口蘑主要分
期刊
在冶春的厨房里,大家都亲切地喊她“秋香姐”;在冶春遍布全国还有台湾、新加坡的分店里,你只要报上她的名字,便会迎来最亲切的招呼,因為这些厨师都是她的徒弟。她,就是倪秋香。  正所谓“巾帼不让须眉”。冶春餐饮股份有限公司厨师长倪秋香,原本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姑娘,她十八岁起立志学习厨艺,从事白案面点师近20年,逐步成长为优秀的大厨。这在中国厨师界可谓凤毛麟角。  近日,记者有幸采访到倪秋香,为读者揭秘这位
期刊
浅葱是一种颜色,小唱是一种情怀,著名音乐人郭翔把开咖啡馆的梦想、开酒吧的梦想、开小餐厅的梦想集合在一起,便有了浅葱小唱。在这里,有关于美好的一切;在这里,心向美好的人们聚集在一起。音乐不是一个摆设,在就餐的某一个瞬间,你总会被音乐打动。  在南京乐基广场,有一家每晚需要排队的音乐餐厅,这就是浅葱小唱。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该店美女负责人思斯,请她聊一聊浅葱小唱和他们团队的故事。  音乐救不了餐饮,但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