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 要]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渊源,赣南客家道德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支流。厘清赣南客家道德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把传承赣南客家道德文化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结合起来,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实践路径,对保持文化多样性、繁荣地方特色文化、推动赣南人民实现美好生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民族精神;客家;道德文化
[作者简介]武立敬(1973-),女,江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江西赣州 341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1]赣南客家人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奋斗中,以兼容并蓄的态度、海纳百川的情怀塑造了赣南客家道德文化,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道德资源。在中华民族精神视阈下传承赣南客家道德文化,可以保证赣南道德文化建设的时代性、先进性和独特性,满足赣南人民道德文化生活的需要,推动赣南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与繁荣。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反映,是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价值观等所共有的精神特质,是维系中华民族存在和发展、推动中华民族进步和繁荣的思想精粹与文化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概括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这种伟大创造精神曾使中华民族在经济、科技、文化、价值观等领域领先世界,创造了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国人民虽然在近代历经沧桑、遭受侵略,然而却没有在苦难中沉沦,而是怀抱这种伟大创造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性地找到了适合中国的革命道路、创造性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性地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创造性地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篇章。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这种伟大奋斗精神促使中国人民战胜无数艰难险阻,保卫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在回应国内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猜测、怀疑甚至否定的质疑声中,中国人民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这种伟大团结精神让56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休戚相关,荣辱与共。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手挽手、肩并肩,共同谱写时代新篇章。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的人民。“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坚忍不拔,以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为实现这个伟大梦想进行了170多年的持续奋斗。”[2]这种伟大梦想让中国人民在困难挫折面前,在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国际背景下,没有放弃寻求国家出路的决心和信心。当前,中国人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能力、有信心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人民的伟大民族精神来源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形塑于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实践中,体现在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精神气质中,表现在不同地域的地方特色文化尤其是道德文化之中。
二、赣南客家道德文化的内涵
赣南客家是在特殊历史时期,由于战乱和灾荒,部分中原汉人从北方向赣南移民形成的特殊群体。他们沿袭中原宗法制度,传承中原儒家文化,并与当地道德文化相融合,形成了赣南客家道德文化。客家文化在继承中原儒家文化基础上建立自己的价值中心,并以侠义为主导来建立家族文化群落组织,呈现开拓进取与隐忍保守相交织的文化心态。[3]赣南客家人逐渐形成了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开拓创新,与人为善、诚实守信、天人合一等精神义理,展现了赣南客家道德文化的鲜明特色。
具体而言,赣南客家道德文化主要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关系维度中。人与人之间,奉行“尚德”之思想。他们崇文重教,重视道德教育,家族内部尊祖敬宗、忠信孝悌,族群之间团结互助、乐善好施,如赈灾、助学、抚孤寡等道德习俗,自古以来就深入人心。人与社会之间,恪守“诚信、奉献”之德性。客家人在与当地土著居民的交往中,奉行友善寬容和诚实守信的处世之道,坚守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个人修为,践行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抱负。人与自然之间,崇尚“天人合一”的生态道德观。生存环境的险恶历练了客家人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奋斗精神,他们在挫折与失败中认识自然并尊重自然,逐渐形成了“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思想。
三、中华民族精神和赣南客家道德文化的关系
十九大报告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4]
赣南客家道德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鲜活样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具体展现。厘清中华民族精神和赣南客家道德文化之间的关系,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传承赣南客家道德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同质性、共性、一般性特征,是赣南客家道德文化的指针。十九大明确指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到2035年“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与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相对应,社会文明程度的新标准,不仅包括人民群众的物质文明层面,更强调自身修养、道德境界、价值观念等精神文明领域的新要求。只有以中华民族精神为指引,赣南客家道德文化建设才有方向与未来。
赣南客家道德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具体展现,是中华民族精神共性指导下的多样性、个性、特殊性。赣南客家道德文化所关注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既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追求美好生活”的现实路径,更是“人民幸福”的构成要素。作为客家摇篮的赣州,2017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森林城市。这两张重要名片,体现了赣南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道德建设,在中华民族精神的指引下,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中华民族精神和赣南客家道德文化都以“爱国主义”为精神义理,两者在道德建设上是统一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贯穿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伟大事业为载体,以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目标。赣南客家人立足于当地文化,以崇文重教、自强不息为路径,以不畏艰难、开拓创新为动力,以与人为善、诚实守信为准则,以天人合一、厚德载物为底蕴传承赣南客家道德文化,彰显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精神义理,是当代客家人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和赣南客家道德文化共同的指导纲领。
四、传承赣南客家道德文化的路径选择
传承贛南客家道德文化要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为主旨,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实践路径,充分利用赣南本地教育资源,让赣南大学生成为赣南客家道德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整合并梳理闽粤赣交界地带客家道德文化资源的共性和个性,以其个性拓展地方道德文化建设的多样性,同时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在更大平台、更多领域传播赣南客家道德文化。
首先,不忘本来,利用赣南教育资源大力宣传。赣南客家道德文化是当代道德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如“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奋斗精神培育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厚德载物、诚实守信、与人为善”的道德准则有利于构建“共建、共享”的和谐社会,“不畏艰险、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蕴含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赣南客家道德文化属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担负着赣南本地人民道德建设的重任,因此,可利用当地教育资源传承其精神。高等学府是青年获取知识、提高技能、提升道德的主阵地,地方高校在开设思政必修课和相关德育讲座时,可以借助于赣南客家道德文化,并以此为依托打造当地高校的道德文化名片,实现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传承与打造地方高校道德教育特色的双重目标。在传承方式上可采用课堂教学、专场报告、课外实践等形式,让原本是赣南客家人的大学生增强道德文化自信,让来自外省的大学生了解文化多样性,并随着他们走向全国各地而向外传播。
其次,吸收外来,整合并梳理赣南客家道德文化资源的共性和个性。赣南客家道德文化是客家先民继承中原儒家文化、融合当地土著文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开放性、民族性、地域性等特征,因其符合社会道德发展的需要而被挖掘和传承。当代人不能以保护赣南客家道德文化的独特性为由排斥其他客家道德文化资源,违背其开放性特征。要知道“兼容并蓄、海纳百川”是中国人对待外来优秀文明成果的一贯态度。除了赣南,客家先民先后在闽粤赣交界地带,逐渐形成了福建闽西客家、广东梅州客家等多个客家分支群体。由于客家文化都源于中原儒家文化,因此他们具有共同的道德文化底蕴,所以传承赣南客家道德文化不能固步自封、盲目排外,应该在整合同为客家文化的资源中,梳理出其共性和个性,利用其个性拓展地方道德文化建设的多样性。只有发扬地方文化个性,赣南客家道德文化的独特性才能越发彰显。
最后,面向未来,利用现代传媒技术紧跟新时代。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文化要随着时代的需要实现创造性转化。“日新之为盛德”,这里的“新”不仅强调内涵上的与时俱进,也包括形式上的“新”以及传承方式上的“新”。因此,赣南客家道德文化需要利用现代传媒技术紧跟时代步伐。如今,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媒介,赣南客家的节日庆典、歌谣、采茶戏、围龙屋等道德文化的载体,可通过各种网络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认知、喜欢与接纳。随着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可通过“风景这边独好”的江西旅游业和赣南红色文化旅游业吸引更多的人来到这里,感受独特的赣南文化和风土人情,使赣南客家道德文化以景点、节目、纪念品、饮食等多种方式表现出来,让赣南客家道德文化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而得到广泛传播,进而在更大范围获得传承。
[参考文献]
[1][2]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3-21.
[3]钟俊昆.赣南客家文化审美论[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5).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N].人民日报,2017-10-28(01).
[责任编辑:黄贝如]
[关键词]民族精神;客家;道德文化
[作者简介]武立敬(1973-),女,江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江西赣州 341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1]赣南客家人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奋斗中,以兼容并蓄的态度、海纳百川的情怀塑造了赣南客家道德文化,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道德资源。在中华民族精神视阈下传承赣南客家道德文化,可以保证赣南道德文化建设的时代性、先进性和独特性,满足赣南人民道德文化生活的需要,推动赣南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与繁荣。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反映,是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价值观等所共有的精神特质,是维系中华民族存在和发展、推动中华民族进步和繁荣的思想精粹与文化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概括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这种伟大创造精神曾使中华民族在经济、科技、文化、价值观等领域领先世界,创造了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国人民虽然在近代历经沧桑、遭受侵略,然而却没有在苦难中沉沦,而是怀抱这种伟大创造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性地找到了适合中国的革命道路、创造性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性地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创造性地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篇章。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这种伟大奋斗精神促使中国人民战胜无数艰难险阻,保卫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在回应国内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猜测、怀疑甚至否定的质疑声中,中国人民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这种伟大团结精神让56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休戚相关,荣辱与共。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手挽手、肩并肩,共同谱写时代新篇章。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的人民。“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坚忍不拔,以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为实现这个伟大梦想进行了170多年的持续奋斗。”[2]这种伟大梦想让中国人民在困难挫折面前,在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国际背景下,没有放弃寻求国家出路的决心和信心。当前,中国人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能力、有信心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人民的伟大民族精神来源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形塑于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实践中,体现在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精神气质中,表现在不同地域的地方特色文化尤其是道德文化之中。
二、赣南客家道德文化的内涵
赣南客家是在特殊历史时期,由于战乱和灾荒,部分中原汉人从北方向赣南移民形成的特殊群体。他们沿袭中原宗法制度,传承中原儒家文化,并与当地道德文化相融合,形成了赣南客家道德文化。客家文化在继承中原儒家文化基础上建立自己的价值中心,并以侠义为主导来建立家族文化群落组织,呈现开拓进取与隐忍保守相交织的文化心态。[3]赣南客家人逐渐形成了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开拓创新,与人为善、诚实守信、天人合一等精神义理,展现了赣南客家道德文化的鲜明特色。
具体而言,赣南客家道德文化主要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关系维度中。人与人之间,奉行“尚德”之思想。他们崇文重教,重视道德教育,家族内部尊祖敬宗、忠信孝悌,族群之间团结互助、乐善好施,如赈灾、助学、抚孤寡等道德习俗,自古以来就深入人心。人与社会之间,恪守“诚信、奉献”之德性。客家人在与当地土著居民的交往中,奉行友善寬容和诚实守信的处世之道,坚守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个人修为,践行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抱负。人与自然之间,崇尚“天人合一”的生态道德观。生存环境的险恶历练了客家人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奋斗精神,他们在挫折与失败中认识自然并尊重自然,逐渐形成了“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思想。
三、中华民族精神和赣南客家道德文化的关系
十九大报告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4]
赣南客家道德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鲜活样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具体展现。厘清中华民族精神和赣南客家道德文化之间的关系,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传承赣南客家道德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同质性、共性、一般性特征,是赣南客家道德文化的指针。十九大明确指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到2035年“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与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相对应,社会文明程度的新标准,不仅包括人民群众的物质文明层面,更强调自身修养、道德境界、价值观念等精神文明领域的新要求。只有以中华民族精神为指引,赣南客家道德文化建设才有方向与未来。
赣南客家道德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具体展现,是中华民族精神共性指导下的多样性、个性、特殊性。赣南客家道德文化所关注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既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追求美好生活”的现实路径,更是“人民幸福”的构成要素。作为客家摇篮的赣州,2017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森林城市。这两张重要名片,体现了赣南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道德建设,在中华民族精神的指引下,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中华民族精神和赣南客家道德文化都以“爱国主义”为精神义理,两者在道德建设上是统一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贯穿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伟大事业为载体,以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目标。赣南客家人立足于当地文化,以崇文重教、自强不息为路径,以不畏艰难、开拓创新为动力,以与人为善、诚实守信为准则,以天人合一、厚德载物为底蕴传承赣南客家道德文化,彰显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精神义理,是当代客家人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和赣南客家道德文化共同的指导纲领。
四、传承赣南客家道德文化的路径选择
传承贛南客家道德文化要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为主旨,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实践路径,充分利用赣南本地教育资源,让赣南大学生成为赣南客家道德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整合并梳理闽粤赣交界地带客家道德文化资源的共性和个性,以其个性拓展地方道德文化建设的多样性,同时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在更大平台、更多领域传播赣南客家道德文化。
首先,不忘本来,利用赣南教育资源大力宣传。赣南客家道德文化是当代道德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如“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奋斗精神培育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厚德载物、诚实守信、与人为善”的道德准则有利于构建“共建、共享”的和谐社会,“不畏艰险、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蕴含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赣南客家道德文化属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担负着赣南本地人民道德建设的重任,因此,可利用当地教育资源传承其精神。高等学府是青年获取知识、提高技能、提升道德的主阵地,地方高校在开设思政必修课和相关德育讲座时,可以借助于赣南客家道德文化,并以此为依托打造当地高校的道德文化名片,实现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传承与打造地方高校道德教育特色的双重目标。在传承方式上可采用课堂教学、专场报告、课外实践等形式,让原本是赣南客家人的大学生增强道德文化自信,让来自外省的大学生了解文化多样性,并随着他们走向全国各地而向外传播。
其次,吸收外来,整合并梳理赣南客家道德文化资源的共性和个性。赣南客家道德文化是客家先民继承中原儒家文化、融合当地土著文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开放性、民族性、地域性等特征,因其符合社会道德发展的需要而被挖掘和传承。当代人不能以保护赣南客家道德文化的独特性为由排斥其他客家道德文化资源,违背其开放性特征。要知道“兼容并蓄、海纳百川”是中国人对待外来优秀文明成果的一贯态度。除了赣南,客家先民先后在闽粤赣交界地带,逐渐形成了福建闽西客家、广东梅州客家等多个客家分支群体。由于客家文化都源于中原儒家文化,因此他们具有共同的道德文化底蕴,所以传承赣南客家道德文化不能固步自封、盲目排外,应该在整合同为客家文化的资源中,梳理出其共性和个性,利用其个性拓展地方道德文化建设的多样性。只有发扬地方文化个性,赣南客家道德文化的独特性才能越发彰显。
最后,面向未来,利用现代传媒技术紧跟新时代。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文化要随着时代的需要实现创造性转化。“日新之为盛德”,这里的“新”不仅强调内涵上的与时俱进,也包括形式上的“新”以及传承方式上的“新”。因此,赣南客家道德文化需要利用现代传媒技术紧跟时代步伐。如今,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媒介,赣南客家的节日庆典、歌谣、采茶戏、围龙屋等道德文化的载体,可通过各种网络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认知、喜欢与接纳。随着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可通过“风景这边独好”的江西旅游业和赣南红色文化旅游业吸引更多的人来到这里,感受独特的赣南文化和风土人情,使赣南客家道德文化以景点、节目、纪念品、饮食等多种方式表现出来,让赣南客家道德文化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而得到广泛传播,进而在更大范围获得传承。
[参考文献]
[1][2]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3-21.
[3]钟俊昆.赣南客家文化审美论[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5).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N].人民日报,2017-10-28(01).
[责任编辑:黄贝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