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徽派雕刻又被称为徽州三雕,是一种汉族传统雕刻艺术,被列入国家第一批国家非物质物 化遗产名录。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我们要继承好徽派雕刻的传统技术并积极探索徽派雕刻在其他艺术创作领域的独特应用。影视艺术制作特别是科幻影视制作,对丰富的设计手段与艺术效果有着独特的需求,而徽派雕刻细腻、生动、具有独特的人文气息等特色,对影视制作中的化妆特效有更丰富的补充,带给观众更有创造性的艺术体验。本文将对徽派雕刻在影视创作中的崭新应用展开详细的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徽派雕刻;影视制作;传承与推广
一、徽派传统雕刻的工艺
徽派雕刻被称为徽州三雕,充分展示在建筑上的实用价值和独特的美学艺术,给徽州民俗建筑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徽雕文化有记载的历史最早起源于唐朝,随着徽商在明清时发展兴盛,徽派雕刻艺术到达巅峰。徽派雕刻艺术属于徽派建筑风格,包含美学和力学的研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历史意义。独特的雕刻手法是“徽州三雕”工艺的核心,徽雕手法不拘一法,混合并用,让建筑作品有着空灵剔透的艺术表现力。徽派雕刻艺术起源于徽州民俗文化,徽派雕刻艺术就是徽州民俗文化的缩影。
1、徽派石雕
徽派石雕手艺人用各种普通的石头,创造出具有特殊美感的艺术造型。石雕利用自然条件展示出创作者丰富的情感,反映了独特的历史韵味。
徽派石牌坊也是集徽州石雕艺术于一体的建筑元素。徽州牌坊数量很多。牌坊华美敦实,气势恢宏,以其伸展的楼檐,玲珑的漏窗,堂皇的额枋,挺拔的柱杆,给人以浑厚,坚实的印象。图案多表达寓意,或巨龙腾飞向南,表达忠君之心,或瑞鹤翔云向北,体现天下太平之意。
徽州的庭院巷弄中也存在着大量的精美石雕。那些各具特色的庭院巷弄中的石雕漏窗或圆或方,皆精雕细琢,将徽州民居装点的格外古朴典雅。最经典的是园林中的松石和竹梅两块石雕漏窗,堪称一绝。
2、徽派木雕
木雕是传统雕塑的一种,徽派木雕因为独特的表现力,在建筑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包含建筑装饰和生活用具多个领域。徽派风格民居大多客厅以大梁为主,而且装饰繁华,在清朝中后期表现最为明显。徽派建筑横梁中部略高,两端端头部位雕出偏园曲线或曲线纹样,中间段有多种图案,通体显得大气、洗练、隽美。
3、徽派砖雕
徽派砖雕一般用作装饰民宅的大门。在古代历史文化中,庭院正门被作为住宅的重要标志,也是展示住宅主人身份地位的重要途径。正门门框上方两侧装有华丽的门罩,各嵌有一根垂花莲柱,莲柱下方通常雕刻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精美的刻画和雕工展现了徽州砖雕的精细和超高的艺术成就。徽派风格的民居的门罩通常砖雕着民间风俗故事和神话传说,生动形象,展示了独特的徽州文化底蕴,具有极高的艺术研究价值。
二、传承和保护徽派传统雕刻工艺
1.建筑风俗变迁对徽派传统工艺传承的影响
徽州传统雕刻艺术是伴随徽州历史文化发展产生的独特建筑艺术,徽雕发展的历史过程也是徽州民俗文化与徽州建筑艺术的发展过程。但是隨着徽州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与变革,徽州传统建筑文化也受到新一代建筑文化的影响与冲击。特别是城镇发展与新农村改造工作开展,传统民俗建筑遭到破坏,许多独特艺术形式消失于历史长河。民俗建筑的缺失对徽雕艺术的传承造成很大的冲击。
我们要大力保护仅存的特色徽派民俗建筑,并修补和复原已经缺失的传统故居建筑。积极开展文物保护与收集工作,严厉打击文物盗窃及走私行为,鼓励社会团体及各界人士从境内外购买徽雕艺术文物,妥善的保管登记在册。徽雕艺术专家通过拍照、摄像以及文字记录等技术手段把流失的珍贵徽雕艺术文物保存和传承,有助于更好的研究和传承徽雕传统工艺。
2.严格控制旅游开发对传统建筑的破坏性发展
作为一座重要的历史古城,徽州地区具有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徽州的民俗文化旅游行业也占据了徽州经济增长中极为重要的经济地位。但是过度的开发旅游资源以及对民俗建筑监管保护不力等情况,旅游的发展对古建筑造成了很严重的破坏。
我们要适度和恰当的开发旅游资源,这有助于徽雕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也有助于徽州经济的绿色环保的快速发展。但是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要把经济收益回馈于徽雕艺术的保护和传承。要加大监管力度和保护手段,监管好旅游的破坏行为,保护好仅存的徽州民俗文化建筑。
3.支持和鼓励民间艺术的传承
在徽州雕刻艺术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中,民间手艺人的传承工作起到重要的作用。雕刻技术的传承需要传承人长期不懈的学习和实践,但是收获的金钱不能满足青年人的物质需求,特别是浮躁的不良风气冲击着青年一代手艺人的心。随着历史的变迁,老一代手艺人已经不能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而青年人又不愿从事徽雕的继承工作。徽雕手艺传承的断代对徽雕的传承与保护造成毁灭性的影响。
我们要支持和鼓励青年一代继承徽雕艺术的传承,加大徽雕艺术的传播工作,吸引更多的青年人了解徽雕艺术,热爱徽雕艺术,最后传承徽雕艺术。支持青年手艺者为徽雕艺术引入新的活力,鼓励他们把徽雕作品创新并带来新的艺术价值。补贴和奖励青年手艺者在纷杂的社会沉下心,做好徽雕的研究与发展工作,形成新时代匠心精神。
三、徽派雕刻文化的数字化保护
数字化技术运用于文化信息的采集、储存以及文化传播。对旧有文化保护基础上,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使损坏的文物修复,使失传的文化再现。通过新媒体技术,为徽派文化传播提供更直观、更立体、更丰富的技术支持。在徽派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数字化技术的运用提供了更多的创造力与发展性。
1.运用数字化技术,保持徽派雕刻文化的完整性
现代化技术手段可以突破传统文化保护技术的局限性。传统影视摄录和文字记录技术保存的记录资料,在长期的存放中,受到自然环境的侵蚀和本身材质的寿命影响,发生了霉变、失真等情况,出现了很多毁灭性失传。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运用新的扫描、数字摄影以及云计算和云储存技术,可以对旧有的影像文字资料修复并转化为数字化储存。新数字技术的运用,使文化保存更加全面、立体、安全,对徽派雕刻文化的保存完整性有着重要意义。 2.建立徽派雕刻数字化博物馆
通过数字模拟技术,再现古徽州的自然环境、社会风貌以及徽雕劳动流程,让文化展示的更加立体直观。运用2D、3D仿真绘画技术,实现全景立体化,立体的展现徽州民俗故居的原貌。通过纸质资料和历史研究,利用数字化仿真技术重新修补和复原破损和失传的徽派雕刻文物。把徽派雕刻文化和文物转化为数字化平面资料,整合并建立更全面的数字化博物馆。
3.探索把数字化技术应用到文化传播
把徽派雕刻文化虚拟化、平面化,特别是徽派雕刻工艺方面,利用数字化技术,虚拟整个雕刻过程,把手工工艺做到数字化集成,形成徽派雕刻文化数字化存贮与交流中心。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技术,让徽派雕刻文化和工艺打破时间空间的束缚,实现文化快速广泛的共享。让更广泛的地区和民众,更便捷、更直观的体验徽派雕刻文化的魅力。
四、徽派雕刻工艺在影视制作中的独特运用
随着影视创作的发展,为了塑造更加科幻、真实的角色与场景,雕塑在影视制作中的影视特效、影视道具以及三维建模方面都有更广泛的应用。把徽派雕刻应用到影视雕塑以及数字雕刻技术中,丰富影视特效创造手段,提供更细腻、更灵活的表现形式。
1.影视特效在影视制作中的重要作用
影视特效就是人工制造出来的假象和幻觉。人、科幻怪物以及虚幻建筑物的模型都被用来制作电影特效。影视作品的内容中的场景和生物可以是虚构的,现实中没有的,比如说科幻怪兽和外星星球等。有些作品需要让现实中存在的物体产生不可能发生的效果,同样也需要特效来解决。影视特效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对丰富的艺术效果和独特的创作技术有着独特的需求,为影视制作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2.徽派雕刻技术对影视特效技术中的独特运用
随着电影业的蓬勃发展,观众对于电影的展示效果和表现形式有了更高的需求。如《荒野猎人》莱奥纳多伤口及复原的过程,真实细腻的特效化妆给观众带来更加细腻、更加真实的体验。雕刻技术与特效化妆相结合,使科幻雕塑有了更多表达形式和更丰富的创意,带给观众更惊艳更新鲜的艺术感受。徽州雕刻工艺的运用使雕塑的造型上有了新的突破,各种新材料的运用使徽派雕刻技术与特效技术共同发展,雕塑与特效化妆的结合丰富了表现效果与展示形式。
影视制造業的蓬勃发展,这是徽派雕刻工艺发展新的契机,徽派雕刻传神的展现形式极大的丰富了化妆特效技术。徽派雕刻工艺具有独特的雕刻手法,表现力细腻、生动、具有独特的美感,适合于影视雕塑的创作。徽雕工艺在影视制作领域的运用与发展是对特效制作技术是极大的补充与创新,也是更好的继承和发扬徽派雕刻工艺。
3.徽派雕刻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前景预期
中国影视行业迅猛发展,国内不少著名导演的影片纷纷重金谋求好莱坞等国外团队的技术支持。而一些资金不足的剧组却只能回避特效,使其视觉效果大打折扣。无论是关于历史的《辛亥革命》,还是东方魔幻大片《画壁》,又或是特效镜头超过1500个的《白蛇传说》,都足以展示影视特效技术在这个视觉时代的潜力。一部完美的影视作品离不开卓越的特效化妆,一种精湛的雕刻技术已经成为影视制作的重要技术保障。把徽雕工艺应用在影视制作领域有着更广阔的发展,给影视特效的制作提供更多的创新力,而徽雕技术的应用也对徽雕文化传承与保护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五、总结
徽派雕刻艺术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极大的丰富的民间风俗艺术。徽派雕刻艺术的研究与创新,是对徽州历史文化的探索,也是对古建筑历史文化的探索,对美学艺术和建筑技术都有深远的影响,因此传承与推广徽派雕刻技术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作为徽派雕刻工艺和文化的传承者,我们要结合新技术和新材料,丰富徽派雕刻工艺,在影视制造领域发展和传播徽派雕刻艺术。既要传承好徽派雕刻的悠久历史,也要在新时代赋予徽派雕刻新的历史意义,在影视制作领域的创新应用是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徽派雕刻文化,这对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形式的积极探索,对文化传承有着更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洪流.民俗文化视角下徽州三雕保护与传承研究[D]赤子.文史艺术,1671-6035(2015)03-0096-02.
[2]郭宏斌,赵士德.文化生态视域下传统手工技艺保护与传承的因素分析[D]科学·经济·社会,1006-2815(2012)01-0187-06.
作者简介:
项雯 1990年2月 女 讲师 工作于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
*基金项目: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 ;WJKY-201714.
关键词:徽派雕刻;影视制作;传承与推广
一、徽派传统雕刻的工艺
徽派雕刻被称为徽州三雕,充分展示在建筑上的实用价值和独特的美学艺术,给徽州民俗建筑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徽雕文化有记载的历史最早起源于唐朝,随着徽商在明清时发展兴盛,徽派雕刻艺术到达巅峰。徽派雕刻艺术属于徽派建筑风格,包含美学和力学的研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历史意义。独特的雕刻手法是“徽州三雕”工艺的核心,徽雕手法不拘一法,混合并用,让建筑作品有着空灵剔透的艺术表现力。徽派雕刻艺术起源于徽州民俗文化,徽派雕刻艺术就是徽州民俗文化的缩影。
1、徽派石雕
徽派石雕手艺人用各种普通的石头,创造出具有特殊美感的艺术造型。石雕利用自然条件展示出创作者丰富的情感,反映了独特的历史韵味。
徽派石牌坊也是集徽州石雕艺术于一体的建筑元素。徽州牌坊数量很多。牌坊华美敦实,气势恢宏,以其伸展的楼檐,玲珑的漏窗,堂皇的额枋,挺拔的柱杆,给人以浑厚,坚实的印象。图案多表达寓意,或巨龙腾飞向南,表达忠君之心,或瑞鹤翔云向北,体现天下太平之意。
徽州的庭院巷弄中也存在着大量的精美石雕。那些各具特色的庭院巷弄中的石雕漏窗或圆或方,皆精雕细琢,将徽州民居装点的格外古朴典雅。最经典的是园林中的松石和竹梅两块石雕漏窗,堪称一绝。
2、徽派木雕
木雕是传统雕塑的一种,徽派木雕因为独特的表现力,在建筑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包含建筑装饰和生活用具多个领域。徽派风格民居大多客厅以大梁为主,而且装饰繁华,在清朝中后期表现最为明显。徽派建筑横梁中部略高,两端端头部位雕出偏园曲线或曲线纹样,中间段有多种图案,通体显得大气、洗练、隽美。
3、徽派砖雕
徽派砖雕一般用作装饰民宅的大门。在古代历史文化中,庭院正门被作为住宅的重要标志,也是展示住宅主人身份地位的重要途径。正门门框上方两侧装有华丽的门罩,各嵌有一根垂花莲柱,莲柱下方通常雕刻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精美的刻画和雕工展现了徽州砖雕的精细和超高的艺术成就。徽派风格的民居的门罩通常砖雕着民间风俗故事和神话传说,生动形象,展示了独特的徽州文化底蕴,具有极高的艺术研究价值。
二、传承和保护徽派传统雕刻工艺
1.建筑风俗变迁对徽派传统工艺传承的影响
徽州传统雕刻艺术是伴随徽州历史文化发展产生的独特建筑艺术,徽雕发展的历史过程也是徽州民俗文化与徽州建筑艺术的发展过程。但是隨着徽州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与变革,徽州传统建筑文化也受到新一代建筑文化的影响与冲击。特别是城镇发展与新农村改造工作开展,传统民俗建筑遭到破坏,许多独特艺术形式消失于历史长河。民俗建筑的缺失对徽雕艺术的传承造成很大的冲击。
我们要大力保护仅存的特色徽派民俗建筑,并修补和复原已经缺失的传统故居建筑。积极开展文物保护与收集工作,严厉打击文物盗窃及走私行为,鼓励社会团体及各界人士从境内外购买徽雕艺术文物,妥善的保管登记在册。徽雕艺术专家通过拍照、摄像以及文字记录等技术手段把流失的珍贵徽雕艺术文物保存和传承,有助于更好的研究和传承徽雕传统工艺。
2.严格控制旅游开发对传统建筑的破坏性发展
作为一座重要的历史古城,徽州地区具有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徽州的民俗文化旅游行业也占据了徽州经济增长中极为重要的经济地位。但是过度的开发旅游资源以及对民俗建筑监管保护不力等情况,旅游的发展对古建筑造成了很严重的破坏。
我们要适度和恰当的开发旅游资源,这有助于徽雕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也有助于徽州经济的绿色环保的快速发展。但是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要把经济收益回馈于徽雕艺术的保护和传承。要加大监管力度和保护手段,监管好旅游的破坏行为,保护好仅存的徽州民俗文化建筑。
3.支持和鼓励民间艺术的传承
在徽州雕刻艺术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中,民间手艺人的传承工作起到重要的作用。雕刻技术的传承需要传承人长期不懈的学习和实践,但是收获的金钱不能满足青年人的物质需求,特别是浮躁的不良风气冲击着青年一代手艺人的心。随着历史的变迁,老一代手艺人已经不能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而青年人又不愿从事徽雕的继承工作。徽雕手艺传承的断代对徽雕的传承与保护造成毁灭性的影响。
我们要支持和鼓励青年一代继承徽雕艺术的传承,加大徽雕艺术的传播工作,吸引更多的青年人了解徽雕艺术,热爱徽雕艺术,最后传承徽雕艺术。支持青年手艺者为徽雕艺术引入新的活力,鼓励他们把徽雕作品创新并带来新的艺术价值。补贴和奖励青年手艺者在纷杂的社会沉下心,做好徽雕的研究与发展工作,形成新时代匠心精神。
三、徽派雕刻文化的数字化保护
数字化技术运用于文化信息的采集、储存以及文化传播。对旧有文化保护基础上,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使损坏的文物修复,使失传的文化再现。通过新媒体技术,为徽派文化传播提供更直观、更立体、更丰富的技术支持。在徽派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数字化技术的运用提供了更多的创造力与发展性。
1.运用数字化技术,保持徽派雕刻文化的完整性
现代化技术手段可以突破传统文化保护技术的局限性。传统影视摄录和文字记录技术保存的记录资料,在长期的存放中,受到自然环境的侵蚀和本身材质的寿命影响,发生了霉变、失真等情况,出现了很多毁灭性失传。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运用新的扫描、数字摄影以及云计算和云储存技术,可以对旧有的影像文字资料修复并转化为数字化储存。新数字技术的运用,使文化保存更加全面、立体、安全,对徽派雕刻文化的保存完整性有着重要意义。 2.建立徽派雕刻数字化博物馆
通过数字模拟技术,再现古徽州的自然环境、社会风貌以及徽雕劳动流程,让文化展示的更加立体直观。运用2D、3D仿真绘画技术,实现全景立体化,立体的展现徽州民俗故居的原貌。通过纸质资料和历史研究,利用数字化仿真技术重新修补和复原破损和失传的徽派雕刻文物。把徽派雕刻文化和文物转化为数字化平面资料,整合并建立更全面的数字化博物馆。
3.探索把数字化技术应用到文化传播
把徽派雕刻文化虚拟化、平面化,特别是徽派雕刻工艺方面,利用数字化技术,虚拟整个雕刻过程,把手工工艺做到数字化集成,形成徽派雕刻文化数字化存贮与交流中心。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技术,让徽派雕刻文化和工艺打破时间空间的束缚,实现文化快速广泛的共享。让更广泛的地区和民众,更便捷、更直观的体验徽派雕刻文化的魅力。
四、徽派雕刻工艺在影视制作中的独特运用
随着影视创作的发展,为了塑造更加科幻、真实的角色与场景,雕塑在影视制作中的影视特效、影视道具以及三维建模方面都有更广泛的应用。把徽派雕刻应用到影视雕塑以及数字雕刻技术中,丰富影视特效创造手段,提供更细腻、更灵活的表现形式。
1.影视特效在影视制作中的重要作用
影视特效就是人工制造出来的假象和幻觉。人、科幻怪物以及虚幻建筑物的模型都被用来制作电影特效。影视作品的内容中的场景和生物可以是虚构的,现实中没有的,比如说科幻怪兽和外星星球等。有些作品需要让现实中存在的物体产生不可能发生的效果,同样也需要特效来解决。影视特效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对丰富的艺术效果和独特的创作技术有着独特的需求,为影视制作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2.徽派雕刻技术对影视特效技术中的独特运用
随着电影业的蓬勃发展,观众对于电影的展示效果和表现形式有了更高的需求。如《荒野猎人》莱奥纳多伤口及复原的过程,真实细腻的特效化妆给观众带来更加细腻、更加真实的体验。雕刻技术与特效化妆相结合,使科幻雕塑有了更多表达形式和更丰富的创意,带给观众更惊艳更新鲜的艺术感受。徽州雕刻工艺的运用使雕塑的造型上有了新的突破,各种新材料的运用使徽派雕刻技术与特效技术共同发展,雕塑与特效化妆的结合丰富了表现效果与展示形式。
影视制造業的蓬勃发展,这是徽派雕刻工艺发展新的契机,徽派雕刻传神的展现形式极大的丰富了化妆特效技术。徽派雕刻工艺具有独特的雕刻手法,表现力细腻、生动、具有独特的美感,适合于影视雕塑的创作。徽雕工艺在影视制作领域的运用与发展是对特效制作技术是极大的补充与创新,也是更好的继承和发扬徽派雕刻工艺。
3.徽派雕刻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前景预期
中国影视行业迅猛发展,国内不少著名导演的影片纷纷重金谋求好莱坞等国外团队的技术支持。而一些资金不足的剧组却只能回避特效,使其视觉效果大打折扣。无论是关于历史的《辛亥革命》,还是东方魔幻大片《画壁》,又或是特效镜头超过1500个的《白蛇传说》,都足以展示影视特效技术在这个视觉时代的潜力。一部完美的影视作品离不开卓越的特效化妆,一种精湛的雕刻技术已经成为影视制作的重要技术保障。把徽雕工艺应用在影视制作领域有着更广阔的发展,给影视特效的制作提供更多的创新力,而徽雕技术的应用也对徽雕文化传承与保护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五、总结
徽派雕刻艺术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极大的丰富的民间风俗艺术。徽派雕刻艺术的研究与创新,是对徽州历史文化的探索,也是对古建筑历史文化的探索,对美学艺术和建筑技术都有深远的影响,因此传承与推广徽派雕刻技术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作为徽派雕刻工艺和文化的传承者,我们要结合新技术和新材料,丰富徽派雕刻工艺,在影视制造领域发展和传播徽派雕刻艺术。既要传承好徽派雕刻的悠久历史,也要在新时代赋予徽派雕刻新的历史意义,在影视制作领域的创新应用是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徽派雕刻文化,这对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形式的积极探索,对文化传承有着更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洪流.民俗文化视角下徽州三雕保护与传承研究[D]赤子.文史艺术,1671-6035(2015)03-0096-02.
[2]郭宏斌,赵士德.文化生态视域下传统手工技艺保护与传承的因素分析[D]科学·经济·社会,1006-2815(2012)01-0187-06.
作者简介:
项雯 1990年2月 女 讲师 工作于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
*基金项目: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 ;WJKY-2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