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医疗机构;HIV阳性;筛查
文章编号:1003-1383(2010)04-0476-02 中图分类号:R 512.9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4.055
百色市自1996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以来,HIV感染者及艾滋病 (AIDS) 患者呈逐年增长趋势[1],且有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HIV感染者已进入临床期,到医院就诊的一般人群中HIV检出率不断增加。我们对2009年百色市15家医疗机构一般就诊病人和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中筛查HIV阳性报告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现将资料统计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统计分析资料来自2009年百色市15家医疗机构一般就诊病人和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中初筛HIV阳性者共240例,其中男性155例,女性85例;年龄1~70岁;已婚169例,未婚27例,离丧7例,不明37例;壮族128例,汉族44例,其他少数民族68例。文化程度:初中以下67例,高中以上17例,不明156例。
2.方法 由百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艾滋病慢性病科医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从病例记录中获取检测者的基本信息,记录到专用的艾滋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然后将自愿咨询名片留给住院医师,请其转介初筛阳性者在约定时间到CDC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室进一步咨询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医生取初筛阳性血清回中心检验室进行复核,阳性再用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认。
3.统计学方法 资料采用Excel软件录入统计分析。
结果
2009年医疗机构一般就诊病人和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初筛报告HIV阳性240例,抗体确认阳性221例,阳性符合率92.08%。男性155例中抗体确认阳性146例,阳性符合率94.19%;女性85例中抗体确认阳性75例,阳性符合率88.24%,男、女HIV抗体确认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7,P>0.05)。报告确认情况、人口学特征、检测原因、感染途经、临床症状等的检测阳性率和构成比等见表1~4。
讨论
1.统计结果显示,在医疗机构HIV初筛阳性报告中,百色市人民医院和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报告确认阳性构成比分别是54.75%和33.48%,确认符合率分别为100%和93.67%。各县级医院和市中心血站报告确认阳性构成比分别是5.88%和4.07%,确认符合率分别为68.42%和52.94%,确认符合率偏低,不利于临床用血安全,提醒我们必须加强措施,提高初筛水平,不能漏过任何一位可疑感染者。同时对于HIV初筛阳性病人,在告知结果时要谨慎,坚持转介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确认阳性后告知。按照艾滋病检测程序完成检测前后咨询、确认、免疫细胞检测、转介抗病毒治疗等一系列“四免一关怀”政策支持。
2.在人口学特征统计中,确认阳性构成比主要是已婚占71.95%;壮族占56.11%;文化程度不明占64.71%;21~60岁年龄组占82.81%;职业分布广泛但农民比例达48.42%;地区分布以右江区比例较高占32.13%,市各县都有确认病例,以右江区为中心向周边县蔓延扩散的趋势。
3.筛查原因的统计中,住院病人筛查报告确认构成比例为76.92%,反映了艾滋病病毒感染从病毒携带者开始进入艾滋病病人阶段,与叶晟报道一致[2]。艾滋病病人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临床症状排在前三位的为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血管系统方面的症状,比例分别为20.81%、20.36%、9.85%,与郜桂菊道相似[3]。在医疗机构HIV筛查报告的感染者和病人中,以性途径感染比例最高达80.09%,与陈清报道结果相似[1]。
4.本统计指标中如婚姻、民族、文化程度、职业、传播途经等信息“不明”构成比依次为14.03%、25.34%、64.71%、21.72%、12.22%。由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个案调查和随访追踪非常困难[4],现实很难对“不明”的病例信息进行进一步确认和补充,如果数据缺失严重将影响对流行情况的准确判断。
参考文献
[1]陈 清.65例AIDS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9,20(3):90.
[2]叶 晟.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实施“一对一”帮扶救助模式探讨[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9,20(6):53-54.
[3]郜桂菊,毛 羽,赵红心,等.257例艾滋病病人机会性感染情况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0,16(2):134-137.
[4]张玉润,林 鹏,王 晔,等.艾滋病疫情报告数据中感染途径不详的感染者特征的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7,13(6):515-517.
(收稿日期:2010-07-15 修回日期:2010-08-08)
(编辑:潘明志)
文章编号:1003-1383(2010)04-0476-02 中图分类号:R 512.9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4.055
百色市自1996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以来,HIV感染者及艾滋病 (AIDS) 患者呈逐年增长趋势[1],且有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HIV感染者已进入临床期,到医院就诊的一般人群中HIV检出率不断增加。我们对2009年百色市15家医疗机构一般就诊病人和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中筛查HIV阳性报告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现将资料统计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统计分析资料来自2009年百色市15家医疗机构一般就诊病人和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中初筛HIV阳性者共240例,其中男性155例,女性85例;年龄1~70岁;已婚169例,未婚27例,离丧7例,不明37例;壮族128例,汉族44例,其他少数民族68例。文化程度:初中以下67例,高中以上17例,不明156例。
2.方法 由百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艾滋病慢性病科医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从病例记录中获取检测者的基本信息,记录到专用的艾滋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然后将自愿咨询名片留给住院医师,请其转介初筛阳性者在约定时间到CDC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室进一步咨询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医生取初筛阳性血清回中心检验室进行复核,阳性再用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认。
3.统计学方法 资料采用Excel软件录入统计分析。
结果
2009年医疗机构一般就诊病人和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初筛报告HIV阳性240例,抗体确认阳性221例,阳性符合率92.08%。男性155例中抗体确认阳性146例,阳性符合率94.19%;女性85例中抗体确认阳性75例,阳性符合率88.24%,男、女HIV抗体确认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7,P>0.05)。报告确认情况、人口学特征、检测原因、感染途经、临床症状等的检测阳性率和构成比等见表1~4。
讨论
1.统计结果显示,在医疗机构HIV初筛阳性报告中,百色市人民医院和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报告确认阳性构成比分别是54.75%和33.48%,确认符合率分别为100%和93.67%。各县级医院和市中心血站报告确认阳性构成比分别是5.88%和4.07%,确认符合率分别为68.42%和52.94%,确认符合率偏低,不利于临床用血安全,提醒我们必须加强措施,提高初筛水平,不能漏过任何一位可疑感染者。同时对于HIV初筛阳性病人,在告知结果时要谨慎,坚持转介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确认阳性后告知。按照艾滋病检测程序完成检测前后咨询、确认、免疫细胞检测、转介抗病毒治疗等一系列“四免一关怀”政策支持。
2.在人口学特征统计中,确认阳性构成比主要是已婚占71.95%;壮族占56.11%;文化程度不明占64.71%;21~60岁年龄组占82.81%;职业分布广泛但农民比例达48.42%;地区分布以右江区比例较高占32.13%,市各县都有确认病例,以右江区为中心向周边县蔓延扩散的趋势。
3.筛查原因的统计中,住院病人筛查报告确认构成比例为76.92%,反映了艾滋病病毒感染从病毒携带者开始进入艾滋病病人阶段,与叶晟报道一致[2]。艾滋病病人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临床症状排在前三位的为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血管系统方面的症状,比例分别为20.81%、20.36%、9.85%,与郜桂菊道相似[3]。在医疗机构HIV筛查报告的感染者和病人中,以性途径感染比例最高达80.09%,与陈清报道结果相似[1]。
4.本统计指标中如婚姻、民族、文化程度、职业、传播途经等信息“不明”构成比依次为14.03%、25.34%、64.71%、21.72%、12.22%。由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个案调查和随访追踪非常困难[4],现实很难对“不明”的病例信息进行进一步确认和补充,如果数据缺失严重将影响对流行情况的准确判断。
参考文献
[1]陈 清.65例AIDS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9,20(3):90.
[2]叶 晟.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实施“一对一”帮扶救助模式探讨[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9,20(6):53-54.
[3]郜桂菊,毛 羽,赵红心,等.257例艾滋病病人机会性感染情况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0,16(2):134-137.
[4]张玉润,林 鹏,王 晔,等.艾滋病疫情报告数据中感染途径不详的感染者特征的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7,13(6):515-517.
(收稿日期:2010-07-15 修回日期:2010-08-08)
(编辑:潘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