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篇作文要想出彩,应该学会巧借物象。在写作教学中,不妨和学生一起灞桥折柳,伤春送别,拨琴扫弦间,定能弹出别样的雅意。
一、一物倾情,脉穿全文
生活中有感动,才有写作的冲动。反之,写作时要抓住凝结情感的“物”,细细描摹,反复渲染,贯穿脉络,在行文中体现情感,表达心境。
父母之爱是经久不衰的写作主题,在接触这类文章时,一些学生会模式化地出现“雷人”情节,如天下大雨,沾湿了母爱一片;医院急诊室被挤爆,父亲背下楼梯。难道只有下雨和生病才能打动人吗?写作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构思文稿时不妨先想想,难忘的有哪些,然后在此基础上,截出一“物”,理清文脉,巧思妙构,化腐朽为神奇,推陈出新,借物抒情。
同样写母爱,有学生巧妙抓住了母亲的手套这一“物”来塑造人物形象。
甲处:在我的印象中,妈妈是一个很节约的人,一双泛出里料的皮手套不知已用了多少年。
乙处:妈妈用牙齿咬下一只手套,又脱去另外一只。我看到手套右手的食指上已经漏出了一个小洞。她把手套塞进大衣外面的口袋里,双手使劲搓了一阵,然后包住了我的手,一股暖流从手上传了过来。
丙处:妈妈挽着我的胳膊,硬硬的皮手套让我不是很舒服,扭头看她,她对我说:“快过马路。”牵着我的手,我和她一起冲向对面。绿灯正亮,我知道这时手套也正散发出亮丽的光彩。
母亲的手套贯穿文章始终,它破旧却倾注着母亲对孩子最纯朴、真挚的爱。没有直白的话语,却激起了读者的共鸣。妈妈的手套就是母爱最好的诠释。
其实,仔细回忆一下,就会发现,情感都有寄托物。一杯牛奶、一支水笔、一张卡片、一曲歌谣,都有可能是记忆里的一丝甜蜜、一份幸福。因此,应该找到那份“物证”,抒写那份“情结”。
二、闲花弄影,照出心境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因心境不同,目及之物或多或少会带上作者的感情色彩。“溅泪之花”、“恨别之鸟”、“枝上柳棉”、“小楼夜雨”、“流水人家”,都是借事物传递与人的心理。因此,要想作文有亮色,能具象化地传递情感,不妨临波弄影,借物道心。
一次作文竞赛,题为《听,那沉默的声音》,很多学生看到这个题目,思维定势,只注重内心的描摹,缺乏新颖感。如果能跳出框范,另辟蹊径,就不会泯然众人。
一学生以房屋拆迁为题材,写一位迟暮老人的眷恋之情。
红瓦白墙的斜顶房上,布着些许的灰印,条条黑缝,紧紧地贴着墙面。墙角下,散着些脱落的白粉。丝丝阳光穿透进那小小的屋子,在地面上打下了斑驳的黑影。房梁上,有几只黑白纹的小蜘蛛吊着蛛丝,透进来的阳光与那银丝缠绕在一起,整个小屋显得格外明亮。……老人自始至终都是沉默的,但分明有一种声音在诉说对老屋的留恋,对曾经的眷念。老屋、藤椅、蜘蛛、牡丹……这儿的一切都是生活的轨迹,是活了一辈子的印证。它们早已被融入了骨血,揉进了灵魂!
作文从头至尾没有老人的一句话,却满纸都是她的伤心处。作者明“隐”实“显”,抓住老屋中的一系列物象进行白描,自然反映出老人不舍、惜痛却又无奈的心理。
“一切景语皆情语”。悲伤时,不妨借得鸟啼三分哀;愉悦时,化作轻舟乘风流;思念时,蚕丝绵绵可织成绸;悲愤时,挑灯看剑梦驰冰河。只要善用身边的物象,融“我”入境,定能使作文增色三分。
三、柳暗花明,转出新意
写作讲究“起、承、转、合”,好的作文往往一气呵成,行云万里,读之如鸟归山林、龙入大海,自然而又不失精彩。同样一件事,如果在事情的“转”折中翻出一点“意外”,就能使作文破茧化蝶。当然,这种“意外”不是故意编造谎言、虚构事情,而是在写前构思,寻找思想情感的切入点、转折点,然后有的放矢地描摹,使作文变得有起伏。
例如,一学生为了写好“考试失利自己重拾信心”的事,借助了回家路上的柳条这一物象,转出了一定的新意。
书包里的试卷沉甸甸的,妈妈那双忧伤的眼睛总在看着我……河道旁栽满了绿柳,垂下的柳条在风中摇摆着。虽已是春天,可风中还沁着丝丝凉意,我不由紧紧了衣服。……柳条荡了起来,泛着新绿的枝条飘着、舞着、招呼着、三两根轻轻绕在一起,转而又分开了。先前经过时,她还是光秃秃的灰姑娘,熬过了一个冬天,她竟春意蓬勃了。不知何时起,她悄悄绽吐了芽蕊,那新翻出的芽尖嫩得足以掐出汁水。……就这么一抹一抹的淡绿晃在我的眼前,也让我的心绿了起来。今年的春来得比往年迟了一些,但它终是来了!
作者通过柳条,描写自己走出了心里的“冬天”。作文跳出传统的父母训斥,借助自然物象表达情思。
当然,如果把写作固定成一种模式,见“物”即“转”,那么,写作会失去原本的意义。因此,写作需要合时而作,巧动思维,因事而变。
四、心随物动,悟得意趣
“好鸟枝头亦朋友, 落花水面皆文章。”自然界中总有美好的事物触及我们的心灵。泰山雄伟,就会有“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江水滔滔,就会产生“淘尽英雄”的感慨;秋风过后,眼见庭前黄花,相思就会更重;杨柳春烟,耳闻叶间莺啼,喜悦也会愈甚。行走在山水凡尘中,总会在那一刹那,注意到身边的一些景、物。在“一颦一笑”中,也许会不经意地打开蒙尘的心锁。因此,要做细心人,发现生活中的美丽。小小的物象中,有大大的“哲学”。
例如,一学生在观赏校园中紫藤萝后悟出了人生哲理。
秋季来临,落花残叶伴随着清风的旋律纷纷扬扬地坠下,它很柔弱,仿佛轻轻一吹它整个就会散开似的。它宛如村姑眉宇间那挥之不去的一点妩媚,它又如衣香鬓影的女子涉水而来。看着它随着风不知去向地飘下,很多的时候我的心会痛,它的归处会在哪儿呢?但换个角度去想,也许这就是紫藤萝的梦吧?它不会要求永远留在枝头上,即使那凋落的花瓣被埋在黄土之下,它也是嫣然一笑,……我自飘香我自盈,随性自然,不强求,不奢望,人生中最好的状态不正也如此吗?
借客观之物,抒主观之意。因为有“物”,所以有“感”。因为有“感”,所以诉诸笔端。唯有发自心底的、真性情的文章,才具有生命力,才能打动读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写作。
物本无情人有情。在写作时,我们可以巧妙地借用物象来传情达意,构思文章。表 “隐”实“显”,更好地为作文情感、作文结构和作文主旨服务,所谓借出杨柳三分情,却为作文添春色。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外国语学校(215600)
一、一物倾情,脉穿全文
生活中有感动,才有写作的冲动。反之,写作时要抓住凝结情感的“物”,细细描摹,反复渲染,贯穿脉络,在行文中体现情感,表达心境。
父母之爱是经久不衰的写作主题,在接触这类文章时,一些学生会模式化地出现“雷人”情节,如天下大雨,沾湿了母爱一片;医院急诊室被挤爆,父亲背下楼梯。难道只有下雨和生病才能打动人吗?写作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构思文稿时不妨先想想,难忘的有哪些,然后在此基础上,截出一“物”,理清文脉,巧思妙构,化腐朽为神奇,推陈出新,借物抒情。
同样写母爱,有学生巧妙抓住了母亲的手套这一“物”来塑造人物形象。
甲处:在我的印象中,妈妈是一个很节约的人,一双泛出里料的皮手套不知已用了多少年。
乙处:妈妈用牙齿咬下一只手套,又脱去另外一只。我看到手套右手的食指上已经漏出了一个小洞。她把手套塞进大衣外面的口袋里,双手使劲搓了一阵,然后包住了我的手,一股暖流从手上传了过来。
丙处:妈妈挽着我的胳膊,硬硬的皮手套让我不是很舒服,扭头看她,她对我说:“快过马路。”牵着我的手,我和她一起冲向对面。绿灯正亮,我知道这时手套也正散发出亮丽的光彩。
母亲的手套贯穿文章始终,它破旧却倾注着母亲对孩子最纯朴、真挚的爱。没有直白的话语,却激起了读者的共鸣。妈妈的手套就是母爱最好的诠释。
其实,仔细回忆一下,就会发现,情感都有寄托物。一杯牛奶、一支水笔、一张卡片、一曲歌谣,都有可能是记忆里的一丝甜蜜、一份幸福。因此,应该找到那份“物证”,抒写那份“情结”。
二、闲花弄影,照出心境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因心境不同,目及之物或多或少会带上作者的感情色彩。“溅泪之花”、“恨别之鸟”、“枝上柳棉”、“小楼夜雨”、“流水人家”,都是借事物传递与人的心理。因此,要想作文有亮色,能具象化地传递情感,不妨临波弄影,借物道心。
一次作文竞赛,题为《听,那沉默的声音》,很多学生看到这个题目,思维定势,只注重内心的描摹,缺乏新颖感。如果能跳出框范,另辟蹊径,就不会泯然众人。
一学生以房屋拆迁为题材,写一位迟暮老人的眷恋之情。
红瓦白墙的斜顶房上,布着些许的灰印,条条黑缝,紧紧地贴着墙面。墙角下,散着些脱落的白粉。丝丝阳光穿透进那小小的屋子,在地面上打下了斑驳的黑影。房梁上,有几只黑白纹的小蜘蛛吊着蛛丝,透进来的阳光与那银丝缠绕在一起,整个小屋显得格外明亮。……老人自始至终都是沉默的,但分明有一种声音在诉说对老屋的留恋,对曾经的眷念。老屋、藤椅、蜘蛛、牡丹……这儿的一切都是生活的轨迹,是活了一辈子的印证。它们早已被融入了骨血,揉进了灵魂!
作文从头至尾没有老人的一句话,却满纸都是她的伤心处。作者明“隐”实“显”,抓住老屋中的一系列物象进行白描,自然反映出老人不舍、惜痛却又无奈的心理。
“一切景语皆情语”。悲伤时,不妨借得鸟啼三分哀;愉悦时,化作轻舟乘风流;思念时,蚕丝绵绵可织成绸;悲愤时,挑灯看剑梦驰冰河。只要善用身边的物象,融“我”入境,定能使作文增色三分。
三、柳暗花明,转出新意
写作讲究“起、承、转、合”,好的作文往往一气呵成,行云万里,读之如鸟归山林、龙入大海,自然而又不失精彩。同样一件事,如果在事情的“转”折中翻出一点“意外”,就能使作文破茧化蝶。当然,这种“意外”不是故意编造谎言、虚构事情,而是在写前构思,寻找思想情感的切入点、转折点,然后有的放矢地描摹,使作文变得有起伏。
例如,一学生为了写好“考试失利自己重拾信心”的事,借助了回家路上的柳条这一物象,转出了一定的新意。
书包里的试卷沉甸甸的,妈妈那双忧伤的眼睛总在看着我……河道旁栽满了绿柳,垂下的柳条在风中摇摆着。虽已是春天,可风中还沁着丝丝凉意,我不由紧紧了衣服。……柳条荡了起来,泛着新绿的枝条飘着、舞着、招呼着、三两根轻轻绕在一起,转而又分开了。先前经过时,她还是光秃秃的灰姑娘,熬过了一个冬天,她竟春意蓬勃了。不知何时起,她悄悄绽吐了芽蕊,那新翻出的芽尖嫩得足以掐出汁水。……就这么一抹一抹的淡绿晃在我的眼前,也让我的心绿了起来。今年的春来得比往年迟了一些,但它终是来了!
作者通过柳条,描写自己走出了心里的“冬天”。作文跳出传统的父母训斥,借助自然物象表达情思。
当然,如果把写作固定成一种模式,见“物”即“转”,那么,写作会失去原本的意义。因此,写作需要合时而作,巧动思维,因事而变。
四、心随物动,悟得意趣
“好鸟枝头亦朋友, 落花水面皆文章。”自然界中总有美好的事物触及我们的心灵。泰山雄伟,就会有“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江水滔滔,就会产生“淘尽英雄”的感慨;秋风过后,眼见庭前黄花,相思就会更重;杨柳春烟,耳闻叶间莺啼,喜悦也会愈甚。行走在山水凡尘中,总会在那一刹那,注意到身边的一些景、物。在“一颦一笑”中,也许会不经意地打开蒙尘的心锁。因此,要做细心人,发现生活中的美丽。小小的物象中,有大大的“哲学”。
例如,一学生在观赏校园中紫藤萝后悟出了人生哲理。
秋季来临,落花残叶伴随着清风的旋律纷纷扬扬地坠下,它很柔弱,仿佛轻轻一吹它整个就会散开似的。它宛如村姑眉宇间那挥之不去的一点妩媚,它又如衣香鬓影的女子涉水而来。看着它随着风不知去向地飘下,很多的时候我的心会痛,它的归处会在哪儿呢?但换个角度去想,也许这就是紫藤萝的梦吧?它不会要求永远留在枝头上,即使那凋落的花瓣被埋在黄土之下,它也是嫣然一笑,……我自飘香我自盈,随性自然,不强求,不奢望,人生中最好的状态不正也如此吗?
借客观之物,抒主观之意。因为有“物”,所以有“感”。因为有“感”,所以诉诸笔端。唯有发自心底的、真性情的文章,才具有生命力,才能打动读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写作。
物本无情人有情。在写作时,我们可以巧妙地借用物象来传情达意,构思文章。表 “隐”实“显”,更好地为作文情感、作文结构和作文主旨服务,所谓借出杨柳三分情,却为作文添春色。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外国语学校(21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