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赞叹灿烂星空,对美好天空充满遐想,是诗人的嗜好,目的是抒发情怀。但远古人类观注星空是为了把握时间,因为在那茫荒的远古,人们没有成文历法,更没有钟表,天上日月的运行,群星的升起与落下,就是远古人人可见,人人可识读的大钟。在那个时代,人人都得“仰观天象、俯察地情”以判断岁月的循环与交替;人人都只能观察日影来估计时辰的早晚。故有“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的说法,也就是说:史前的人类,大多知天象。远古的天文学知识,总是混杂于巫术与早期宗教观念之中,但它依然体现着:作为人期待超越自身能力的求索精神。正因为人有了这种求索的精神,才在杂乱中发现了秩序;从恒定中发现了规律,也正因为人具有这样的精神,才为天文学的发展奠定了一块块的基石。纳西族因有用象形文字书写的诸多古籍,其遗留也就异常丰富,但在整个人类的天文发展史中,也仅是这基石中小小的一块。把它发掘展示给大众,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可丰富天文学史,而是更可以从中窥见纳西先民的古老智慧和胆识。记得有哲人说过:因有仰望星空的人,才使人的精神也获得了飞升。
从古到今,纳西人一直保持着祭天的习俗,对高悬在上的苍穹满怀敬畏之心。可他们不因敬畏而蒙蔽了自己的心智;不因跪拜而忘了对周遭的观察,终成就了自成一系,独具特色,颇有哲学意味的天文学说,其学说有诸多合理的思想,甚至不乏天才的猜想。远古纳西先民的天文学基本内容,主要由宇宙观念、历法、星座知识组成。
天地观和对生命起源的认识
宇宙从何而来,这广漠无际的宇宙初始是什么样子?生命如何产生,万物如何形成?这历来是天文学极为关切之点,也是哲学家们追索宇宙本原而苦苦思索的问题。宇宙的本原是什么?则是思索宇宙生成问题者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自然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宇宙生成论。
纳西族持物质说。即承认宇宙的发展演变来自物质自身的演变。纳西先民对宇宙本原的认识,不仅归结为物质,而且对物质的认识,不同于汉族古人诸多的物质说。大多持本原物质论者,都将宇宙的本原归结为某一具体的物质。如归结为“气”或“水”。纳西先民的物质本原说,不是认定在某一具体的物质形态上,而是归结为具有善与恶对立性质的两种基础物质形态,它们被命名为“真和实”及“不真和不实”(论证从略),纳西先民认为宇宙就是这两种对立的本原物质演化的结果。这种认识出于先民对世界的一种基本看法:即这广大的世界,存在着万事万物,充满纷繁与复杂,但可以一分为二,划归为不同的两类,恶的和善的,坏的和好的。也因此,先民确认好的和善的,就是美的和真的;反之,坏的和恶的,就是丑的和虚伪的。纳西先民不仅认为宇宙的本原是物质,而且认为是具有内在能动性的物质。先民认为这具有多样性的宇宙,正是这两种能动的物质由少向多转化,由虚向实转化;由弥漫状态向集聚状态转化;由无形状态向有形状态转化的结果。正是由于这样的演变发展,实实在在的物质产生了,能建造天地的物质产生了,能辟地的物质产生了,然后是神产生了,鬼出世了,人也变化出来了。从表达这些观念的故事里可以知道:纳西先民认为宇宙是演化而来,宇宙的形成就是宇宙物质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
宇宙的本原是物质,宇宙的形成,是宇宙本原演化的结果。那么,这物质经过演化形成的宇宙,是什么样子?结构如何呢?这是紧随以上两个问题的解答而需再解答的问题。也就是天地结构如何?纳西先民是这样回答的:产生了神和人后,神为使人有居住的地方,利用能形成天地的物质开天辟地。盘神九兄弟负责开天,禅神七姐妹负责辟地,第一次他们没造好,把天开得不稳当,老是唧哩咯罗响,地也辟得不平坦,到处石动土在摇。于是,他们去学习,掌握开天辟地本领后,终能自如的开天辟地了。可是,在开天的过程中,男神总想偷懒,不太尽心;而辟地的女神却又太死心眼,只顾埋头干活,结果天开得过小,地辟得过大、天无法盖住了地。于是,他们就只好把地往里挤压,把天往下拉 ,天虽然罩住了地,但原本辟得平平坦坦的大地变得不再平坦,挤压出了高山深谷,陡坡悬崖。为把会往下坠的天撑住,把天顶起来,他们又在东西南北中五方竖起了顶天神柱。以后的故事还说,一头怪兽的出现,动摇了柱子,于是神与人商量,智者与能者商量、决心加固中间的顶天铁柱,在它的四周再修起一座山来。于是群策群力,在天地的中央,修起了拔地而起,直插云霄的居那若罗神山,并让日、月环绕此山回旋出没。从此,天地稳当,园形的天罩住了园形的大地,天地形成了完美的结构。
人类对宇宙天体的关注,必然会落实到对生命起源的关注,远古纳西先民对生命奥妙也充满好奇,自然也不会放弃对这问题的思考。纳西先民对生命最早起源的认识和猜测,记载在东巴经书里,在重大的仪式中宣读。如:
最早之时,上方高处有声音震荡,下方大地上有气在蒸酝着,声和气相互感应,化育为了三滴露水,一滴露水来变化,变化出了三个海,一滴露水落在海里,从海里出来了第一代人祖赫史赫忍,一代又一代,一直到第九代崇忍利恩,崇忍利恩上天与天女结合,生下了纳西族的祖先,繁衍了世世代代的纳西族。(见1963年丽江县文化馆的石印本《崇般图》)这说法认为:
1、生命发生的过程,是物质自身变化的结果。
2、最初的生命来自水。
3、生命的发生,发展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
人是生命现象的最典型代表,但生命并不只等于人。生命的形成和人的产生是不同的概念,虽然远古先民讨论生命现象,最后总归结为人。故有许多研究者视纳西先民对生命起源的讨论为多元论者,事实上纳西先民对人的产生持多元论,但对生命的起源,仍持上边所说的这个论点,即起源于水。在纳西先民看来,哪儿有水,哪儿就能衍生出生命的始基。
对天象星空的观测与认识
观测天象,观测日月星宿的运行,是古天文学的发轫。远古纳西先民为把握时令,极早就对日、月、行星、恒星的运行规律有了认识,并以此作为判断季节,制定历法的依据。天象最显著的是日与月,此外就是闪亮的星星。当下在一般人的眼中,星星除亮度不一而外,少有人知道星与星的差别,除非少见的彗星出现,才会略知星有不同。纳西先民观察天象,仅凭的是眼睛,但他们眼中的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呢?
1、对太阳和月亮的观察与认识
太阳和月亮是天上最为注目的天体,许多民族奉为至高无上的神灵。但在纳西族先民看来,日、月、星辰具有神性,但也是显示有序化自然的标志物。东巴神话说:太阳和月亮是一对夫妇,太阳是丈夫,月亮是妻子,太阳在若罗神山顶从左往右转,月亮则从右往左转,他们每月30号在若罗神山上相遇,初一又分离,如此反复循环运行,永无终止。从这些描述可知,纳西先民认为太阳和月亮的存在,是按照神的安排在不停息地运行,体现着人间的时间。这种认为太阳与月亮每月30日见面、初一又分开的说法,显然是对朔望月观察认识的曲折反映。月亮从朔到下一次朔,或从望到下一次望的时间间隔,朔望月不是均恒的,一般有大小月之分。小月为29天、大月为30天。但纳西先民却以均衡视之,把每一个月都看作30天。显然是为减少朔望月与回归年之间的差数,又便于计数上的简便易把握。
民间还有这样的说法:作为人,初一晚上看不见月亮,只有猪能看见;初二晚上人仍看不见,只有狗能看见;人是初三晚上才能看见。足见纳西先民对朔望月的观察不仅看重,且是极仔细的,正因为是充分了解朔望月,而又要将不均衡的朔望月视为是均衡的,故才想出了动物能看见的诡谲说法,以补正事实上存在着的差异。纳西先民对月相盈亏,出没的观察是仔细认真的。这种视朔望月为均衡的,忽略小月的不足,人为的给小月多增加一天,一律视每月为30天的做法,自然是出于对阴阳合历的计算需要。可见,纳西先民对日、月的认识与把握,殊少宗教神秘的成分,而更多天文观察的内蕴,尽管这一切都记载在纳西宗教的典籍之中。
2、对娆星的认识
娆是记载在东巴古籍中的一种特殊星体的音译名。这种星在东巴传说中最具神奇力量,是很能作祟人世的星魔。以前纳西人认为:造成中风等类病症的原因,就是冲撞着娆星的原故。还认为:人突然地大吐大泄也是娆星在作祟,故家有如此病人,就要举行祭娆星仪式。在该仪式诵读的经书中,有一本讲述娆的来历,说娆长得黑黑的,身高只有姆指大。他常骑着老鼠大的一匹马、扛着一面硕大无比的旗子,奔驰在天地之间。由于它在天地间如此横冲直撞到处跑,对人的危害自然也就很厉害。为保护人的安全,大神们决定把娆置于死地。一日、大神们把守在娆必然通过的路口,把它捉住杀死后取出它的心,压到了西方的铜山铁山之下,还把它的身体剖成八份,分别埋在了八方。如此处置了娆不久,世上虽安宁了,但神和人都发现,天上没有了娆,冷清清的,却也有了不少遗憾。看来没有娆也不是好事,于是大神们又商量,决定使娆复活。于是,他们从八方取回娆的身体各部,拼合并使它复活了,但考虑到它的厉害本性,就没把它的心取回放还它的胸腔。从此,虽在天上又见到了它,但人们再也不必像过去那样害怕它了。如撞上了它,只需大声啐一口,据说就可把它吓跑了。可他为寻找失落的心,也更不安份了,白天九次,晚上九次地满天奔跑,总在寻找着它失落了的心。
娆是最被赋予神秘莫测色彩的星,在许多东巴古籍中都会提到它,占星术中自然也少不了谈论到它,为此,世人对它的解释也特多。有人将它解释为彗星,有人干脆称它为煞星。彗星具有天文学意义,煞星具有宗教意义,它是否是兼而有之的星呢?从宗教学的角度分析,把娆星解释或翻译为煞星也是不恰当的,因为在星占古籍的说法中,娆星并不纯是灾祸之源,它会给人带来好运,也会带来恶运,要具体看它处于什么位置。因此,单纯以占卜的意蕴分析,这娆星和汉族的“煞星”也有一定的差别。此外,娆星会与升起在中天或落下的太阳,月亮相逢,说明娆星运行在黄道周围。综合东巴古籍中的记载,可知如下情况:
(1)娆星是每晚都看得见的天体。
(2)古籍中将它的运行比作箭,说明它的运行很有特殊性。在星空忽隐忽现,忽慢忽快地穿行。
(3)按东巴古籍的说法,娆星并不很多,共有九颗或七颗之说。
根据以上情况,可以肯定地说,娆星不是彗星,因为彗星并不是可以天天见到的星体。事实上,纳西先民也未将娆星视为彗星。在东巴古籍中,彗星专有名称:叫作长有尾巴的大亮星。在东巴古籍中,娆星和彗星的图画字也各是一个。
据以上的情况,可作出如下结论
(1)东巴古籍中对娆星运行的描绘和行星运行相似。即在以恒星组成的各个星座的天空背景下,行星沿着黄道进行着明显地移动。它不像点状恒星那样有星光闪烁现象,因为行星本身是不会发光的星体。东巴古籍在描绘娆星时,说它是黑黑的,这是否隐含有纳西先民已对行星本身不发光有所认识呢?在不同的时候,它的由反光得到的亮度有变化,经常观察可以看到它们在群星之间时现、时隐、时进、时退。行星之所以名为“行星”,也正是取决于它的这种特殊运行状态。行星即指“游荡”之星,据说“行星”这个词在希腊语中就称为“流浪者”。
(2)在东巴古籍中,有娆星盖着日、月或娆星吞食日月之说。东巴古籍对日蚀,月蚀的解释也取其说。在东巴古籍中,有娆星呑日的象形字。这些说法,也皆来自对行星运行的观察。比如五大行星中的水星,是太阳系中运动速度最快的行星。并在下合时常常穿过日面,这时人们会在太阳圆面上看到一个小黑点穿过。这种现象称为“水星凌日”。纳西先民的娆星吞食日月之说,显然来自于对这种现象的观察。水星凌日的条件和发生日蚀的条件相似,并有共同的表现。所以纳西先民将水星凌日与日蚀月蚀相提并论,是有一定的理由,非空穴来风。
据以上分析可见,东巴古籍中的娆星,就是纳西先民认识行星的反映。这种认识,虽还是停留在直观观测基础上的认识,但合理的成份已不少。
行星中最特别的是金星,纳西古先民把金星分别称为“早上的星”和“晚上的星”,名字虽然有两个,先民中还有人知道这两颗星实际是一颗星,从这两颗星名的东巴图画字,也可看到这点。即表达星的字是相同的一个字,只是分别在其字上再加注上了早上或晚上的音字。纳西古先民知道金星,但并不将它归属于娆星,这又说明,由于先民只凭借直观观测,他们的认识是有局限的。
3、对恒星的认识与观察
(1)北极星和北斗星
北极星、纳西东巴古籍中称它为“星之王”。纳西先民称北极星为众星之王的说法是很古老的,纳西先民在呈献给汉明帝的《白狼歌》中,就曾用见到了帝星的说法来比喻见到了明帝,把明帝喻为帝星。可见纳西人把北极星奉为星王之说是汉时就开始了。
北极星位于北天极、距极点不足1度,因此对于地球上的观测者来说,它好像没有参与周日运动,总是定位于北处,而其它星则都围着它转。如此受众星环拱之星,当然非王者莫属了。东巴教祭司们也是这样解释星王之说的。祭司们还谈道:纳西人以北方为上、为尊,也正根源于此。纳西人祭祀时,凡尊者,圣者,神者的祭坛都设在北方,祭司也朝北而诵。反之,视南方为下方。祭祀时,设置鬼坛或送鬼,就要忌朝北方、东方,而要安排在南方。仅凭直观,北极星算不得是天上最亮最大的星,但纳西先民却观察到了北极星与其它星体之间的特殊关系,赋予了它星王之尊。
北斗七星是北方天区最为显眼,最易于识别的星座,也因此,现在人们都借助于它去寻找北极星。古人还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北斗的运行与四季的变化有联系,先秦时的《鹖冠子·环流》典籍中就载有:“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的说法。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四季的变化跟北斗的视运动是有相应的关系。作为氐羌先民,从氐羌各遗族的天文资料来看,对北斗也是极有认识、极为看重,至今还保留有以北斗确定方位,确定时辰,确定季节的做法。比如彝族以斗柄指向订年节等。也作为氐羌遗族的纳西族,自然不可能不了解北斗运行的特性,只是在纳西东巴古籍中,对北斗的记载已很少见。这可能是纳西东巴古籍由于受宗教的影响,纯天文学意义的关于星象的记载日益减少,而唯留下了与宗教有涉的内容。对北斗,纳西先民把它称为七姊妹星。还有故事说,七妹与人私通,生有一对小孩,故她总是低着头,偷偷地带着她的一对小孩,不紧不慢地跟在姐姐们的后边。
东巴古籍中虽少有对北斗七星的记载,但在民间却可以大量发现纳西族对北斗七星看重的现象,比如纳西族妇女以日月七星为饰,还据说丽江县大研镇最早修建的七座石桥,位置的布局是按北斗七星似的排列来安排的。纳西古老木楞房房顶上观测日影的孔,按北斗七星凿就的七孔形为多。据有人说:在一定的日子里,透过这七个孔洞,可以分别看到相应七星中的一颗。这说法是否真实不得而知。但可见七星在纳西人心中,具有不一般的地位。这种不一般的地位,自然与纳西古先民了解它特有的天文学意义有必然的关系。
(2)纳西的二十八宿
中国古人为了进一步认识恒星,对星空进行了适当的区域划分,把天上的相邻恒星组合在一起,并给了每个组一个名称。这样的恒星组合称为星官,各个星官包括的星数多寡不等,但每个星官是一定天区范围的表征。二十八宿便是其中有名的28个星官。
二十八宿是人们为观象授时的需要而确定的,基本位于日、月、五星运行的轨道周围。二十八宿又名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宿”或“舍”有停留的意思。《史记·律书》说:“舍者,日、月所舍。”二十八宿就是古人最早为比较日、月五星的运行,而选择的二十八个星官,以作观测时辰的标志。也就是说,二十八宿是对日、月五星运行轨道上天区的划分。每一宿即是日、月运行一天的停留处,是日、月、运行轨道上的驿站。由此可见,二十八宿对于日、月来说,是相对静止,可确定或度量日、月运行状况的标志。
汉民族的二十八宿,根据出土文物的征实,在公元前五世纪就有了。许多少数民族,也都有二十八宿,只是资料整理面世的不多。根据近年不少学者的发掘,西南地区、属于氐羌系统的各少数民族,看来都有二十八宿。纳西族,保留得犹为丰富,其特点也显得犹为突出。
现知的纳西族二十八宿资料,全记载在“祭星”或“星占”类东巴古籍中。记载的目的只具有了宗教的意义。纳西人举行祭星仪式,是为了解人因不慎,冲犯了星官而造成的灾难,被祭祀对象就是二十八宿。故在纳西人的心目中,二十八宿是与福星有别,与煞星有异,能赐福人类,同时也能作恶人类的星。在这类仪式用书中,都会反复记载有二十八宿宿名,在先民看来,名就是其物其神的载体。在仪式中不断吁呼二十八宿之名,象征人们敬请它们的降临。因此,二十八宿宿名,对于学习东巴者差不多都能随口背出。而作为星占类书中,二十八宿的引入,是看逢哪一星官,计算日子的吉凶,因为纳西先民用十二生肖记日外,还用二十八宿记日。
纳西古历
任一民族伴随它自身文明的形成和发展,都必然有自己计算历时时间及纪年的方式,纳西也不例外。但在皇权至上的漫长时期,历法被看作是皇权的象征,因而制定历法是官府的事,百姓不能问津,如果私造历书,就有造反的嫌疑。因而从先秦到清代,中国各地民间对历法的研究,渐走向了消亡。在这样的背景下,纳西族古天文学家对历法的传承与研究,自然也就被中止了,要再现纳西族历法,实为不易。
《史记·历书》说:“黄帝考定星历”。说明最早的历法,依凭的是天上星星的运动变化,是设置多人观察天象的基础上综合而成,在纳西族社会,也早设有专司观察天象的人。传说纳西先祖崇忍利恩,捕获了天上会观星算日,叫作梭托和尼勒的两个星神后,就安排他们俩住在天底下,居于大地上,为纳西人专司观象授时的事。东巴古籍中这样记载道:“梭托和尼勒他两个,坐在高天下,观测星的运行,测算着时日、岁月的轮回;住在大地上,观察草木的枯荣,测算着岁月的交替;住在桥头边,观察水的涨落来计算时日的变迁”。
历法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纳西族历法的形成,就是从观察物候的变化到观察天象的变化,再根据天象的运行总结出历法的漫长过程。但纳西先民往往把体现人类智慧与文明之果的历法成因归功于神,讲到历法的来历,东巴古籍总是这样说:“含依巴达神树的树干有12节,枝生了十二枝,每枝长出了三十张叶片,这样,十二年为一个年岁轮回的小周期,一年有十二个月,一个月有三十天,一年有三百六十天的历法产生了。”把历法的产生说成是神树树形所致,给历法蒙上了神秘的光环。但也反映出历法的形成,基于天象的观察外,还基于对植物衰荣变化的观察。纳西历法从近代使用的情况及古籍中的记载来看,它的基本内容是: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每月有30天,一年为360天。
纳西历法也以十二生肖纪年,纪月、纪日、纪时。对此,东巴神话这样说:人的最初祖先美利董孜生了第一个儿子,他不知道应该给他取什么名?应该让他属什么相?他就去观察含依巴达神树。他看到该树叶显示出一动物的形象,就用这动物给他的儿子认定了属相、命了名。他生了十二个儿子,每生一个儿子,神树就显示一种动物的形象,故他的每一个儿子都分别获得了其中的一种动物作属相。从那以后,世上有了十二生肖。时间是有先后秩序的,与历法相配的属相,自然也应有序位,也即这十二属应有先后的排列,使每一个属相居于一个确定的位数。如何排列、按什么条件排列呢?在东巴神话中,用这样的一个故事作了回答。在天地初开之时,人之先祖美利董孜选定十二种动物做了生肖,但谁为大还没定下之时,这十二种动物,谁都想当老大,谁都想坐第一把交椅。美利董孜就说:“不要争吵了,就举行比赛来决定。”然后美利董孜把大伙带到美利嵇吉大河边说:大家都来进行一次过河比赛,按先后上岸的顺序来排位序。美利董孜一声口令,十二种动物都跳进了河里,奋勇向对岸游去。游得最快的是老牛,但狡猾的老鼠自知自己身小力微,无法竞争,所以它往水中一跳,就跳到了牛尾巴上,紧紧拽着牛尾游过了河,等到老牛快上岸时,它就用力咬了牛尾一口,牛痛的不得了,就奋力把尾巴向前甩去,于是老鼠就趁势先于老牛跳上了岸。这样,狡猾的老鼠靠此办法占了先。成为了岁首,占据了十二生肖的第一位。纳西先民将如此排列的十二生肖,分别用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辰,使特定的时间赋与了特定的名称和这名称所代表的特定含义。
纳西历法还以28宿纪日。纳西族自称是最会推算日子的民族,说明古纳西先民对月亮与恒星间的运行极早给予了关注。对恒星月(一般为27、32日)是极了解的。因此,纳西先民极早确立了作为月亮运行参照的28星宿,认为每一宿是月亮住宿一天的一站,因此28宿中的每一宿也就要轮值一日。一个恒星月是27.32日,但可能是出于计数推算的方便,纳西先民把恒星月也视为是均衡的,每月不分大小,确定为三十天,用星宿纪日计算时,这之间是如何调整的,现已模糊。在考察中仅得知:每月有两颗星要调整。
制定历法时,确定月份的天数是依据月相的变化,那么确定年份的天数,就要依凭对太阳运行的观测,因为四季寒暑的变化是与太阳的运行密切相关。据此:一回归年或一太阳年,也即一个四季的轮回所需时间是365天多一点。从诸多的资料和田野考察资料分析来看,纳西先民对太阳年是有认识的,因为对日影的长久观测终会导致对太阳年的认识。从东巴古籍中有这样的说法:天地确立了年年岁岁的交替;卢神沈神确立了月份的流转。也说明纳西先民已认识到年份的形成和月份的确立,取决于不同的因素,取决于不同的机制。他们已认识到年岁的变迁表现为季节地更替,而季节地变化,寒暑的形成与天地的作用密切相关。确定一年的基数为360天,也说明纳西先民对太阳的运行是很关注的。民间还有这样的说法:“太阳热时走得慢,冷时走得快”,说明他们知道日子最长的一天到日子最短的一天,再回到日子最长的一天,刚好是一个太阳年的周期。同样,观察太阳东升西落时的方位变化,也可知太阳何时达到最北点,何时又达到最南点,可以此来获得对太阳运行周期的了解和把握。再观察星象也能获得对回归年周期的认识。纳西族的二十八宿是以昂宿为宿首的,从东巴古籍记载看,纳西族对昂宿极为看重,对它的确认也准确无误,而昂宿同样是判断季节的标准星。故纳西先民以昂宿为时首,显然看重的也是它在天空中位置所标识的特殊意义。许多民族,特别是氐羌系统的民族都有初见昂星来定季节的传统,纳西先民自然就不例外了。也正是因为纳西先民对回归年有认识,所以他们才坚定不移地认定:一年不少于三百六十天,三百六十天是一年的最基本天数。
按每年为十二个月、每月30天计算,纳西历每年为360天。与回归年相差5-6天,但比之农历相差11天来说,其相差数显然就少得多了。但相差着五、六天,连续多年的积累、就会使历法与季节不符。纳西历法季节的划分,是每季三月、共有春、夏、秋、冬四季,它客观要求历法与回归年趋于一致。因此,以月相的变化所安排的月份与太阳年之间时差数的调节办法,纳西先民也必定自有一套。纳西历法没有闰年之说,但有“岁余日”、“月余日”之说。在这说法里,它表达的是年末、月末之后,还有几天余日、几天剩余的日子。据此可知,纳西历法,除了一年360天而外,还有余日,也就是说:在360天的基本年天数里还要加上余日,才是全年天数。以由此可见纳西的古历,是在三百六十天后再加上余日为一整年。显然这一整年是一回归年,也即太阳年。即如此,那么这“岁余日”应是五天,数年后又多增加一天为六天。这样就会使历法与回归年的长度相吻合。
纳西族的远古历法与彝族古历及埃及古历很相似,公元前埃及人也使用过每年有十二个月,每月也是整30天,然后将也称为“岁余日”的余下的五日置于岁末的历法。埃及人得力于尼罗河颇有规律的潮涨潮落所体现的自然节律,发现了与月亮盈亏变化步调不一致的另一循环周期太阳年。他们还找到了标志其年份的天象,即天空中最明亮的天狼星,每年在尼罗河泛滥季节,有一次在早上升起时与初升的太阳成一直线,他们就以此时订为一年之始。
由于农历取代了纳西古历的正统地位,使纳西古历丧失了再进一步发展成熟的条件和机会,使原来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最明显地是如何处置“岁余日”或“月余日”,是全置于岁末与岁首之间,或是分开各置于岁末或岁中,都已变得模糊,只留下了蛛丝马迹。
第一种可能全放在岁末。并在其时间内,举行祭祖祭天仪式,然后欢度新年。
第二种可能是将56天的“岁余日”,分别置于岁末和岁中,即分别在冬天和夏天。也因此,加在岁末的就叫作“岁余日”,加在岁中的就叫“月余日”,
理由是纳西族的祭祖和祭天,至今都是一年里祭两次,两次间的时间间隔正好是半年。祭祖是在冬月和六月,祭天是在正月和七月。祭天和祭祖合为一次祭典时,第一次在冬月,第二次在六月,祭天和祭祖分离,祭天向春节靠拢后,第二次的祭天也就移动到了七月。近代七月祭天的日子,在七月上旬举行。考察鸣音具体何日祭时,有东巴就谈到了这样的情况,说过去第二次祭天何时举行,是依据星象来确定的。
综上所述,说明农历的推行,使纳西历法的本来面貌趋于了模糊,从诸多遗迹中分析,能还原它的基本古貌。从表面看,似乎纳西历法当属原始历法,但深入其中可知,已超越了类似物候历等的原始历法,说明远古纳西先民的天文知识,丰富而又实用。(本文因篇幅所限,论证从略)
从古到今,纳西人一直保持着祭天的习俗,对高悬在上的苍穹满怀敬畏之心。可他们不因敬畏而蒙蔽了自己的心智;不因跪拜而忘了对周遭的观察,终成就了自成一系,独具特色,颇有哲学意味的天文学说,其学说有诸多合理的思想,甚至不乏天才的猜想。远古纳西先民的天文学基本内容,主要由宇宙观念、历法、星座知识组成。
天地观和对生命起源的认识
宇宙从何而来,这广漠无际的宇宙初始是什么样子?生命如何产生,万物如何形成?这历来是天文学极为关切之点,也是哲学家们追索宇宙本原而苦苦思索的问题。宇宙的本原是什么?则是思索宇宙生成问题者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自然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宇宙生成论。
纳西族持物质说。即承认宇宙的发展演变来自物质自身的演变。纳西先民对宇宙本原的认识,不仅归结为物质,而且对物质的认识,不同于汉族古人诸多的物质说。大多持本原物质论者,都将宇宙的本原归结为某一具体的物质。如归结为“气”或“水”。纳西先民的物质本原说,不是认定在某一具体的物质形态上,而是归结为具有善与恶对立性质的两种基础物质形态,它们被命名为“真和实”及“不真和不实”(论证从略),纳西先民认为宇宙就是这两种对立的本原物质演化的结果。这种认识出于先民对世界的一种基本看法:即这广大的世界,存在着万事万物,充满纷繁与复杂,但可以一分为二,划归为不同的两类,恶的和善的,坏的和好的。也因此,先民确认好的和善的,就是美的和真的;反之,坏的和恶的,就是丑的和虚伪的。纳西先民不仅认为宇宙的本原是物质,而且认为是具有内在能动性的物质。先民认为这具有多样性的宇宙,正是这两种能动的物质由少向多转化,由虚向实转化;由弥漫状态向集聚状态转化;由无形状态向有形状态转化的结果。正是由于这样的演变发展,实实在在的物质产生了,能建造天地的物质产生了,能辟地的物质产生了,然后是神产生了,鬼出世了,人也变化出来了。从表达这些观念的故事里可以知道:纳西先民认为宇宙是演化而来,宇宙的形成就是宇宙物质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
宇宙的本原是物质,宇宙的形成,是宇宙本原演化的结果。那么,这物质经过演化形成的宇宙,是什么样子?结构如何呢?这是紧随以上两个问题的解答而需再解答的问题。也就是天地结构如何?纳西先民是这样回答的:产生了神和人后,神为使人有居住的地方,利用能形成天地的物质开天辟地。盘神九兄弟负责开天,禅神七姐妹负责辟地,第一次他们没造好,把天开得不稳当,老是唧哩咯罗响,地也辟得不平坦,到处石动土在摇。于是,他们去学习,掌握开天辟地本领后,终能自如的开天辟地了。可是,在开天的过程中,男神总想偷懒,不太尽心;而辟地的女神却又太死心眼,只顾埋头干活,结果天开得过小,地辟得过大、天无法盖住了地。于是,他们就只好把地往里挤压,把天往下拉 ,天虽然罩住了地,但原本辟得平平坦坦的大地变得不再平坦,挤压出了高山深谷,陡坡悬崖。为把会往下坠的天撑住,把天顶起来,他们又在东西南北中五方竖起了顶天神柱。以后的故事还说,一头怪兽的出现,动摇了柱子,于是神与人商量,智者与能者商量、决心加固中间的顶天铁柱,在它的四周再修起一座山来。于是群策群力,在天地的中央,修起了拔地而起,直插云霄的居那若罗神山,并让日、月环绕此山回旋出没。从此,天地稳当,园形的天罩住了园形的大地,天地形成了完美的结构。
人类对宇宙天体的关注,必然会落实到对生命起源的关注,远古纳西先民对生命奥妙也充满好奇,自然也不会放弃对这问题的思考。纳西先民对生命最早起源的认识和猜测,记载在东巴经书里,在重大的仪式中宣读。如:
最早之时,上方高处有声音震荡,下方大地上有气在蒸酝着,声和气相互感应,化育为了三滴露水,一滴露水来变化,变化出了三个海,一滴露水落在海里,从海里出来了第一代人祖赫史赫忍,一代又一代,一直到第九代崇忍利恩,崇忍利恩上天与天女结合,生下了纳西族的祖先,繁衍了世世代代的纳西族。(见1963年丽江县文化馆的石印本《崇般图》)这说法认为:
1、生命发生的过程,是物质自身变化的结果。
2、最初的生命来自水。
3、生命的发生,发展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
人是生命现象的最典型代表,但生命并不只等于人。生命的形成和人的产生是不同的概念,虽然远古先民讨论生命现象,最后总归结为人。故有许多研究者视纳西先民对生命起源的讨论为多元论者,事实上纳西先民对人的产生持多元论,但对生命的起源,仍持上边所说的这个论点,即起源于水。在纳西先民看来,哪儿有水,哪儿就能衍生出生命的始基。
对天象星空的观测与认识
观测天象,观测日月星宿的运行,是古天文学的发轫。远古纳西先民为把握时令,极早就对日、月、行星、恒星的运行规律有了认识,并以此作为判断季节,制定历法的依据。天象最显著的是日与月,此外就是闪亮的星星。当下在一般人的眼中,星星除亮度不一而外,少有人知道星与星的差别,除非少见的彗星出现,才会略知星有不同。纳西先民观察天象,仅凭的是眼睛,但他们眼中的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呢?
1、对太阳和月亮的观察与认识
太阳和月亮是天上最为注目的天体,许多民族奉为至高无上的神灵。但在纳西族先民看来,日、月、星辰具有神性,但也是显示有序化自然的标志物。东巴神话说:太阳和月亮是一对夫妇,太阳是丈夫,月亮是妻子,太阳在若罗神山顶从左往右转,月亮则从右往左转,他们每月30号在若罗神山上相遇,初一又分离,如此反复循环运行,永无终止。从这些描述可知,纳西先民认为太阳和月亮的存在,是按照神的安排在不停息地运行,体现着人间的时间。这种认为太阳与月亮每月30日见面、初一又分开的说法,显然是对朔望月观察认识的曲折反映。月亮从朔到下一次朔,或从望到下一次望的时间间隔,朔望月不是均恒的,一般有大小月之分。小月为29天、大月为30天。但纳西先民却以均衡视之,把每一个月都看作30天。显然是为减少朔望月与回归年之间的差数,又便于计数上的简便易把握。
民间还有这样的说法:作为人,初一晚上看不见月亮,只有猪能看见;初二晚上人仍看不见,只有狗能看见;人是初三晚上才能看见。足见纳西先民对朔望月的观察不仅看重,且是极仔细的,正因为是充分了解朔望月,而又要将不均衡的朔望月视为是均衡的,故才想出了动物能看见的诡谲说法,以补正事实上存在着的差异。纳西先民对月相盈亏,出没的观察是仔细认真的。这种视朔望月为均衡的,忽略小月的不足,人为的给小月多增加一天,一律视每月为30天的做法,自然是出于对阴阳合历的计算需要。可见,纳西先民对日、月的认识与把握,殊少宗教神秘的成分,而更多天文观察的内蕴,尽管这一切都记载在纳西宗教的典籍之中。
2、对娆星的认识
娆是记载在东巴古籍中的一种特殊星体的音译名。这种星在东巴传说中最具神奇力量,是很能作祟人世的星魔。以前纳西人认为:造成中风等类病症的原因,就是冲撞着娆星的原故。还认为:人突然地大吐大泄也是娆星在作祟,故家有如此病人,就要举行祭娆星仪式。在该仪式诵读的经书中,有一本讲述娆的来历,说娆长得黑黑的,身高只有姆指大。他常骑着老鼠大的一匹马、扛着一面硕大无比的旗子,奔驰在天地之间。由于它在天地间如此横冲直撞到处跑,对人的危害自然也就很厉害。为保护人的安全,大神们决定把娆置于死地。一日、大神们把守在娆必然通过的路口,把它捉住杀死后取出它的心,压到了西方的铜山铁山之下,还把它的身体剖成八份,分别埋在了八方。如此处置了娆不久,世上虽安宁了,但神和人都发现,天上没有了娆,冷清清的,却也有了不少遗憾。看来没有娆也不是好事,于是大神们又商量,决定使娆复活。于是,他们从八方取回娆的身体各部,拼合并使它复活了,但考虑到它的厉害本性,就没把它的心取回放还它的胸腔。从此,虽在天上又见到了它,但人们再也不必像过去那样害怕它了。如撞上了它,只需大声啐一口,据说就可把它吓跑了。可他为寻找失落的心,也更不安份了,白天九次,晚上九次地满天奔跑,总在寻找着它失落了的心。
娆是最被赋予神秘莫测色彩的星,在许多东巴古籍中都会提到它,占星术中自然也少不了谈论到它,为此,世人对它的解释也特多。有人将它解释为彗星,有人干脆称它为煞星。彗星具有天文学意义,煞星具有宗教意义,它是否是兼而有之的星呢?从宗教学的角度分析,把娆星解释或翻译为煞星也是不恰当的,因为在星占古籍的说法中,娆星并不纯是灾祸之源,它会给人带来好运,也会带来恶运,要具体看它处于什么位置。因此,单纯以占卜的意蕴分析,这娆星和汉族的“煞星”也有一定的差别。此外,娆星会与升起在中天或落下的太阳,月亮相逢,说明娆星运行在黄道周围。综合东巴古籍中的记载,可知如下情况:
(1)娆星是每晚都看得见的天体。
(2)古籍中将它的运行比作箭,说明它的运行很有特殊性。在星空忽隐忽现,忽慢忽快地穿行。
(3)按东巴古籍的说法,娆星并不很多,共有九颗或七颗之说。
根据以上情况,可以肯定地说,娆星不是彗星,因为彗星并不是可以天天见到的星体。事实上,纳西先民也未将娆星视为彗星。在东巴古籍中,彗星专有名称:叫作长有尾巴的大亮星。在东巴古籍中,娆星和彗星的图画字也各是一个。
据以上的情况,可作出如下结论
(1)东巴古籍中对娆星运行的描绘和行星运行相似。即在以恒星组成的各个星座的天空背景下,行星沿着黄道进行着明显地移动。它不像点状恒星那样有星光闪烁现象,因为行星本身是不会发光的星体。东巴古籍在描绘娆星时,说它是黑黑的,这是否隐含有纳西先民已对行星本身不发光有所认识呢?在不同的时候,它的由反光得到的亮度有变化,经常观察可以看到它们在群星之间时现、时隐、时进、时退。行星之所以名为“行星”,也正是取决于它的这种特殊运行状态。行星即指“游荡”之星,据说“行星”这个词在希腊语中就称为“流浪者”。
(2)在东巴古籍中,有娆星盖着日、月或娆星吞食日月之说。东巴古籍对日蚀,月蚀的解释也取其说。在东巴古籍中,有娆星呑日的象形字。这些说法,也皆来自对行星运行的观察。比如五大行星中的水星,是太阳系中运动速度最快的行星。并在下合时常常穿过日面,这时人们会在太阳圆面上看到一个小黑点穿过。这种现象称为“水星凌日”。纳西先民的娆星吞食日月之说,显然来自于对这种现象的观察。水星凌日的条件和发生日蚀的条件相似,并有共同的表现。所以纳西先民将水星凌日与日蚀月蚀相提并论,是有一定的理由,非空穴来风。
据以上分析可见,东巴古籍中的娆星,就是纳西先民认识行星的反映。这种认识,虽还是停留在直观观测基础上的认识,但合理的成份已不少。
行星中最特别的是金星,纳西古先民把金星分别称为“早上的星”和“晚上的星”,名字虽然有两个,先民中还有人知道这两颗星实际是一颗星,从这两颗星名的东巴图画字,也可看到这点。即表达星的字是相同的一个字,只是分别在其字上再加注上了早上或晚上的音字。纳西古先民知道金星,但并不将它归属于娆星,这又说明,由于先民只凭借直观观测,他们的认识是有局限的。
3、对恒星的认识与观察
(1)北极星和北斗星
北极星、纳西东巴古籍中称它为“星之王”。纳西先民称北极星为众星之王的说法是很古老的,纳西先民在呈献给汉明帝的《白狼歌》中,就曾用见到了帝星的说法来比喻见到了明帝,把明帝喻为帝星。可见纳西人把北极星奉为星王之说是汉时就开始了。
北极星位于北天极、距极点不足1度,因此对于地球上的观测者来说,它好像没有参与周日运动,总是定位于北处,而其它星则都围着它转。如此受众星环拱之星,当然非王者莫属了。东巴教祭司们也是这样解释星王之说的。祭司们还谈道:纳西人以北方为上、为尊,也正根源于此。纳西人祭祀时,凡尊者,圣者,神者的祭坛都设在北方,祭司也朝北而诵。反之,视南方为下方。祭祀时,设置鬼坛或送鬼,就要忌朝北方、东方,而要安排在南方。仅凭直观,北极星算不得是天上最亮最大的星,但纳西先民却观察到了北极星与其它星体之间的特殊关系,赋予了它星王之尊。
北斗七星是北方天区最为显眼,最易于识别的星座,也因此,现在人们都借助于它去寻找北极星。古人还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北斗的运行与四季的变化有联系,先秦时的《鹖冠子·环流》典籍中就载有:“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的说法。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四季的变化跟北斗的视运动是有相应的关系。作为氐羌先民,从氐羌各遗族的天文资料来看,对北斗也是极有认识、极为看重,至今还保留有以北斗确定方位,确定时辰,确定季节的做法。比如彝族以斗柄指向订年节等。也作为氐羌遗族的纳西族,自然不可能不了解北斗运行的特性,只是在纳西东巴古籍中,对北斗的记载已很少见。这可能是纳西东巴古籍由于受宗教的影响,纯天文学意义的关于星象的记载日益减少,而唯留下了与宗教有涉的内容。对北斗,纳西先民把它称为七姊妹星。还有故事说,七妹与人私通,生有一对小孩,故她总是低着头,偷偷地带着她的一对小孩,不紧不慢地跟在姐姐们的后边。
东巴古籍中虽少有对北斗七星的记载,但在民间却可以大量发现纳西族对北斗七星看重的现象,比如纳西族妇女以日月七星为饰,还据说丽江县大研镇最早修建的七座石桥,位置的布局是按北斗七星似的排列来安排的。纳西古老木楞房房顶上观测日影的孔,按北斗七星凿就的七孔形为多。据有人说:在一定的日子里,透过这七个孔洞,可以分别看到相应七星中的一颗。这说法是否真实不得而知。但可见七星在纳西人心中,具有不一般的地位。这种不一般的地位,自然与纳西古先民了解它特有的天文学意义有必然的关系。
(2)纳西的二十八宿
中国古人为了进一步认识恒星,对星空进行了适当的区域划分,把天上的相邻恒星组合在一起,并给了每个组一个名称。这样的恒星组合称为星官,各个星官包括的星数多寡不等,但每个星官是一定天区范围的表征。二十八宿便是其中有名的28个星官。
二十八宿是人们为观象授时的需要而确定的,基本位于日、月、五星运行的轨道周围。二十八宿又名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宿”或“舍”有停留的意思。《史记·律书》说:“舍者,日、月所舍。”二十八宿就是古人最早为比较日、月五星的运行,而选择的二十八个星官,以作观测时辰的标志。也就是说,二十八宿是对日、月五星运行轨道上天区的划分。每一宿即是日、月运行一天的停留处,是日、月、运行轨道上的驿站。由此可见,二十八宿对于日、月来说,是相对静止,可确定或度量日、月运行状况的标志。
汉民族的二十八宿,根据出土文物的征实,在公元前五世纪就有了。许多少数民族,也都有二十八宿,只是资料整理面世的不多。根据近年不少学者的发掘,西南地区、属于氐羌系统的各少数民族,看来都有二十八宿。纳西族,保留得犹为丰富,其特点也显得犹为突出。
现知的纳西族二十八宿资料,全记载在“祭星”或“星占”类东巴古籍中。记载的目的只具有了宗教的意义。纳西人举行祭星仪式,是为了解人因不慎,冲犯了星官而造成的灾难,被祭祀对象就是二十八宿。故在纳西人的心目中,二十八宿是与福星有别,与煞星有异,能赐福人类,同时也能作恶人类的星。在这类仪式用书中,都会反复记载有二十八宿宿名,在先民看来,名就是其物其神的载体。在仪式中不断吁呼二十八宿之名,象征人们敬请它们的降临。因此,二十八宿宿名,对于学习东巴者差不多都能随口背出。而作为星占类书中,二十八宿的引入,是看逢哪一星官,计算日子的吉凶,因为纳西先民用十二生肖记日外,还用二十八宿记日。
纳西古历
任一民族伴随它自身文明的形成和发展,都必然有自己计算历时时间及纪年的方式,纳西也不例外。但在皇权至上的漫长时期,历法被看作是皇权的象征,因而制定历法是官府的事,百姓不能问津,如果私造历书,就有造反的嫌疑。因而从先秦到清代,中国各地民间对历法的研究,渐走向了消亡。在这样的背景下,纳西族古天文学家对历法的传承与研究,自然也就被中止了,要再现纳西族历法,实为不易。
《史记·历书》说:“黄帝考定星历”。说明最早的历法,依凭的是天上星星的运动变化,是设置多人观察天象的基础上综合而成,在纳西族社会,也早设有专司观察天象的人。传说纳西先祖崇忍利恩,捕获了天上会观星算日,叫作梭托和尼勒的两个星神后,就安排他们俩住在天底下,居于大地上,为纳西人专司观象授时的事。东巴古籍中这样记载道:“梭托和尼勒他两个,坐在高天下,观测星的运行,测算着时日、岁月的轮回;住在大地上,观察草木的枯荣,测算着岁月的交替;住在桥头边,观察水的涨落来计算时日的变迁”。
历法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纳西族历法的形成,就是从观察物候的变化到观察天象的变化,再根据天象的运行总结出历法的漫长过程。但纳西先民往往把体现人类智慧与文明之果的历法成因归功于神,讲到历法的来历,东巴古籍总是这样说:“含依巴达神树的树干有12节,枝生了十二枝,每枝长出了三十张叶片,这样,十二年为一个年岁轮回的小周期,一年有十二个月,一个月有三十天,一年有三百六十天的历法产生了。”把历法的产生说成是神树树形所致,给历法蒙上了神秘的光环。但也反映出历法的形成,基于天象的观察外,还基于对植物衰荣变化的观察。纳西历法从近代使用的情况及古籍中的记载来看,它的基本内容是: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每月有30天,一年为360天。
纳西历法也以十二生肖纪年,纪月、纪日、纪时。对此,东巴神话这样说:人的最初祖先美利董孜生了第一个儿子,他不知道应该给他取什么名?应该让他属什么相?他就去观察含依巴达神树。他看到该树叶显示出一动物的形象,就用这动物给他的儿子认定了属相、命了名。他生了十二个儿子,每生一个儿子,神树就显示一种动物的形象,故他的每一个儿子都分别获得了其中的一种动物作属相。从那以后,世上有了十二生肖。时间是有先后秩序的,与历法相配的属相,自然也应有序位,也即这十二属应有先后的排列,使每一个属相居于一个确定的位数。如何排列、按什么条件排列呢?在东巴神话中,用这样的一个故事作了回答。在天地初开之时,人之先祖美利董孜选定十二种动物做了生肖,但谁为大还没定下之时,这十二种动物,谁都想当老大,谁都想坐第一把交椅。美利董孜就说:“不要争吵了,就举行比赛来决定。”然后美利董孜把大伙带到美利嵇吉大河边说:大家都来进行一次过河比赛,按先后上岸的顺序来排位序。美利董孜一声口令,十二种动物都跳进了河里,奋勇向对岸游去。游得最快的是老牛,但狡猾的老鼠自知自己身小力微,无法竞争,所以它往水中一跳,就跳到了牛尾巴上,紧紧拽着牛尾游过了河,等到老牛快上岸时,它就用力咬了牛尾一口,牛痛的不得了,就奋力把尾巴向前甩去,于是老鼠就趁势先于老牛跳上了岸。这样,狡猾的老鼠靠此办法占了先。成为了岁首,占据了十二生肖的第一位。纳西先民将如此排列的十二生肖,分别用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辰,使特定的时间赋与了特定的名称和这名称所代表的特定含义。
纳西历法还以28宿纪日。纳西族自称是最会推算日子的民族,说明古纳西先民对月亮与恒星间的运行极早给予了关注。对恒星月(一般为27、32日)是极了解的。因此,纳西先民极早确立了作为月亮运行参照的28星宿,认为每一宿是月亮住宿一天的一站,因此28宿中的每一宿也就要轮值一日。一个恒星月是27.32日,但可能是出于计数推算的方便,纳西先民把恒星月也视为是均衡的,每月不分大小,确定为三十天,用星宿纪日计算时,这之间是如何调整的,现已模糊。在考察中仅得知:每月有两颗星要调整。
制定历法时,确定月份的天数是依据月相的变化,那么确定年份的天数,就要依凭对太阳运行的观测,因为四季寒暑的变化是与太阳的运行密切相关。据此:一回归年或一太阳年,也即一个四季的轮回所需时间是365天多一点。从诸多的资料和田野考察资料分析来看,纳西先民对太阳年是有认识的,因为对日影的长久观测终会导致对太阳年的认识。从东巴古籍中有这样的说法:天地确立了年年岁岁的交替;卢神沈神确立了月份的流转。也说明纳西先民已认识到年份的形成和月份的确立,取决于不同的因素,取决于不同的机制。他们已认识到年岁的变迁表现为季节地更替,而季节地变化,寒暑的形成与天地的作用密切相关。确定一年的基数为360天,也说明纳西先民对太阳的运行是很关注的。民间还有这样的说法:“太阳热时走得慢,冷时走得快”,说明他们知道日子最长的一天到日子最短的一天,再回到日子最长的一天,刚好是一个太阳年的周期。同样,观察太阳东升西落时的方位变化,也可知太阳何时达到最北点,何时又达到最南点,可以此来获得对太阳运行周期的了解和把握。再观察星象也能获得对回归年周期的认识。纳西族的二十八宿是以昂宿为宿首的,从东巴古籍记载看,纳西族对昂宿极为看重,对它的确认也准确无误,而昂宿同样是判断季节的标准星。故纳西先民以昂宿为时首,显然看重的也是它在天空中位置所标识的特殊意义。许多民族,特别是氐羌系统的民族都有初见昂星来定季节的传统,纳西先民自然就不例外了。也正是因为纳西先民对回归年有认识,所以他们才坚定不移地认定:一年不少于三百六十天,三百六十天是一年的最基本天数。
按每年为十二个月、每月30天计算,纳西历每年为360天。与回归年相差5-6天,但比之农历相差11天来说,其相差数显然就少得多了。但相差着五、六天,连续多年的积累、就会使历法与季节不符。纳西历法季节的划分,是每季三月、共有春、夏、秋、冬四季,它客观要求历法与回归年趋于一致。因此,以月相的变化所安排的月份与太阳年之间时差数的调节办法,纳西先民也必定自有一套。纳西历法没有闰年之说,但有“岁余日”、“月余日”之说。在这说法里,它表达的是年末、月末之后,还有几天余日、几天剩余的日子。据此可知,纳西历法,除了一年360天而外,还有余日,也就是说:在360天的基本年天数里还要加上余日,才是全年天数。以由此可见纳西的古历,是在三百六十天后再加上余日为一整年。显然这一整年是一回归年,也即太阳年。即如此,那么这“岁余日”应是五天,数年后又多增加一天为六天。这样就会使历法与回归年的长度相吻合。
纳西族的远古历法与彝族古历及埃及古历很相似,公元前埃及人也使用过每年有十二个月,每月也是整30天,然后将也称为“岁余日”的余下的五日置于岁末的历法。埃及人得力于尼罗河颇有规律的潮涨潮落所体现的自然节律,发现了与月亮盈亏变化步调不一致的另一循环周期太阳年。他们还找到了标志其年份的天象,即天空中最明亮的天狼星,每年在尼罗河泛滥季节,有一次在早上升起时与初升的太阳成一直线,他们就以此时订为一年之始。
由于农历取代了纳西古历的正统地位,使纳西古历丧失了再进一步发展成熟的条件和机会,使原来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最明显地是如何处置“岁余日”或“月余日”,是全置于岁末与岁首之间,或是分开各置于岁末或岁中,都已变得模糊,只留下了蛛丝马迹。
第一种可能全放在岁末。并在其时间内,举行祭祖祭天仪式,然后欢度新年。
第二种可能是将56天的“岁余日”,分别置于岁末和岁中,即分别在冬天和夏天。也因此,加在岁末的就叫作“岁余日”,加在岁中的就叫“月余日”,
理由是纳西族的祭祖和祭天,至今都是一年里祭两次,两次间的时间间隔正好是半年。祭祖是在冬月和六月,祭天是在正月和七月。祭天和祭祖合为一次祭典时,第一次在冬月,第二次在六月,祭天和祭祖分离,祭天向春节靠拢后,第二次的祭天也就移动到了七月。近代七月祭天的日子,在七月上旬举行。考察鸣音具体何日祭时,有东巴就谈到了这样的情况,说过去第二次祭天何时举行,是依据星象来确定的。
综上所述,说明农历的推行,使纳西历法的本来面貌趋于了模糊,从诸多遗迹中分析,能还原它的基本古貌。从表面看,似乎纳西历法当属原始历法,但深入其中可知,已超越了类似物候历等的原始历法,说明远古纳西先民的天文知识,丰富而又实用。(本文因篇幅所限,论证从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