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诗人”王宜振,有40多首诗歌被选人中小学语文教材,他是人选中小学语文教材最多的中国当代作家之一。谈及儿童诗歌的创作体会,王宜振说:“我对诗歌创作只有一个体会。那就是对童心的敬畏。”怎么理解对童心的敬畏呢?王宜振解释说:“儿童是弱小的,童心是纯洁的、天真的。是善良可爱的。我只有对儿童怀有一颗敬畏之心。小心翼翼地为儿童写作,才不会伤害儿童,进而滋养儿童的心性。呵护儿童的心灵,使儿童健全地成长。以敬畏童心,为儿童写诗。写出的诗儿童才会喜爱。”王宜振的话颇耐人寻味。诗人的作品之所以受儿童的广泛喜爱。是因为诗人“敬畏童心”;那么,语文课若要让儿童喜爱,不也应该敬畏童心吗?
敬畏童心,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必须
教师的职业是教书育人。可是,目前许多老师认为语文课难上。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冷漠,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对老师的教学不感兴趣。师生之间,在心灵上存在着一层隔膜。这种情况下,老师如何让学生喜欢你这个语文教师,喜欢你这个老师上的语文课?最好的办法是教师要敬畏童心。
一个儿童教育工作者,实际上所从事的是一种“高风险”的事业,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教师的责任始于敬畏儿童,敬畏儿童是教师职业责任和职业精神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有负责学生一生的使命感。完成这个使命的前提,是教师应该理解儿童,敬畏童心。呵护童心,用精美的课堂“润物细无声”地滋润儿童的心灵。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应该有一种畏惧感,畏惧我们的“作品”,怕它不能得到儿童的喜爱,怕它“玷污”了儿童纯真的心灵,怕它给儿童的心灵带来半点伤害,怕儿童讨厌语文课,进而影响我们使命的完成。只要我们始终以虔诚之心对待儿童。对待童心,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注意儿童心灵的感受,千方百计地去养护童心,师生之间一定会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有了这种美好的境界,学生也就会喜欢语文课,我们就能实现教书育人的良好愿望。
教书育人,是教师敬畏童心的践行
如何教书育人呢?
第一,教书:把语文课上得好玩一些。
王宜振以自己的一颗赤诚之心去敬畏童心,以诗人之心表现童心,所以赢得了童心。教师是儿童的教育者,理应比诗人更加敬畏童心。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把语文课上得好玩一些,让学生喜欢语文。把语文课上得好玩,有一个前提,即把自己变成个孩子。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设身处地多为孩子想想;假如我是一个小孩子,我应该如何去学习,我喜欢什么样的语文老师,我喜欢什么样的语文课。在课堂上,我们的心理、性格、爱好、语言与小孩子相似了,我们的语文课就会与从前大不一样:我们就会把学生作为真正的主人,我们就会理解儿童,热爱儿童,对儿童施行有感受的教育。我们敬畏童心,就会努力地把书教到学生的心坎上,使儿童产生共鸣。我们在课堂上就不再会居高临下,趾高气扬,而是蹲下来平视学生或仰视学生,我们会追求语文课的生动活泼,让学生感到很有意思,很好玩。我们会把游戏引进课堂,对学生面带笑容,讲课风趣生动,多些幽默。我们要让学生感到做作业是好玩的。作业设计要少而精,形式多样,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我们会让学生喜欢作文,不怕作文,乐于作文,结合学生实际,让他们写有感受的作文,不拘形式,自由表达,淋漓酣畅地抒发感情。
第二,育人:把育人放在教书之上。
把语文课上得好玩些,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好语文,这是敬畏童心的一个方面。其实,对童心真正的敬畏,还有另一个方面,即“育人”,并且要把育人放在教书之上,放在教学的第一位。
目前的语文课有淡化育人的倾向。许多老师最大的追求。就是让学生认认真真地学语文,每天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考试能考出好的成绩,考出好的分数;对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老师会引导他回到好好学习的轨道上来。但是,老师的这个“好心”学生并不买帐。为什么?因为老师教学的出发点不是把育人放在第一位。事实证明,老师单纯地抓教学,抓成绩,关注分数,已使学生厌学了。学生没有正确的态度。没有崇高的理想,没有强大的动力,归根结底,是学不好语文的,并且会使学生越来越厌恶语文。
怎样落实“育人第一”的教学思想呢?
首先,在语文课上落实。
从语文学科的性质来看,语文课应该是“语文教育”课。“语文教育”课与一般语文课的最大不同,是教学中始终关注育人,而不只是急功近利地让学生出成绩。语文教育的特点是“影响”,应突出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可是,当前的语文课有“弱化”语文影响的倾向。一些语文课,注重对学生进行单纯知识与能力的训练,强化知识,淡化情感。强化结果,淡化过程。课堂上,老师讲的多,讲的细,学生读书少,感悟少。许多学生为什么对学过的课文不能有感情地朗读下来,是因为老师没有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没有与文本的情境产生共鸣。语文教学很表层,老师仅仅关注学生的抄写词句,理解意思,死记硬背,会做题,能考试,至于引导学生走进课文的“深处”,一般就不再做了。有人说,当前学生“冷漠”“寡情”。我看语文教学重表层知识的记诵,轻深层语文感悟的做法,是脱不了干系的。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应把学生放在主人的地位,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老师给予适时的引导,就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走一个来回。在这个“来回”的过程中,学生的精神会得到熏陶,灵魂会受到洗礼,情操会得到陶冶,思想会受到教育。
其次,在语文活动中落实。
语文教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通过课外活动,如读书活动、演讲活动、主题班会、讲故事、诗歌朗诵、文艺演出、参观访问、游览风景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理想前途的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勤奋学习、不怕困难、珍惜时间、孝敬老人、学会感恩等良好的品质。语文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把课外书读起来,把日记写起来。学生读书是与高尚的人对话,学生写日记,用魏书生的话说,是在做“道德长跑”。若教师抓好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和日记,语文教育就会收到明显的效果。
把语文课上得好玩一些,学生对语文课会有“兴趣”;把语文课上成“语文教育”课,学生就会对语文课产生“志趣”;把各种语文活动做成“教育活动”,这是把语文兴趣变成了语文实践,在实践中会更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并且使之爱上语文。学生爱上了语文,既能“成事”,又能“成人”,这正是我们敬畏童心、教书育人的旨归。
敬畏童心,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必须
教师的职业是教书育人。可是,目前许多老师认为语文课难上。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冷漠,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对老师的教学不感兴趣。师生之间,在心灵上存在着一层隔膜。这种情况下,老师如何让学生喜欢你这个语文教师,喜欢你这个老师上的语文课?最好的办法是教师要敬畏童心。
一个儿童教育工作者,实际上所从事的是一种“高风险”的事业,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教师的责任始于敬畏儿童,敬畏儿童是教师职业责任和职业精神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有负责学生一生的使命感。完成这个使命的前提,是教师应该理解儿童,敬畏童心。呵护童心,用精美的课堂“润物细无声”地滋润儿童的心灵。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应该有一种畏惧感,畏惧我们的“作品”,怕它不能得到儿童的喜爱,怕它“玷污”了儿童纯真的心灵,怕它给儿童的心灵带来半点伤害,怕儿童讨厌语文课,进而影响我们使命的完成。只要我们始终以虔诚之心对待儿童。对待童心,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注意儿童心灵的感受,千方百计地去养护童心,师生之间一定会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有了这种美好的境界,学生也就会喜欢语文课,我们就能实现教书育人的良好愿望。
教书育人,是教师敬畏童心的践行
如何教书育人呢?
第一,教书:把语文课上得好玩一些。
王宜振以自己的一颗赤诚之心去敬畏童心,以诗人之心表现童心,所以赢得了童心。教师是儿童的教育者,理应比诗人更加敬畏童心。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把语文课上得好玩一些,让学生喜欢语文。把语文课上得好玩,有一个前提,即把自己变成个孩子。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设身处地多为孩子想想;假如我是一个小孩子,我应该如何去学习,我喜欢什么样的语文老师,我喜欢什么样的语文课。在课堂上,我们的心理、性格、爱好、语言与小孩子相似了,我们的语文课就会与从前大不一样:我们就会把学生作为真正的主人,我们就会理解儿童,热爱儿童,对儿童施行有感受的教育。我们敬畏童心,就会努力地把书教到学生的心坎上,使儿童产生共鸣。我们在课堂上就不再会居高临下,趾高气扬,而是蹲下来平视学生或仰视学生,我们会追求语文课的生动活泼,让学生感到很有意思,很好玩。我们会把游戏引进课堂,对学生面带笑容,讲课风趣生动,多些幽默。我们要让学生感到做作业是好玩的。作业设计要少而精,形式多样,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我们会让学生喜欢作文,不怕作文,乐于作文,结合学生实际,让他们写有感受的作文,不拘形式,自由表达,淋漓酣畅地抒发感情。
第二,育人:把育人放在教书之上。
把语文课上得好玩些,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好语文,这是敬畏童心的一个方面。其实,对童心真正的敬畏,还有另一个方面,即“育人”,并且要把育人放在教书之上,放在教学的第一位。
目前的语文课有淡化育人的倾向。许多老师最大的追求。就是让学生认认真真地学语文,每天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考试能考出好的成绩,考出好的分数;对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老师会引导他回到好好学习的轨道上来。但是,老师的这个“好心”学生并不买帐。为什么?因为老师教学的出发点不是把育人放在第一位。事实证明,老师单纯地抓教学,抓成绩,关注分数,已使学生厌学了。学生没有正确的态度。没有崇高的理想,没有强大的动力,归根结底,是学不好语文的,并且会使学生越来越厌恶语文。
怎样落实“育人第一”的教学思想呢?
首先,在语文课上落实。
从语文学科的性质来看,语文课应该是“语文教育”课。“语文教育”课与一般语文课的最大不同,是教学中始终关注育人,而不只是急功近利地让学生出成绩。语文教育的特点是“影响”,应突出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可是,当前的语文课有“弱化”语文影响的倾向。一些语文课,注重对学生进行单纯知识与能力的训练,强化知识,淡化情感。强化结果,淡化过程。课堂上,老师讲的多,讲的细,学生读书少,感悟少。许多学生为什么对学过的课文不能有感情地朗读下来,是因为老师没有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没有与文本的情境产生共鸣。语文教学很表层,老师仅仅关注学生的抄写词句,理解意思,死记硬背,会做题,能考试,至于引导学生走进课文的“深处”,一般就不再做了。有人说,当前学生“冷漠”“寡情”。我看语文教学重表层知识的记诵,轻深层语文感悟的做法,是脱不了干系的。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应把学生放在主人的地位,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老师给予适时的引导,就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走一个来回。在这个“来回”的过程中,学生的精神会得到熏陶,灵魂会受到洗礼,情操会得到陶冶,思想会受到教育。
其次,在语文活动中落实。
语文教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通过课外活动,如读书活动、演讲活动、主题班会、讲故事、诗歌朗诵、文艺演出、参观访问、游览风景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理想前途的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勤奋学习、不怕困难、珍惜时间、孝敬老人、学会感恩等良好的品质。语文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把课外书读起来,把日记写起来。学生读书是与高尚的人对话,学生写日记,用魏书生的话说,是在做“道德长跑”。若教师抓好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和日记,语文教育就会收到明显的效果。
把语文课上得好玩一些,学生对语文课会有“兴趣”;把语文课上成“语文教育”课,学生就会对语文课产生“志趣”;把各种语文活动做成“教育活动”,这是把语文兴趣变成了语文实践,在实践中会更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并且使之爱上语文。学生爱上了语文,既能“成事”,又能“成人”,这正是我们敬畏童心、教书育人的旨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