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2-0173-02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颠簸在“伪圣化”的道路上,一直圈定在“模式化”的套子里,用“高尚的思想”构思立意,用“统一的公共思维”谋篇布局,不重视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箝制了学生丰富多彩的精神方式和说话自由,不重视审美教育和生活修养,扼杀了学生对真善美的发掘和探寻。作文教育在观念上和实践上堕入了思想缺席、个性湮没、思维固化、语言枯涩、技巧雷同的可怕怪圈。最典型的是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强化训练的九年级学生的作文普遍呈现口号化、概念化、空洞化。为什么会有这样令人痛心的结局,有人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的教育是被动式的教育,学生成了装教师思想和学识的容器。为何现在的学生论文观点一致,内容空洞,没有思想,因为他们没有积累知识,也没有思考,自然就不会有什么思想了。”真可谓切中肯綮的当头棒喝,究其原因,恐怕至少有三点:
1.训练、指导的模式化。在作文教学中,“立意”高否,这始终是一个根深蒂固的价值取向,更可怕的是这种立意的高否又常常与“政治性”、“思想性”画上等号。如练习“面对大自然”这个话题,用优美的话语写就的散文、游记,往往敌不过由枯叶而想到爷爷悲壮而又豪迈的人生经历,理由是不深刻,缺乏思想,殊不知有多少人在面对多姿多彩的大自然能想到深刻的人生哲理,又有多少十几岁的懵懂少年能感悟出这样深刻的哲理。其实,欣赏生活的美本身也是一种真性情的抒发,轻松和幸福也是生活的真谛。相反,如果把“崇高思想”作为作文获取高分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砝码,就会使学生不得不压抑自己不同于他者要求的声音和个性经验,而绝对服从现有的“精神套路”,久而久之,不但会使学生对作文产生恐惧感,也会有损学生人格的培养。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的作文和说话必须以“率真”为主,以“真诚”为主,必须以十几岁的学生所能有的精神感悟为基本底线,否则立意愈高,人格愈低。可喜的是在学生自由写作的空间,随笔里经常闪现性灵的光辉,充满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独特见解。
再者,在作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会围绕中考指挥棒而训练学生作文,例如近几年的中考作文在题型上多数为话题作文,于是乎有的老师经过“慎重”的思考,从七年级开始几乎每次作文都是话题型,且据说议论性的散文往往会得较理想的分数,于是乎学生用几乎相同的方式写作,教师用相同的评分标准进行统一评价,就像用一个容器去套鸡蛋,刚好套下的符合标准,套不下的,不管大小都视为劣品。学生写腻了,教师看烦了,作文成为教师和学生头上的“紧箍咒”。这样的作文教学还会有乐趣可言吗?这样的作文训练还会结出累累硕果吗?
2.话语的范式化。我们知道,语言并不仅仅是一种传达意思的工具,它更构成我们感受、理解和想象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基本形式,因为语言是生命体验的直接流露。作文就是把学生的个体感性生命的直接领悟用语言记录下来。但时下的学生(特别是九年级学生)文本,从语词的选择、句式结构到语气语调多数大同小异,毫无异趣,呈现了很大的趋同性,他们习惯了作纯理性的叙述,习惯了以“成人化”的口吻空发议论,习惯了信手拈来背得滚瓜烂熟的哲理,人生信条,滥用套用,形成了看似喧嚣激越而实则“政治思想”、“大道理”层层叠加的文字虚空,字里行间难寻鲜活的、灵动的个体生命“自我”。而文章的实质是从作文主体的血管深处奔涌而出的生命情思,从其骨髓渲泄出来的生之灵泉,也只有这样的文章才能令人赏心悦目,才能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相比之下,学生网络聊天的话语就精彩多了,鲜活多了,这是值得语文教师深思的现象。
3.审美、情感的苍白化。叶圣陶曾说过:“凡是出色的文学作品,必须是作者情感最贴切的符号。”写作的情感方式说到底就是作者的生活方式,世相性情,生活情趣,滚滚红尘,寻常阡陌,都可以化为学生心灵的感悟。去矫情伪饰,把浩然之气和硬朗之气留下来,“有真意,去伪饰,少造作,勿卖弄”,这就是写作上的美学趣味。但现在学生的作文中缺少的正是这种能标示沉甸甸的生命质感,映现活泼泼的“我”的灵魂的“真实”和“真诚”,议论肤浅空洞,叙事干涩罗嗦,描写苍白呆板,绘景贫乏单调,抒情矫揉造作,说明杂乱无章,以致编造一个个荒诞的故事,发一番大而空的议论来完成写作。学生审美的苍白,情感的荒漠也是语文教师亟待关注的话题。
当我们思考作文教学究竟失去了多少本真的东西的时候,我们发现:作文,应该是留在学生心智场上潇洒的生命轨迹,应该是对唯一一次的生命的记录。那么,我们如何走出这个怪圈,让写作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实现“手中有笔,能写,是一种幸福”的愿望呢?首要的是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
1.引导学生真实地再现生活的底蕴,真诚地拥抱生活的亮丽。要让学生写出好文章,教师在设计作文题中必须考虑让学生有话可说,也就是要引导学生将视野投向生活。叶圣陶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发抒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将视野投向生活,关注身边的每一次小事,捕捉身边的每一次情感波动,丰富多彩的生活肯定能激发学生丰富的写作灵感,这样写就的文章还会是言之无物,空洞乏味的吗?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例如,绝大多数学生都喜欢音乐,为何不利用学生的这一兴趣作为写作题材呢?笔者曾对九年级学生上过一堂《聆听音乐,感悟人生》的作文课,先放一段感性的乐曲,让学生口头描述音乐展现给人的画面。然后聆听《二泉印月》感悟琴弦倾诉的情感,要求展开想象,把无形的语言化为有形的文字。意料不到的是学生竞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把阿炳寄托的那种宁静且又透着彻骨的悲凉的琴思表达得淋漓尽致。如有的同学说这描写的是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无尽的沧桑和苦难;有的说这展示的是沿街乞讨的老人悲惨、凄凉的一生;有的则勾起了对母亲的深切思念和忏悔。一首乐曲竟能引发小作者能如此丰富的生活感念,写就情真意切的文章,毫无矫揉造作,无病呻吟。当点评课《二泉印月》的乐曲再次响起时,学生们沉浸在音樂中,我想他们是真正懂得了阿炳的心曲,理解了一位民间艺人所寄意的情感。后来有许多学生还写了对流行音乐、绘画和电影的评价和感悟,我想这至少是作为引导上的成功吧! 我也曾上过“心连心,作文做人”,在初次离开父母的日子里给母亲写一封信,在枯叶纷飞的日子里感受秋天,即情描写同学的表情心态,在十五岁少年节上写少年演说辞等等,学生的表现都非常出色。而且,我也非常重随笔的写作,告诉学生用一颗善良之心,真诚之心去贴近平常生活,从中感悟人生的真谛,触摸时代的脉搏,寻觅真善美的所在,并忠实地将其诉诸笔端,从而写出了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文章,而一次次的随笔展,印发的随笔集又进一步促动了学生的写作欲望,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真实的教学过程让我体会到凡是学生有话可说的就一定能写好。
2.引导学生自觉地追求创新思维,彰显个性潜能。传统的应试作文教学片面追求以文载“道”,极大地限制了写作个体的心灵自由,翻开作文簿,字里行间流动的是人云亦云的复制型思维,既无新颖超拨之意,更遑论深刻和犀利。做语文老师年数不少的我曾为之大为苦恼,“新概念作文大赛”创导的创造性、发散性思维,宣称的“打破旧观念、旧规范的束缚,打破僵化保守”的思想,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曾和学生一起写广告词和创意,改写剧本,写逆向思维的文章,写热情洋溢的招聘启事等,以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结果都非常成功。对于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形象生动,富于文采,特立独行,富有个性色彩的语言,在每次作文讲评课上都予以诵读表扬,告诉学生只要属于自己、属于自己个体生命的语言,就天然地闪烁着个性色彩,就是最具个性化的别致语言,给了学生很大的鼓舞。
我想,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明确雷同是可怕的,创新和个性色彩应予以保护,这样才可能有发展的前途。
3.引导作文训练人文合一。如何科学地、健康地处理做人与作文两者的关系问题,是与作文教学本源天然地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把空洞的道理和理念作为作文的起始点,必然导致人与文的分离,甚至对立,铸成学生人格分裂,与教育的目的相违背。做人与作文的内在合一将促进文风的良性发展,推动学生人格的和谐健康的发育与成长一一这正是作文教学最重要的价值所在。作文教学引导学生追求做人的真谛,把作文教学过程视作培養道德情操、升华思想培养、提高文化品位,洗礼心灵的过程。我曾在七年级时设计了“自我形象设计”的写作训练课,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人生作一番设计,以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尽快渡过小学到初中的转型学习生活,激起奋发的拼搏热情。学生作的形象设计很好,其中有一个学生的设计是这样的:
说明:标志由英文字母wLL组成,也是我名字的开头字母,w是由两只海燕组成,在大海中自由飞翔,我要象海燕一样坚强,充满希望。LL是由两只帆船组成,大海中乘风破浪,我要象帆船一样勇往直前,才能胜利。两只帆船也寄托着我对人生的美好祝愿,愿在人生的征途中,在你我的周围充满爱和关怀。
我也曾引导学生写“父亲”,让学生理解父母,关爱父母,沟通父母和子女的情感,引导学生关注“山鹰折翅”的报道,关怀生命,关注个体价值的实现。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写,且情真意切,扣人心弦。我认为这样的作文是成功的作文。
有人说,不是生活缺少了美,而是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是的,生活中到处充满着诗意。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也应引导学生去发掘和感悟这种潺潺的诗意,在作文教学中,我们的教育价值取向应转向“立人”:触摸学生的思想,把握学生的现状,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教育实现它“育人”的宗旨,我想,这也是每个语文教师应该做和可以做的事情。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2-0173-02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颠簸在“伪圣化”的道路上,一直圈定在“模式化”的套子里,用“高尚的思想”构思立意,用“统一的公共思维”谋篇布局,不重视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箝制了学生丰富多彩的精神方式和说话自由,不重视审美教育和生活修养,扼杀了学生对真善美的发掘和探寻。作文教育在观念上和实践上堕入了思想缺席、个性湮没、思维固化、语言枯涩、技巧雷同的可怕怪圈。最典型的是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强化训练的九年级学生的作文普遍呈现口号化、概念化、空洞化。为什么会有这样令人痛心的结局,有人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的教育是被动式的教育,学生成了装教师思想和学识的容器。为何现在的学生论文观点一致,内容空洞,没有思想,因为他们没有积累知识,也没有思考,自然就不会有什么思想了。”真可谓切中肯綮的当头棒喝,究其原因,恐怕至少有三点:
1.训练、指导的模式化。在作文教学中,“立意”高否,这始终是一个根深蒂固的价值取向,更可怕的是这种立意的高否又常常与“政治性”、“思想性”画上等号。如练习“面对大自然”这个话题,用优美的话语写就的散文、游记,往往敌不过由枯叶而想到爷爷悲壮而又豪迈的人生经历,理由是不深刻,缺乏思想,殊不知有多少人在面对多姿多彩的大自然能想到深刻的人生哲理,又有多少十几岁的懵懂少年能感悟出这样深刻的哲理。其实,欣赏生活的美本身也是一种真性情的抒发,轻松和幸福也是生活的真谛。相反,如果把“崇高思想”作为作文获取高分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砝码,就会使学生不得不压抑自己不同于他者要求的声音和个性经验,而绝对服从现有的“精神套路”,久而久之,不但会使学生对作文产生恐惧感,也会有损学生人格的培养。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的作文和说话必须以“率真”为主,以“真诚”为主,必须以十几岁的学生所能有的精神感悟为基本底线,否则立意愈高,人格愈低。可喜的是在学生自由写作的空间,随笔里经常闪现性灵的光辉,充满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独特见解。
再者,在作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会围绕中考指挥棒而训练学生作文,例如近几年的中考作文在题型上多数为话题作文,于是乎有的老师经过“慎重”的思考,从七年级开始几乎每次作文都是话题型,且据说议论性的散文往往会得较理想的分数,于是乎学生用几乎相同的方式写作,教师用相同的评分标准进行统一评价,就像用一个容器去套鸡蛋,刚好套下的符合标准,套不下的,不管大小都视为劣品。学生写腻了,教师看烦了,作文成为教师和学生头上的“紧箍咒”。这样的作文教学还会有乐趣可言吗?这样的作文训练还会结出累累硕果吗?
2.话语的范式化。我们知道,语言并不仅仅是一种传达意思的工具,它更构成我们感受、理解和想象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基本形式,因为语言是生命体验的直接流露。作文就是把学生的个体感性生命的直接领悟用语言记录下来。但时下的学生(特别是九年级学生)文本,从语词的选择、句式结构到语气语调多数大同小异,毫无异趣,呈现了很大的趋同性,他们习惯了作纯理性的叙述,习惯了以“成人化”的口吻空发议论,习惯了信手拈来背得滚瓜烂熟的哲理,人生信条,滥用套用,形成了看似喧嚣激越而实则“政治思想”、“大道理”层层叠加的文字虚空,字里行间难寻鲜活的、灵动的个体生命“自我”。而文章的实质是从作文主体的血管深处奔涌而出的生命情思,从其骨髓渲泄出来的生之灵泉,也只有这样的文章才能令人赏心悦目,才能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相比之下,学生网络聊天的话语就精彩多了,鲜活多了,这是值得语文教师深思的现象。
3.审美、情感的苍白化。叶圣陶曾说过:“凡是出色的文学作品,必须是作者情感最贴切的符号。”写作的情感方式说到底就是作者的生活方式,世相性情,生活情趣,滚滚红尘,寻常阡陌,都可以化为学生心灵的感悟。去矫情伪饰,把浩然之气和硬朗之气留下来,“有真意,去伪饰,少造作,勿卖弄”,这就是写作上的美学趣味。但现在学生的作文中缺少的正是这种能标示沉甸甸的生命质感,映现活泼泼的“我”的灵魂的“真实”和“真诚”,议论肤浅空洞,叙事干涩罗嗦,描写苍白呆板,绘景贫乏单调,抒情矫揉造作,说明杂乱无章,以致编造一个个荒诞的故事,发一番大而空的议论来完成写作。学生审美的苍白,情感的荒漠也是语文教师亟待关注的话题。
当我们思考作文教学究竟失去了多少本真的东西的时候,我们发现:作文,应该是留在学生心智场上潇洒的生命轨迹,应该是对唯一一次的生命的记录。那么,我们如何走出这个怪圈,让写作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实现“手中有笔,能写,是一种幸福”的愿望呢?首要的是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
1.引导学生真实地再现生活的底蕴,真诚地拥抱生活的亮丽。要让学生写出好文章,教师在设计作文题中必须考虑让学生有话可说,也就是要引导学生将视野投向生活。叶圣陶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发抒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将视野投向生活,关注身边的每一次小事,捕捉身边的每一次情感波动,丰富多彩的生活肯定能激发学生丰富的写作灵感,这样写就的文章还会是言之无物,空洞乏味的吗?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例如,绝大多数学生都喜欢音乐,为何不利用学生的这一兴趣作为写作题材呢?笔者曾对九年级学生上过一堂《聆听音乐,感悟人生》的作文课,先放一段感性的乐曲,让学生口头描述音乐展现给人的画面。然后聆听《二泉印月》感悟琴弦倾诉的情感,要求展开想象,把无形的语言化为有形的文字。意料不到的是学生竞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把阿炳寄托的那种宁静且又透着彻骨的悲凉的琴思表达得淋漓尽致。如有的同学说这描写的是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无尽的沧桑和苦难;有的说这展示的是沿街乞讨的老人悲惨、凄凉的一生;有的则勾起了对母亲的深切思念和忏悔。一首乐曲竟能引发小作者能如此丰富的生活感念,写就情真意切的文章,毫无矫揉造作,无病呻吟。当点评课《二泉印月》的乐曲再次响起时,学生们沉浸在音樂中,我想他们是真正懂得了阿炳的心曲,理解了一位民间艺人所寄意的情感。后来有许多学生还写了对流行音乐、绘画和电影的评价和感悟,我想这至少是作为引导上的成功吧! 我也曾上过“心连心,作文做人”,在初次离开父母的日子里给母亲写一封信,在枯叶纷飞的日子里感受秋天,即情描写同学的表情心态,在十五岁少年节上写少年演说辞等等,学生的表现都非常出色。而且,我也非常重随笔的写作,告诉学生用一颗善良之心,真诚之心去贴近平常生活,从中感悟人生的真谛,触摸时代的脉搏,寻觅真善美的所在,并忠实地将其诉诸笔端,从而写出了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文章,而一次次的随笔展,印发的随笔集又进一步促动了学生的写作欲望,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真实的教学过程让我体会到凡是学生有话可说的就一定能写好。
2.引导学生自觉地追求创新思维,彰显个性潜能。传统的应试作文教学片面追求以文载“道”,极大地限制了写作个体的心灵自由,翻开作文簿,字里行间流动的是人云亦云的复制型思维,既无新颖超拨之意,更遑论深刻和犀利。做语文老师年数不少的我曾为之大为苦恼,“新概念作文大赛”创导的创造性、发散性思维,宣称的“打破旧观念、旧规范的束缚,打破僵化保守”的思想,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曾和学生一起写广告词和创意,改写剧本,写逆向思维的文章,写热情洋溢的招聘启事等,以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结果都非常成功。对于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形象生动,富于文采,特立独行,富有个性色彩的语言,在每次作文讲评课上都予以诵读表扬,告诉学生只要属于自己、属于自己个体生命的语言,就天然地闪烁着个性色彩,就是最具个性化的别致语言,给了学生很大的鼓舞。
我想,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明确雷同是可怕的,创新和个性色彩应予以保护,这样才可能有发展的前途。
3.引导作文训练人文合一。如何科学地、健康地处理做人与作文两者的关系问题,是与作文教学本源天然地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把空洞的道理和理念作为作文的起始点,必然导致人与文的分离,甚至对立,铸成学生人格分裂,与教育的目的相违背。做人与作文的内在合一将促进文风的良性发展,推动学生人格的和谐健康的发育与成长一一这正是作文教学最重要的价值所在。作文教学引导学生追求做人的真谛,把作文教学过程视作培養道德情操、升华思想培养、提高文化品位,洗礼心灵的过程。我曾在七年级时设计了“自我形象设计”的写作训练课,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人生作一番设计,以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尽快渡过小学到初中的转型学习生活,激起奋发的拼搏热情。学生作的形象设计很好,其中有一个学生的设计是这样的:
说明:标志由英文字母wLL组成,也是我名字的开头字母,w是由两只海燕组成,在大海中自由飞翔,我要象海燕一样坚强,充满希望。LL是由两只帆船组成,大海中乘风破浪,我要象帆船一样勇往直前,才能胜利。两只帆船也寄托着我对人生的美好祝愿,愿在人生的征途中,在你我的周围充满爱和关怀。
我也曾引导学生写“父亲”,让学生理解父母,关爱父母,沟通父母和子女的情感,引导学生关注“山鹰折翅”的报道,关怀生命,关注个体价值的实现。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写,且情真意切,扣人心弦。我认为这样的作文是成功的作文。
有人说,不是生活缺少了美,而是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是的,生活中到处充满着诗意。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也应引导学生去发掘和感悟这种潺潺的诗意,在作文教学中,我们的教育价值取向应转向“立人”:触摸学生的思想,把握学生的现状,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教育实现它“育人”的宗旨,我想,这也是每个语文教师应该做和可以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