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1000多年间,北面的布拉格城堡不断地向南部的维谢格拉德城堡延伸,形成了今日布拉格的版图。
太多的文艺作品和流行风,激发了大众对于波西米亚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波西米亚占据古捷克的一半土地,也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个封邑,位于现代捷克共和国的西部。1918年,“一战”以奥匈帝国的战败和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的成立而告终,整个波西米亚转而成为新成立国家的一部分。
蓝天下,波西米亚中心地带的布拉格城中,砖红色的屋顶,郁郁葱葱的绿植,静静流淌的伏尔塔瓦河,勾画出一幅幅令人身心愉悦的城市肖像。
2020年,布拉格的城区人口达 130万,是欧盟第十三大城市,被称作“欧洲的后花园”。这个曾经的波西米亚王国首都,是几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居住地,也是哈布斯堡王朝和奥匈帝国的主要城市。它被称为“千塔之城”,“塔”指教堂的尖塔。
欧洲是“一战”、“二战”的主战场。布拉格城中古老的建筑物能够幸存下来,实属不易。它们经过修复后,向当代人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流行的建筑风格,如罗马式、哥特式、巴洛克、文艺复兴、新兴艺术流派等。布拉格“建筑博物馆”的头衔,当之无愧。
城市中随处都是百年以上的建筑。这一区域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当年,普热米斯尔王朝(9 世纪至 1306 年)创始人里布斯,在伏尔塔瓦河岸陡峭的岩石上预言:“我看见了一个伟大的城市,它的光芒将触及星辰。”
885年,在已有定居点的基础上,布拉格城堡正式开建。过去 1000 多年间,北面的布拉格城堡不断地向南部的维谢格拉德城堡延伸,形成了今日布拉格的版图。千百年来,捷克人、德裔人、犹太人始终是布拉格人口的主要部分。
每一座城市都有它的英雄。布拉格随处是查理四世(1316—1378)留下的印记。尽管他已是6个世纪之前的帝王,但仍是今日捷克人心目中的国父。这位王室嫡系传人于 1346 年继任波西米亚国王,1355年成为第一个掌管神圣罗马帝国的波西米亚国王。
重视经济和文教的他,将布拉格设置为帝国首都,以巴黎为模板,在老城外修建了新城 ;1348年创立了查理大学——中欧最古老的大学 ;还修建了圣维塔斯教堂、查理大桥等,将布拉格发展成为当时继罗马和伊斯坦布尔之后的欧洲第三大城市。
查理四世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鲁道夫二世热爱艺术,在16世纪后期将布拉格变成欧洲的文化中心。如今的布拉格城堡占地7万余平方米,是吉尼斯纪录中世界最大的古城区,1992年被列入世界遗产。
当今捷克总统在布拉格城堡内办公。区域内的景点有圣维塔斯大教堂、圣乔治教堂、老皇宫,以及黄金巷(近代作家卡夫卡居住在22号)等。
圣维塔斯教堂是捷克最大的教堂。290年出生在西西里的维塔斯,13岁就丧身在罗马帝王戴克里先的刀下,因此被尊为圣人。930年,波西米亚公爵文塞斯劳斯一世获得圣物——维塔斯的一只手臂,又因维塔斯在斯拉夫语中发音与斯拉夫民族中太阳神“Sventovit”近似,改信基督教的公爵修建了第一座圣维塔斯教堂。
教堂中有每8年展出一次的国宝——1347年查理四世为加冕而特制的波西米亚王冠(也叫捷克王冠,是欧洲第四大王冠)。重达2475克的王冠消耗了22克拉黄金、19颗蓝宝石、30颗绿宝石、55颗尖晶石、20颗珍珠、1颗红宝石、1颗碧玺、1颗绿柱石。
查理四世规定,该王冠只能在特殊场合展出,并且不能超出布拉格城堡的范围。民间传说,或许是查理四世为皇冠加上了咒语,任何戴上王冠的篡位者都会在一年内死于非命。
据说,纳粹头目莱因哈德·海德里希私下戴上了皇冠。不到一年,他于1942年被两位捷克斯洛伐克反德英雄在布拉格刺杀。为此希特勒下令要血腥报复。如今,只有捷克总统才有权决定其何时何地展出。
直到1841年,查理大桥一直是连接布拉格城堡和老城区的唯一通道,也使得布拉格在东西欧贸易中显得举足轻重。查理大桥的前身朱迪斯大桥,在1342年被洪水冲毁,其部分桥基现仍留存在河水中。
查理四世于1357年7月9日凌晨5:31为新的大桥放下了第一块基石。日后600余年间,它无数次遭洪水冲击,几乎每一个桥柱、桥拱,都经历了多次的毁损和修复。
1402年完工的大桥,一直被称作“石桥”或“布拉格桥”。桥的两端建有三座桥塔,在多次民族抵抗运动中发挥了作用。1848年起,桥头矗立起查理四世的雕像。1870年,大桥被更名为查理大桥。
1683年—1714年,大桥上加装了30尊塑像,都是民族中圣人的像。其中两尊在1890年落入洪水。1965年,这些17世纪的原品全部被搬入国家博物馆,现在桥上的雕像均为复制品。
其中,接近桥中间位置的“内帕慕克的圣约翰”已被游客抚摸得光亮如新。传说抚摸他会带来好运。因不肯泄露王后忏悔内容,1393年,约翰被国王下令淹死在伏尔塔瓦河。他的纯银打造的棺材,被放置在圣维塔斯教堂中。
过了桥就到了老城区广场。老市政厅南墙上的钟,是世上第三古老的天文钟,还是仍在运转的最古老的时钟。
时钟上方的天象表,代表宇宙中各星球之间的关系。表两侧的四座塑像,分别代表虚荣、贪婪、死神、世俗的乐趣。每逢整点,死神敲钟,其他三座塑像跟着晃动起来;十二门徒在上方的两个窗口上依次出现,再上方有报时的金鸡。
这些都是不同历史时期添加上去的。当地人信奉:如果该钟出了问题,鬼魂就会爬上来用头撞钟,城市便会遭殃。钟表是当时查理大学的数学、天文学教授与一位钟表匠在1410年合作的产物;1490年,加入了下方的月历盘和塑像。
19世纪末的作家,为钟表增添了传奇色彩 :当时的市政厅弄瞎了钟表匠哈努斯(而史实证明他并非制作者),以防止他再复制出同样的产品 ;为了报复,哈努斯在表中做了手脚,使后人再无法修复。
隨后的几百年间,钟表时不时停摆。“二战”期间德国占领了布拉格,居民反德情绪不断高涨。1945年布拉格暴动期间,德军在民众聚集点之一老城区市政厅南墙处放火,市政厅以及附近建筑物被烧毁,时钟中的木制部分以及月历遭受到毁灭性的破坏。经过修复,钟表在 1948年重新开始运转。
(摘自《看世界》2021年第7期)
太多的文艺作品和流行风,激发了大众对于波西米亚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波西米亚占据古捷克的一半土地,也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个封邑,位于现代捷克共和国的西部。1918年,“一战”以奥匈帝国的战败和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的成立而告终,整个波西米亚转而成为新成立国家的一部分。
蓝天下,波西米亚中心地带的布拉格城中,砖红色的屋顶,郁郁葱葱的绿植,静静流淌的伏尔塔瓦河,勾画出一幅幅令人身心愉悦的城市肖像。
2020年,布拉格的城区人口达 130万,是欧盟第十三大城市,被称作“欧洲的后花园”。这个曾经的波西米亚王国首都,是几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居住地,也是哈布斯堡王朝和奥匈帝国的主要城市。它被称为“千塔之城”,“塔”指教堂的尖塔。
欧洲是“一战”、“二战”的主战场。布拉格城中古老的建筑物能够幸存下来,实属不易。它们经过修复后,向当代人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流行的建筑风格,如罗马式、哥特式、巴洛克、文艺复兴、新兴艺术流派等。布拉格“建筑博物馆”的头衔,当之无愧。
城市中随处都是百年以上的建筑。这一区域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当年,普热米斯尔王朝(9 世纪至 1306 年)创始人里布斯,在伏尔塔瓦河岸陡峭的岩石上预言:“我看见了一个伟大的城市,它的光芒将触及星辰。”
885年,在已有定居点的基础上,布拉格城堡正式开建。过去 1000 多年间,北面的布拉格城堡不断地向南部的维谢格拉德城堡延伸,形成了今日布拉格的版图。千百年来,捷克人、德裔人、犹太人始终是布拉格人口的主要部分。
600年前的国父
每一座城市都有它的英雄。布拉格随处是查理四世(1316—1378)留下的印记。尽管他已是6个世纪之前的帝王,但仍是今日捷克人心目中的国父。这位王室嫡系传人于 1346 年继任波西米亚国王,1355年成为第一个掌管神圣罗马帝国的波西米亚国王。
重视经济和文教的他,将布拉格设置为帝国首都,以巴黎为模板,在老城外修建了新城 ;1348年创立了查理大学——中欧最古老的大学 ;还修建了圣维塔斯教堂、查理大桥等,将布拉格发展成为当时继罗马和伊斯坦布尔之后的欧洲第三大城市。
查理四世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鲁道夫二世热爱艺术,在16世纪后期将布拉格变成欧洲的文化中心。如今的布拉格城堡占地7万余平方米,是吉尼斯纪录中世界最大的古城区,1992年被列入世界遗产。
当今捷克总统在布拉格城堡内办公。区域内的景点有圣维塔斯大教堂、圣乔治教堂、老皇宫,以及黄金巷(近代作家卡夫卡居住在22号)等。
圣维塔斯教堂是捷克最大的教堂。290年出生在西西里的维塔斯,13岁就丧身在罗马帝王戴克里先的刀下,因此被尊为圣人。930年,波西米亚公爵文塞斯劳斯一世获得圣物——维塔斯的一只手臂,又因维塔斯在斯拉夫语中发音与斯拉夫民族中太阳神“Sventovit”近似,改信基督教的公爵修建了第一座圣维塔斯教堂。
诅咒篡位者的王冠
教堂中有每8年展出一次的国宝——1347年查理四世为加冕而特制的波西米亚王冠(也叫捷克王冠,是欧洲第四大王冠)。重达2475克的王冠消耗了22克拉黄金、19颗蓝宝石、30颗绿宝石、55颗尖晶石、20颗珍珠、1颗红宝石、1颗碧玺、1颗绿柱石。
查理四世规定,该王冠只能在特殊场合展出,并且不能超出布拉格城堡的范围。民间传说,或许是查理四世为皇冠加上了咒语,任何戴上王冠的篡位者都会在一年内死于非命。
据说,纳粹头目莱因哈德·海德里希私下戴上了皇冠。不到一年,他于1942年被两位捷克斯洛伐克反德英雄在布拉格刺杀。为此希特勒下令要血腥报复。如今,只有捷克总统才有权决定其何时何地展出。
桥头的查理四世
直到1841年,查理大桥一直是连接布拉格城堡和老城区的唯一通道,也使得布拉格在东西欧贸易中显得举足轻重。查理大桥的前身朱迪斯大桥,在1342年被洪水冲毁,其部分桥基现仍留存在河水中。
查理四世于1357年7月9日凌晨5:31为新的大桥放下了第一块基石。日后600余年间,它无数次遭洪水冲击,几乎每一个桥柱、桥拱,都经历了多次的毁损和修复。
1402年完工的大桥,一直被称作“石桥”或“布拉格桥”。桥的两端建有三座桥塔,在多次民族抵抗运动中发挥了作用。1848年起,桥头矗立起查理四世的雕像。1870年,大桥被更名为查理大桥。
1683年—1714年,大桥上加装了30尊塑像,都是民族中圣人的像。其中两尊在1890年落入洪水。1965年,这些17世纪的原品全部被搬入国家博物馆,现在桥上的雕像均为复制品。
其中,接近桥中间位置的“内帕慕克的圣约翰”已被游客抚摸得光亮如新。传说抚摸他会带来好运。因不肯泄露王后忏悔内容,1393年,约翰被国王下令淹死在伏尔塔瓦河。他的纯银打造的棺材,被放置在圣维塔斯教堂中。
鬼魂撞钟,城市遭殃
过了桥就到了老城区广场。老市政厅南墙上的钟,是世上第三古老的天文钟,还是仍在运转的最古老的时钟。
时钟上方的天象表,代表宇宙中各星球之间的关系。表两侧的四座塑像,分别代表虚荣、贪婪、死神、世俗的乐趣。每逢整点,死神敲钟,其他三座塑像跟着晃动起来;十二门徒在上方的两个窗口上依次出现,再上方有报时的金鸡。
这些都是不同历史时期添加上去的。当地人信奉:如果该钟出了问题,鬼魂就会爬上来用头撞钟,城市便会遭殃。钟表是当时查理大学的数学、天文学教授与一位钟表匠在1410年合作的产物;1490年,加入了下方的月历盘和塑像。
19世纪末的作家,为钟表增添了传奇色彩 :当时的市政厅弄瞎了钟表匠哈努斯(而史实证明他并非制作者),以防止他再复制出同样的产品 ;为了报复,哈努斯在表中做了手脚,使后人再无法修复。
隨后的几百年间,钟表时不时停摆。“二战”期间德国占领了布拉格,居民反德情绪不断高涨。1945年布拉格暴动期间,德军在民众聚集点之一老城区市政厅南墙处放火,市政厅以及附近建筑物被烧毁,时钟中的木制部分以及月历遭受到毁灭性的破坏。经过修复,钟表在 1948年重新开始运转。
(摘自《看世界》2021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