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发生迅速,微博、微信新媒体推动了“微时代”的到来,“微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为高校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信息通道,同时也对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舆情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高校如何把握“微时代”下“90后”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现状,改进思想教育应对策略,利用新媒体提高“90后”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已成为当前我国高校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难题。
[关键词]微时代;90后;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教育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9237
1引言
微博、微信等已成为当前“90后”艺术类大学生进行网络交流的重要工具,并且正以身份相对真实、传播分享速度较快、内容复杂丰富等特点受到“90后”艺术类大学生群体的热爱。本文基于在微时代的大背景下针对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给高校“90后”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新挑战,结合问卷调查,分析“90后”艺术类大学生思想现状,探讨微时代下“90后”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教育应对策略。
2“微时代”下“90后”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现状
本次调查问卷采用网络调查方式,针对G大学全院各系大一、大二、大三等三个年级的1547名同学进行调查,有效问卷数为111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74%。其中,女生占75%,男生占25%;大一学生占38%,大二学生占35%,大三学生占27%。
21调查问卷分析
对于G大学“90后”艺术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对于“你认为在学校的个人价值是否得到充分的体现”,有接近623%的同学认为个人价值得到一部分体现,仅588%的同学认为得到充分发挥;对于“当你在学校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时,第一时间向谁求助”时,有接近758%的学生第一时间求助对象是好朋友、父母,仅1252%的学生第一时间求助为班主任、老师、辅导员;对于“你如何面对未来”,有6159%的学生认为对未来是充满信心的,仅1136%的学生认为不敢想象;对于“你最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有7521%的学生选择做一个生活充实、实现自我价值的人,仅1714%的学生选择做一个高尚道德的人;对于“上网频率”的调查发现,每天都上网学生的比例占976%,而选择使用“微信、微博”的同学比例达到952%以上;对于“上网的主要目的”的调查发现,有874%的学生是娱乐。
22“微时代”下“90后”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现状
221“90后”艺术类大学生生活网络化并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较高
据对G大学“90后”艺术类大学生的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已经达到不可缺少的地步,他们的课堂日益、生活日趋网络化,如为丰富大学课堂教学,大部分教师愿意选择半网络教学;同时“90后”的人际交往主要通过电话、短信、微信、微博、QQ等方式,其中每天利用微博、微信交流的比例达952%以上,传统的聚会或信件交流等沟通方式已逐渐被微媒介所替代。
222“90后”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但趋自我化
随着网络信息的普及,“90后”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如2013年崇尚日韩文化,其中《来自星星的你》颇受“90后”艺术类大学生的推崇;同时部分“90后”艺术类大学生喜爱中国古典文化,立志毕业后从事相关的行业。这些不同的价值观相互包容,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90后”艺术类大学生由于自身专业特长及个性特征,他们更加推崇自我意识,强调自我意识、自我利益的实现,这在艺术类大学生身上表现尤为明显。
223“90后”艺术类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不清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理想信念,“90后”艺术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也存在多元化的特征,但由于“微时代”的影响,他们所接收的信息日益复杂化、多样化,使得他们缺乏主流的理想信念。“90后”的艺术类大学生虽沐浴在高校这个育人的大环境中,卻理想信念模糊,甚至概念不清,有的“90后”艺术类大学生为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甚至偏离现实的理想信念、信仰,带有较强的功利性。
224“90后”艺术类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
微时代下,网络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日益渗透,剧烈的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模式。日益复杂、丰富的网络信息打破了“90后”艺术类大学生专业化的学习及生活方式。调查发现,刚入学的“90后”艺术类大学生由于适应等问题有高达3%的艺术类大学生萌生了退学的想法,在生活中对于父母的过度依赖,缺乏社会交际能力,尤其是受挫能力较差。
3“微时代”下“90后”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31“90后”艺术类大学生教育主体观念安于故俗
“微时代”的到来给“90后”艺术类大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学习资源的同时,也对教育主体的权威构成了威胁。一方面,“90后”艺术类大学生个性特征更加显著,他们更加崇尚自己的专业老师,而对于思想政治老师的概念近乎模糊,因为由于思想政治内容的独特性跟专业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基本是照本宣科。另一方面,由于“微时代”的到来,若教育主体观念滞后、安于故俗,“90后”艺术类大学生就会选择网络学习,甚至将网络变成各抒己见的唯一渠道,这就造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复杂性与信息的滞后性。
32“90后”艺术类大学生教育内容枯燥匮乏
“90后”艺术类大学生由于自身专业特性及个性特征,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须要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艺术类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主要来自于课堂等渠道,高校教育主体的教育内容可以根据思想教育目标来选择和设定。如果教育内容枯燥匮乏,容易导致艺术类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过程中产生抵触和怀疑心理。
33“90后”艺术类大学生教育方式因循守旧 当前,各高校管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部门借助了许多工作载体,以G大学管理艺术类大学生为例,如校园网、艺术类学生管理委员会、校园BBS、QQ、院刊、各类校园文艺活动等。据调查发现G大学的“90后”艺术类大学生有高达952%的学生使用微信、934%的学生注册了个人微博,微博、微信的出现都标志着“微时代”的到来,如今依靠“万能的QQ”载体已完全不能满足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需求,同时由于缺乏对“90后”艺术类学生微博、微信的关注与控制,更滞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4“微时代”下“90后”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教育应对策略
41强化艺术类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微意识”
“微时代”下的“90后”艺术类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等都可以在微博、微信状态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微信、微博的广泛使用已使艺术类大学生的生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随着“微视频”“微小说”进入艺术类大学生的视野,“短、快、平”“140字”的状态更新已成为艺术类大学生的生活时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只有逐渐融入微时代,树立“微意识”,将“90后”艺术类大学生的“虚拟自我”与“现实自我”有机统一,才能更好地实现育人功能;艺术类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只有随时关注、评论、转发一些积极、向上、正面的微博、微信,才能树立在艺术类大学生中的权威,赢得艺术类大学生的尊重与喜爱,不断提高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42更新艺术类思想政治教育“微内容”
“90后”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须贴近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思想实际,符合艺术类学生的专业特性、行为习惯、成长特征,满足艺术类大学生的接受心理,才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实效性。因此一方面艺术类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须符合微时代下艺术类大学生易接受的语言特性;另一方面,更新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确保大政方针、观念正确的情况下,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贴近微时代的文化特征。从而增强艺术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强化艺术类大学生思想主流意识。
43整合艺术类思想政治教育“微力量”
做好“90后”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复杂性,但任何一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梳理完成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式方法;同时需要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微体系”,如开通学校的官方微博、微信平台,让社会、家庭、学生形成互动体系,同时开通思想政治教育主管部门的微博、微信平台,形成学生、学院学校三级联动体系;做好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以人管人、以人服人,因此增强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不可或缺的。最后需要整合高校各方“微力量”,通过“微平台”提高对艺术类学生的思想关注,增强“90后”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周琪,罗川“微时代”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J].思想教育研究,2014(1).
[2]童卫丰“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2(3).
[3]侯大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吉林:吉林农业大学,2012(6).
[关键词]微时代;90后;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教育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9237
1引言
微博、微信等已成为当前“90后”艺术类大学生进行网络交流的重要工具,并且正以身份相对真实、传播分享速度较快、内容复杂丰富等特点受到“90后”艺术类大学生群体的热爱。本文基于在微时代的大背景下针对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给高校“90后”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新挑战,结合问卷调查,分析“90后”艺术类大学生思想现状,探讨微时代下“90后”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教育应对策略。
2“微时代”下“90后”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现状
本次调查问卷采用网络调查方式,针对G大学全院各系大一、大二、大三等三个年级的1547名同学进行调查,有效问卷数为111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74%。其中,女生占75%,男生占25%;大一学生占38%,大二学生占35%,大三学生占27%。
21调查问卷分析
对于G大学“90后”艺术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对于“你认为在学校的个人价值是否得到充分的体现”,有接近623%的同学认为个人价值得到一部分体现,仅588%的同学认为得到充分发挥;对于“当你在学校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时,第一时间向谁求助”时,有接近758%的学生第一时间求助对象是好朋友、父母,仅1252%的学生第一时间求助为班主任、老师、辅导员;对于“你如何面对未来”,有6159%的学生认为对未来是充满信心的,仅1136%的学生认为不敢想象;对于“你最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有7521%的学生选择做一个生活充实、实现自我价值的人,仅1714%的学生选择做一个高尚道德的人;对于“上网频率”的调查发现,每天都上网学生的比例占976%,而选择使用“微信、微博”的同学比例达到952%以上;对于“上网的主要目的”的调查发现,有874%的学生是娱乐。
22“微时代”下“90后”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现状
221“90后”艺术类大学生生活网络化并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较高
据对G大学“90后”艺术类大学生的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已经达到不可缺少的地步,他们的课堂日益、生活日趋网络化,如为丰富大学课堂教学,大部分教师愿意选择半网络教学;同时“90后”的人际交往主要通过电话、短信、微信、微博、QQ等方式,其中每天利用微博、微信交流的比例达952%以上,传统的聚会或信件交流等沟通方式已逐渐被微媒介所替代。
222“90后”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但趋自我化
随着网络信息的普及,“90后”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如2013年崇尚日韩文化,其中《来自星星的你》颇受“90后”艺术类大学生的推崇;同时部分“90后”艺术类大学生喜爱中国古典文化,立志毕业后从事相关的行业。这些不同的价值观相互包容,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90后”艺术类大学生由于自身专业特长及个性特征,他们更加推崇自我意识,强调自我意识、自我利益的实现,这在艺术类大学生身上表现尤为明显。
223“90后”艺术类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不清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理想信念,“90后”艺术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也存在多元化的特征,但由于“微时代”的影响,他们所接收的信息日益复杂化、多样化,使得他们缺乏主流的理想信念。“90后”的艺术类大学生虽沐浴在高校这个育人的大环境中,卻理想信念模糊,甚至概念不清,有的“90后”艺术类大学生为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甚至偏离现实的理想信念、信仰,带有较强的功利性。
224“90后”艺术类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
微时代下,网络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日益渗透,剧烈的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模式。日益复杂、丰富的网络信息打破了“90后”艺术类大学生专业化的学习及生活方式。调查发现,刚入学的“90后”艺术类大学生由于适应等问题有高达3%的艺术类大学生萌生了退学的想法,在生活中对于父母的过度依赖,缺乏社会交际能力,尤其是受挫能力较差。
3“微时代”下“90后”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31“90后”艺术类大学生教育主体观念安于故俗
“微时代”的到来给“90后”艺术类大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学习资源的同时,也对教育主体的权威构成了威胁。一方面,“90后”艺术类大学生个性特征更加显著,他们更加崇尚自己的专业老师,而对于思想政治老师的概念近乎模糊,因为由于思想政治内容的独特性跟专业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基本是照本宣科。另一方面,由于“微时代”的到来,若教育主体观念滞后、安于故俗,“90后”艺术类大学生就会选择网络学习,甚至将网络变成各抒己见的唯一渠道,这就造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复杂性与信息的滞后性。
32“90后”艺术类大学生教育内容枯燥匮乏
“90后”艺术类大学生由于自身专业特性及个性特征,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须要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艺术类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主要来自于课堂等渠道,高校教育主体的教育内容可以根据思想教育目标来选择和设定。如果教育内容枯燥匮乏,容易导致艺术类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过程中产生抵触和怀疑心理。
33“90后”艺术类大学生教育方式因循守旧 当前,各高校管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部门借助了许多工作载体,以G大学管理艺术类大学生为例,如校园网、艺术类学生管理委员会、校园BBS、QQ、院刊、各类校园文艺活动等。据调查发现G大学的“90后”艺术类大学生有高达952%的学生使用微信、934%的学生注册了个人微博,微博、微信的出现都标志着“微时代”的到来,如今依靠“万能的QQ”载体已完全不能满足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需求,同时由于缺乏对“90后”艺术类学生微博、微信的关注与控制,更滞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4“微时代”下“90后”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教育应对策略
41强化艺术类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微意识”
“微时代”下的“90后”艺术类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等都可以在微博、微信状态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微信、微博的广泛使用已使艺术类大学生的生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随着“微视频”“微小说”进入艺术类大学生的视野,“短、快、平”“140字”的状态更新已成为艺术类大学生的生活时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體只有逐渐融入微时代,树立“微意识”,将“90后”艺术类大学生的“虚拟自我”与“现实自我”有机统一,才能更好地实现育人功能;艺术类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只有随时关注、评论、转发一些积极、向上、正面的微博、微信,才能树立在艺术类大学生中的权威,赢得艺术类大学生的尊重与喜爱,不断提高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42更新艺术类思想政治教育“微内容”
“90后”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须贴近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思想实际,符合艺术类学生的专业特性、行为习惯、成长特征,满足艺术类大学生的接受心理,才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实效性。因此一方面艺术类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须符合微时代下艺术类大学生易接受的语言特性;另一方面,更新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确保大政方针、观念正确的情况下,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贴近微时代的文化特征。从而增强艺术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强化艺术类大学生思想主流意识。
43整合艺术类思想政治教育“微力量”
做好“90后”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复杂性,但任何一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梳理完成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式方法;同时需要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微体系”,如开通学校的官方微博、微信平台,让社会、家庭、学生形成互动体系,同时开通思想政治教育主管部门的微博、微信平台,形成学生、学院学校三级联动体系;做好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以人管人、以人服人,因此增强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不可或缺的。最后需要整合高校各方“微力量”,通过“微平台”提高对艺术类学生的思想关注,增强“90后”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周琪,罗川“微时代”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J].思想教育研究,2014(1).
[2]童卫丰“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2(3).
[3]侯大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吉林:吉林农业大学,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