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能源汽车真的不需要热车?
流言:在较低的环境温度下,燃油车在启动时都要先进行热车,而新能源汽车没有传统燃油车的发动机和变速箱,所以不需要热车。
真相:在环境温度较低时,电动车、混动车反而更需要“热车”。新能源汽车虽然没有传统燃油车的发动机和变速箱,但有动力电池,而环境温度是影响动力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较低的环境温度下,动力电池充放电的过程中副反应增多,性能会大幅度衰减。
不过,目前绝大多数新能源汽车都已配备了动力电池预热系统和热管理系统,因此无须驾驶员主动“热车”,但在低温情况下,刚启动后的一段时间里,应尽量平稳驾驶,避免猛踩油门。
坚果能量高,一吃就会长胖?
流言:瓜子、花生、核桃、开心果……这些小零食看着不起眼,聊天、追剧的时候不知不觉就会吃不少,它们能量奇高,一吃就会发胖,所以最好别吃。
真相:适量吃坚果并不会导致发胖。坚果属于高能量食品,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维生素E和B族维生素,适量摄入有益健康。《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人每周吃50-70克坚果,平均每天10克,相当于10-12粒水煮花生、7-8粒腰果、2个碧根果、一把半带壳瓜子、1个纸皮核桃。
《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发表的一篇关于坚果消费与体重及肥胖长期关系的研究发现,食用坚果不会引起体重增加,反而有益于体重控制。研究还指出,在不增加能量摄入的前提下,坚持长期适量食用坚果可作为预防肥胖的健康饮食的一部分。
冷链外包装检测阳性,冷链都不安全了?
流言:前段时间,关于冷链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的报道频出,从冷冻肉制品到海鲜,再到水果、乳制品,无一幸免,由此可见,冷链不安全了。
真相:这种说法并不全面。虽然冷链运输几乎涵盖了大部分家庭日常生活所需的食物种类,但并不是所有冷链运输的食品都有问题,被污染的情况主要发生在进口产品中。国内整体疫情形势处于低风险,所以国内生产和运输的冷链产品并不存在风险,大家在购买时也无须担心。
此外,国家对进口食品和原料设置了全面的检测制度,一旦检出核酸呈阳性就会即刻召回、封存、消毒并处理,因此公众不必谈“冷”色变,只要关注相关消息,不购买、不食用可能存在污染的食品即可。
寒冷的冬天就是新冠病毒的“温床”?
流言:新冠病毒生性喜寒,气温越低,存活时间就越长,以后寒冷的冬天会成为新冠病毒的“温床”。
真相:低温确实会延长新冠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时间,但不等同于“温床”。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一般来说,在0℃以下(比如-10~-1℃),新冠病毒能够存活几周至几个月不等,但病毒在外界环境中的存活时间还受到物体表面、湿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随着天气的逐渐转暖,病毒活力会出现先增强后抑制的变化趋势。但是,疫情防控丝毫不能放松,更不能寄希望于气温回升。最科学有效的措施仍是在落实好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普及接种新冠疫苗,提升国民免疫率,最终战胜新冠病毒。
鱼刺卡喉咙就喝醋、吞馒头?
流言:鱼肉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虽然味道鲜美,但是吃鱼卡鱼刺的事儿常有。老一辈人对卡鱼刺的处理方式,最常用的就是喝醋、吞馒头或者米饭,灵得很。
真相:鱼刺卡喉咙就喝醋、吞馒头,这些处理方式其实暗藏了很大的危险性!先来说喝醋这个方法。首先,食醋只是短时间内接触了鱼刺,大部分食醋能起到的软化作用并不明显,高浓度的食醋虽然软化鱼刺的效果更好,但是酸度会引起人体不适,同时也会对食管和胃黏膜造成伤害。吞馒头的方式更危险,纯粹看运气,要看鱼刺扎的位置和深浅。如果运气不好,鱼刺不仅吞不下去,反而会扎得更深,加重损伤程度和范围,甚至可能带来生命危险。
卡了鱼刺应立即停止进食,不要再吞咽任何食物,也不要做吞咽动作;可以试试咳嗽,如果是很小的并且扎得很浅的鱼刺,咳嗽时产生的气流会让鱼刺脱落下来;也可以用镊子,如果鱼刺能看到,就让家人帮忙用镊子把鱼刺夹出来;如果自己处理不了,不要乱用民间偏方,一定要及时就医。
酒量是可以练出来的?
流言:人的酒量是可以练出来的,越喝越能喝。
真相:代谢酒精的能力是天生的,再怎么練也练不出来。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进入体内后,主要由肝脏中的乙醇脱氢酶将其变成乙醛,再被乙醛脱氢酶催化生成乙酸,最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这两种酶的活性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如果乙醇脱氢酶的活性很高,进入体内的乙醇就会很快被分解,生成大量的乙醛。但若乙醛脱氢酶活性较低的话,则会使大量的乙醛在体内堆积,进而使人面红耳赤、心率加快、皮温升高,这种人通常酒量小。相反,若体内乙醛脱氢酶活性较高,使生成的乙醛很快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这种人就很能喝。
如果是不缺乏这些代谢酶的人,只是因为长期不喝酒,酶的分泌相对较少,那么通过多喝酒可以刺激酶的分泌,是能提高酒量的。但若是天生缺乏这些代谢酶的人,喝再多,酒量也无法提升。
本栏目供图/锐景创意(特约编辑:李诗雨)
流言:在较低的环境温度下,燃油车在启动时都要先进行热车,而新能源汽车没有传统燃油车的发动机和变速箱,所以不需要热车。
真相:在环境温度较低时,电动车、混动车反而更需要“热车”。新能源汽车虽然没有传统燃油车的发动机和变速箱,但有动力电池,而环境温度是影响动力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较低的环境温度下,动力电池充放电的过程中副反应增多,性能会大幅度衰减。
不过,目前绝大多数新能源汽车都已配备了动力电池预热系统和热管理系统,因此无须驾驶员主动“热车”,但在低温情况下,刚启动后的一段时间里,应尽量平稳驾驶,避免猛踩油门。
坚果能量高,一吃就会长胖?
流言:瓜子、花生、核桃、开心果……这些小零食看着不起眼,聊天、追剧的时候不知不觉就会吃不少,它们能量奇高,一吃就会发胖,所以最好别吃。
真相:适量吃坚果并不会导致发胖。坚果属于高能量食品,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维生素E和B族维生素,适量摄入有益健康。《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人每周吃50-70克坚果,平均每天10克,相当于10-12粒水煮花生、7-8粒腰果、2个碧根果、一把半带壳瓜子、1个纸皮核桃。
《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发表的一篇关于坚果消费与体重及肥胖长期关系的研究发现,食用坚果不会引起体重增加,反而有益于体重控制。研究还指出,在不增加能量摄入的前提下,坚持长期适量食用坚果可作为预防肥胖的健康饮食的一部分。
冷链外包装检测阳性,冷链都不安全了?
流言:前段时间,关于冷链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的报道频出,从冷冻肉制品到海鲜,再到水果、乳制品,无一幸免,由此可见,冷链不安全了。
真相:这种说法并不全面。虽然冷链运输几乎涵盖了大部分家庭日常生活所需的食物种类,但并不是所有冷链运输的食品都有问题,被污染的情况主要发生在进口产品中。国内整体疫情形势处于低风险,所以国内生产和运输的冷链产品并不存在风险,大家在购买时也无须担心。
此外,国家对进口食品和原料设置了全面的检测制度,一旦检出核酸呈阳性就会即刻召回、封存、消毒并处理,因此公众不必谈“冷”色变,只要关注相关消息,不购买、不食用可能存在污染的食品即可。
寒冷的冬天就是新冠病毒的“温床”?
流言:新冠病毒生性喜寒,气温越低,存活时间就越长,以后寒冷的冬天会成为新冠病毒的“温床”。
真相:低温确实会延长新冠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时间,但不等同于“温床”。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一般来说,在0℃以下(比如-10~-1℃),新冠病毒能够存活几周至几个月不等,但病毒在外界环境中的存活时间还受到物体表面、湿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随着天气的逐渐转暖,病毒活力会出现先增强后抑制的变化趋势。但是,疫情防控丝毫不能放松,更不能寄希望于气温回升。最科学有效的措施仍是在落实好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普及接种新冠疫苗,提升国民免疫率,最终战胜新冠病毒。
鱼刺卡喉咙就喝醋、吞馒头?
流言:鱼肉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虽然味道鲜美,但是吃鱼卡鱼刺的事儿常有。老一辈人对卡鱼刺的处理方式,最常用的就是喝醋、吞馒头或者米饭,灵得很。
真相:鱼刺卡喉咙就喝醋、吞馒头,这些处理方式其实暗藏了很大的危险性!先来说喝醋这个方法。首先,食醋只是短时间内接触了鱼刺,大部分食醋能起到的软化作用并不明显,高浓度的食醋虽然软化鱼刺的效果更好,但是酸度会引起人体不适,同时也会对食管和胃黏膜造成伤害。吞馒头的方式更危险,纯粹看运气,要看鱼刺扎的位置和深浅。如果运气不好,鱼刺不仅吞不下去,反而会扎得更深,加重损伤程度和范围,甚至可能带来生命危险。
卡了鱼刺应立即停止进食,不要再吞咽任何食物,也不要做吞咽动作;可以试试咳嗽,如果是很小的并且扎得很浅的鱼刺,咳嗽时产生的气流会让鱼刺脱落下来;也可以用镊子,如果鱼刺能看到,就让家人帮忙用镊子把鱼刺夹出来;如果自己处理不了,不要乱用民间偏方,一定要及时就医。
酒量是可以练出来的?
流言:人的酒量是可以练出来的,越喝越能喝。
真相:代谢酒精的能力是天生的,再怎么練也练不出来。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进入体内后,主要由肝脏中的乙醇脱氢酶将其变成乙醛,再被乙醛脱氢酶催化生成乙酸,最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这两种酶的活性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如果乙醇脱氢酶的活性很高,进入体内的乙醇就会很快被分解,生成大量的乙醛。但若乙醛脱氢酶活性较低的话,则会使大量的乙醛在体内堆积,进而使人面红耳赤、心率加快、皮温升高,这种人通常酒量小。相反,若体内乙醛脱氢酶活性较高,使生成的乙醛很快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这种人就很能喝。
如果是不缺乏这些代谢酶的人,只是因为长期不喝酒,酶的分泌相对较少,那么通过多喝酒可以刺激酶的分泌,是能提高酒量的。但若是天生缺乏这些代谢酶的人,喝再多,酒量也无法提升。
本栏目供图/锐景创意(特约编辑:李诗雨)